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敘利亞變天 總統出走允交權 反對派輕取首都 巴沙爾24年統治

看板 IA
作者 laptic (靜夜聖林彼岸花)
時間 2024-12-09 06:36:24
留言 0則留言 (0推 0噓 0→)

標題: 敘利亞變天 總統出走允交權 反對派輕取首都 巴沙爾24年統治終結 新聞來源: https://is.gd/JqQlrt https://i.imgur.com/cWhipFS.jpeg
【明報專訊】 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周日(8日)宣布攻入首都大馬士革推翻政府,結束總統巴沙爾長達24 年的統治。俄羅斯外交部其後稱巴沙爾已離開敘利亞,並已辭職和下令和平移交權力。另 一方面,敘總理賈拉利同日表示已準備好與任何人民選擇的領導人「合作」推進權力移交 進程。反對派領袖指示部隊勿進入或攻擊政府設施,稱直至權力交接前這些設施都由總理 暫管,並宣布大馬士革每天下午4時至清晨5時宵禁。中國外交部昨表示,正積極協助中國 公民自願撤離或留守敘利亞。 敘反對派武裝周日發表電視聲明,宣布大馬士革已獲「解放」,「暴君巴沙爾(Bashar al-Assad)已被推翻」,大馬士革所有囚犯已被釋放。他們同日較早前又稱巴沙爾已逃離 大馬士革,去向不明。 反對派12天攻勢 閃電取政權 由伊斯蘭武裝組織沙姆解放組織(HTS)領導的9支反對派武裝上月27日從西北部伊德利卜 省起兵,開始對政府軍發動閃電戰並南下,12天內接連奪取阿勒頗、哈馬、霍姆斯等主要 城市,勢如破竹,並於周日最終攻佔首都大馬士革,其間未遇政府軍積極抵抗。 法新社昨引述總部設於英國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OHR)負責人阿卜杜勒拉赫曼( Rami Abdel Rahman)稱,巴沙爾在軍事安全部隊撤離大馬士革國際機場前,已循該機場 離開敘利亞。航班追蹤網站Flightradar數據顯示,在大馬士革被反對派武裝佔領之際, 一架敘利亞航空航機從當地機場起飛,起初飛往巴沙爾家族所屬什葉派阿拉維宗派位於沿 岸的根據地,半途突然180度轉向,數分鐘後消失於雷達上,暫未知該航機載有何人或巴 沙爾是否在機上。路透社引述兩名敘利亞消息人士估計,如巴沙爾乘搭該機,則很有可能 已墜機身亡。 以色列Walla新聞網援引一名該國官員報道,巴沙爾前晚從大馬士革飛往俄羅斯赫梅米姆 空軍基地,並計劃經那裏轉飛莫斯科,Walla又援引一名華府官員稱,美國發現巴沙爾離 開大馬士革,認為他正計劃飛往俄羅斯。法新社則表示,巴沙爾是在敘總理賈拉利周日宣 布會和新領袖合作後才逃亡。 俄外交部交代巴沙爾動向 俄羅斯外交部其後於周日晚上在社交平台Telegram稱,巴沙爾在跟反對派武裝談判後決定 辭去總統職務,並已離開敘利亞和指示該國和平移交權力。俄國又稱未有介入敘國談判。 白宮上周六晚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及其政府團隊正密切關注敘利亞發生的「特別事件」, 並與地區合作伙伴保持聯繫。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同日在旗下社交平台發文稱,「巴沙 爾政府主要盟友俄羅斯和巴沙爾都被迫離開敘利亞可能是對他們最好的結果」。特朗普又 強調形勢混亂的敘利亞「不是朋友,美國不應與它有任何關係」或捲入當地戰事。 稱敘非朋友 特朗普:不應捲入戰事 伊朗亦是巴沙爾政權靠山。伊朗新聞網站IranWire上周六引述該國外交官報道,德黑蘭日 前已準備巴沙爾政府隨時倒台,跟敘反對派直接和間接談判,尋求保障在敘伊朗人以及什 葉派宗教設施安全。敘反對派武裝成員昨闖進已人去樓空的伊朗駐大馬士革大使館破壞, 包括雅典在內的多國敘利亞使館昨已升起反對派的旗幟。 彭博社昨引述直接知情人士報道,巴沙爾此前釋放信號,尋求跟國際社會達成協議,容許 政府軍保有根據地,或在有需要時保障他獲安全的流亡路線——其中經阿聯酋向美國政府 提出可放棄跟所有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斷絕合作,包括黎巴嫩真主黨;巴沙爾又經匈牙利 總理歐爾班尋求特朗普支持。 (半島電視台、路透社、法新社、彭博社、環球時報、IranWire) 首都慶祝呼「自由」 各地拉倒阿薩德像 敘利亞周日變天,民眾和反政府武裝組織成員在首都大馬士革聚集,街頭洋溢勝利的歡呼 聲與慶祝活動,慶祝巴沙爾政權的結束。 街上目擊者表示,數以千計民眾開車或徒步到大馬士革一個主要廣場聚集,並且揮手高喊 「自由了」,擺脫阿薩德家族半世紀執政。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在現場報道時,聲 音幾被慶祝的槍聲掩蓋。 殘酷統治象徵監獄開門釋囚 反對派武裝進入大馬士革後,即針對阿薩德家族殘酷統治的象徵,進入惡名昭著的賽德納 亞(Sednaya)監獄,宣布暴政時代結束,釋放囚犯。賽德納亞監獄是一座大型軍事監獄 。根據國際特赦組織報告,從2011年9月到2015年12月期間,在該監獄約有5000至1.3萬人 被法外處決,被形容為「人間屠宰場」。 全國各地民眾推翻並踐踏已故總統阿薩德(巴沙爾父親)的雕像。在首都大馬士革,人們 站在被推倒的阿薩德雕像上歡呼。這一畫面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因為阿薩德是建立該國 殘酷統治體系的創始人,阿薩德家族鐵腕統治這個國家,推翻雕像標誌該體制崩潰。 在上周被反對派武裝攻佔的哈馬,即1982年阿薩德家族軍隊大屠殺的發生地,民眾推翻阿 薩德像。年輕人高喊「永遠的自由」,慶祝反對派武裝的勝利。 (路透社、法新社、BBC) 分析:前蓋達分支掌權未分敵友 美俄伊角力添變 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倒台,進一步削弱其背後主要支持者伊朗在中東建立「什葉派新月帶」 勢力範圍的計劃,對支持巴沙爾政權而投入大量政治與軍事資本的俄羅斯而言亦是挫敗。 另一方面,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和「中東之眼」網站分析認為,敘國變天同時亦為 美國和幾個區內盟友帶來全新挑戰——假如由伊斯蘭主義的反對派武裝骨幹沙姆解放組織 (HTS)控制敘利亞大部分地區,不知將是敵是友。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上周六 (7日)強調,將首要防範殘存敘利亞東部的伊斯蘭國(ISIS)趁當地權力真空東山再起 。 HTS立場待摸清 HTS前身是恐怖組織蓋達旗下的分支組織,2017年宣布和蓋達撇清關係,並削弱極端伊斯 蘭主義色彩,亦曾興兵殲滅ISIS在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的勢力。HTS領袖喬拉尼周日 呼籲旗下部隊在權力交接前勿攻擊大馬士革政府設施,他又在上周五刊登的《紐約時報》 專訪中,稱終有一天會尋求以政治方式解決敘內戰,惟目前未是時候。《紐時》指出, HTS在喬拉利領導下,容許伊德利卜省根據地內的民眾吸煙和播放音樂,亦未明令女性必 須以頭巾覆面,但組織內部分保守派卻對喬拉尼的做法不滿。今年初伊德利卜曾爆發反抗 HTS管治的示威,遭到鐵腕鎮壓。 中東之眼上周五的分析文章質疑HTS真心變溫和的程度。該媒體和英國《衛報》又對土耳 其是否對HTS和喬拉尼具真正影響力抱有疑問。雖然西方傳媒相信土耳其因巴沙爾政府拒 絕議和,同意HTS發動今輪突襲,但英國《金融時報》上周四引述專家表示,土耳其未有 直接軍援HTS,後者擁有的美製等西方武器,是從其他安卡拉支持的敘反對派武裝手上獲 得。 HTS至今仍被聯合國和美國列為恐怖組織。兩名伊朗外交官上周六則對IranWire警告,HTS 如掌權將成為伊朗、伊拉克、以色列,以及美國的「噩夢」,令敘利亞成為「恐怖主義的 地區樞紐」。 (CNN、中東之眼、金融時報、紐約時報、法新社) https://i.imgur.com/fQJg2Bm.jpeg
─────────────────────────────────────── 阿塞德政權覆滅 揭露敘利亞內戰背後的血腥統治與民怨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887504 自由時報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叛軍攻陷大馬士革,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被迫逃亡,標誌著阿塞德家 族50多年的統治終結。自1970年掌權以來,該家族的統治充斥暴力和鎮壓,最終在阿塞德 治下面臨內戰瓦解。這段歷史見證了一個家族如何在權力與血腥中延續王朝,同時埋下社 會動盪的伏筆。 阿塞德家族屬於阿拉維派教徒(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支派,占敘利亞人口13%),阿塞德父 親哈菲茲·阿塞德(Hafez al-Assad)於1970年發動軍事政變,建立以個人為核心的獨裁 政權。他以軍隊和安全部隊為基石,全面鎮壓異議,封殺反對派的聲音,讓敘利亞陷入恐 懼統治之中。在他的統治下,數十萬人遭監禁或殺害,專制手段為其贏得國內外的威望, 但也積累了民怨和壓力。 2000年老阿塞德去世後,其子阿塞德接任。曾在英國接受眼科醫學教育的阿塞德一度被期 待成為改革派領導人。然而,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觸發大規模抗議,當年3月,敘利 亞西南部城市德拉(Daraa)一群青少年因塗鴉「人民想要推翻政權」被捕並遭酷刑,點 燃了全國抗爭的導火線,針對政府腐敗與經濟困境的訴求很快演變為要求政權下台的呼聲 。政府血腥鎮壓使局勢迅速失控,內戰爆發。在之後的激烈衝突中,敘利亞陷入分裂,武 裝團體林立,國家深陷泥沼。 內戰期間,阿塞德政權依賴俄羅斯與伊朗的全力支持。2015年,俄羅斯展開空襲行動,助 政府軍收復大量失地;伊朗則提供民兵與軍事資源,協助阿塞德穩住局勢。然而,內戰付 出的代價慘重:逾50萬人喪生,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阿塞德政權因多次被指控使用化學武 器,飽受國際譴責,其統治正當性幾乎蕩然無存。 這場持續13年的內戰徹底顛覆了敘利亞的政治格局,留下分裂的社會與動盪的未來。雖然 外部勢力仍可能影響局勢,但內部民怨與不穩定性將使任何新政權面臨挑戰。 ─────────────────────────────────────── 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垮台 拜登:將防伊斯蘭國趁機重起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12090007.aspx 中央社 記者石秀娟/華盛頓專電 敘利亞反抗軍攻入首都,迫使總統巴夏爾.阿塞德逃亡。美國總統拜登今天指出,阿塞德 政權垮台是最根本的正義,美國會維持敘利亞的穩定,防止伊斯蘭國趁虛而入,並協助敘 利亞人民重建家園。 拜登今天就敘利亞情勢發表談話指出,目前不清楚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 的下落,但正密切關注他可能前往莫斯科尋求庇護的消息。 在拜登發表這項談話後,俄羅斯多家通訊社引述克里姆林宮消息人士指出,阿塞德與家人 已經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並獲當局庇護。 拜登指出,好戰組織「伊斯蘭國」(IS)可能利用敘利亞的權力真空來重整實力,讓敘利 亞成為他們的庇護所,美國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今天美軍在敘利亞境內進行十多次精準 空襲,鎖定伊斯蘭國的營地與成員為攻擊目標。 敘利亞反抗軍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8日推翻阿塞德政權,阿塞德流亡 海外。敘利亞經歷13年內戰後,阿塞德家族長達數十年的統治告終。 拜登說,阿塞德家族歷經超過半世紀獨裁威權統治,垮台是最根本的正義。對長期受苦的 敘利亞人民來說,這是歷史契機,同時也充滿風險與不確定性,美國將與夥伴及敘利亞各 相關方合作,協助敘利亞人民重建國家。(編輯:何宏儒) ─────────────────────────────────────── 克宮消息:巴夏爾.阿塞德與家人抵莫斯科獲庇護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12090006.aspx 中央社 綜合莫斯科外電 俄羅斯多家通訊社今天引述克里姆林宮消息人士報導,遭到推翻的敘利亞總統巴夏爾.阿 塞德和家人已經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並獲當局庇護。 塔斯社(TASS)、俄羅斯新聞社(Ria Novosti)、國際傳真社(Interfax)引述未具名 的克宮消息人士報導:「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總統已經抵達莫斯科。俄 羅斯基於人道主義理由,已經授予他們庇護。」 美聯社報導,敘利亞反抗軍11月底發起攻勢後,今天以勢如破竹之姿進入首都大馬士革, 據報巴夏爾.阿塞德一早離開敘利亞,結束阿塞德家族50年的鐵腕統治。當地民眾湧上街 頭呼應響徹城區的慶祝槍響。 當地局勢瞬息萬變,敘利亞和更廣泛中東地區的未來引發疑慮。俄羅斯常駐聯合國第一副 代表波利安斯基(Dmitry Polyansky)在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發文說,莫斯科已經要求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開會,商討敘利亞局勢。 與此同時,法新社報導,俄羅斯多家通訊社今天引述克宮消息人士指出,在這波閃電攻勢 中推翻巴夏爾.阿塞德的敘利亞反抗軍已經針對俄羅斯駐敘利亞軍事基地「的安全作出保 證」。 這位消息人士告訴國營塔斯社和俄羅斯新聞社:「俄羅斯官員與敘利亞武裝反抗軍代表聯 繫,他們的領導者已經針對敘利亞領土上俄羅斯軍事基地和外交機構的安全作出保證。」 (譯者:何宏儒) ─────────────────────────────────────── 阿塞德出逃 敘陷入權力真空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81267 自由時報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 敘利亞反抗軍八日宣布控制首都大馬士革,總統阿塞德據稱逃亡且下落不明,延續半世紀 的阿塞德家族獨裁政權驟然垮台。「華爾街日報」分析,伊朗、俄羅斯、土耳其、以色列 、阿拉伯國家,以及在該國有駐軍的美國,皆密切關注事態變化,憂心敘國若無政權承接 計畫,陷入權力真空,可能損害自身利益,並對鄰近地區產生外溢效應。 外部勢力憂敘局勢產生外溢效應 以「沙姆解放組織」(HTS)為主的敘國反抗勢力,上月底以來閃電攻陷各大城市,阿塞 德政權堪稱加薩走廊及烏克蘭戰爭受害者,因為這兩場戰爭分別削弱其背後的伊朗及俄國 實力,導致這兩國難以出手相救。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八日透過社群媒體表示,俄國「因為 烏克蘭而失去對敘利亞的所有興趣」,不願意再保護阿塞德。 儘管阿塞德家族在國內飽受謾罵,但多年來在這個被反抗組織割裂,又承受土耳其、俄國 和伊朗等外部勢力壓力的國家中,維持大致的權力平衡。敘國在周邊地區彼此關聯的衝突 中更具有核心作用,是黎巴嫩政治與軍事組織「真主黨」取得武器的管道,也讓伊朗影響 力得以延伸至以色列邊境。 俄國、伊朗和土耳其外交部長七日齊聚卡達,討論如何透過外交途徑解決敘國紛亂。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教授納斯爾(Vali Nasr)認為,這場會議旨在讓三國就敘國 局勢發展方向,及彼此的期望達成共識。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 科夫曼(Michael Kofman)判斷,俄國可能會全力保留其在敘國地中海沿岸的兩座軍事基 地,以便繼續在該地區投射軍力。支持敘國反抗勢力的土耳其,則預計在敘國掌握重大影 響力。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幕僚近日明確表示,美國無意干預衝突結果,不挺反抗 軍也不挺阿塞德。川普更直言,敘國衝突「不是我們的戰鬥、美國不應捲入」。不過,美 國情報機構仍密切注意敘國境內可疑的化武儲藏地點,包括裝有神經毒劑「沙林」( Sarin)的彈藥,監視效忠阿塞德的部隊是否準備利用化武對付反抗軍。 阿拉伯國家不信任反對派領袖 美國主要的阿拉伯盟友則希望能保住阿塞德政權,因為他們擔心一旦反抗勢力掌權,敘國 可能淪為風險程度更高的恐怖主義避風港。一名拜登政府高層官員指出,雖然這些阿拉伯 國家都反對阿塞德政權,但畢竟阿塞德是眾所周知的人物,好過反抗勢力推選的領袖。 ─────────────────────────────────────── 敘利亞政局突變 國際社會如此反應 https://p.dw.com/p/4ntKA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政權倒台後,其親密盟友俄羅斯和伊朗以及「戰略夥伴」中國如何反應 ?鄰國土耳其、歐美國家以及聯合國又有何種表態? (德國之聲中文網) 敘利亞反對派周日(12月8日)宣布接管首都大馬士革,推翻總統巴沙爾‧阿薩德( Bashar al-Assad)政權。俄羅斯外交部表示,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在與多方敘利亞衝突參 與者談判後決定辭去總統職務,並已離開敘利亞,阿薩德曾指示要和平移交權力,俄羅斯 未參與談判。俄外交部在聲明中並未說明阿薩德目前的下落。 俄羅斯外交部聲明同時指出,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但目前沒 有面臨嚴重威脅。聲明還表示,莫斯科正在與所有敘利亞反對派組織保持聯繫,並敦促各 方避免暴力。 伊朗大使館遭衝擊 阿薩德政權垮台,敘利亞的另一個親密盟友伊朗駐大馬士革的大使館遭到反對派武裝組織 衝擊。伊朗國家電視台報導了這一消息,並指出,該組織與目前控制(大部分)敘利亞的 反對派組織不同。伊朗國家電視台指的後者是領導反對派推進的伊斯蘭主義武裝組織沙姆 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簡稱HTS)。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埃斯馬伊爾‧巴蓋伊(Esmaeil Baghaei)周日表示,伊朗外交官在遭 到任何襲擊之前的清晨就已撤離大使館。伊朗外交部還強調,德黑蘭將不遺余力幫助敘利 亞建立安全與穩定,並補充說,伊朗和敘利亞兩國人民之間長期友好的關係有望繼續保持 。 中方:希望敘利亞盡快恢復穩定 法新社指出,雖然近年來,俄羅斯和伊朗是敘利亞最堅定的支持者,但中國與敘利亞的關 係也在不斷加強。 中國外交部周日表示:「中方密切關注敘利亞局勢發展,希望敘利亞盡快恢復穩定。中國 政府已積極協助有意願的中國公民安全有序離敘,同在敘留守中國公民保持聯繫並做好安 全指導。」 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人繼續指出:「我們敦促敘利亞有關方面採取切實舉措,確保中國在敘 機構和人員安全。當前,中國駐敘利亞使館仍在堅守,我們將繼續為有需要的中國公民全 力提供協助。」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阿薩德訪問的中東以外國家中,中國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之 一。在2023年訪華期間,阿薩德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係」。 隨著反對派攻勢席捲全國,中國駐大馬士革大使館本周四發出緊急通知,建議中國公民「 盡快」離開敘利亞。 美國候任總統表態 針對敘利亞的最新局勢,美國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拜登總統和他的團隊正在密切關 注敘利亞發生的非同尋常事件,並與地區伙伴保持持續聯繫。」 美國國防部中東事務助理防長沙皮羅(Daniel Shapiro)周日在巴林的「麥納麥對話」安 全會議上表示:「美國將繼續保持在敘利亞東部的存在,並採取必要措施防止『伊斯蘭國 』的死灰復燃。」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則在其自創的互聯網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阿薩德已經倒 台。他逃離了自己的國家。他的保護者俄羅斯,俄羅斯,俄羅斯,在普京的領導下,已不 再願意保護他。」 特朗普還寫道,俄羅斯和伊朗現在都處於虛弱狀態,一個是因為烏克蘭和糟糕的經濟,另 一個因為以色列的軍事成功。他還提到:「澤連斯基和烏克蘭希望通過談判結束這種瘋狂 的局面。」最後他還點名中國:「中國可以提供幫助。全世界都在等待!」 土耳其:敘利亞國家控制權「正在易手」 就在敘利亞反對派控制首都大馬士革的前一天,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三國外長於卡塔爾 首都多哈舉行會談,商討敘利亞局勢,呼籲盡快結束敘利亞戰事。土耳其外長費丹周日表 示:「阿薩德政權已經垮台,國家控制權正在易手」。「這並非一夜之間發生的。在過去 13年裡,這個國家一直處於動蕩之中」,費丹補充道,他指的是2011年開始的敘利亞內戰 。土耳其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一直支持各種反對派運動,並對反對派在敘利亞的快速推 進持支持態度。 自2017年以來,土耳其、伊朗和俄羅斯一直是所謂「阿斯塔納進程」的合作伙伴,該進程 旨在結束敘利亞內戰。2020年在俄羅斯和土耳其的斡旋下,敘利亞的衝突方基本達成停火 協議。但是上月底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發起的突然攻勢徹底打破了這一相對平靜的局面。 費丹周日還指出,國際和地區各方應確保敘利亞政權的平穩過渡。他說,新政府「不應對 鄰國構成威脅,相反,新的敘利亞將解決現有問題,消除威脅」。土耳其與敘利亞共享 900公里的邊界,目前收容了近300萬敘利亞難民。費丹表示,在阿薩德政府垮台後,「數 百萬被迫離開家園的敘利亞人可以返回自己的祖國」,並補充說現在是「團結和重建國家 的時候了」。 德外長:敘利亞不能落入其他極端分子手中 歐盟成員國中,接納敘利亞難民人數最多的是德國。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表示理解敘利 亞人民在阿薩德政權倒台感到欣慰,但警告稱:「該國現在不能落入其他極端分子手中」 。 貝爾伯克在其辦公室周日通過郵件發布的聲明中指出:「在內戰中,有數十萬敘利亞人喪 生,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阿薩德曾對自己的人民實施殺戮、酷刑,並使用毒氣。他必須最 終為此承擔責任。」貝爾伯克還「呼籲衝突各方履行其對所有敘利亞人的責任」。 法國表示歡迎 法國對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統治的終結表示歡迎。法國外交部周日表示,經過13年對本國人 民極其殘暴的鎮壓,阿薩德留下了一個人口大量流失的國家,敘利亞人民已經遭受了太多 苦難。 與此同時,法國外交部呼籲實現一個和平的政治過渡,確保國家機構的保留,同時尊重敘 利亞的主權、領土完整以及敘利亞人民的多樣性。此外,法國外交部的聲明還敦促所有敘 利亞人團結一致,追求和解,拒絕一切形式的極端主義。 聯合國特使:展望新篇章 敘利亞問題特使佩德森(Geir Pederse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數百萬敘利亞人表達了明 確的願望,希望建立穩定且包容的過渡安排。他敦促所有敘利亞人在重建社會的過程中優 先考慮對話、團結,以及尊重國際人道主義法和人權。 佩德森坦言:「今天是敘利亞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時刻──這個國家經歷了近14年的持續 苦難和難以言喻的損失──這一黑暗篇章留下了深深的傷痕,但今天我們懷著謹慎的希望 展望新的篇章──一個為所有敘利亞人帶來和平、和解、尊嚴和包容的新篇章。」 (綜合報導) -- 我們的一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意外,有的意外,只會讓你變得頹廢,一蹶不振;有的意外 則會讓你找到另一個自己,重獲新生。……你要知道你是誰,你的拋棄和擁有,都是你自 己的選擇,患得患失只會讓你身陷囹圄。                     ——孫衍《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74.217.184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733697393.A.AAA.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