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終身與一年期癌症一次金保險比較

看板 Insurance
作者 max70937 (小風)
時間 2022-12-06 00:07:40
留言 133則留言 (4推 0噓 129→)

我原本以為近期比較多人能接受用終身險與定期險的差額做投資理財保障自己的概念 沒想到上一篇PO的終身失能險分析居然還有人覺得這是「上一代的說法」而稱此為話術 或是覺得保險用理財的觀念來買是大忌等等 我覺得有必要完整表達我的想法澄清一下,以免後來的讀者誤會我的想法 此類分析全是照著置底的松鼠大和Apin大的保險概念文 (請搜尋保險松鼠 所謂的保險自由 以及 Apin 漫談保險) 想盡自己一份力量幫保險新手呈現如何做到以定期險買到足夠保障 在老年又有機會擁有比終身險提供的還多更多的保障 也順便回饋本板 因為我學到很寶貴的保險觀念 其實這應該算是推薦青壯年時期買定期險的基礎 因為我相信「保險不是要買一輩子的,當資產足夠,自當可選擇風險自留」 「越沒錢的人越需要設法發揮小錢大保障的方式」 「利用省下的錢 盡快往X軸的右方移動」 「購買定期險種,同時加速資產累積,以因應70 y/o以後生活的重要性」 以上幾句出自Apin大的文章 我相信要能充分利用定期險省下買昂貴終身險的錢 運用適當的投資方式往高資產移動 才能達到在老年時足夠的資產從而能自由選擇是否風險自留 以下也是我在Dcard po的一篇文(文內有計算範例,若覺得是廣告可以不點) https://www.dcard.tw/f/insurance/p/240540956 先聲明我並非從業人員,只是一般保戶,為了自己當初買保險才做此分析 主旨為比較終身與一年期癌症險的保障與保費成本 希望能用量化的方式給保險新手們看 定期險加上與終身險的差額投資成果在老年時也可以達到比終身險還多的保障 此篇用的例子為癌症一次金保險 且選擇同一家人壽公司的終身癌症一次金及定期癌症一次金來做比較 費率及年期皆為真實商品,很容易查到是哪家 但於此篇僅用於分析,並無任何宣傳或批評目的 此篇也引進貼現率的概念探討貼現後保費及保額 且利用終身及定期年繳保費差額來儲蓄或投資 最後比較兩者的差異 先幫新手簡單說明貼現率的概念,此篇貼現率假設為年通膨率 例如終身險多數為平準費率 今年所繳的一萬元保費和10年後繳的一萬元保費具有不同的價值 同理60年後理賠的100萬元與今年的100萬元價值也是差異極大 但因為終身險都是先繳高保費(例如把該繳的保費平均到前面20年繳完) 定期險先繳的保費至少在青壯年都較低 所以在此基礎上終身險先繳高保費也壓縮到年輕時儲蓄投資或是其他保險的空間 此為買終身險須注意的地方 以下為一些商品的性質和假設 性別:男 終身癌症險年期:20年 一年期癌症險保證續保至85歲 癌症一次金保額:100萬 定存利率:1% 年通膨率:2% (假設約等於貼現率) 為了表現定期險在劣勢下仍可能較終身險划算 假設86歲剛好得癌症得理賠終身癌症一次金100萬,但定期險保障剛好消失 若此情況能顯得定期險較划算 則更老的時候複利效應更大,更年輕時定期險也有癌症一次金加入 這些其餘情況也會更划算 另外差額定存或投資意思為: 把終身險和定期險前20年保費差額拿去定存或投資,20年後任其複利增長到86歲 0歲開始繳保費 終身 一年期 86歲時得癌症 1%定存利率 2%年化投報率 3%年化投報率 貼現後總繳保費 NT$185,131 NT$289,904 NT$289,904 NT$289,904 86歲時定存或投資總額 NT$- NT$464,125 NT$990,983 NT$2,106,909 貼現後差額定存或投資總額 NT$- NT$84,532 NT$180,489 NT$383,735 86歲時貼現後癌症一次金 NT$182,132 NT$- NT$- NT$- 貼現後淨繳保費 NT$2,999 NT$205,372 NT$109,415 -NT$93,831 23歲開始繳保費 終身 一年期 86歲時得癌症 2%年化投報 3.2%年化投報 4%年化投報率 貼現後總繳保費 NT$271,859 NT$448,520 NT$448,520 NT$448,520 86歲時定存或投資總額 NT$- NT$852,699 NT$1,618,096 NT$2,475,733 貼現後差額定存或投資總額 NT$- NT$244,898 NT$464,722 NT$711,038 86歲時貼現後癌症一次金 NT$287,203 NT$- NT$- NT$- 貼現後淨繳保費 -NT$15,344 NT$203,622 -NT$16,203 -NT$262,519 大概結論如下: 0歲開始繳保費時,終身險的貼現後淨繳保費為貼現後一次金減掉貼現後總繳保費 兩者幾乎打平,所以很接近0 且定期險貼現後總繳保費比終身險高大概10萬 若把終身險跟定期險前20年保費的差額拿去定存,貼現後淨繳保費仍為20萬左右 差距極大,故需要有2%~3%左右的年化投資報酬率 才能讓最後貼現後淨繳保費與終身險相近 此現象在23歲開始投保時更明顯,原因為複利時間不夠長,且後期保費離現在更近 故現值都比較大了 最後終身險跟定期險前20年保費的差額會需要3.2%年化報酬率到86歲 才能達到相近的貼現後淨繳保費 大家可以自行判斷自己是否能夠達到3%左右的投資報酬率或更高 目前0050和S&P500 ETF這幾十年來的年化報酬皆至少有4%(已為保守數字) 最後我了解貼現有點過於簡化,但我想說明的是其概念 用低保費高保障的概念買保險,來讓自己資產增加至足以應付其他人生風險的概念 以下節錄一些計算範例: 終身癌症險 從0歲開始繳 繳費年期 年繳保費 貼現 1 11100 11100 2 11100 10882 3 11100 10669 4 11100 10460 5 11100 10255 ...... 一年期癌症險 從0歲開始繳 年化投資報酬率3% 繳費年期 年繳保費 貼現 差額投資總額 1 370 370 10730 2 370 363 21782 3 370 356 33165 4 330 311 44930 5 290 268 57088 ...... 終身癌症險 從23歲開始繳 繳費年期 年繳保費 貼現 1 16300 16300 2 16300 15980 3 16300 15667 4 16300 15360 5 16300 15059 ...... 一年期癌症險 從23歲開始繳 年化投資報酬率 繳費年期 年繳保費 貼現 差額投資總額 1 480 480 15820 2 520 510 32233 3 550 529 49272 4 590 556 66953 5 620 573 85311 ......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65.1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nsurance/M.1670256462.A.C5E.html

fangdale: 你是不是忘了可調整保費的條款 12/06 20:37

max70937: 我只能用手邊的費率計算,很多風險如保險公司經營狀況也 12/06 21:00

max70937: 無法預知,要量化比較只能用現有資料做分析了,對於一年 12/06 21:00

max70937: 期保費是否要調漲我無能為力,也無法預測。 12/06 21:00

max70937: 一般人應也不會因為一年期保費有未知的保費調漲風險而 12/06 21:05

max70937: 評估須買終身險去迴避此風險,有其他風險更須考慮。 12/06 21:05

zivking: 終身險除了疾病給付之外,多半有結合壽險給付;保費計算 12/07 07:19

zivking: 基礎就是保險公司預期的危險發生率,所以無論終身或定期 12/07 07:19

zivking: 的健康險,理論年紀越輕保費就越便宜;定期相較於終身雖 12/07 07:19

zivking: 有保費差額,然而終身險繳完後也會產生保費差額,而且這 12/07 07:19

zivking: 個差額因為年紀越大,定期險的保費越高,這時候繳完的終 12/07 07:19

zivking: 身險產出的保費差額相較於定期險就會更高,以投資角度來 12/07 07:19

zivking: 說,本金越大,以相同的報酬率來算,受益金額也就越大, 12/07 07:20

zivking: 而終身險繳費完畢,定期險的保費才是開始大幅增加時候, 12/07 07:20

zivking: 當初所累積的保費差額,終究還是要提出來繳納保費,甚至 12/07 07:20

zivking: 還是要以其他資金繳納保費。雖然不否認定期險保費比較親 12/07 07:20

zivking: 民,可是定期跟終身並非對立,而是互相搭配,例如父母幫 12/07 07:20

zivking: 未成年人投保,就會建議以定期險為主,理由除了減輕負擔 12/07 07:20

zivking: ,還有父母的扶養責任只到子女成年為止,如果未來變更要 12/07 07:20

zivking: 保人,稅捐負擔會較低(一開始以子女當要被保人,子女沒 12/07 07:20

zivking: 有工作保費也算贈與,雖未達課稅門檻,但未申報抓到也會 12/07 07:20

zivking: 處罰),成年後要如何增加保障由子女決定自己負擔。剛出 12/07 07:20

zivking: 社會的年輕人,也是以定期險為主較佳,因為負擔較輕,但 12/07 07:20

zivking: 是若是40歲以上,則會建議至少一半搭配終身險,因為此年 12/07 07:20

zivking: 齡保費本來就比較高,60歲以上更是不容易,期初的保費差 12/07 07:20

zivking: 額很快就會吐回去。總之,保險學問很大,不能看篇文章幾 12/07 07:20

zivking: 本書就以偏概全,就算沒有收費好心分享造成他人損失,也 12/07 07:20

zivking: 是可能有損賠責任,幾年前板上也是有以CP值角度分享(推 12/07 07:20

zivking: 薦)宏泰薰衣草,現在要調整保費自救會也洗一堆文章,當 12/07 07:20

zivking: 初CP值專家跑去哪裡了? 12/07 07:20

max70937: 我完全了解定期險後期保費越來越高,這也是為什麼我想 12/07 08:16

max70937: 以實際數字去算這越來越高精確來講有多高 12/07 08:16

max70937: 若定期險能幫人達到最後以自身資產保障自己,那還需要 12/07 08:17

max70937: 在意終身險的保障嗎?我的內文主要就是在講這個概念 12/07 08:17

max70937: 若你不同意也歡迎像我一樣算出來給大家看 12/07 08:18

max70937: 記得考慮通膨和貼現 12/07 08:18

max70937: 我相信能放在本板置底文的概念 12/07 08:21

max70937: 並不是那麼的以偏概全 12/07 08:21

zivking: 以你的算法,終身繳滿後每年成本是0,定期險繳多少,終 12/07 08:22

zivking: 身險的淨差額就有多少,而且定期險還要持續繳到75、80、8 12/07 08:22

zivking: 5,以你預期的3%報酬率,買終身的肯定偷著樂 12/07 08:22

zivking: 你要想看看,置底文是經大家推文,然後板主再置底,別的 12/07 08:25

zivking: 板有可能讓發文者一再更新? 12/07 08:25

zivking: 本板板主從缺已久,但置頂文都能不斷更新,顯見發文者比 12/07 08:28

zivking: 板主認真負責 12/07 08:28

zivking: 而且不會只在終身險繳費期間才有通膨,這東西不需要算, 12/07 08:33

zivking: 只要稍有常識就能想像跟理解 12/07 08:33

max70937: 3%年化報酬率可以視為買終身險的機會成本 12/07 08:55

max70937: 若此差額投資可以達到終身險的保額(或貼現後保額) 12/07 08:56

max70937: 為什麼會偷著樂?可見23歲開始 3.2%報酬的例子 12/07 08:57

max70937: 貼現後差額投資已經達到終身險貼現保額1.5倍以上 12/07 08:58

max70937: 那為什麼還需要終身險的保障? 12/07 08:58

max70937: 定期險繳的保費也已在淨繳保費裡面計算 12/07 08:59

max70937: 就算定期險後面繳得多,考量到86歲的總資產 12/07 08:59

max70937: 也在3.2%報酬率時和終身險打平了 12/07 09:00

zivking: 你是不是看不懂?23歲終身定期各一,滿20年後終身繳完了 12/07 09:04

zivking: ,定期要不要繼續繳,這樣當年終身保費是不是0?此時終 12/07 09:04

zivking: 身跟定期保費是不是有差額,這差額是不是應該累積到定期 12/07 09:04

zivking: 險續保上限結束? 12/07 09:04

zivking: 你定期險23到42歲累積的差額,因為每年都要繳保費,每年 12/07 09:15

zivking: 保費也越來越貴,大概到62歲連本帶利就要吐回去了;反之 12/07 09:15

zivking: ,同樣23歲投保,42歲繳滿保障持續,每年定期險保費就是 12/07 09:15

zivking: 終身險的差額,你定期險要繳到85歲,這筆差額終身險就累 12/07 09:15

zivking: 積到85歲,一樣算3%,而且終身說不定還多一筆身故保險金 12/07 09:15

zivking: ,這就是以你用投資角度計算出來結果,當然是終身險偷著 12/07 09:15

zivking: 樂 12/07 09:15

zivking: 你概念的盲點就在「差額」,總想說定期年前繳比較少,這 12/07 09:34

zivking: 筆差額哪來投資balabala,然若用「差額」這概念,終身險 12/07 09:34

zivking: 繳費期滿後每年的保費是0,但定期險還是得繳費,兩者間同 12/07 09:34

zivking: 樣產生「差額」,而且這個差額(定期險-終身險)肯定高出 12/07 09:34

zivking: 期初的終身險-定期險差額。當然,你肯定說這樣比不盡公 12/07 09:34

zivking: 平,因為要比較的是繳費期間的總保費差額,可是定期險的 12/07 09:34

zivking: 總保費只有到85歲,但終身險保費則是濃縮到99或104歲的保 12/07 09:34

zivking: 費,保險時間長,保費當然當然也比較貴,更何況保險期間 12/07 09:34

zivking: 沒發生保險事故,定期險保費就是一筆費用,但終身險多半 12/07 09:34

zivking: 有生存保險金或身故保險金,受益減除成本至少不像定期險 12/07 09:34

zivking: 會變成0。這樣的比較老實講並無意義,畢竟保險存在射悻, 12/07 09:34

zivking: 保險也本來就應給支付保費,你再會算也算不贏精算師,各 12/07 09:34

zivking: 家保險公司都分別設計定期跟終身的癌症險,兩者是用來搭 12/07 09:34

zivking: 配不是零和,單獨強調定期(或終身)都是見樹不見林 12/07 09:34

max70937: 貼現後總繳保費就已經算到定期險繳到85歲了,我有算出 12/07 09:35

max70937: 來了,但你好像忽略了。 12/07 09:35

max70937: 為了要整體繳的保費和資產累積一起來看,才會有淨繳保費 12/07 09:37

max70937: 那一項。 12/07 09:37

zivking: 因為你只算終身險和定期險前20年保費差額,但沒有算20年 12/07 09:43

zivking: 後到85歲終身險跟定期險的保費差額,20年後終身險保費是0 12/07 09:43

zivking: ,定期險每年保費是增加的,這樣的複利你要不要算結果? 12/07 09:43

zivking: 你算整體保費但忽略二險種保險期間不同,累積資產但你只 12/07 09:45

zivking: 看前20年 12/07 09:45

zivking: 這就是投資角度的盲點 12/07 09:46

zivking: 而且資產不以有形為限,累積的保價也是要保人財產 12/07 09:46

zivking: 話說,上禮拜看到張哲生臉書才知道,原來40年前新壽500萬 12/07 09:49

zivking: 大傘廣告就有換算每天多少保費概念,其實這是廣告心理學 12/07 09:49

zivking: ,實際上消費者總保費根本沒有差 12/07 09:49

max70937: 我的前提你可能要看清楚,前20年用終身與定期的差額投入 12/07 10:31

max70937: 投資,20年後就不再投入,任其複利增長。之後乖乖付每年 12/07 10:31

max70937: 保費到85歲,所以我才會把總繳保費和投資總額分開算。 12/07 10:31

max70937: 我的差額投入資產就只會發生在前20年,我已計算兩者的總 12/07 10:31

max70937: 繳保費,為何仍須再算一次20年後你所謂的保費差額?這 12/07 10:31

max70937: 樣豈不是重複計算? 12/07 10:31

max70937: 此分析另一個觀點就是買定期險的人,資產副理增長的速 12/07 10:34

max70937: 度是可能超過保費後期增長速度,並在定期險結束時仍能靠 12/07 10:34

max70937: 早期資產的複利成果提供相近的保障,且此保障是來自自己 12/07 10:34

max70937: 而非保險公司。 12/07 10:34

iammortal: 認真文推一個 12/07 13:31

iammortal: 計算中有考慮到終身險繳費期滿後與定期險的差額部分 12/07 13:38

iammortal: 如果可以額外模擬85歲以上定期險期滿後,風險自留的情 12/07 13:41

iammortal: 況應該會很有趣 12/07 13:41

iammortal: 屆時終身險仍有保障,而定期險要靠差額投資的資產 12/07 13:42

iammortal: 不同險情形下(醫療、失能等)不知道累積資產對於風險 12/07 13:45

iammortal: 的應對能力如何 12/07 13:45

iammortal: 當然考慮時空變遷,一大筆自有資產肯定更加靈活 12/07 13:47

max70937: 85歲以上會發生的情況大致已可預測,終身險的保額固定, 12/07 15:02

max70937: 所以領到的保險金現值持續縮水;定期險保戶的資產就算 12/07 15:02

max70937: 不再投入,也會隨時間複利增加,所以才說86歲是故意讓定 12/07 15:02

max70937: 期險處於最劣勢情況去比較。 12/07 15:02

kailinhung: 我們家純定期險、終身醫療、終身失能都有買啦...各有 12/07 17:05

kailinhung: 利弊....投資也沒穩賺不賠的,就看自己的需求買啦~能 12/07 17:06

kailinhung: 負擔的起最重要 12/07 17:06

zivking: 「前20年用終身與定期的差額投入,投資,20年後就不再投 12/07 17:46

zivking: 入,任其複利增長」這樣前提叫先射箭再畫靶 12/07 17:46

max70937: 可以請Z大再說明一下對於用定期險省下的錢投資的問題嗎? 12/07 18:59

max70937: 「購買定期險種,同時加速資產累積,以因應70 y/o...」 12/07 19:00

max70937: 這前提只是為了把上述句子具體實現,想知道您的疑問在哪 12/07 19:00

iammortal: Z大何不回一篇文計算一下樓主到底哪裡有缺漏 12/07 20:26

iammortal: 差額投資的假設到底哪裡有缺漏 12/07 20:27

iammortal: 若能提出具體數字,幫助版眾暸解不是更好嗎 12/07 20:51

iammortal: 抱歉樓主,我仔細研究你的內容有一些疑惑 12/07 21:20

iammortal: 你差額定存總額的算法,似乎用前一年的餘額X(1+報酬率) 12/07 21:21

iammortal: ,再加上當月差額,但到第21年終身險不用繳錢時, 12/07 21:23

iammortal: 應該用總額扣掉第21年定期險保費,繳完費後餘額再投資 12/07 21:23

iammortal: 這樣才跟前20年標準一致,不然「差額定存總額」 12/07 21:25

iammortal: 在第21年前後算法標準是不一致的 12/07 21:25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