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討論日童遇襲案 日本要求中國管控網上反

看板 IA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時間 2024-09-24 14:51:38
留言 0則留言 (0推 0噓 0→)

標題:討論日童遇襲案 日本要求中國管控網上反日言論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央廣播電臺 https://bityl.co/S8zZ https://bityl.co/S8za 深圳日本人學校男童日前遇刺身亡後,有民眾前往事件地點獻花致哀。(X平台 @xinzitang)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外務副大臣柘植芳文今天(23日)在北京與中國副外長孫衛東會談, 要求中方採取具體措施保障日僑安全,並徹底管控中國社群平台上「毫無根據性質惡劣的 反日發帖」。 深圳日本人學校一名10歲男童在「九一八」事變93週年當天在上學途中遭刺傷後不治身亡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痛批犯行極為卑劣,要求中國盡快說明。 據共同社中文網今晚報導,專程為此事赴中國的柘植芳文今天在北京與孫衛東會談,要求 中方採取具體措施保障日僑安全。 報導說,為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日方要求徹底管控中國社群平台上「毫無根據的性質 惡劣的反日發帖」,並再次要求中方查清包括作案動機在內的真相,且給出明確說明。 孫衛東則稱這起案件令人震驚,並表示遺憾和痛心;中方並有意為遺屬提供必要的援助。 根據報導,孫衛東還表示,將保障包括日本人在內的所有外國公民人身安全,而兒童是所 有國家都優先保護的對象,中國堅決懲治暴力。 ------------------------------------------------------------------------------ 深圳日童案 中國學者直陳嚴懲愛國主義暴行被刪文 中央廣播電臺 https://bityl.co/S8zf 深圳日本人學校一名10歲男童18日上學途中遭刺身亡。圖為中國民眾在案發現場為亡者鞠 躬祈禱。(AFP) 深圳日本人學校男童被刺身亡,在中國民間引發巨大爭議。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趙宏、副教 授陳碧21日發表文章主張,不要再縱容任何打著「愛國主義」旗號的暴行宣傳,並直指「 再不發聲,我們都是共謀」,引發迴響。但文章不久就被刪除。 這篇以「我們能為死去的孩子做點什麼?」為題的文章指出,與深圳事件同樣的悲劇,不 到3個月前已在蘇州的日本人學校校車上演過,同樣是將屠刀刺向正去上學的孩子。只是 這次,再沒有擋在孩子前面的胡大姐(校車導護胡友平)了。 文章提到,事發後,幾乎所有的自媒體都將殺戮孩童的原因歸結為「幾近癲狂的民粹主義 」及「毫無理性的仇恨教育」。但即使可以找到歸因,這種野蠻的殺戮就可以被理解甚至 原諒嗎?。 這篇文章強調,對野蠻和殘暴的任何辯護,都是對文明和生命的褻瀆。如果還要給文明保 留一點臉面,還要為社會挽回一點尊嚴,就必須對這種殘暴殺戮予以嚴懲。而噤聲、沉默 和迴避都是對暴力的放縱,都是對逝者的漠視。 文章直指,從穿和服就會被認為涉嫌「尋釁滋事」,到網紅「鐵頭」和「亞人」的拙劣表 演,再到襲擊日本校車上的無辜孩童,眼見「愛國主義」就這樣被利用和拉低,並最終淪 為罪惡的藉口和理由,實在不能不讓人痛心。如果「愛國主義」可以如此被濫用,那還有 多少罪惡可以假藉其名進行? 這篇文章提到,中國人是該銘記日本侵略的暴行和歷史,但銘記難道就要以更多的殺戮和 更多的殘暴表現?這實在不能為文明所容忍。「我們為那個無辜逝去的男孩痛心,為他的 母親痛心,也為文明的跌落痛心」。可是除了譴責暴行、嚴懲兇手,「我們又能做點什麼 呢」? 文章主張,首先是不要再縱容任何打著「愛國主義」旗號的暴行宣傳。如果有人還在蠱惑 ,為了某個偉大的名義就可以隨意荼毒個體的生命,那一定是反人性的;如果一個社會還 能容忍,將殘忍殺害無辜孩童的人標榜為「抗日英雄」,那一定是罪惡的。如果還要用仇 恨來銘記歷史,那帶來的就一定是更多的殺戮和傷害。 這篇文章說,面對瘋狂和暴行,常識和良知總會顯得羸弱,也總是輕易就被淹沒在歇斯底 里的聒噪吶喊之下,但它是普通人守護文明也守護自己的唯一武器。所以,不要輕易就扔 掉手中的鑰匙,不要輕易就接受一種絕對主義的簡單敘事,不要輕易就放棄來之不易的文 明。 文章直言,中國現在的輿論環境,網路上的瘋狂反日情緒哪裡來的?難道這是一兩天冒出 來的嗎?不管多麼猥瑣齷齪的行徑,甚至行為涉嫌違法犯罪,只要打著「反日愛國」的旗 號,都有人在評論區點贊喝彩、搖旗吶喊。常識變成異類,反思尤為稀缺,勇敢常被吊打 ,文明成為笑柄。 這篇文章感嘆,如今在中國,正義感尚存的人們「只能私下交流,只能朋友圈點贊,只能 搖頭嘆息」。都知道什麼對什麼錯,卻不敢發聲,因為「惹不起」—惹不起誰?甚至都不 能寫出他們的名字,如同「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 文章主張,只有真正有勇氣正視恐懼的人,才能說出他們的名字,而「我們可能缺乏的就 是直面的勇氣」。歷史學家要對各自時代的歷史負責任,「我們難道就不對身邊的今時、 今日負責嗎?」。 這篇文章最後提到,有朋友說,「別寫,別發聲,因為會被罵」。但「那孩子都死了,再 不發聲,我們都是共謀」。 這篇文章發表後,在中國許多網路平台及朋友圈一度廣為流傳,也獲得不少迴響,但也引 來民族主義者的質疑 。然而,文章發表不久就被刪除,只剩下一些零星轉傳的殘存截圖。 ------------------------------------------------------------------------------- 延伸閱讀 正義之戰 中日戰爭激發中國新民族主義 https://bityl.co/S8zq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210.2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727160703.A.CF2.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