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轉載-簡評BBC新迷你劇《Sherlock》

看板 EAseries
作者 Icestorm (小朋友)
時間 2011-02-08 16:51:23
留言 30則留言 (13推 0噓 17→)

話說自從公視過年播出新世紀福爾摩斯 就迷上了 遍尋網路上相關資料 順便轉貼,也許有人已經看過。希望公視能再轉播一次。 公視翻譯無人能及呀! 昨日看House第三季公視重播 常常翻譯字幕都埋伏許多簡潔又幽默的笑點! 真是翻到精髓!! 簡評BBC新迷你劇《Sherlock》 轉載請注明以下內容(紅字部分) 作者:加羅蓮 首發:福爾摩斯研究網論壇 鏈結:http://www.sherlockian.org/sh/forum/read.php?tid=1195 寫在前面 首先,某些人必須原諒我對“夏洛克”這個名字的鍾愛與忠實。請你們暫時忘記“夏洛克 ”這個只屬於莎翁筆下猶太商人的糟糕透頂的譯名。其次,這只是一篇粗淺的概述,沒有 詳細分析任何一個人物。 2010年BBC迷你劇《夏洛克》,福爾摩斯(左,Benedict Cumberbatch飾演),華生(右 ,Martin Freeman飾演) 如果19世紀的福爾摩斯生活在21世紀,他的工作與生活會如何?這無疑是個非常有趣的問 題。儘管多年以前,美國人的動畫片《福爾摩斯在22世紀》已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設想,但 在2010年BBC的迷你劇《夏洛克》出世之前,誰也不能否認自己無法想像一個兜裏揣著手 機、熟練運用電腦和各種資料庫,坐計程車代步的夏洛克‧福爾摩斯。 我們的新生代福爾摩斯先生有什麼特點?他在21世紀的倫敦從事怎樣的工作?以及他如何 進行這些工作?這部迷你劇無疑給出了令人驚喜的有趣答案。 1、捲髮的福爾摩斯先生 BBC正在讓人對它的包裝品味產生疑惑。近年來,它開始將自己的奇特品味在老鄉福爾摩 斯先生身上進行展示。 從2002年James D‘Arcy的青年紈絝子弟,到2004年Rupert Everett 那個蒼白脆弱、神經 兮兮的阿芙蓉癖患者,再到今年的迷你劇,偵探先生留著一頭顏色越來越淺、體積越來越 膨大的捲髮,從不列顛的攝影棚一路閒遊到了全世界。 淺色頭髮或捲髮近年來似乎一直受到福片製作商的青睞,加拿大的優雅福爾摩斯Matt Frewer是淺黃頭髮,澳洲的硬漢福爾摩斯Richard Roxburgh是棕黃頭髮,美國的搞笑福爾 摩斯Robert Downey Jr.是深棕捲髮…… 看來頭髮已經不是觀眾在意的重點,畢竟流行趨勢潮湧,我們很難保證福爾摩斯先生不會 走進理髮店把黑色的大背頭修理成金黃蓬鬆的捲髮。 如果說我們可以忽視頭髮的易變性,那麼臉部輪廓的改變就不太容易能忽視了。無論是 James D’Arcy,Rupert Everett,還是今年的Benedict Cumberbatch,BBC的福爾摩斯形 成了這樣一種局面,即如果不明確給出姓名,哪怕是最資深的福米也難以將他們的外表和 福聯繫起來。閃爍著純潔目光的大眼、粗而柔和的眉毛、不鷹鉤的鼻子、肉感豐富的雙唇 、潔白無暇的肌膚——仿佛一位剛踏出大學校門的無辜青年。我們所熟悉的小而銳利的雙 眼、突出的鷹鉤鼻子、薄而堅定的嘴唇以及如山棱般分明的輪廓已經不知所蹤。Sidney Paget的插圖已經違背道爾初衷把夏洛克畫得像明星一樣,在維多利亞時代即成為無數女 人花癡的對象,然而BBC好像堅持認為那樣沒有大眼、肉唇和潔白肌膚的男人,就算不得 真正的美男子。然而以下這個消息可能令許多外貌協會的女性粉絲感到遺憾,福爾摩斯先 生確實不太可能享有美男子的讚譽。 2、新世紀生活 剔除了外貌方面令人驚異的不相符,這部迷你劇在其他方面卻足以令人感到驚喜。 作為任何一個時代的科技先驅,福爾摩斯先生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深入人心的科技元 素。開場頗具創意的群發短信令雷斯垂得顏面盡失;巴索洛繆醫院的實驗室具備了世界頂 尖的生化設備;受害者的手機通過My Phone的GPS定位指示了兇手的位置;天氣和地理資 訊可以通過手機上網方便地進行查詢;華生的筆記本變成了博客: http://johnwatsonblog.co.uk/,福爾摩斯先生成為了手機短信狂熱愛好者並創辦了自己 的網站:http://www.thescienceofdeduction.co.uk/;亂糟糟的房間裏有了電冰箱;買 不起香煙的福爾摩斯換用了尼古丁貼片;華生也不必再向福爾摩斯借用支票簿,而是直接 拿走他的VISA卡。 就算周圍的一切都發生了改變,貝克街221號B邋遢的牆面和地板仍舊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裝 修風格,福爾摩斯先生還在那張軟皮沙發上彈撥提琴,朝對面牆壁練習槍法,他還樂於在 實驗室裏抽打屍體,看1855年就創刊的《每日電訊報》,在房間裏放罪犯的遺骸,在口袋 裏放上膛的手槍,並時刻不忘以損人不利已的腹黑精神嘲諷譏誚。 福爾摩斯這一人物對許多演員是一種致命的吸引力,歷史上有超過75人扮演了這一十分複 雜、深奧的人物,使得他成為被扮演次數最多的文學人物,但真正能獲得首肯的銀幕福爾 摩斯還在個位數內徘徊。Cumberbatch的福爾摩斯有這樣一種能力,使一個生活在21世紀 的福爾摩斯,具備原著福爾摩斯的精神的魂魄。我很驚喜他做到了這一點,因為即使對於 一個維多利亞氛圍下的福爾摩斯扮演者,這無疑都是非常艱難的,更不用說這樣一位穿越 世紀的福爾摩斯。這位新生代的福爾摩斯摒棄了許多舊的傳統,比如必須抽煙鬥、戴奇怪 的帽子和穿奇怪的衣服,或者必須站如松坐如鐘、優雅迷人。Cumberbatch沒有這樣幹, 他只是幹練,刻薄,堅定,敏捷,他還具備其他一些特點。他依舊是那位偵探先生。他對 福爾摩斯的理解是赤裸裸的,同時也是深刻的,他的理解幾乎沒有附加任何福學家或後人 杜撰的色彩,因此幾乎沒有偏差,也幾乎具備了原著的風骨。而只有具備了風骨,才能在 沒有任何外部附屬物的條件下還可以展示出福爾摩斯的本來面目。 值得大加讚賞的是對福爾摩斯天文學知識的處理,編劇蓄意並勇敢地揭露了真相。在《致 命遊戲》開頭的20分鐘,華生不斷強化“福爾摩斯連地球圍繞太陽轉這樣的太陽系常識都 不知道”,可以在接下來的一個案件中,正是福爾摩斯關於太陽系範布倫超新星的知識派 上了重要用場。類似的情況完全出現在原著中,福爾摩斯在後期關於黃赤交角的知識曾令 許多單純的讀者感到迷惑。顯然,華生和單純的讀者都被福爾摩斯“謙虛地”愚弄了一把 。 我喜歡片中福爾摩斯對自己的闡述:“別把人當成英雄,英雄並不存在,就算真的存在, 我也不在其列。”這句話如此鮮明地將福爾摩斯的性格冷冷地刻畫出來,我很高興他第一 次不被視作一個英雄,第一次摘下了頭頂那巨大卻虛無的光環。 我想這是對Cumberbatch表演的最高評價:一切都已經改變,福爾摩斯先生卻沒有變。 3、原著尋蹤 他穿越了。這是無疑的。不過這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穿越。我的意思是,你之所以會有這種 錯覺,是由於許多原著的元素被巧妙的貫穿在整部劇碼當中。 第一個故事就是巧妙地改編自《血字的研究》。這一方式似乎參照了《福爾摩斯在22世紀 》的創作模式,即以原著為大綱,在此基礎上加以現代元素——當我觀看《粉紅色的研究 》時,確實有這樣的想法,但編劇顯然更加高明,《失明的銀行家》和《致命遊戲》又立 刻打消了我的念頭,儘管顯然可以看出,《致命遊戲》結合了《布魯斯‧帕廷頓計畫》和 《海軍協定》(犯人是未婚妻之兄)。 19世紀的福爾摩斯先生說:“我想全世界上幹這行職業的人恐怕只有我一個。我是一個‘ 諮詢偵探’。”(STUD),在21世紀他仍然這樣說,並仍舊向世人展示他無往而不勝的科 學刑偵方法——即使有整個新蘇格蘭場成堆的儀器在與他競爭。“你在看,我是在觀察” ,有福爾摩斯在,就有這句話在。觀察和推理任何時候都是這位偵探頭等重要的偵破方法 。在勞瑟斯頓花園街,他觀察了粉紅色愛好者的受害情況,並據此推測她的經歷;在《失 明的銀行家》和《致命遊戲》中,這招派上了比原著裏還重要的用場。一些關於演繹法的 研究也讓人眼前一亮並回憶起原著,《粉紅色的研究》中,福爾摩斯對華生手機的推理, 借鑒了《四簽名》中對華生哥哥懷錶的推理,應運時代要求將懷錶換成手機,在推理上基 本模式沒有改變,卻很有樂趣;而《致命遊戲》中華生對鞋子的推理,則借鑒了《巴斯克 維爾的獵犬》裏對拐杖的推理,以及《藍寶石案》中對帽子的推理,同樣十分有趣。 在《粉紅色的研究》開篇,華生夢中出現了阿富汗戰爭的場景;一個無辜的人回家拿傘, 然後就消失了;兩位單身漢見面的第一句問候是:“阿富汗?”;夏洛克令人撫額的短信 “如果方便,請馬上來;如果不方便,還是請你來”;《致命遊戲》中提及的“五個桔核 ”、波西米亞信箋、關於體重的爭執、被偷走的鞋子,以及“I'm lost without my Blogger”都是我們能夠會心一笑的熟悉元素,最後一句話甚至巧妙的將Boswell改成了 Blogger! 這確實是觀看此劇的特殊樂趣:尋找其中的原著元素。 在我看來,新福爾摩斯迷你劇的一個重大意義在於,它向那些宣稱福爾摩斯先生早已經過 時的人們提出了挑戰,它再次展示了這部偉大的作品和他的主人公在任何時代都閃耀著的 不可磨滅的光輝。 另外在網路上又找到超好笑此劇的解讀 http://blog.yam.com/youmorgan/article/29860483 http://blog.yam.com/youmorgan/article/29958550 -- ◆ From: 140.121.110.141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297155086.A.F50.html

chungyiju:找尋原著元素真的很有趣! 02/08 18:29

inovember:我對於Holmes的外型很重視 所以我不喜歡美國的電影版 02/08 18:56

crystal1115:我也不喜歡美國的電影版 動作片的感覺>推理 02/08 19:21

kcl0801:我先看這版影集 再看到電影版實在看不下去 也是因為外形XD 02/08 20:11

Lovetech:我心中的福爾摩斯就只有Jeremy Brett XD 02/08 21:32

curran:好萊塢版的實在很敷淺,根本看不下去。 02/09 00:37

ariachiang:如果先看了BBC版的...那麼RDJ版的確實會讓人無法忍受 02/09 08:56

mos888tw:好萊烏拍的走向本來就是媚俗動作片為主 何必去挑剔這個 02/09 11:03

wxes50608:以前很喜歡看22世紀福爾摩斯 XD 02/09 16:36

tiffanyleo:BBC版跟電影版我都很喜歡 有什麼好比的 有好戲可看就好 02/09 17:57

curran:為了市場,哪部片不需要媚俗?可是有些影片可以在媚俗的 02/09 20:35

curran:同時又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才是真的厲害。 02/09 20:36

MewGirl:電影是很好的推廣啊=3= 02/09 22:39

siedust:BBC和電影版我都愛,而且同意樓上,電影版真的是好的推廣 02/10 09:18

mos888tw:我沒看過幾本福爾摩斯的小說 我來看好萊烏拍的就覺得是爽 02/11 01:27

mos888tw:片阿orz..也覺得拍這樣不差,因為在我心裡好萊烏就是如此 02/11 01:28

mos888tw:BBC拍的很明顯在人格特質上又比好萊烏的鮮明考究許多 02/11 01:29

mos888tw:另外 不同意一定要媚俗才能有市場。 02/11 01:30

curran:媚俗的意思就是:抓住大家的口味,讓大家都喜歡,請問哪個 02/11 11:09

curran:商業作品不是用這個理念去拍攝的?拍出不同品質的作品,你 02/11 11:10

curran:只能說那是市場區隔,不能說不媚俗。片商不是作慈善事業的 02/11 11:10

mos888tw:媚俗是盡可能過份討好...背後代表著有可能違背自己理念 02/11 12:49

Eunoia:電影倒是有不斷引用經典台詞xD 02/11 12:56

Isacat:這部片我看很多遍...Sherlock對於超新星的認知 08/19 15:15

Isacat:是來自於天文台的那一幕 並不是謙虛哦 08/19 15:15

Isacat:所以他大概是有類似PB當中男主角的超級記憶能力吧 08/19 15:16

Isacat:也因此他才需要隨時清理磁碟 免得腦袋塞進太多廢物XD 08/19 15:17

sneak: BBC和電影版我都愛, https://noxiv.com 08/16 11:52

sneak: //noxiv.com https://daxiv.com 09/22 01:38

sneak: 媚俗是盡可能過份討好. https://daxiv.com 10/22 01:11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