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746114406.A.7D7.html
[新聞] 通勤不再卡!新竹縣用科技解鎖好生活。告
看板 | Road |
---|---|
作者 | tgordoncheng (新竹走路王) |
時間 | 2025-05-01 23:46:44 |
留言 | 0則留言 (0推 0噓 0→) |
https://i.imgur.com/Q4At2ef.jpg
新竹縣交通旅遊處長陳盈州表示,人本交通措施可提升行人可視性與安全性的同時有效減
少危險,縣府亦同時透過智慧交控計畫,除可減碳外更可減省通勤時間。
「光明六路為主要幹道,尖峰時段車流量大且現有路口設計不足,車輛左轉時常與直行車
輛發生衝突,且行人穿越道缺乏安全庇護,導致交通事故頻繁。」新竹縣交通旅遊處長陳
盈州解釋,此路段改善計畫涵蓋一・四五公里,規劃五處左轉偏心車道,「目的是透過略
向內側偏移的左轉車道形成獨立待轉空間,左轉車輛可順著導引線行進,避免停等時阻礙
直行車輛,提升整體行車順暢度。」此外,路口縮變小也有助於駕駛人減速慢行,降低事
故發生率。
計畫中同時規劃多項人本交通措施,如調整行穿線退縮、增設行人庇護島,在提升行人可
視性與安全性的同時有效減少危險;新增行人專用號誌、改造路緣斜坡等規劃,則改善無
障礙通行環境,提供行人更友善、更安全的通行空間。
獲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肯定,得到五千萬元補助的「竹北市光明六路增設偏心左轉車道與路
口行人安全改善計畫」預計一一五年年中完成施工,可望有效提升行車順暢度、降低事故
風險,確保行人安全。
「勝利七街、勝利八街配對單向道改建計畫」,則是為了減緩新竹縣AI智慧園區廠商陸續
進駐造成的衝擊。此區周邊路段原本就有車流動線複雜、效率不佳的問題,且隨著園區廠
商進駐、周邊學校開始招生,交通壅塞問題日益嚴峻。
「AI智慧園區的就業人數達五千多人,尖峰時段將衍生每小時約三千五到三千七百輛的車
流量!縣府評估過後認為需配合勝利七、八街改為單行道路系統,才能有效避免該區域道
路交通狀況惡化。」陳處長說明,「早年跨豆子埔溪的橋梁不多,若驟然改為單行道恐造
成住戶繞行、產生不便。」如今鄰近橋梁陸續完工,「單行道的推動條件已趨成熟。」
https://i.imgur.com/rc6W1El.jpg
「勝利七街、勝利八街配對單向道改建計畫」,是為了減緩新竹縣AI智慧園區廠商陸續進
駐造成的衝擊。
新制成效顯著,行車時間縮減達62%
勝利七、八街的單行道計畫分為兩階段實施,其中第一階段(莊敬一路至莊敬北路區段)
已於三月廿五日完成。
隨著豆子埔溪北岸勝利八街改為三車道往西單行駛、南岸勝利七街二車道往東行駛,智慧
路橋則為二車道往北單行,莊敬一路橋往南單行,通勤時間的交通流量明顯改善,路口交
織衝突點也獲得顯著的減少。「莊敬北路往西方向至涵洞方向,由原本約五~八分鐘縮短
至三分鐘內,節省行車時間四十%~六十二%。」陳處長提出具體數據佐證,「經過兩、三
個禮拜試行,里長告訴我們當地居民都覺得很有感。」
「未來莊敬北路至自強北路區段的第二階段完成後,全路段將形成更完善的逆時針單循環
動線,既可疏解勝利七街因莊敬北路兩側車道配置不同造成的影響,也可提升勝利八街疏
解效率。」陳處長補充,「第二階段規劃也將秉持人本交通的精神完善人行環境,並設置
必要的停車空間。」
為加速第二階段單行道的推動,新竹縣政府於四月十日舉辦地方說明會,積極與地方居民
溝通。會中除詳盡說明規劃內容、時程之外,也提出多項方案,展現積極聽取民意、凝聚
共識的用心。
https://i.imgur.com/NxxUio2.jpg
為加速第二階段單行道的推動,新竹縣政府於四月十日舉辦地方說明會,積極與地方居民
溝通。
人本交通與智慧系統,雙軌並進
在「科技化、智慧化、永續化」的發展願景之下,新竹縣政府目前持續規劃多項交通改善
工程,一一一年先透過「竹北交流道周邊智慧交通管理控制系統建置計畫」節省行車時間
十八~二十一%,榮獲「IDC 2023未來企業大獎-智慧城市類別-最佳互連城市獎」,是非六
都唯一得獎縣市;一一三年接續推動「大新竹通勤路廊(國道1號新竹路段)智慧交控計畫
」也節省行車時間十八%,除獲得交通部智慧運輸評鑑「優等」,計畫成果也於今年三月
智慧城市展受邀展出。
「展望未來卅年,交通發展必須符合通勤、就學、就醫等運輸需求,同時帶動觀光發展,
串聯都會、產業和人文遊憩。」楊文科縣長相信,新竹縣正朝向更安全、更舒適的交通環
境邁進,為縣民提供更友善的道路體驗,也為科技產業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https://i.imgur.com/H92sG55.jpg
「竹北交流道周邊智慧交通管理控制系統建置計畫」、「大新竹通勤路廊(國道1號新竹路
段)智慧交控計畫」是運用-eTag、攝影機、車流偵測設備做即時車流數據統計分析,並融
合路徑上eTag之EVP(ETC-Based Vehicle Probe, EVP)資料獲取旅行時間及停等狀況等交
通資訊,加上傳統車輛偵測器(Vehicle Detector, VD)執行區域動態號誌控制,以路網式
協控概念,增加平行替代道路資訊發佈,提高車流疏解效率,成為縣內貼近民眾生活的重
要縣政建設之一。
(新竹縣政府 廣告)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504110037/
【營建】新竹縣政府在推動「樂活街道自在同行」提升道路品質-2
Written by Jean-CS on 2025-04-22
YoYo Live show
生活
https://i.imgur.com/ZLdiAvV.jpg
特別來賓:新竹縣政府工務處戴志君處長
全臺灣各地都在推動的人行道的提升改善,新竹縣政府有沒有在環境或現況上比較特別課
題或挑戰?
人行道的推動一般分為從無到有的「新闢人行道」,以及「既有人行道的改善」兩類;『
新闢人行道』的課題主要在空間的考量,如何在現有的道路寬度調度出足夠的空建作為人
行空間;而『既有人行道改善』要考量的,除了原有的人行道翻新外,更需要考量原有設
計與現行規範是否有衝突、不足或加強。
以新竹縣竹北市的人行道改善為例:雖然過去竹北在高鐵特區、重劃區建設時已設人行道
,但幾十年前的設計較不成熟,包含人行道的基本寬度、綠帶與樹穴的尺寸、無障礙設計
及與路口安全的整合都不符合現行的法規與人本精神;因此縣政府近幾年來針對規劃欠佳
的區域進行人行道的整合、改善與提升時,就必須以「與時俱進」的態度來重新檢視現況
,配合現行規範、無障礙設計、路口改善精神甚至交通安全評估等數據來輔助規劃設計。
公共建設的整體規劃是牽一髮動全身,相較新闢人行道,復舊翻新的人行道有更多『介面
』需要考量,舉例來說:過去人行道要設置無障礙斜坡直接設置在人行道的端點;但現在
若要配合「路口改善精神」行穿線退縮遠離路口,或庇護島設置時,無障礙斜坡就必須連
動修改在相對應行穿線的位置來設置。諸如此類,每一個設計、每一個設施、每一個位置
都必須相互整合,才不會有介面上的衝突,這個整合過程其實是比較辛苦的挑戰。
Yo yo 報馬仔
保護行人安全 竹縣13處易肇事路口全數改善完成
交通部盤點全國共799處各地方優先亟需改善路口,新竹縣共有13處,新竹縣政府交通旅
遊處積極爭取改善,112年底獲內政部國土署核定補助「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總經
費2600萬元,已於今年8月底工程發包,執行過程積極與商家及居民協調溝通,克服難題
,13處易肇事路口順利於11月29日全數完工。
交旅處長陳盈州表示,希望讓大家了解行穿線退縮畫設人行道,能讓學生平安行走上下學
、維護行人安全,同仁細心協調溝通並調整,也開辦說明會讓民眾理解,工程才得以順利
提前完成。本次盤點出的13處易肇事路口分別位在竹北、湖口、關西、竹東及新埔等5鄉
鎮市,包含:竹北市中正東路與三民路、中正西路與華興街、光明六路東二段與嘉興路、
嘉豐十一路一段與復興三路二段、中正東路與仁德街、竹東鎮中興路三段與學府路、中興
路三段與中央路、大同路與信義路、關西鎮中山路與正義路、正義路與大同路、新埔鎮中
正路與和平街、中正路與廣和路、湖口鄉三民南路與榮光路。改善重點項目如行穿線退縮
、建置停等安全空間、增設加大型行人專用號誌及標線型人行道等,以提供用路人、順暢
、安全的行人通行環境,打造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提升行人路權,保護行人安全。
打造友善人本環境 高鐵特區、東興國小人行道將改善
新竹為打造友善人本環境,縣府爭取到「竹北市高鐵、公三公園及東興國小周邊人行廊道
縫補與改善工程」及「竹北市高鐵特區人行廊道縫補與改善工程」2案工程,主要改善竹
北市區通學及通勤人行道,施做範圍包含高鐵特區車站周邊、公三公園、東興國小周邊人
行空間,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完工。
為建設友善民眾的人本人行道,新竹縣政府每年推動路面及人行道的整體改善計畫,並以
示範道路性質之姿,向中央各部會申請各項經費進行整頓,整合既有周邊相關計畫,串連
整體人行環境空間發展,讓鄉親擁有更友善、舒適與安全的人行品質,讓新竹縣邁向更宜
居的城市。近年來更針對已完成的人行道向周邊延伸,進行改善,以縫補銜接各街廓的人
行道。如109年已完成高鐵特區周邊1361公尺人行道整建,這次改善工程將向外延伸540公
尺;110年完成竹北市東興國小586公尺通學步道環境改善,這次向周邊支線進行延伸改造
,改善約2330公尺,逐步建構友善人行空間路網。
「竹北市高鐵、公三公園及東興國小周邊人行廊道縫補與改善工程」建設總經費2100萬元
,中央補助款1,722萬元、縣府配合款378萬元,主要施做範圍為六家五路二段(嘉豐南路
二段至高鐵五路)、東興圳公三公園周邊人行道改善,總施做長度約2330公尺。改善工程
串接東興圳藍帶、公三公園及東興國民小學、康乃爾私立中小學及美國學校、集合住宅大
樓密集區,不僅是孩童通學路徑也是民眾休閒散步空間,工程將更新老舊人行道鋪面,重
整既有樹穴、設施帶、植栽帶、管道與路緣石等介面,並改善9個路口,設置21座庇護島
。
另一案「竹北市高鐵特區人行廊道縫補與改善工程」建設總經費610萬元,中央補助款500
萬元、縣府配合款110萬元,改善高鐵新竹站周邊人行廊道,施做範圍為復興二路、嘉豐
十一路一段及文興路二段(嘉豐十一路二段至高鐵五路)人行道,總施做長度約540公尺
。改善工程串接高鐵新竹站、水圳公園、集合住宅及商辦大樓,工程將改善鋪面、重整既
有樹穴、設施帶、植栽帶、管道與路緣石等介面,並改善3個路口,增設2處庇護島,以降
低行人通行風險,同時透過退縮行人穿越線、縮小路口轉角半徑,加寬路口停等區等手法
,減少行車視線死角並增進駕駛者與行人之視角及視距,提升行人安全降低交通事故。
https://www.csbc.com.tw/136566
心得:
新竹縣近期相關的交通建設都一併貼
隔著豆子埔溪相望的勝利八街、勝利七街 是很適合規劃雙向單行
而且這裡又要接上為數不多、跨越竹北東西兩側的國道1號涵洞
以及AI園區的車流 是有必要好好規畫
嘉豐十一路 哈洛德附近的人行道重鋪及路口改善已經完成
不包含建案容積獎勵釋出的公共空間 工程範圍就是政府的人行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pBNwCVJIRc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466246759783193&set=pcb.466247389783130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466247116449824&set=pcb.466247389783130
不過第二篇的附圖倒是無關的寶山三峰路 (竹43線)
#1b42qEEw https://reurl.cc/OGEq2R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88.1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746114406.A.7D7.html
通勤不再卡!新竹縣用科技解鎖好生活。告別塞車惡夢!減少62%通勤時間
,新竹縣民:「有感改善」
撰文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分類 政治社會 2025-04-22
近年隨著新竹縣的蓬勃發展,以及一一二年啟動的「新竹縣AI智慧園區」的設立與竹科的
持續擴張,帶動大量移入人口與通勤需求,如何疏解交通壅塞問題,打造舒適便捷、安全
友善的交通環境,成為縣民關切的重要議題,更是新竹縣長楊文科心中「重中之重」的施
政項目。
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為應對挑戰,積極推動提出多項兼顧道路安全與人本交通需求的交
通優化工程,其中「竹北市光明六路增設偏心左轉車道與路口行人安全改善計畫」以及「
勝利七街、勝利八街配對單向道改建計畫」不僅備受回應市民期待,也體現新竹縣打造智
慧城市的決心。
光明六路動線改善,左轉車道成焦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746114406.A.7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