※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TNESS/M.1598943609.A.FAC.html
→ a0912096896: 消耗熱量應該是用身體儲存的 進食的熱量會轉換成 09/01 15:14
→ a0912096896: 儲存在體內 儲存跟合成的方式不同吧 09/01 15:14
→ a0912096896: 碳水吃多蛋白吃少就不利肌肉合成 反而容易囤積脂肪 09/01 15:15
→ a0912096896: 我的認知是這樣 不知道對不對@@ 09/01 15:15
→ kuninaka: 哪裡一樣??? 09/01 16:28
→ skykenny611: https://youtu.be/-yS_hh9t7mE 09/01 16:38
推 eclipse07: 在減脂期間攝取足夠蛋白質,再配合適當阻力訓練,比較 09/01 17:08
→ eclipse07: 能減少掉肌肉量的可能吧!三大營養素的比例也可能影響 09/01 17:08
→ eclipse07: 你在減脂期間的飽足感,更進一步影響到你減脂飲食的可 09/01 17:08
→ eclipse07: 持續性 09/01 17:08
推 xu5pu: 同樣疑問 09/01 17:26
推 a963: 我不只算熱量也算營養素,蛋白質吃不足的那天 真的會比較餓 09/01 17:58
→ opm: 您可以試著只用可樂頂一天看看下場...-.-熱量一樣,效果不一樣 09/01 19:02
推 nian1002: https://youtu.be/_ZMA1RSrxo4 09/01 19:27
推 redzero: 東西有礦物質維生素身體需要的養分所以吃的要分配這樣 你 09/01 20:23
→ redzero: 如果有在重訓蛋白質要吃多多多少每個人講的都不一樣一般 09/01 20:23
→ redzero: 是1.5到2倍體重肌肉比較不容易掉 如果沒重訓一般吃就好了 09/01 20:23
→ redzero: 但是碳水的醣類少一點會比較好他會影響胰島素赤字會分 09/01 20:23
→ redzero: 解到肌肉等等比較不會分解到脂肪 09/01 20:23
→ cupG: 熱量缺口代表傾向分解身體的物質,吃蛋白質則能減少肌肉分解 09/01 20:56
→ cupG: 高蛋白與低蛋白飲食一比,體脂比率下降多,但脂肪重就不會 09/01 20:58
→ cupG: 下降更多了嗎,不對,因為熱量缺口固定,那脂肪當然也降更多 09/01 21:04
→ cupG: 但人吸收蛋白質有上限,所以都會勸吸收到上限附近 09/01 21:05
→ cupG: 而為什麼不要超過,是因為全部蛋白質的重訓能力比有碳水差 09/01 21:07
噓 ap926044: 樓上 蛋白質上限早被破解= = 09/01 23:03
推 chen09885: 你肌肉量很高吧 ,羨慕 09/01 23:07
推 e150275: 我前3個月 因懶得運動跟飲食控制 但又怕變胖 所以每天都 09/02 18:45
→ e150275: 剛好吃到基代或多一點點 但都吃一些垃圾食物來滿足口腹之 09/02 18:45
→ e150275: 慾(泡麵、炸物、餅乾、冰棒、蛋糕) 然後就變胖了... 雖 09/02 18:45
→ e150275: 然沒有胖到很多 體重大概多1公斤 但明顯肥了一圈 上上禮 09/02 18:45
→ e150275: 拜開始計算營養素 一樣沒運動 熱量差不多 但體型明顯開始 09/02 18:45
→ e150275: 消風了給你參考... 09/02 18:45
噓 chenyei: 你覺得每天吃兩千大卡蔬菜,或兩千大卡炸薯條,效果會一 09/03 18:48
推 beatryou: 身體不是只會算熱量,各種營養在身體的運作都有用處, 09/04 06:40
→ beatryou: 光一個發炎反應就可能讓你瘦不下來或瘦的一堆毛病 09/04 06:40
噓 v2266514: 又不是所有吃進去的營養素都會用在當天的活動所需,事實 09/05 19:40
→ v2266514: 上只要單一營養素攝取超出所需,身體都會傾向把多的部分 09/05 19:40
→ v2266514: 儲存起來。 09/05 19:40
→ v2266514: 碳水尤其如此,我自己親身實驗對照,碳水比例拉高但訓練 09/05 19:42
→ v2266514: 強度差不多,體脂還是變高了。 09/05 19:42
→ v2266514: 另外也不能只關注三大營養素,微量營養素不夠你也是營養 09/05 19:45
→ v2266514: 不良。 09/05 19:45
推 satan317: 營養素比例決定你去掉的體重是肌肉還是脂肪 09/07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