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富士底片模擬沒辦法用LR調出來嗎

看板 DSLR
作者 smileahpain ()
時間 2023-01-14 18:36:32
留言 149則留言 (36推 0噓 113→)

: 標題: [閒聊] 富士底片模擬沒辦法用LR調出來嗎 : 時間: Fri Jan 13 23:42:08 2023 : : 網路上有很多大大分享的底片風風格檔,可是沒有一個是有富士的那種韻味的,這是為什 : 麼呢?那種感覺非常難調嗎?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5.22.115 (臺灣)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73624530.A.8D8.html : 推 keynote1: 上面說不可行的用的是啥方法?請賜教 01/14 14:25 我還是回一篇,以免額外的誤會。 首先,NIKON、FUJIFILM的機身我也都持有一段時間。 不管是01上面的轉膚色轉換大法還是Nikon Picture Control Editor 或是直接去找LR人家提供的設定檔,最後結果都不會像是富士機身直出的結果。 我甚至說,富士JPEG直出的結果有時候都不一定等於RAW在電腦後期軟體上所看見的 就算是官方合作的C1 Express有時候弄出來的都不盡相同。 我舉個例子好了,這是我早上拍的。 用的基底是FUJIXWeekly上的Fujicolor Pro 400H 就我個人來看,表現就已經不太相同。 RAW上面C1顯示的白平衡是5400K,JPEG上是5000K RAW https://i.imgur.com/niJP7y0.jpg
JPEG https://i.imgur.com/t6trpal.jpg
RAW(X RAW STUDIO) https://i.imgur.com/pffqjAu.jpg
所以你用非X RAW STUDIO去解富士的RAW,得到的不一定與機身JPEG直出相同。 你用LR或C1去解,得到的可能又是另一種結果, 當然啦,這種特性不一定是優點就是,畢竟C1在其他功能上還是比X RAW STUDIO強... 另外一點就是,你真的模擬了其中一份, X Weekly上還有一大堆,富士使用者只要5-10分鐘就上工 你得再花一些時間去弄出這東西。 -- 命題就是 開版看了很多風格檔後還是覺得沒有讓他覺得有富士的韻味。 我們先假設開版真的有認真去找各式風格檔。 其實過去01就已經有網友分享過S5pro拍色卡做色彩描述檔了 https://www.mobile01.com/userinfo.php?id=286879 就算不看他,網路上也有人在賣X-T4的,甚至淘寶還有全富士大禮包。 看了這些資源他還是覺得沒有"富士的韻味",那不就代表這樣的描述檔不是他要的? 當然我也不否認,或許開版看到讓他覺得有韻味的照片是大量後製過的。 跟你我講得早就沒關係,我也不是沒看過拍cc進LR後再套VSCO下去。 接下來不是針對您。 嗯...... 前幾天有網友說別分享是正確的。 馬上就有人開分身ID來私信給我囉。 現在底片成本高好多,前陣子本來想嘗試。 結果一捲便宜的200起,貴的400起.. 洗底片也是個問題...台北似乎方便些? 我倒是沒想那麼多,本來也不是靠攝影賺錢, 以業餘求知的角度來看,要到哪一個地步我認為是可以有彈性的。 嘗試一下過去純機械相機是如何運作、疊影對焦長什麼樣子 或許黑白底片較為簡易會想嘗試看看,但我不太可能去存放有毒性的東西在家裡 所以了解流程後我還是會送洗,大概會是這種模式。 就跟料理一樣,你可以對每一個食材要求完美,刀工、火侯、調位、擺盤、道地..等, 當然你也可以簡單煮一下,煮一個自己喜歡的味道即可。 沒事的,不用道歉啦~~~ 他跟我道歉的理由跟嗆誰無關,而是在這篇歪樓有關。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248.1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73692596.A.48C.html

keynote1: C1的WB數字是軟體商自己運算參考用的,各家運算法不同 01/14 18:48

keynote1: 你調動機身的設定拍JPEG,C1哪會有這種東西可以調 01/14 18:48

keynote1: 你只是想改變原PO的命題,難道C1那張就沒富士的韻味嗎? 01/14 18:49

keynote1: 你可以說不會有用富士機的完整體驗,但色彩要模仿有機會 01/14 18:50

xoy: 原Po說的韻味其實蠻不明確的,有人希望一模一樣,有人可能只 01/14 19:38

xoy: 要三四分像就覺得差不多了 01/14 19:38

ayler88: 沒錯 靠後製是容易達到有些富士味,但要很接近就不容易 01/14 19:55

ayler88: 真這麼愛就直接用富士系統 沒多貴,只是沒FF 01/14 19:56

keynote1: 那個LR換膚大法很有名,更新的人也很熱心,但效果真的就 01/14 20:01

keynote1: 如同安慰劑一樣,心誠則靈吧 01/14 20:01

keynote1: 發文者就是用別家相機,不想額外投資其實很正常的 01/14 20:03

keynote1: 再順便一提,許久以前LR的校正檔除了ADOBE自家,還有超 01/14 20:05

keynote1: 貴的BASICCOLOR方案,就沒選擇,現在3DLUT CREATOR有支 01/14 20:06

keynote1: 援,且LR也支援3D LUT了,以往很麻煩的事都變簡單了,但 01/14 20:06

keynote1: 這些檔案要一對一去做,才有所謂準確性 01/14 20:08

oldk13: 後製不就是要調出自己的顏色 追求完美的模仿幹嘛 XD 01/14 21:19

smena: 富士底片只是成品的一半,要搭配富士超亮麗相紙和合適的展 01/14 22:44

smena: 示光源,所以一切用螢幕模擬某一種成品特色的嘗試都只是調 01/14 22:44

smena: 色練習罷了,真正上了牆沒人會care你聲稱這是模仿什麼曲線 01/14 22:44

lee28119: K大我們就只是想要一個簡單模擬底片的方法而已 如果你有 01/14 22:51

lee28119: 且願意分享做法 相信大家都不會跟你爭辯這麼多... 01/14 22:52

rahim1211: 其實富士數位機跟富士底片還是不一樣 01/15 00:00

leonlock: 還在繼續拍底片的我路過 我都寄樹林揚禾 很穩定 01/15 00:25

smena: 其實拍底片和數位最決定性的差異是底片因為有非常多機會可 01/15 00:37

smena: 以創造瑕疵,所以擅長運用瑕疵的人能夠得到獨特的畫面,但 01/15 00:38

smena: 數位就不一樣了,沒有廠商會想生產瑕疵的東西來讓自己倒閉 01/15 00:38

smena: 所以要拍底片就不要想著我的東西很好很完整,相反的應該多 01/15 00:39

smena: 尋找攝影史裡面不同器材帶來的不同結果,看看有沒有適合自 01/15 00:39

smena: 己習性的東西,然後多換幾種場景和手法得到自己獨特的東西 01/15 00:40

triplekiller: 底片有接近無限多種洗法 討論富士底片色彩如何 實在 01/15 01:05

triplekiller: 很枝微末節 01/15 01:05

triplekiller: 要玩底片就自己搞暗房洗 拿個底片機拍一拍叫別人流 01/15 01:07

triplekiller: 水線洗出來那根本稱不上是玩底片 01/15 01:07

smena: 應該說最好有機會可以體驗暗房流程和帶來的每個環節的影響 01/15 01:10

smena: 你可以了解一定的程度以後還是送機洗,但你會知道不同的 01/15 01:10

smena: 材料可以有什麼運用空間,因此到合適的場合會拿出來運用 01/15 01:11

triplekiller: 然後相機終究只是工具而已 想靠換換稀有的器材就以 01/15 01:12

triplekiller: 為能得到自己的風格 有夠天真 01/15 01:12

triplekiller: 這個時代很多攝影技術老早就被外國人玩爛了 想靠玩 01/15 01:17

triplekiller: 技術贏過外國人 很天真 01/15 01:17

triplekiller: 還不如多拍拍台灣 有渺茫的機會從國際脫穎而出 01/15 01:18

triplekiller: 這就是台灣教育的特色吧 培養出一堆很重視技術不重 01/15 01:36

triplekiller: 視內涵的人才 01/15 01:36

triplekiller: 台積電就是台灣特色的結晶了 01/15 01:40

smena: 真要說特別的底片相機,你可以找找海量的fixed focus相機 01/15 01:40

smena: 不是要絕對準焦和每張都在曝光甜蜜點,但得到的東西就是讓 01/15 01:40

smena: 人難以描述的狀態,總之多多體驗吧 01/15 01:41

triplekiller: 去攝影學院上一年就能把大部分器材摸遍了 包含你說 01/15 01:44

triplekiller: 的 所以我才說要玩技術玩贏外國人 很天真 01/15 01:44

triplekiller: 你說的那個對於學院的學生而言 真的沒什麼 只是台灣 01/15 01:46

triplekiller: 比較少見罷了 01/15 01:46

triplekiller: Btw台灣的攝影學院也充滿台灣特色哈哈 01/15 01:48

anana: 先確定到底是要底片顏色 還是掃描器的顏色 01/15 06:12

triplekiller: 樓上懂行 拿著顯示器討論底片顏色 其實蠻搞笑的 01/15 11:56

triplekiller: 反正問就是富士直出最高 01/15 11:58

dddaiel: 真的是買一台富士直出最快 01/15 12:20

garygolden: 給樓上大大們 其實大家討論的是軟片模擬的顏色 01/15 14:08

smena: 首先要知道底片顏色有多跳躍才有修圖的靈感吧,不然要準確 01/15 14:22

smena: 就不需要強調底片與否了 01/15 14:22

kaikai0709: 你住淡水嗎 01/15 14:30

triplekiller: 我知道你們在用各自的顯示器討論色彩 反正討論也只 01/15 14:31

triplekiller: 是殺殺時間 又不是要認真研究啥 01/15 14:31

triplekiller: 所以才說攝影展要去現場看 不是在家滑滑圖片 01/15 14:34

rgbff: 這個討論串又沒有要討論什麼超英趕美,怎麼會歪去台積電... 01/15 16:21

triplekiller: 歪樓不是日常嗎 01/15 18:34

smena: 常去國外論壇找disassembly和spec figure覺得很多是中年宅 01/15 19:07

smena: 大叔,家裡有個暗房稀鬆平常,拍的東西也是女兒的畢典或馬 01/15 19:07

smena: 廄的日常,攝影對他們來說就是自娛娛人開心就好(但資料非 01/15 19:07

smena: 常好用很感謝) 01/15 19:07

triplekiller: 確實是開心就好 有些人學會微積分還不滿足 有些人 01/15 19:14

triplekiller: 學會四則運算就開心了 也不是人人都要當教授 01/15 19:14

triplekiller: 只是很多時候看到攝友開心聊自己的風格多獨特 但其 01/15 19:29

triplekiller: 實只是在走外國人的老路 01/15 19:29

triplekiller: 也不是要超英趕美 文化並沒有優劣 但如果真的想發展 01/15 19:32

triplekiller: 獨特風格 至少先知道有哪些是老路吧 01/15 19:32

smena: 很多人說lomo純粹在鬧,但他的粉絲投稿區保留了許多蘇聯甚 01/15 19:40

smena: 至歐陸的相機成像,對這個時代來說是無價的寶藏。我想攝影 01/15 19:40

smena: 應該是累積的文化,唯有人們慷慨分享自己的發現整個文化才 01/15 19:40

smena: 會活絡吧 01/15 19:40

triplekiller: 很難說 比方說全球化反而造成同質性過高 不見得分 01/15 22:15

triplekiller: 享能活絡文化 01/15 22:15

triplekiller: 不斷思考學習還比較有可能提升層次 01/15 22:17

triplekiller: 可惜的是很多攝友把同質性高的作品捧上天 大家都往 01/15 22:21

triplekiller: 老路塞 01/15 22:21

triplekiller: 如果這樣複製就能累積出文化 恐怕是史無前例 更多 01/15 22:25

triplekiller: 的案例是被不斷思考學習創新的人彎道超車 01/15 22:25

smena: 我想攝影比較是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的過程,電腦前按按讚 01/15 23:41

smena: 當然也沒什麼不好,但操作時的人機共感,影像產生的視覺體 01/15 23:42

smena: 驗,以及不同人針對不同影像反饋的不同心得都是過程的收穫 01/15 23:43

camera99: 這樓也歪太大…誰要看人一堆講道理 01/16 10:50

G10D7K: 不知是不是我會錯意 樓上幾位底片大師是否覺得底片掃描 01/16 12:01

G10D7K: 與用螢幕看底掃成品沒有意義 只有實體放相 或看燈箱才叫 01/16 12:01

G10D7K: 高大上 那你們幾乎很難交流作品啊 01/16 12:01

xoy: 上個世紀底片時代還真的會約朋友或同好一起放幻燈片或拿著相 01/16 12:26

xoy: 簿串門子 01/16 12:26

xoy: 現在去朋友家拿記憶卡或上網直接看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媒介不 01/16 12:28

xoy: 同 01/16 12:28

smena: 對啊,所以以前攝影圈很窄,就算是負片你不去展場看相紙只 01/16 12:41

smena: 看期刊那個品質也是不同世界 01/16 12:41

smena: 符合版規什麼言論都沒關係,唯一不要養成得習慣是叫別人不 01/16 12:46

smena: 要說話,因為別人也可以這樣對你說 01/16 12:46

HighTemplar: 正片用燈箱看真的不同,但只能自己爽 XD 01/16 13:20

lee28119: 文不對題也不能說嗎?這麼想說可以自己開一篇吧 01/16 13:22

smena: 這就難在,如何定義文對題呢 01/16 13:24

NewTypeNeo: 現在用大電視放感覺也是挺不錯的 01/16 15:03

NewTypeNeo: 只是電視跟投影機會自己加料 看之前要調整一下 01/16 15:05

triplekiller: 可以討論拍攝內容啊 色彩只是照片的一隅而已 不討 01/16 16:04

triplekiller: 論色彩就什麼都無法討論哦xdddddd也太好笑 01/16 16:04

triplekiller: 看到隨便回回而已 幹嘛開一篇 也沒強迫你看吧 01/16 16:05

triplekiller: 事實就是 這版幾乎沒有人在討論拍攝內含 頂多只是 01/16 16:08

triplekiller: 有人分享作品 底下留言好棒棒 就沒有進一步交流了 01/16 16:08

triplekiller: 然後以前攝影圈很小主因是貴 又難用 不像現在連平 01/16 16:12

triplekiller: 民也買得起相機趴趴走 01/16 16:12

lee28119: 要交流什麼 我們在問技術問題 你們討論文化內涵 不分享 01/16 16:15

lee28119: 就算了 還把大家研究的技術批評一番 叫你們自己開一篇 01/16 16:15

lee28119: 討論也不行 豈有此理? 01/16 16:15

triplekiller: 老實說我上這個版還是第一次跟人討論文化相關的議題 01/16 16:19

triplekiller: 隨便聊聊也很開心 不像以前只有器材新聞美圖棒棒 01/16 16:19

triplekiller: 我知道這是歪樓啊哈哈 要不你跟版主檢舉嘛 01/16 16:22

triplekiller: Ptt有規定只能討論本文 不能討論留言嗎 01/16 16:28

triplekiller: 那lee大你不也正在歪樓xddd你要不要開一篇討論板規 01/16 16:30

triplekiller: ? 01/16 16:30

triplekiller: 其實色彩也是能討論的 從彩色攝影之父 到色彩心理 01/16 17:08

triplekiller: 學 都有很多著作在討論 01/16 17:08

triplekiller: 但你們討論的已經是需要精確到色度的領域 那我覺得 01/16 17:10

triplekiller: 大家拿著各自的顯示器討論就挺有趣的 01/16 17:10

triplekiller: 何況如果要討論彩色攝影 大概會先被酸大道理沒人要 01/16 17:12

triplekiller: 看吧xddd 01/16 17:12

triplekiller: Btw以前的照片會褪色 所以很少有人會在意色準 而且 01/16 17:18

triplekiller: 褪色的有人更愛 01/16 17:18

triplekiller: 每種色度褪色的速率不同 所以富士模擬的膠片沒辦法 01/16 17:27

triplekiller: 用一個描述檔概括 理所當然 01/16 17:27

shisa: 也沒有多精確吧? 預設用iphone手機當載體可概括90%了 01/16 21:58

shisa: 有台顯示器乖乖用電腦上PTT的,在今天是小眾阿。 01/16 21:59

shisa: 就跟底片=>DSLR=>EVIL=>IPHONE這樣的進化一樣 01/16 22:00

shisa: 顯示相片的載體也從相片=>無名小站=>facebook=>推特=>IG 01/16 22:01

shisa: 親眼看到的東西也從相紙=>各式電腦螢幕=>IPAD、IPHONE 01/16 22:01

lee28119: 沒錯 爭論這種問題真是對樓主萬分抱歉 唉 01/17 08:19

triplekiller: 載體是多一種選擇 並不是改變 ig只是拿來傳播 真要 01/17 09:58

triplekiller: 鑑賞就免了 手機確實方便 但也只是方便 輕鬆聊聊無 01/17 09:59

triplekiller: 所謂的程度而已 01/17 09:59

triplekiller: Lee你不是要開一篇討論板規 怎麼在這邊跟樓主道歉? 01/17 10:02

triplekiller: 你嗆的人也不是樓主吧 01/17 10:02

shisa: 藝術鑑賞...好高的等級,我說的比較偏向平民、紀錄、社交 01/17 13:19

shisa: 嚴肅認真的程度跟不上阿。 01/17 13:19

triplekiller: 藝術鑑賞也不過是大眾娛樂而已 只是在台灣就高大上 01/18 02:40

triplekiller: 了 ㄏㄏ 01/18 02:40

smena: 那天看復健科醫生桌上正片盒擺小東西,後面牆上掛著山岳照 01/18 10:09

smena: 片,我想攝影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就是這回事吧 01/18 10:09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