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捷運站PM2.5爆表沒人管 環團怒

看板 MRT
作者 godofsex (性愛戰神)
時間 2025-07-15 07:36:03
留言 16則留言 (9推 1噓 6→)

捷運站PM2.5爆表沒人管 環團怒 夏季地下月台重災區 2017年研究已知空汙 環境部稱民眾停留時間短 04:10 2025/07/15 中國時報 蔡佩珈 儘管捷運是民眾日常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地下月台卻是PM2.5暴露量最高的場所。圖為 民眾搭乘台北捷運通勤情形。(鄧博仁攝) 不少人習慣搭捷運上、下班,卻不知道自己可能每天都暴露在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PM2. 5)環境之中! 環境部2017年研究顯示,不論夏季或冬季,地下捷運月台比起公車、汽車、機車、步行、 腳踏車,PM2.5暴露量都最高,原因在於車廂進站時車輪與軌道快速摩擦導致微粒揚起, 但環境部至今卻未將月台列入室內空品管制範圍,環團呼籲環境部盡速納管,並加裝電子 螢幕顯示監測數值,方便民眾隨時查看。 根據現行法規,樓地板面積或年出站旅運量達一定數量的大眾捷運車站,需監測並維護室 內空品,但空間以地下樓層的車站大廳區、穿堂或通道區、旅客詢問、售票及驗票區為限 ,監測項目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甲醛。 環境部資料顯示,目前被列管的捷運車站,包含北捷、高捷及機捷的室內空品近3年都沒 有超標紀錄。 不過,2017年環境部(當時為環保署)就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研究,以環境部測站濃度 為基準,在台灣北、中、南3區同步觀測捷運、公車、汽車、機車、步行及腳踏車6種不同 通勤型態的PM2.5暴露量,發現夏季地下捷運月台暴露濃度是大氣環境的1.68倍,冬季則 是1.4倍,成為PM2.5暴露量最高的交通方式。 研究推測,捷運通勤的高PM2.5暴露濃度源自封閉的捷運旅運空間、頻繁的煞車減速造成 煞車組件耗損的微粒,以及空氣中的生物氣膠。 監督施政聯盟執行長許心欣表示,當年研究測得PM2.5濃度最高的地下捷運月台,至今卻 沒有納管,也未將PM2.5納入監測項目,質疑是否因為不想讓捷運花錢為月台加裝全罩式 設備,才不願就研究內容加嚴管制? 每天透過捷運通勤的民眾眾多,最該管的月台卻未納管,相當奇怪。 環境部大氣司長黃偉鳴則指出,該份研究監測是24小時值,但民眾在捷運月台停留時間短 暫、約數分鐘時間,故目前未將月台列入監測範圍內。 雖然法規未特別要求大眾捷運車站針對PM2.5做檢測,但較著重督促管理單位加強改善空 品,例如加強通風、全罩式月台等,都是可以降低PM2.5濃度的方式。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715000480-260114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110.1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752536165.A.3A3.html

hicker: 封閉空間 煞車微粒 生物凝膠 地下車站這些都無法避免吧 07/15 08:18

ilovejesus: 所以改推全面高架化? 07/15 08:23

lc85301: 說真的出站之後一堆汽機車的 pm2.5 還更高 07/15 09:32

BraveCattle: 全面高架化比全罩式月台難度還高吧 07/15 09:56

Howard61313: 2樓讓我想到之前國外捷鐵頻道RMTransit講過一句很有 07/15 10:05

Howard61313: 趣的話:當新加坡的新建路線趨勢是地下化時,台北則 07/15 10:05

Howard61313: 是反過來(新路線高架化) 07/15 10:05

shinningyu: 比起在外面時不時就有二手菸經過,我還寧願待在月台 07/15 10:13

enjoyyou: 這時就覺得日本有的小站能整站都有風在流通還蠻厲害的 07/15 10:33

rmna: 台北沒有高架化吧 07/15 10:35

w320313: 問題是這怎麼管? 如果是說通風 以前確實地下站會有風流 07/15 10:40

w320313: 動感 車子進站時 一樓出口會有冷氣衝出感覺 現在都沒了 07/15 10:40

babosa633: 加強通風感覺冷氣也流掉,電費upup 07/15 10:40

Howard61313: 有高架化啊,RMTransit指的應該是大台北地區的後續遠 07/15 10:44

Howard61313: 期路網有許多高架路線 07/15 10:44

iqeqicq: 那群蛋頭真的不值一哂 07/15 11:03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