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提問] 衛星合成孔徑雷達拿來找水面艦?

看板 Military
作者 Piin (過去 現在與未來)
時間 2021-11-01 17:07:28
留言 51則留言 (11推 0噓 40→)

: 看在上面那些系列文快變成政黑系列文的情況下斷一下法 : 剛剛網上看到一段留言說用衛星上的合成孔徑雷達掃整個太平洋,然後資料丟給AI分析就能 : 得出敵軍水面艦艇的位置 : 雖然後面那半段被我以 : 噓 skycat2216 誰家AI分得出鐵殼船跟真正船的差異,資料你出? : 這種論述打回去了 : 但前半段明明感覺不可行,卻又找不到具體原因說明不可行 : 請板友們幫忙解惑,謝謝 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一直以來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海洋船舶監測。 海洋船艦的上部結構對於SAR衛星來說,其實是很好辨識的目標種類,因為時間差產生的 位移訊號,也可以幫助辨別航向等資訊。其實這樣要做到的能耐學理上不是不行。 尤其是在大量的X-Band雷達衛星進入軌道實用化之後,要做到這樣的工作又變得更為容易 以ICEYE來說,他們在2020年就推出了可以全球涵蓋的自動船隻偵測系統,可以做到 "near-real time awareness of dark vessel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types, including semi-submersible vessels, that enter nation's waters." Near-real time就代表這東西不是即時的,但是ICEYE的系統已經可以讓這種自動偵測 能力縮短到可以在政府單位反應時間可以使用的地步。 這種東西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你需要的是很多的衛星,讓你的同一時間的觀察範圍變廣,並且減少重複觀察時間 的間隔。舉個科學衛星的例子: Sentinel-1 一顆衛星的重複觀察時間間隔是12天, 兩顆共軌就縮短到6天。 ICEYE 2021年有14顆衛星,"Ground track repeat"是24小時 意思是不用相同軌道的話部分地區可以在一天內有多次觀察,這還不包括他的左看跟右看 交互觀察。 第二個需要的是大量的下鍊能力,這個其實是衛星資料的一個瓶頸。不過這兩年頻寬的 瓶頸不斷的在縮小中。 第三個是資料處理能力。如果你不管電跟錢的話這玩意兒已經不是問題了。 所以,對於沒有干擾的目標而言,要做到這樣的事情已經是可能的。 更不用提現在左岸、歐洲、美國現在走的都是混成列車的方式: 先用scan mode再用 spotlight mode細看,雷達不行另外還有光學幫忙... -- 干擾是一回事,但一干擾你也知道船在哪裡了... 數量已經不是問題了。隨著X Band雷達衛星小型化的趨勢,ICEYE從2018年驗證成功後 到現在已經有14顆X Band衛星在軌,2020預計會有18顆以上。 Capella 預計整個星座會有36顆在12個軌道,最小觀測間距可以縮短到1小時。 左岸的衛星列車也已經很長了。可以回去看龍吟的文章,他講的其實很中肯 一切不開AIS訊號的船.. 40年前的狀況跟現在不太一樣了..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57.1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35757651.A.E94.html

kuma660224 : 但戰時應該都會有干擾..... 11/01 17:15

imruck : 衛星數量是最大問題 目前SAR星座也就三四十幾顆 11/01 17:19

seednet2 : 半潛船可以理解 但是dark vessel是甚麼? 11/01 17:20

kuma660224 : 低軌光學衛星則戰時可能直接被SM3打掉 11/01 17:22

kuma660224 : 所以整個偵蒐鍊複雜 還是有很多問題 11/01 17:23

kuma660224 : 干擾SAR衛星的話40年前就做過了 11/01 17:26

kuma660224 : 1981美軍戰鬥群測試ICADS主動電戰系統 11/01 17:27

kuma660224 : 是對抗蘇聯US-A海洋偵查衛星(SAR) 11/01 17:27

kuma660224 : 干擾其實不會知道船在哪 因為會到處干擾 11/01 17:28

kuma660224 : 蘇聯發現到處有疑似艦隊...等於垃圾情報 11/01 17:29

kuma660224 : 根本沒有縮小多少範圍 11/01 17:29

kuma660224 : 這也算是對情報的DDOS攻擊 11/01 17:29

kuma660224 : 太多無用或假資訊等於沒有資訊 11/01 17:30

kuma660224 : 當年玩北極熊的多種手段也是不斷會進化 11/01 17:31

kuma660224 : 但對抗衛星的手段進步比衛星發展更不透明 11/01 17:32

mmmimi11tw : Dark vessel應該是指那種沒有攜帶任何識別系統所以 11/01 17:32

mmmimi11tw : 沒有辦法被追蹤的船 11/01 17:32

kuma660224 : 要看有沒有志願當祭品的 逼美國展示 11/01 17:33

kuma660224 : 才知道這數十年來的進步 11/01 17:33

kuma660224 : 但不要認為只有衛星在進步.... 11/01 17:34

ewings : 只要騙SAR-GMTI自己是不會移動的目標,就會被濾掉。 11/01 17:44

imruck : 現在特定地點的再訪率是降低 靠變軌和小衛星列車 11/01 17:49

imruck : 但是非特定地點大面積的海洋 還是不夠 11/01 17:50

imruck : 這系統應該也是熱點區域的衛星每小時覆蓋 11/01 17:51

imruck : 擴大範圍區區18顆絕對不夠 11/01 17:52

kuma660224 : 美國用衛星找大陸棚敵艦可能更容易 11/01 18:15

kuma660224 : 因為海域範圍比大洋小很多 11/01 18:15

kuma660224 : 大洋沒法設地面站 要中繼或先儲存 11/01 18:16

kuma660224 : 但大陸棚旁邊都是盟國島嶼 11/01 18:17

kuma660224 : 要多設置地面站是輕鬆寫意 11/01 18:17

kuma660224 : 而且對方SM3等級的對衛星手段不成熟 11/01 18:18

kdjf : 看starlink 有幾顆,大概就是無時無刻監視需要的數 11/01 19:44

kdjf : 量 11/01 19:44

kuma660224 : 星鍊規劃要5位數字啊... 11/01 19:49

mmmimi11tw : Starlink目前正在進行雷射通訊傳輸的驗證,可以直接 11/01 19:54

mmmimi11tw : 衛星對衛星傳輸,就不需要再把數據透過地面站再傳到 11/01 19:54

mmmimi11tw : 衛星了,這有望提升大約40%的速率 11/01 19:54

kdjf : 5位數是為了高品質,目前測試的幾千顆比較接近技術 11/01 20:08

kdjf : 下限 11/01 20:08

kuma660224 : 其實只要2000顆就超越過去50年 11/01 20:16

kuma660224 : 任何大國的各自衛星發射數量了 11/01 20:16

kuma660224 : 幾年前全球衛星在軌總數也才1000多 11/01 20:18

mikechang : 有沒有強者要算算看SAR干擾到無法判別要多少dBW? 11/02 11:41

mikechang : 其實沒有想像中簡單…假目標又是另一回事了 11/02 11:41

kuma660224 : 有人po過毛子就示範過干擾SAR了 11/02 12:23

skycat2216 : 樓上,我查了一遍,只有在一些內宣文檔上發現 11/03 20:18

skycat2216 : 這張圖 11/03 20:18

ja23072008 : https://reurl.cc/EZYdeg 11/03 23:18

ja23072008 : 是指這個嗎? 11/03 23:19

skycat2216 : 差不多,其他的都是一些.ru域名 11/04 10:20

Windcws9Z : 戰時又不會只有一葛地方有干擾 11/04 11:19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