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翻譯問題另外開一串好了

看板 DummyHistory
作者 ZMittermeyer (ZM)
時間 2025-05-15 14:41:11
留言 0則留言 (0推 0噓 0→)

: 漢字都不用動,這才是最終完全版的用法,如果未來有人建立好這套系統,管叫 : 台灣漢文好了,那建立過程中就會先需要把所有音譯都先意譯化,等於準備工作 : 但這是很大的工程,沒有200~300人做不了的,所以說這是架空歷史 僱用大集團的知識份子進行四庫全書式的編輯作業 然後利用國家權威認定:這個編輯團隊編出來的東西就是國家標準 然後再利用法律強迫壟斷的教育機構,強迫推動這個統一標準 這就是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知識份子內建典型的思考模式 而這種方式除了大量損害國民智力之外,不會有其他任何的結果 當然也不是在吐槽你 很遺憾的就是說,我發現長期以來, 自稱自由派民主派或是台派,或是什麼派都好的台灣知識份子 大部分人都沒有走出這個窠臼 體現著人類大部分的知識,其實都是默會知識(習慣知識) 而接收訊息的方法,都是不自覺地模仿環境其他人的(良或不良)的習慣而來 我很常去逛日本的書店,新宿的紀伊國屋總店尤其推薦,好處是他非常大 我很快就發現一件事情就是 日本的歷史與翻譯,都是「自發秩序」 比如說日本歷史,書店裡有大概十種不同的出版社出版的漫畫世界史,或漫畫日本史 這裡面十幾種版本,每個出版社的講法都有點不太一樣 每個出版社取材的重點也都不太一樣,有的覺得產業比較重要,有的覺得科學比較重要 有的覺得政治比較重要,有的覺得思想比較重要 就是一個百家爭鳴,根本沒有任何統一標準 然後日本人對於歷史的認知是怎麼形塑的 其實不是教育,而是市面上無數的文化產品:電玩,遊戲,漫畫,大河劇 這些東西的共同特點,就是他們全部都是自發秩序、自由市場 誰說書說的比較精彩,比較讓大眾感覺良好,就會留在大眾的記憶裡 然後回到明治時代剛開化的時候,翻譯也是一樣 日本人對漢字的翻譯絕對不是什麼召集幾百人的團隊然後欽定的 而是少數幾個知識份子,隨他開心,就自己創造詞彙自己翻譯 然後另外一個知識份子覺得不爽,就自己出了另外一個版本 然後市場的演化淘汰會全自動決定什麼留下來,什麼不會留下來 中文世界當初在清末民初時,也不像現在這麼「秦始皇」這麼「大一統」 清末民初是一個非常短暫的野蠻生長自由時代,只有無數的私塾沒有教育部 當初的中文翻譯也是自發秩序的 之所以會出現很多奇怪的遺留 主要就是這個市場裡的人水準真的就是比較差,解析度比較低 所以不夠精準的產品會被逆向淘汰留下來 因為沒有太多精準的需要 具體到你說的羅馬史的例子 因為大多數人的需求真的就是「為了自爽」「為了滿足符合腦內價值觀」 不虔誠的末期民族非常少人會有「求知」「求真」的真需求 所以他的文化產品必定會趨向高度不精準 因為自爽是不需要高精準的,不如說,自爽產品裡模糊低解析度反而是必要的 我們再扯回昨天本來在講的話題,當文明季候比較末期,德性比較低的時候 真的就是會這樣,他是一個環境氣候,幾乎沒啥辦法 : 但我跟你說,意譯最終一定是佔上風的,根本不用我傳教,現在只是沒人去做 : 黃石公園 你會想管叫 漪耶羅史東 公園? : 不然,你難道會認為 伯里璽天德 勝於 總統? : 我們現在使用的中文詞彙,80%都是當初日本人照著這樣辛苦的意譯邏輯去做出來的 : 要完成一個真正能永續使用的漢字語文,我們現在就應該接續日本人當年沒完成的工作 : 總體來說統括一個組織的人物,叫做總統,不論是國家的總統,還是公司的總裁, : 所以日本人當初從震旦古籍中精挑細選,總,跟,統,兩個字,拼起來對應President : 而不是沒人認真做,就乾脆伯里璽天德 : 賀錦麗我有意譯過,她的中文名真是亂取,要好好取漢名的話:公孫聖蓮 : 你認為叫卡瑪拉黛比哈里斯比較好? : 回到羅馬史,我跟你說你不用意譯你試試看,我以前已經舉過非常多例子不贅述 : 你光念音譯就跟念咒一樣,還沒進入內容光人名你就昏死了,難怪過去很少人講羅馬史 : 《世局︰借鏡猶太史,走出台灣自己的路》 : 猶太人歷史,到以色列建國,最完整但最淺顯易懂,一本看足的入門書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3742?sloc=main : 作者部落格:https://plamc.pixnet.net/blog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5.8.221.51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747291273.A.74E.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