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以巴加薩走廊衝突開始了

看板 Military
作者 zaku7777 (塊陶呀)
時間 2012-11-18 14:13:56
留言 16則留言 (10推 0噓 6→)

感想: 1.鐵衛的火箭發動機算給力的,估起來可以噴10秒左右. 飛彈(wiki)數據是3m長,直徑160mm,重90kg. 與Python5(3.1m,160mm,105kg)沒差太多. (至於劍二是3.6m,203mm,190kg) 故障率不高,有看到一枚火箭發動機出問題. 2.應該是主動尋標頭. 那些砲兵火箭射程末端,火箭發動機已經噴完,沒什麼熱跡訊. IIR尋標頭很貴. 主動尋標頭可以減少雷達指揮的負荷. 3.據wiki說是近發引信. 不過看起來是兩枚攔一發,一前一後,如果第一發攔到,第二發有自毀裝置. 而且第一發命中率還算蠻高的. 4.雖然不知道其部署與雷達,指揮中心的運作模式. 不過看起來,在城市兩邊至少各一個發射單位(連),每個單位依wiki說法是 一具雷達,三組二十聯裝發射器. 以接戰模式來說,它應該有一個營級的指揮中心. 而接戰似乎是自動接戰的. 哈馬斯似乎打算以數量來衝破防禦圈,不過它那便宜的土造火箭反而變成麻煩. 因為未必能夠順利的飛往目標. 換言之,哈馬斯必須準備夠多的火箭才能滿足有效攻擊的數量. 而這讓它整個準備與發射作業更麻煩,也更難隱藏. 5.我現在有點懷疑鐵衛雷達能夠預測落點, 我比較傾向它是假設一個迎擊的管道,進入這個管道的火箭攔就對了. 雖然攔截受到限制,但整體運作比較容易,快速,而且成本也能降低. 至於能夠末端機動的導彈,就交給下一代的鐵衛或是箭式. 事實上,末端機動導彈只要在鐵衛的有效防禦圈,還是能攔的. 而便宜的末端機動導彈,它的速度會降低,會更好攔. 而昂貴的末端機動導彈,也不是鐵衛這種便宜的系統能應付的. 6.整個說起來,衛士這種等級的砲兵火箭,天弓與愛國者應該都是能應付的, 就看交換比划不划算而已. 如果以劍二為基礎開發一種類似鐵衛的攔截系統不是不成,而且台灣做得到. 但因為台灣距離其他陸地都隔了海,所以欲攔截的火箭射程,至少是150km, 這是鐵衛二代的規格了. -- ◆ From: 122.117.207.130 正確的說是,我看完影片後,我不認為要浪費計算能量去算落點. 除了第一波讓火箭發動機燒完外, 接下來的接戰,就是10秒內,火箭發動機根本燒不完, 換言之,面對相當數量的來襲火箭,系統計算能力有上限,導致接戰距離縮短. 由於防護的地區,攻擊的方位都是固定/有限的, 如果預設一個迎擊管道,這個管道彈道落下來就是有人區,會比較省計算能量. 它的射程應該不遠,所以才能拿DV拍,不在上空自爆,整顆插下來還是有殺傷力, 而且是自己的人民.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353219239.A.15E.html

Asuma :上個世紀的砲兵雷達就辦得到預測落點了吧? 11/18 14:19

Asuma :而且預測落點也不用太精確,大略決定該不該攔就好了 11/18 14:21

diechan :TPQ-37這種砲兵雷達就抓得到了吧 11/18 14:31

Asuma :應該設計成第一枚命中,第二枚就導引去砸發射架 11/18 14:35

Asuma :還是會怕未爆彈落入哈瑪斯手中研究? 11/18 14:36

Asuma :鐵穹的介紹影片中,關鍵工程師甚至不敢露臉 11/18 14:37

aardvarkww :據說飛彈是指揮加光電尋標器導引... 11/18 15:28

aardvarkww :那種方式在台灣這種多雲雨的環境可能不適用... 11/18 15:44

puec2 :iron dome號稱是全天候 11/18 15:50

t72312 :這是破片擊殺嗎? 11/18 16:20

EntHeEnd :光電尋標器@@ 像小牛飛彈那樣嗎? 11/18 16:58

zuilon2000 :鐵穹防衛示意圖 http://0rz.tw/Mb0JE 11/18 17:46

t72312 :樓上圖沒寫擊殺跟導引模式啊@@ 11/18 18:34

swatteam :以色列地區的全天後跟臺灣的全天候定義可能會差很多 11/18 18:39

vt1009 :東地中海天候不是比東南亞好 看F-4的戰績 11/18 19:00

KleinSchwarz:看來還可以擋155mm的炮彈? 11/20 00:03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