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全盛期反轉進入衰退的時間長短

看板 DummyHistory
作者 allen3407 (我大本田翼)
時間 2025-05-18 23:01:31
留言 1則留言 (1推 0噓 0→)

: ※ 引述《a000000000 (比古A十郎)》之銘言: : 改個標題,因為顯然會討論到完全不同題目去 : : 我是對ZM大那套週期類論述不滿足 : 那你參考看看我的,我的看法就是經濟(大體上)決定論,文化是經濟決定的 : 原理很簡單,今天我如果創一個新的黨,第一次選舉拿下了10個議員,黨還在成長 : 10個議員預期下一次都會去選立委而且會選上,議員的辦公室主任都會接班原本議員 : 不久真的選上10個立委,下一次又都去攻縣市長,之後議員補上來當立委, : 可是大家也不會爭,因為接下來幹下總統,拿到執政權,縣市長跟立委塞內閣都塞不完 : 那我的黨當然朝氣蓬勃,大家都充滿了開疆拓土的野心,每個也很願意合作 : 可是因為我的黨經營到太成功,過不久,已經完全執政,那就是另一番氣象了 : 內閣已經通通塞滿了,縣市長都我黨的了,立委已經過半,還能再增加多少位置? : 那我的黨裡面就會變成傾向內鬥,幹掉一個部長,大家都能升官..... : 那時我的黨就會變成整天內鬥,誰也不跟誰合作,烏煙瘴氣,最後被新興政黨幹掉 : 文化來自你所處的環境 : 所以這最簡單的模型是:燃燒 : 你點火燒一張紙,一開始越燒越大,最後都燒光了,逐漸熄滅 : 跟森林起火了,一開始越燒越大,最後都燒光了,逐漸熄滅,其實是一樣的 : 但是後者燒很久,差別在於:燃料的多寡 : 另外點火燒香,相對於紙,也可以燒很久,差別在於:燃燒的速度 : 所以這邊都沒啥神秘的理論可言, : 為何東亞帝國燒一百年左右燒爛,就是燃料堆就那麼大 : 為何現代企業20年燒爛,就是全球市場這麼大,現代產業發展燃燒速度就這麼快 : 然後他們其實完全沒有做任何有用的作為,所以都照著天然速度燒爛,就這樣而已 : 那就來到你想問的問題 : : 組織成長到衰老的週期無法避免 : : 1.存在某些方法or理由維持強盛期 : : 2.存在某些方法or理由延緩老化 : 請問當你的市佔率達到87%的時候你還可能高速成長嗎?幾乎不可能吧 : 那要怎樣維持強盛(大家都想開疆拓土)、延緩老化(只想守住既得利益)? : 答案是沒有辦法,因為你只剩下既得利益,沒有新天地可以開闢了 : 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內部重新創新創業 : 最有趣的例子就是亞歷山大,他死的時候說強者為王 : 一瞬間每個人瞬間冒出了整個天下可打,於是繼業者們每一家都朝氣蓬勃 : 但是當塞流古、托勒密大體上二分天下而且傳給兒子,不搞強者為王,這兩家很快就老化 : 如果塞琉古、托勒密死的時候也搞強者為王,那天下又是活蹦亂跳 : 但是問題是塞琉古、托勒密的後代恐怕就當不了王了,你要確保後代繼續穩穩當王 : 你就不可能搞一直發動內部重新創業創新,把既得利益者都取代掉 : 這就是為何只有民主自由才有辦法持續興盛的原因 作為P大活躍組織中的潛水成員(也是比較不符合"紳士體面"要素的一個) 僭越回一下 米達哥的那套理論的確在華人世界頗非主流 但是其實有所本的 那就是史賓格勒 "西方的沒落" 雖然說類比史學有其侷限 但是把整本原文啃完 會覺得"好像真的蠻有道理 只是時間軸差異太大沒辦法驗證" 拿同一個文明的時間軸來看 可能會比較有討論價值 華夏文明 春季: 原始 無限可能 混亂 部落等級的鬆散組織 統治者與其說是世俗統治者 不如說是自然信仰的宗教性質更強烈的共主 人民(階級不明顯) "質勝文則野" 用直覺和純樸的感情互動進行質樸的政治生活 缺乏典章 成文法 商朝中期以後 前1400~前1050 約350年 夏季 郁郁乎文哉 啟發 豐饒 良性的秩序 開始出現扁平封建的簡潔政治組織 統治者開始出現宗教領袖和世俗統治並重的二元性 但還是可以依靠不成文的默契威望(德性) 配合相對優勢力量和貴族 人民搏感情/用簡潔的默契習慣法統治 人民(貴族)" 文質彬彬 而然君子" 已經對政治出現比較具體但仍然高貴的概念 典章日漸完備 但主要還是簡潔的習慣法 西周~曲沃代翼被承認 前1040~前680 約360年 秋季 現實政治的年代 改革 熟成 秩序開始崩解 政治組織日漸官僚化 複雜化 統治者開始不擇手段運用所有有利的方式增強自己力量 和臣民的關係中 感情已經完全不是重點 而是力量 人民之間的默契逐漸被打破 階級藩籬敞開 寒士被大量起用來對抗貴族 資源的累積往往達到極盛 政治實體間的衝突大量增加 衝突越來越難用禮儀之爭 的方式解決 春秋 泓水之戰~秦滅六國 前640~前221 約420年 冬季 大一統年代 整合 汲取 秩序大幅度簡單化 政治組織完全官僚化 統治者對被統治者的力量達到最大化 用官僚壓制群眾 國家對資源的收集能力到達最高 但"總資源"反而變少(如戰國時代的 趙國用一國可以打敗匈奴 西漢卻到武帝用八倍的人力物力才能達成類似戰果) 人民(和官僚貴族) "文勝質則史" 喪失武力以及和統治者協調默契的可能性 殘存的官僚貴族(封建貴族已成過去) 知識分子化(經學成為保護自己剩餘政治地位的 手段) 秦朝統一~永嘉之亂 前221~西元311年 約530年 華夏古典時代其實就已經形成一個ZM所說的循環 但是因為資源累積的多 到主體民族完全喪失戰鬥力 大量五胡內遷作為西晉的傭兵 還是撐得蠻久 相形之下第二個時代 鮮卑華夏 春季 拓跋珪建立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完成 386-499 約 110年 夏季 孝文帝去世~武則天大肆清洗關隴貴族 500-695 約 200年 秋季 唐玄宗即位~杯酒釋兵權 713~970 約250年 但中間也有黃巢"強制人口減壓" 冬季 斧聲燭影 ~南宋滅亡 976~1279 約300年 用最寬鬆的標準 也撐不到第一循環的一半 (而且嚴格說起來第二循環在888年已經玩完 算起來才500年) 第二循環的物質科技還有人口資源應該是勝過第一循環的 (對於"瓦房店說"認為華夏越到後面原生科技越慘 我是持懷疑態度) 結果能維持的時間反而不如第一循環 我覺得不太能用 "能燃燒的柴火量(科技/物質/資源)決定組織的壽命"來說 可能"政治風氣劣化的程度" "統治集團願意按照默契良性競爭的程度"才是重點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26.2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747580495.A.5C4.html

Houei: 比漢武/戰國趙 贏匈奴人力差別 光將領能力即無法當控制變因 05/19 06:15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