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全車國造 輪型戰車「獵豹」車首度曝光

看板 Military
作者 ryannieh (Ryan是這麼幹的是根本沒3)
時間 2024-02-11 12:46:04
留言 111則留言 (33推 1噓 77→)

: 原文恕刪 : 原文後續討論提到獵豹的編制,我這邊的看法是: : 1.裝甲旅和步兵旅裝備拆開,把獵豹和CM34從裝甲還交給步兵,然後裝甲自己買布萊德雷 : 以及艾布蘭,讓裝甲旅換裝成重型步兵戰鬥車,並且把主戰的數量補齊。 光是看要M2就知道不可行。連現在引進這108輛 M1都不知道養不養得了(ㄧ臺M1可是頂三臺M60 的後勤需求),還要養後勤需求接近戰車的M2? 務實來看,如果要操作M1,沒有增加相關維護 預算,勢必要削減履帶戰車數量,而要維持戰車 數量,就一定要輪砲車。所以輪砲車不是要不要 搞的問題,而是非搞不可。裝甲兵抗拒的心態其 時是不理性的。 我是覺得啦…這件事情上可以各方都各退一步, 裝甲兵有什麼需求就讓他們開,開完了大家談 好就做來測試;測完滿足需求,大家都要認帳 ,不要再來一次4530。如果裝甲兵覺得專用底 盤有需要,那就做啊!其實現在二代豹可以看 得出來沒什麼前瞻規劃,走一步算一步,也不 是以一個車族的角度在發展,怎麼可能不出問 題? 我會建議二代豹重新開發。新二代豹應該要能 滿足事先規劃的各種車族需求。像是引擎可以 考慮可變配置的設計(戰車後置,步戰前置), 這種設計也不是沒有先例,T14/15就是,而且 輪車上實現還簡單一點。車寬也可以放大一點 ,畢竟要裝600匹馬力以上引擎,太窄的車身 會很難搞。 新二代豹的戰車版如果可行,那就可以以兵力 轉型和改善後勤的名義和美國談小量增購M1 ,4個裝甲旅每個聯兵營一個連,加關指聯兵 營一個連,總共要13個連182輛,連同訓練 需要預計增購不超過百輛,還在可以跟美國談 的範圍內。裁減下來的人力則要轉作戰車的 後勤支援所需。 其他的M60和CM11則全部砍了,換成新二代 豹的戰車。這樣才可能平衡整個預算需求。 二代豹的步戰則取代原本的CM33/34在聯兵 營的位置,CM33全部提升到CM34的規格, 連同原本的CM34,移交步兵旅。 另外,既然要開發新輪車底盤,乾脆跟老美 討論移植M109A6/7砲塔裝到到新二代豹底盤 的可能性。履車底盤畢竟還是難養,可能的話 ,換掉還是比較好。 : 再來是R大版友說,雲豹經過改裝可以扛105mm穿甲彈,並舉例幾個主戰的砲塔重量加強論 : 述。 : 個人覺得不太可能 (刪節) : 再來是獵豹要如何改裝到扛105mm穿甲彈,目前有能力抗下105mm穿甲彈的最輕車種,大概 : 是T-72A(Obr.1983),車體加焊鋼板後正面可以避免被同期M111穿甲彈打穿,而T-72A的重 : 量大概是42公噸左右。 : 只是隨著M833以及M900服役,105mm穿甲彈的穿深一直在增加,要讓獵豹可以扛105mm穿甲 : 彈,重量大概會上看50公噸了,雲豹的懸吊撐不撐得住是個問題。 想太多,中國15式才30噸而已,人家ERA還不是 裝爽爽的。而且你講的是T72沒有加裝ERA的防護 力,但ERA算是俄國戰車的標配了。 : 至於APS,因為沒看國造相關研發結果,外加還能不能從以色列買軍事裝備回來,我是覺 : 得短時間內應該是沒有結果 玄甲計畫明年就結案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這不是為國產而國產,而是數量、性能、後勤 三者臺灣就只能三選二,用輪車至少是數量和 後勤可以滿足,性能還行,總比現在這樣,只 有數量,後勤、性能都不怎麼樣來的好。 M60性能要提升就一定要大改,改的錢都可以 買一臺新輪車了,而且後勤問題一樣沒解決。 其實輪砲加上反應裝甲後,裝甲不一定會輸 比M60裝甲薄但是可以裝反應裝甲的可多了 M60裝反應裝甲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麽做 整個底盤都要改。原因是M60本來就是個動力 不足基本設計(功率重量比只有15hp/t) 你是通靈來的?不要自己想當然好嗎? BMP之類的甲車都照樣裝Kontakt 5了 沒錢。能成功再買一百臺就是祖上燒香了 其實不管要不要搞跨區增援,輪車都要搞。養不 起那麼多履帶主戰車啦! 為什麼本末倒置?你的所謂「改善後勤」說穿 了就是要大量的錢,問題是投資效益呢? 不可能讓你搞二戰一步的聯兵營啦!M1來了, 只能是一戰X步的編制了 238輛?再上千億投進主戰車裡是錢太多嗎? 這年頭主戰車又不保證不會被打爆。臺灣籌得 出那個錢,美國都不見得會賣,不用肖想了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3.40.10.105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07626766.A.DC7.html

rommel1 : M109A6/7的砲塔很大 可能裝不了02/11 12:55

Brioni : 砍M60補砲貓?我是不會這樣搞02/11 13:19

Brioni : M60 >>> 砲貓02/11 13:20

Brioni : 就基本守方作戰想定就是這樣02/11 13:20

Brioni : 如果要空投、船運、跨境維和或許輪式輕裝甲真的有優02/11 13:21

Brioni : 勢02/11 13:21

Brioni : 台灣每個陸軍營舍到海岸線都沒80公里遠,履帶沒那麼02/11 13:22

Brioni : 劣勢02/11 13:22

Brioni : 不要為國產而國產02/11 13:22

Noback : M60除了裝甲 射控 動力 電子 都輸給輪砲02/11 13:25

Noback : 一半以上的車都還在待料02/11 13:26

Noback : 要嘛主戰車全換M1 M60真的該退了連CM1102/11 13:28

Brioni : 這樣看你覺得升級防護力容易還是電子設備容易02/11 13:32

Brioni : M1照其他版友說還有其他批次,可能有機會到湊到3百 02/11 13:34

Brioni : 多輛 02/11 13:34

hansvonboltz: 假如裝甲真的喜歡砲貓早就過了,不會摸那麼久才出 02/11 13:35

hansvonboltz: 第二輛原型車,事實上部隊就是覺得砲貓皮太薄了 02/11 13:35

x86t : M60的問題是料從哪來02/11 13:49

Ceelo : 陸軍就不想花錢到老車m60上ㄅ02/11 13:59

x86t : 廢鐵價買C300 加油加30002/11 14:05

Brioni : 台灣MBT需不需要這麼多也可以討論,但砲貓跟M60不該02/11 14:11

Brioni : 是互相取代關係,裝甲不要問國防部要不要給其他單位02/11 14:11

peterlee97 : 一台M1養護費用=三台m60的根據是?02/11 14:27

ryannieh : 之前我有貼02/11 15:10

rommel1 : 覺得砲貓皮太薄就應該去增購M-1 02/11 15:25

rommel1 : 輪型戰車有哪個裝甲厚的?02/11 15:27

Ceelo : 這兩個東西定位就不同 誰把apc當戰車用的02/11 15:54

Sianan : 到底是哪來的通靈掛反應裝甲就比M60硬的阿?雲豹裝02/11 16:15

Sianan : 得M60就裝不得唄?而且玄甲專案搞的是複合裝甲跟主02/11 16:15

Sianan : 動防禦系統 哪來的反應裝甲啊?02/11 16:15

Gdiaofuta : 雲豹掛重型爆反比較應該要擔心基甲會不會被炸爛02/11 16:18

Gdiaofuta : 雲豹基甲到底能不能撐住重爆反是問題02/11 16:21

wowu5 : 專門研發那自然會有考慮到沒問題02/11 16:27

lljjfrdr1 : 雲豹裝ERA怎麼可能M60硬.......想太多了.....02/11 16:28

wowu5 : 又不是像俄軍那樣藥石亂投把戰車ERA裝上別的車輛02/11 16:28

wowu5 : 應該是說沒裝ERA的話M60跟雲豹面對HEAT的生存性一樣02/11 16:29

wowu5 : 兩者都沒ERA,M60多一百幾十mm鐵甲對HEAT沒實際防護02/11 16:31

wowu5 : 烏克蘭戰場有MRAP裝了柵欄裝甲都能擋下一些RPG02/11 16:32

wowu5 : 要是打進原版M60就應該是穿了02/11 16:33

Brioni : M1回來若用起來不錯,應該添購多一點取代所有CM11/102/11 16:33

Brioni : 2 02/11 16:33

Brioni : 在若不考慮官位數量,以現有人力物力MBT養到1000輛 02/11 16:34

Brioni : 真的有點太多 02/11 16:34

Brioni : 還是要回歸砲貓戰術定位劃分問題 02/11 16:36

afv : 如果”真”戰車往下砍到比如四百附近,那勢必要買 02/11 16:37

afv : 輪砲車來補直射火力支援的”數量” 02/11 16:37

afv : 輪砲車只是一種無法養千輛MBT的”直射火力支援”代 02/11 16:38

afv : 替方案 02/11 16:38

a5mg4n : CM11裝反應裝甲不就幾乎在臨界點了? 02/11 16:42

a5mg4n : 更重的M60裝新式反應裝甲還有沒有重量餘裕確實難說? 02/11 16:43

Gdiaofuta : 那是因為國軍把M60底盤扭力桿換成M48規格的, 02/11 16:46

Gdiaofuta : 美軍M60A1原裝扭力桿裝ERA就沒問題 02/11 16:46

Brioni : 你要直射火力跟裝甲要防護力、拼交換比思維方向不同 02/11 16:56

Brioni : 要直射火力是另一種支援步兵是另一種戰術概念 02/11 16:57

Brioni : 類似空優機跟密接機發展方向不同 02/11 17:00

Brioni : 至於貓二是不是F-16這種兼具戰鬥跟密接的存在,我就 02/11 17:01

Brioni : 不知道 02/11 17:01

Brioni : 做得好是F-16,做不好是F-111 02/11 17:01

Brioni : 是平衡的設計還是尷尬的存在?要等用的人心得才知道02/11 17:02

kimfatt : 先看台灣有沒有這塊的能力跟資源,雲豹從Timoney那02/11 17:13

kimfatt : 邊算起都20年了,進度慢到不行,跟印度有得比02/11 17:13

a5mg4n : 雲豹105至少現在就在台灣,M1的話...望向FMS普遍拖延02/11 17:17

scotch : 新加坡Terrex也只玩到600匹馬,35噸,載台能力和雲02/11 17:22

scotch : 豹差不多。引擎、齒輪箱不用找麻煩,輪車用Catterpi02/11 17:22

scotch : llar 配Allison 就可以懸吊輕一點自製往上Horstman 02/11 17:22

scotch : group唯一選擇(Boxer,16式都用)。履車你要玩,直02/11 17:22

scotch : 接打給Renk看你買的起什麼其實也勉強兜的出來。重點02/11 17:22

scotch : 是預算下夠,不要朝三暮四02/11 17:22

scotch : 雲豹連105砲都自製了,能延伸運用的東西很多02/11 17:23

Brioni : 要當成步兵旅直射火力就不要扯進裝甲旅換裝02/11 17:30

Brioni : 就看國防部要給步兵旅多少資源02/11 17:31

rommel1 : 可不可以把扭力桿更新 換回來02/11 17:42

Brioni : 有預算倒是可以考慮買個100台跟CM-32混編02/11 18:48

afv : 我覺得還是給機步旅換裝當下一代直射火力支援吧02/11 20:22

afv : 能把四個裝甲旅戰車全換M1就很好了,至於養不養得02/11 20:23

afv : 動又是另一件事了02/11 20:23

afv : 我記得之前國軍研究機步旅跨區增援的文章,就提到要02/11 20:27

afv : 跨區增援必須全履車化02/11 20:27

afv : 說錯,是全輪車化02/11 20:27

afv : 我記得之前海陸跨區增援演習,被判定重創的時機是在02/11 20:28

afv : 履車上台鐵板運的時候02/11 20:28

h80733 : 後勤跟不上,所以我們選一個比較差但不吃後勤的裝02/11 20:30

h80733 : 備? ㄜ 不解決的提升後勤能力? 這不是本末倒置02/11 20:30

h80733 : 嗎?02/11 20:30

afv : 與其說後勤能力,更嚴重的應該是錢吧02/11 20:34

afv : 又不是只有陸軍要花錢,還有海空軍這兩個更大的錢坑02/11 20:40

afv : 又不能像烏克蘭,海空軍徹底不對稱化02/11 20:42

afv : 例如用岸基反艦飛彈代替三千噸以上的作戰艦,用防 02/11 20:42

afv : 空飛彈代替戰機02/11 20:42

Gdiaofuta : 提醒一下,四個裝甲旅要336輛M102/11 20:44

Gdiaofuta : 108輛扣除10輛教勤,還要買238輛02/11 20:45

Gdiaofuta : 下一批採購是不是要趕緊提上日程了?02/11 20:46

jason748 : 還在跨區增援,真的不死心欸02/11 20:48

afv : 提上日程的同時,還要處理美國的不對稱派吧02/11 20:48

rommel1 : 等一下 上面說的不就是蘭德報告那一套02/11 20:49

afv : 覺得可以分更多錢給陸軍去養大量現代化MBT也是種不02/11 20:49

afv : 死心02/11 20:49

afv : 蘭德報告那套的基礎,是2010年代台灣國防預算凍結在02/11 20:50

afv : 每年三千億台幣水準的背景02/11 20:50

afv : F16增購提了快二十年才通過,M1倒是2000年初就核准02/11 20:52

afv : 賣200輛,共四個營02/11 20:52

jay9968 : 提升後勤可以僅僅用““效益””來評估喔...... 02/12 01:35

jay9968 : 另回一下某幾樓,跨區增援只是沒死透而已,戰略上還 02/12 01:36

jay9968 : 是存在的,但基本上不可能執行。 02/12 01:36

rommel1 : 還是需要跨區增援的,一旦共軍主攻點確定,抽調部隊 02/12 07:48

rommel1 : 上來集中兵力反推,而不是一直分散兵力在各地 02/12 07:49

jay9968 : 以我國地形,跨區增援,其可行性與即時性,已經多次 02/12 14:15

jay9968 : 驗證存疑了,不將其刪除,只是不完全否定其可能性而 02/12 14:15

jay9968 : 已。 02/12 14:15

TRESS : 原來我們的M60是用M48的扭力桿,所以至今才無法跟 02/12 23:43

TRESS : 美軍的M60A1 掛上反應裝甲? 02/12 23:43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