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lkAZWEll.png?e=1681303338&s=cHFvAazORRn0nIy9EyXF2w)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CUzNuH1l.png?e=1681312656&s=oF05us9Simk-6RZi20rjfw)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vZMI147l.jpg?e=1681281156&s=4XFp92CYIWX0W--PMQe0iA)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680321301.A.312.html
推 f73718: 道理很簡單,做起來很困難,就跟台股觀光類股一堆傻屌還 04/01 11:59
→ f73718: 想要追進去一樣 04/01 11:59
→ pttccbbs: 連聯準會最終會升息到多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這樣也 04/01 12:57
→ pttccbbs: 可以得意 04/01 12:57
→ pttccbbs: 巴菲特買短債,有其道理 04/01 12:59
→ mfcke: 沒關係 慢慢看下去 繼續購買即可 04/01 13:00
推 jason751231: 推 04/01 13:07
推 ryanlei: 下次利率決議前想上車長債ETF了,還在觀望買點 04/01 13:35
推 FireStarman: 現在是購買短債時機? 04/01 14:01
推 moom50302: 這就是為什麼我只看賺錢的文章 04/01 15:14
推 uranus99: 我現在比較擔心通膨跟衰退可能會同時來 04/01 15:17
→ uranus99: 簡單說就是通縮,但是目前市場好像很嗨,一直覺得要降息 04/01 15:17
→ uranus99: 我怎麼看都覺得離可以降息還很遠(明明通脹還很厲害) 04/01 15:18
→ pttccbbs: 看看嘉信如何陷入美債流通性危機的,就知道太樂觀,不 04/01 15:35
→ pttccbbs: 夠客觀,一直認為要降息了,這些都不是好事情 04/01 15:35
→ pttccbbs: 能控制升息/降息的人,只有聯準會,不會是華爾街/新聞 04/01 15:36
→ pttccbbs: 媒體 04/01 15:36
→ pttccbbs: 聯準會還有升息的空間 04/01 15:55
→ mfcke: 不要急 慢慢看就好 打越多字感覺越... 04/01 15:59
推 primroser: 房版 外國投資版都有追蹤m大文章 感謝 04/01 16:02
推 daze: 我一直認為FED不一定要升到8%、10%。但我認為"美國不具有長 04/01 16:15
→ daze: 期高利率的能力"不是正確的理由。 04/01 16:16
推 dasusarge: 推 04/01 16:19
→ mfcke: D大是我很尊敬的前輩 意見不同可以來討論看看 04/01 16:24
→ mfcke: 我上一篇推文有說 保持這種10年債利率5% 5年以上 算長期 04/01 16:25
→ mfcke: 應該說好了 要保持長期高利率 必須想辦法打消赤字 04/01 16:26
→ mfcke: 我這句話前提是 美國不只不打消赤字 還繼續擴大債務 04/01 16:26
推 daze: 過去25年來,巴西的利率大概只有2年多低於6%。名目利率對央 04/01 16:28
→ daze: 行不是很重要的限制。 04/01 16:28
→ daze: 巴西主要減少債務的方式是: inflate it away。 04/01 16:29
推 diabolica: 推 04/01 16:31
→ mfcke: 巴西的通膨一直很高 所以D大是覺得 反正通膨比利率高一點 04/01 16:33
→ mfcke: 然後慢慢讓債務變不值錢 這我之前也是這樣想美國 04/01 16:33
推 rmna: 從去年七/1到現在美債稱得上有獲利嗎 04/01 16:34
→ mfcke: 但是美國應該無法 利率5% 然後通膨6%之類的 04/01 16:34
→ mfcke: 說真的這我就不知道為何不能 是有想過 但是程度有限 04/01 16:34
推 daze: 巴西的利率: https://i.imgur.com/lkAZWEl.png 04/01 16:34
→ daze: 巴西央行的資產負債表: https://i.imgur.com/CUzNuH1.png 04/01 16:35
→ mfcke: 我估計是因為 已開發未開發國家 世界基礎貨幣 原物料出口國 04/01 16:35
→ mfcke: 等等各種不同原因 導致 美國無法高利率高通膨 這種玩法 04/01 16:35
→ mfcke: 而且用巴西來對美國 這本身類比 我是覺得怪怪的 04/01 16:36
→ mfcke: 可以想像的是 巴西適合幹的事 美國不太可能適用 04/01 16:36
推 rmna: 原po看來去年五六月就一直買美債,那不是蠻慘的嗎 04/01 16:37
→ daze: 我個人想法是,長期高利率其實是會增加通膨的。但只要大家都 04/01 16:39
→ daze: 接受,比如巴西通膨長期維持在5~10%之間,也不見得就炸掉了 04/01 16:40
推 yamitis: 5、6月買的應該是小虧,一路買到10、11的應該就賺了,照 04/01 16:40
→ yamitis: 市場這走向,明年原po贏的機率很大 04/01 16:40
→ daze: 巴西在南美洲國家中,其實算是經濟還算不錯的國家。(全賴同 04/01 16:41
→ daze: 行襯托...比如阿根廷) 04/01 16:42
推 icelaw: D大說的也沒錯,買債券etf就是要一直承受這種週期風險, 04/01 16:43
→ icelaw: 現在也不知道什麼時後會降息,大家也只是用猜的 04/01 16:43
→ icelaw: 等於說 如果萬一不幸 走的方向跟自己判斷的不同,就要長 04/01 16:43
→ icelaw: 期被套了 04/01 16:43
→ icelaw: 所以我才買直債阿,懂了吧 04/01 16:43
→ mfcke: 一直買阿 我買不停 一路買 04/01 16:43
→ daze: 要說美國一定要把通膨降到2%不可,其實也沒有理論上的根據, 04/01 16:43
→ daze: 只是大家覺得這樣比較好。但要是真的10年內在3~5%間遊蕩,我 04/01 16:44
→ daze: 一時也看不出,有什麼一定不可以的理由。 04/01 16:45
→ mfcke: 我覺得是有欸 2~3都還行 但是 你說利率5 通膨6 這種G 04/01 16:45
→ mfcke: 如果沒有一些原因 FED也不用這麼辛苦了 04/01 16:46
→ mfcke: 因為目前看到已開發國家 先進國家 老化只是較高國家 04/01 16:47
→ mfcke: 利率都無法高起來 當然我這事現象觀察結果論 04/01 16:47
推 daze: 我個人有一個想法,姑妄言之:中美脫鉤是未來十年的大趨勢, 04/01 16:52
→ daze: 通膨是這個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痛苦,如果能控制在3~5%就算很不 04/01 16:54
→ mfcke: 坦白講 我也覺得今年雞排100 明年103 105 也還好阿 04/01 16:55
→ mfcke: 不過要是 107 109 那就誇張了 04/01 16:55
→ mfcke: 5%這數字很奇妙 就是個崁 04/01 16:55
→ daze: 錯了,就算是5~10%也不見得就如何。之前三十年的長期低通膨 04/01 16:56
→ mfcke: 你是說 父母那時候 長期高通膨高成長嗎 04/01 16:56
→ mfcke: 那要搭配高成長阿 還要有足夠勞動力 04/01 16:56
→ mfcke: 我這樣講啦 要是一波WW3 或者黑死病一波 那我覺得完全OK 04/01 16:57
→ daze: ,是冷戰結束後,美國賺到的紅利,未必要覺得是常態。 04/01 16:57
→ mfcke: 就現象我看 經濟成長率 通膨率 利率 跟老化指數 高強度有關 04/01 16:58
→ mfcke: 還是有我不知道的 大量老年人口 但是利率高 通膨高的國家 04/01 16:58
推 daze: 我是說,中國的世界工廠的地位,目前沒有取代者,供給端不足 04/01 17:05
→ daze: ,漲價是必然的。即使沒有美中脫鉤,中國的年齡結構也讓他很 04/01 17:06
→ daze: 難長期維持世界工廠的地位,美中脫鉤則更加速了這個效應。 04/01 17:07
→ daze: 但如果AI的發展能讓生產變得超便宜,或許能再有一段好時光吧 04/01 17:10
推 daze: 冷戰結束後,美國低通膨是很爽啦,俄羅斯可是幾百趴的通膨。 04/01 17:15
→ daze: 就整體變窮。 04/01 17:19
→ daze: 說起來,俄羅斯就是人口老化、高利率、高通膨。 04/01 17:24
推 icelaw: 所以蘇聯才解體阿,此外羅馬帝國末期的衰敗也跟高通膨有 04/01 17:29
→ icelaw: 關 04/01 17:29
→ icelaw: 羅馬帝國末期 帝國窮兵黷武 到處征戰,濫發貨幣 財政紀律 04/01 17:31
→ icelaw: 敗壞,導致帝國高物價 高通膨 經濟崩盤 04/01 17:31
→ pttccbbs: 長期通膨,債務貨幣化,有利於美國 04/01 18:24
推 ck326: 通膨在3~5%的意思就是過去十幾年那種零利率掰掰的意思 04/01 18:27
→ jyan97: 補充一點,其實美國人口老化沒有很嚴重,青壯年人口還是 04/01 20:44
→ jyan97: 一直增加,比其他先進國家健康多了,不太需要擔心美國人 04/01 20:44
→ jyan97: 的消費力減少 04/01 20:44
推 ErnestKou: 笑了,怕套買直債。直債你買20年就是預設要套20年 04/01 21:23
→ coolscott: 大哥直債是會年配息的 04/01 21:59
→ coolscott: 直債也是可以賣呀 04/01 21:59
推 aq2272353712: 這個窩只信@daze,反而不支持你的看法 04/01 22:10
→ lise1017: 通膨要壓在2% 是因為GDP成長大概也是2% 04/01 22:47
→ lise1017: 通膨也好 GDP也好 通通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居民財富水平 04/01 22:50
→ lise1017: 也可以說是居民可支配財富 這才是一切行為的根源 04/01 22:50
→ lise1017: 通膨高 搭配居民可支配財富成長也高 那就沒任何問題 04/01 22:51
→ mfcke: 可以啊 我也很信DAZE大 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看法 04/01 22:52
→ lise1017: 但反之如果工作賺錢都被通膨吃光 搞了個辛酸 就沒人要做 04/01 22:52
→ mfcke: 對自己投資負責就好 04/01 22:52
→ lise1017: 大量人口的"時間"被閒置 那就會引發很多問題甚至內亂 04/01 22:52
→ lise1017: 金字塔頂層的人設計了一套消耗底層人口的"時間" 04/01 22:53
→ lise1017: 這是為了確保金字塔頂層人長期統計的社會工程 04/01 22:53
→ lise1017: 統治 04/01 22:53
推 daze: 假設GDP成長2%,通膨4%,那就是整體變窮2%。一年變窮2%,暫 04/01 22:54
→ daze: 時也不見得會怎麼樣吧。那一年、兩年沒啥問題,未必見得三年 04/01 22:55
→ daze: 、五年就保證出問題? 也許二十年後會出問題吧,但也難說。 04/01 22:56
→ lise1017: 也許高收入的人變窮2%不會怎樣 但本來就月光族的人... 04/01 22:57
→ lise1017: 可以對照最近台灣各種亂象 詐騙 販毒 黑道新聞... 04/01 22:57
→ daze: 按這個算法,美國去年就整體變窮5%以上了,暫時也還好啊。 04/01 22:58
→ daze: 台灣哦,我覺得新聞曝光率跟實際犯罪率未必有什麼關係啦 04/01 22:59
→ lise1017: 或許吧.. 但人終究是生物狗急會跳牆 正規賺錢無法生活 04/01 23:02
→ lise1017: 就會開始走偏門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04/01 23:02
→ lise1017: 回到原本的議題 高利率到底能不能長久是取決於能不能高 04/01 23:03
→ lise1017: 成長 美國還能像開發中國家一樣高成長嗎? 04/01 23:03
→ lise1017: 如果不能高成長又放任高通膨高利率 那美國治安壓得住嗎? 04/01 23:04
→ lise1017: 這樣答案就很清楚了 04/01 23:04
→ lise1017: 美國可是比中國更沒有本錢壓制暴民 (槍枝氾濫) 04/01 23:05
推 daze: 我想有一個問題是,你認為FED到底有多少能力壓制通膨。如果 04/01 23:13
→ daze: 你相信FED法力無邊,那當然可以跟FED說不壓通膨後果嚴重,有 04/01 23:14
→ daze: 法寶還不趕快拿出來。如果FED其實力量有限,那...就算你跟中 04/01 23:15
→ daze: 央氣象局說南部缺水快渴死了,還不快點招個颱風進來,中央氣 04/01 23:16
→ daze: 象局也是只能雙手一攤而已。 04/01 23:17
推 icelaw: FED要壓制通膨 一定有辦法啊 怎麼會沒辦法 04/01 23:17
→ icelaw: 其實不難啊 就繼續加息 把經濟搞爆 通膨不就下來嗎 04/01 23:18
→ icelaw: 看FED敢不敢跟1980年一樣做選擇性的犧牲而已 04/01 23:18
→ daze: 所以我說,你看巴西的利率跟通膨,繼續升息就能壓通膨嗎? 04/01 23:19
→ icelaw: 巴西是美元霸權下的犧牲者 情況不同 這不是升息巴西幣能解 04/01 23:20
→ daze: 反之,日本央行想要通膨想要20年了,你看...? 04/01 23:20
→ icelaw: 決的 04/01 23:20
→ icelaw: 美元霸權 把通膨輸出給 包含台灣 巴西等其他國家買單阿 04/01 23:21
→ daze: 如果否定FED能對通膨予取予求,那很多問題其實都是假問題。 04/01 23:21
→ icelaw: 但過去的低通膨有其時代背景 就是全球化下 中國+越南+印度 04/01 23:22
→ icelaw: 的便宜勞動力 買單通膨 04/01 23:22
→ icelaw: 現在確實有可能因為 逆全球化 即使FED繼續升息 也回不去 04/01 23:23
→ icelaw: 過去那個可以長期0利率的時代 04/01 23:23
→ icelaw: 未來可能會進入 長期維持在中性利率2.5%的新時代 04/01 23:24
→ icelaw: FED把通膨從6%打到3~4% 應該不難 但要回到2%以上應該很難 04/01 23:25
→ icelaw: 更正 但要回到2%以下應該很難 04/01 23:26
推 daze: Cochrane是說,沒有外部事件的話,長期而言,通膨會接近利率 04/01 23:36
→ daze: ,長期低利率會導致低通膨,長期高利率會導致高通膨。 04/01 23:38
→ mfcke: 中美和好我倒覺得 不就又全球化了 這點反而最容易改 04/01 23:38
推 daze: Cochrane說,如果央行升息,但政府端不削減開支,那多出來的 04/01 23:42
推 icelaw: 現在中國就是要往俄爹那邊佔隊+暗中搞去美元化+拉攏 拉美 04/01 23:42
→ icelaw: 非洲 中東等國家 看不出來美中會往和好的方向前進 04/01 23:43
→ icelaw: 美國也是一直搞中國 不讓中國壯大 04/01 23:43
→ daze: 利息,最終還是通膨買單。 04/01 23:44
→ icelaw: 要回到20年前那樣你儂我儂 應該是回不去了 04/01 23:44
推 daze: 即使中國突然崩潰,讓美國予取予求,中國的年齡結構也回不去 04/01 23:48
→ daze: 20年前了。 04/01 23:48
→ icelaw: 沒錯 中國老年化 少子化蠻嚴重的 人工成本越來越貴了 04/02 00:11
→ icelaw: 人口紅利也要沒了 04/02 00:12
→ icelaw: 美國還有一堆拉美的阿米哥 + 紅脖子州的基督徒 很會生 04/02 00:12
→ icelaw: + 願意移民到美國的人還是很多 04/02 00:13
→ icelaw: 每年的移民樂透還是一堆人排隊 04/02 00:14
推 ck326: 其實很多事以前都演過,包含高通膨到底會怎樣,嘻嘻 04/02 00:20
推 james198978: 如果是ETF的話 其實買VTI比TLT好很多... 04/02 20:20
→ james198978: 賺長債價差的話 就比較不像債卷性質了... 04/02 20:21
→ james198978: 比較推冰律大在推文內說的 直債比較像是您的原文 04/02 20:22
推 XDDDpupu5566: 長債交給各位了,我繼續買一年內^^ 04/03 09:43
→ coolscott: 買一年的債,直接去定存就好了 04/03 12:02
推 rahim: 定存利率比美債利率差 04/03 13:24
→ rahim: 應該說比T bill差 04/03 13:25
推 cytochrome: 看看Chase那個精美的CD利率,你存的下去嗎?不覺得對 04/03 13:39
→ cytochrome: 不起自己的錢嗎? 04/03 13:39
推 XDDDpupu5566: 如果像這種CD也是可以存 04/03 15:20
→ XDDDpupu5566: 5.05% APY -- Marcus by GS 04/03 15:20
→ XDDDpupu5566: Special promotional 10-month CD 04/03 15:20
→ fairyofmoon: 很多人還忽略了一點 兩年來武漢肺炎死去的勞動力也 04/04 01:54
→ fairyofmoon: 是回不來的 04/04 01:54
→ peter98: 可以去券商買 現在5年定存有4.8%(non-callable) 04/04 08:19
→ peter98: NRA能不能買我就不知道惹 反正我才剛從Fidelity買下氣 04/04 08:19
→ peter98: 存CD應該是不會有人傻到去存四大銀行的CD 顆顆 04/04 08:21
→ peter98: 四大銀行的cd即使突然有特別專案 也是玩不過online bank 04/04 08:21
推 dabih: 抱歉回到原PO原文的討論,現在聯邦政府債息支付估850B/y 04/04 12:50
→ dabih: 聯邦政府稅收約 3.21T/y 所以支付債息/政府稅收 ~ 26.57% 04/04 12:51
→ dabih: 歷史上,1978~2000年都是高於這個比例,甚至84~93年都達到 04/04 12:52
→ dabih: 40%,所以財政部和FED的B/S到底還有多少潛力很難估算 04/04 12:53
→ dabih: 近期那份白宮的10年預算財政規劃,應該是個可參考的依據 04/04 12:53
推 deangood01: Fidelity 5yr CD 剩4% 04/05 16:11
→ deangood01: 高apr現在一出很快就被買光了 04/05 16:11
推 Ischolar: d大的觀點受前幾年出版的the great demographic reversa 04/06 09:24
→ Ischolar: l 支持,對岸翻譯叫「人口大逆轉」 04/06 09:24
推 abyssa1: 這篇D大M大兩位都很有料!含金量高 04/07 01:06
→ abyssa1: 我是比較認同D大,全球工廠廉價商品這是生產面的問題 04/07 01:07
→ abyssa1: 金融手段處理不了高成本,高利率反而更難擴廠增產 04/07 01:07
→ abyssa1: 像是2008的QE只影響資產價格不影響商品價格 04/07 01:09
→ abyssa1: 因為低成本生產力在那邊沒有消失 04/07 01:09
→ abyssa1: 這波就是貿易戰反全球化,低價商品真的要說再見了 04/07 01:09
→ abyssa1: 利率政策其實只能被動跟進通膨 無法改變產業結構 04/07 01:10
推 breathair: 假設中美貿易戰是通膨主因,那就代表只 04/07 15:28
→ breathair: 有中國有能力生產便宜的商品,你自己覺 04/07 15:28
→ breathair: 的合理嗎?以全球角度來看,中國衰退中 04/07 15:28
→ breathair: 美國衰退中,日本衰退中,歐洲衰退中 04/07 15:28
→ breathair: 前幾大經濟體全部在衰退,你們在討論 04/07 15:28
→ breathair: 高利率時代的來臨?你說WW3造成物資 04/07 15:28
→ breathair: 稀缺,高通膨來臨,我還信你,現在根本 04/07 15:28
→ breathair: 不可能維持高通膨,很快就會又要刺激經 04/07 15:28
→ breathair: 濟了,高通膨?慢慢等戰爭吧 04/07 15:28
推 daze: 我認為通膨主因是疫情印鈔。但fiscal端目前看起來沒有要回收 04/07 17:23
→ daze: 鈔票的意願與舉動,monetary端升息會減少短期通膨,但會增加 04/07 17:30
→ daze: 長期通膨。 04/07 17:31
→ daze: 美中脫鉤的影響,可能會更降低fiscal端回收鈔票的意願。 04/07 17:36
→ daze: 中國人口結構的老化的影響,則是更長期的通膨變化。但如果AI 04/07 17:38
→ daze: 或其他因素導致生產力大增,也可能抵消這個效應。 04/07 17:40
→ daze: 一次性的印鈔,造成的通膨效應,理論上也是一次性的,但由於 04/07 17:42
→ daze: 價格的黏性,用幾年的時間才會達到全部的效應。升息會讓這個 04/07 17:44
→ daze: 過程更平緩,但總通膨會更大。 04/07 17:45
推 breathair: 1讓所有人富起來=通膨。AI只有有錢人富 04/07 17:58
→ breathair: 起來,勞工失業,所以AI應該是抗通膨 04/07 17:58
→ breathair: 2中美貿易戰打的是高科技,一般商品可 04/07 17:58
→ breathair: 沒有禁止進口,今年原物料價格有下降, 04/07 17:58
→ breathair: 也是事實 04/07 17:58
→ breathair: 3.低階製造業轉單相對容易許多,資本投 04/07 17:58
→ breathair: 入沒多久就開始製造,反而未來容易迎來 04/07 17:58
→ breathair: 生產過剩 04/07 17:58
→ breathair: 從宏觀看: 04/07 17:58
→ breathair: 供給面: 04/07 17:58
→ breathair: 全球應因兩大陣營拆分,會佈局更多的生 04/07 17:58
→ breathair: 產基地,也就是更多的供給 04/07 17:58
→ breathair: 需求面: 04/07 17:58
→ breathair: 前幾大經濟體都在經歷衰退中 04/07 17:58
→ breathair: 結論:未來有什麼理由維持高利環境我真的看不到 04/07 17:58
→ breathair: 另外疫情印鈔這個很快就會消退 04/07 18:23
→ breathair: 因為需求消退的遠比升息要付出的利息 04/07 18:23
→ breathair: 多更多 04/07 18:23
推 breathair: 這次的通膨,老鮑自己要付一半的責任, 04/08 06:13
→ breathair: 在CPI拉高初期,老鮑說這只是暫時的, 04/08 06:13
→ breathair: 那個時候股市創新高,特斯拉創新高,房 04/08 06:13
→ breathair: 價房租創新高,薪資創新高,又聽老鮑這 04/08 06:13
→ breathair: 麼一說,等於親自點燃通膨螺旋的火,自 04/08 06:13
→ breathair: 找的 04/08 06:13
→ breathair: 錢多不一定通膨,主要是通膨螺旋一旦形 04/08 06:29
→ breathair: 成就難以被打破,一關卡ㄧ關的往上升, 04/08 06:29
→ breathair: 不理他根本停不下來 04/08 06:29
推 daze: 所謂的"薪資-物價螺旋"是否真的存在,是個有趣的問題。這個 04/08 08:34
→ daze: 現象的理論基礎是可疑的。 04/08 08:35
→ daze: 但姑且先不談理論,一個樸素的想法是:現實中的加薪是這樣運 04/08 08:35
→ daze: 作的嗎? 你跟老闆說,明年預期通膨5%,所以我要求加薪5%,老 04/08 08:36
→ daze: 闆這麼好說話嗎? 04/08 08:37
推 daze: 再退一步言,假設老闆真的加薪好了。如果物價+10%->薪資+8% 04/08 08:43
→ daze: ->物價+6%->薪資+4%...以此類推。那物價跟薪資最後還是穩定 04/08 08:45
→ daze: 的。我們有理由相信,物價+10%,薪資會+12%嗎? 04/08 08:46
→ breathair: 低失業率,找不到工,客戶一直丟project 04/08 08:53
→ breathair: 過來,那妳不就只好付更多的薪水搶工? 04/08 08:53
→ breathair: 一堆工擠進城市打工,房租不就上升?房 04/08 08:53
→ breathair: 租上升,房價不就上升?房價上升,建案 04/08 08:53
→ breathair: Project一直來,物價不就上升,物價上升 04/08 08:53
→ breathair: 營收增加,project變更多,這不是螺旋 04/08 08:53
→ breathair: 是什麼? 04/08 08:53
→ breathair: 已經沒有產能(人工)但工作項目很多 04/08 08:55
→ breathair: 就會造成通膨,所以大家都是在盯失業率 04/08 08:55
→ breathair: 這次失業率超預期,長債就已經開始動 04/08 09:05
→ breathair: https://i.imgur.com/vZMI147.jpg 04/08 09:05
→ breathair: TLT明顯已經往下一個價格區間走了 04/08 09:05
→ breathair: 短債跟長債殖利率會倒掛的更嚴重 04/08 09:05
→ breathair: 看是先爆炸還是CPI先下來而已了 04/08 09:05
推 daze: 雖然你說得好像一環扣一環,但實際上未必如此。如果一環接下 04/08 09:35
→ daze: 一環有80%可能性,多接個幾環可能性就跌到50%以下了。 04/08 09:35
→ daze: 客戶丟更多project過來,是事實嗎? 加薪搶工,利潤是增加還 04/08 09:36
→ daze: 還是減少? 一堆工擠進城市打工,這是事實嗎? 房租上升,房價 04/08 09:36
→ daze: 一定會上升嗎? 房價上升,建案一定會增加嗎? 04/08 09:37
→ daze: 細節上,有很多empirical的問題,恐怕不能單靠推測而已 04/08 09:46
推 breathair: 嗯,你說得有道理,這裡面沒那麼簡單, 04/08 09:47
→ breathair: 所以通膨很棘手,不過打通膨邏輯大概是 04/08 09:47
→ breathair: 這樣吧,FED能做的不多,但每個政策都 04/08 09:47
→ breathair: 是大招,大招出完,剩下就看市場怎麼跑了 04/08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