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46180400.A.026.html
[新聞] 楊傳廣羅馬奧運銀牌,獲文化部指定為國寶
看板 | historia |
---|---|
作者 |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
時間 | 2025-05-02 18:06:36 |
留言 | 0則留言 (0推 0噓 0→) |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47719
「楊傳廣1960年羅馬奧運十項全能銀牌」 獲文化部指定為國寶
2025-04-29
https://i.imgur.com/uivm8fZ.jpeg
https://i.imgur.com/cfD6uwh.jpeg
https://i.imgur.com/VPaVqa1.jpeg
https://i.imgur.com/c3z09nm.jpeg
文化部文資局近日公告,正式將「楊傳廣於1960年羅馬奧運奪下田徑十項全能銀牌」指定
為國寶,這也是我國首個體育類國寶!
文資局是依據《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2款「歷代著名人物、國家重大事
件之代表性」及第5款「獨一無二或不可替代性」兩項標準,將該獎牌指定為國寶。
指定「楊傳廣於1960年羅馬奧運奪下田徑十項全能銀牌」為國寶理由有4點:
一、該面獎牌是我國運動史上第一面奧運獎牌。獎牌正反面則採用1928年至1968年間相同
樣式,分別為勝利女神及被眾人簇擁奧運冠軍,在勝利女神旁還銘刻「1960年第十七屆羅
馬奧運會」希臘文字樣;圍繞獎牌的銅環下方則銘刻「ATLETICA」代表田徑運動類別。頸
鍊及銅環上的月桂葉是古希臘、羅馬文化中勝利與榮耀象徵,此獎牌外圍框以月桂葉花冠
造形銅環,並搭配月桂葉串成的銅質頸鍊的設計迄今僅見於此屆,其餘歷屆樣式皆是以絲
帶作為掛繩。
二、楊傳廣是1960年羅馬奧運唯一取得田徑項目獎牌的亞洲選手。該次奧運前夕,國際奧
會決議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出席開幕典禮及參賽制服、名牌等,一律以實際控制的領
域「台灣」為名,進而引發代表團在開幕儀式時以拉布條的方式抗議。在此背景下,楊傳
廣奪得銀牌使全國民眾在1960年9月陷入一片奪牌榮耀的愛國熱潮,上街遊行、總統接見
,奪牌新聞影片在電影院不斷播放。此面獎牌激發的愛國熱潮與當時我國陷入的外交困境
,反映了體育運動在戰後臺灣史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該面獎牌也乘載國民集體記憶與國
民的集體記憶,見證運動榮耀與國族認同的歷史,以及台灣跟世界局勢的互動的過程。
三、1954年與1958年,楊傳廣在亞運十項全能締造二連霸,被稱為「亞洲鐵人」,逐漸在
國際上得到關注;在羅馬奧運參賽過程中,楊傳廣與美國運動員強生(Rafer Johnson)
之間的競爭,被稱為世紀對決,兩人相互競爭又相互扶持的運動精神更是被傳為佳話。
我國田徑選手吳阿民、古金水、李福恩等人均曾接受楊傳廣先生的指導,陸續在田徑十項
全能稱霸亞洲,間接說明了楊傳廣的影響力,奠定台灣田徑十項運動的基礎,並開啟了後
續奪取亞洲十項運動錦標的契機。
四、楊傳廣為台東馬蘭的阿美族人,1952年在省運成名後,其出眾的運動能力漸被看重,
但因為不擅於中文應對而得到傻將的外號。楊傳廣在取得奧運獎牌後,獲得了榮耀與尊敬
,扭轉了不擅言詞的負面媒體觀點,反成為率真、直接的人物形象,從而反映了台灣原住
民族群遭受汙名、刻板的反思性歷史意義。
「楊傳廣於1960年羅馬奧運奪下田徑十項全能銀牌」的保管單位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目
前該面獎牌展示於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58.110.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46180400.A.026.htm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46180400.A.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