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36476338.A.53D.html
→ Mezerized: 一個同志的批信 實在太漢語文學了 01/10 11:47
推 peterlee97: 現在才發現特地用華語一詞 原來是想扯意識形態阿 01/10 11:56
推 cht12341234: 我沒見過日文很順,且不會中文的老人 01/10 11:59
推 CrazyCycle: 真要意識型態就講滿達林了誰跟你華語 01/10 12:07
推 peterlee97: 只有很基層的老人 因為當時日本開始的普及教育 會接 01/10 12:08
→ peterlee97: 觸日文而沒讀到中文與北京話 但比較中高階的知識份子 01/10 12:09
→ peterlee97: 基於文化上的傳承 都會習讀中文外還會讀北京話 基本 01/10 12:09
→ peterlee97: 上類似情況金門也有發生 原則上私塾才會教北京話 一 01/10 12:09
→ peterlee97: 般教育仍是用閩南語當主軸讀中文經典 01/10 12:09
→ peterlee97: 我覺得特地用華語 似要隱含國族的意思啦 01/10 12:10
→ Mezerized: 私塾是教北京話版本 還是教讀冊音的四書五經啊 這我不 01/10 12:37
→ Mezerized: 太確定 01/10 12:37
→ wildboar: 拿我阿公做例子,1916年生,他不會講北京話也聽不太懂 01/10 12:40
→ wildboar: ,但識字,懂一點日文。他說小時學過漢語,以前看他看 01/10 12:40
→ wildboar: 報紙,唸出來的是閩南語。 01/10 12:40
推 snocia: 主張台灣人很多會說北京話的首先要先面對讀書上學的比例 01/10 13:17
→ snocia: ,所謂的「很基層」,那恐怕是超過9成 01/10 13:17
推 snocia: 此外,當時的報紙和小說寫的也全不是北京話,而是閩南語 01/10 13:19
→ snocia: 書面語,然後私塾很早就被殲滅了 01/10 13:19
推 moslaa: 前面貼文底下 CCY板友提供了葉高華教授的研究,個人看過後 01/10 13:51
→ moslaa: 我認為是任何想討論日本時代的台灣語言分布情況的時候 01/10 13:52
→ moslaa: 應該先了然於心的資料。至於當時報紙,我這裡就不來辯論 01/10 13:52
→ moslaa: 報紙內容到底是哪種語言的文字,也不討論當時人讀報時 01/10 13:53
→ moslaa: 是用什麼語言/發音在讀出報紙內容 01/10 13:53
→ moslaa: 我這裡只在提供一份剪報,大家自己看看能不能讀懂 01/10 13:54
→ moslaa: 日期同上一篇我留言舉證的過年文章,就在同一版面的上方 01/10 13:54
→ moslaa: https://i.imgur.com/z6Cij2Y.png 01/10 13:55
推 afv: 東亞地區蠻多文跟語分開的狀況,像日韓可以對著全標準漢文寫 01/10 14:19
→ afv: 成的四書五經,用日語/韓語朗讀出來 01/10 14:19
→ afv: 那對著這份日治時期的報紙用閩南語/客語朗讀也很正常 01/10 14:19
→ afv: 我以前還聽過我外公看魔戒二部曲時,用閩南語唸出字幕XD 01/10 14:20
推 WINDHEAD: 漢字本來就是可以用東亞語言硬念的,畢竟絕大多數都是 01/10 14:33
→ WINDHEAD: 形聲字,只是符號還是太多,需要比較長時間學習 01/10 14:33
→ Lordaeron: 吓,英文或拉丁,學習時間有因為它拼音字而較短? 01/10 14:38
推 moslaa: 反正,我個人稍微涉獵後,我目前結論是: 01/10 14:44
→ moslaa: 1. 日語在當年台灣人也屬小眾,多數講福建話 01/10 14:45
→ moslaa: 2. 日文在當年也是小眾,或者說,只會用日文寫作的 01/10 14:46
→ moslaa: 少數,甚至可說是少數中的少數 01/10 14:47
→ moslaa: 3. 漢文當時已經發展到跟目前中文差不多,舉證如上 01/10 14:48
→ moslaa: 4. 所以會漢文的人,ROC時代應可近乎無痛轉換 01/10 14:49
→ moslaa: 5. 只會日文的人,應該先質疑為什麼日本皇民化要斬斷台灣 01/10 14:50
→ moslaa: 知識分子的漢文傳統,逼迫台灣人學語言學上差異更大的日 01/10 14:51
→ moslaa: 文,搞得漢文傳統無法承接。 01/10 14:52
推 afv: 我想以當年台灣知識份子來說,麻煩的是用北京話口語溝通,文 01/10 16:33
→ afv: 倒是還好,畢竟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前夕才廢止報紙漢文版。 01/10 16:34
→ afv: 而對當時台灣知識份子來說,日文跟英文、德文一同扮演現代專 01/10 16:35
→ afv: 業知識承載語言 01/10 16:35
→ takanasiyaya: 教河洛話的私塾老師現在都還有,或者各地的唱詩社, 01/10 18:40
→ takanasiyaya: 所以當時一定也有,但是這不能反證就沒有教北京官話 01/10 18:40
→ takanasiyaya: 的私塾就是。還有日語是官方語言,不說小學有教,跟 01/10 18:41
→ takanasiyaya: 官方溝通也一定用日文,就跟你現在要學英文一樣 01/10 18:41
推 peterlee97: 所謂私塾被消滅 這個消滅的定義 可能還要商榷一下 01/10 22:10
→ zeumax: 要當官肯定是要會官話的,通常家族實力有一定,多少要學 01/10 23:29
→ zeumax: 在清代有錢的富戶豪族都要捐個官,謀求官職來保護自己,同 01/10 23:31
→ zeumax: 時也可以有見官不拜的特權。日本殖民下,這種狀況自然變少 01/10 23:31
→ zeumax: ,但兩岸貿易未斷,且還是不少豪族兩岸跑。可想見還是有通 01/10 23:31
→ zeumax: 官話。但肯定不如現在普及 01/10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