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式] 單次研磨怎磨最穩定?

看板 Coffee
作者 alan5965242 (Alan)
時間 2023-05-06 18:55:37
留言 37則留言 (9推 0噓 28→)

應該有許多人都是都是營業用磨豆機用單次研磨 我用的是傳統磨豆機FAEMA MF OD+拍痰器 應該類似MSJ和901N 發現同樣豆子同樣刻度流速會不同 然後我去搜了一下問題所在 Q:單次研磨,一次投入固定克重的咖啡豆?沒有足夠量的咖啡豆提供倉壓,會影響到單次研 磨的均勻度嗎? A:會的,刀盤直徑越小的平刀越不容易受這種影響。刀盤越大的錐刀越容易受這種影響, 所以我磨出來的前一段,必須保證平鋪在粉碗底部。由這一段粉提供最大的粉餅密度 ,然後我一般多次啟停,就是想盡量讓豆子彈跳的影響減低到最小,操作起來略繁瑣 了,而且還不能用針式布粉器,不然會把粉層上下的顆粒密度打亂,粉餅中下層密度下降 ,對水流的阻力就變弱了,流速會變快一些 目前試過馬達啟動後才丟入豆子,發現滿不穩的,因為每次豆子落入刀盤的量並不穩 想了2種方法 1.豆子丟入後才啟動馬達,但最後一段應該還是比較粗的,比較會跳豆 2.豆子丟到小豆倉後用粉錘壓住豆子,幾乎沒跳豆,但試過當豆子落下時粉錘和豆倉壁會 夾住幾顆豆子 有老玩家能指點一下迷津嗎,總結下長久使用下來的心得 -- QA只是我bilibili找到的留言他的做法,平刀結構應該都差不多,那些宣稱單次研磨的磨豆機 除了落粉殘粉不一樣外,不可能頭尾頭尾的粉徑都一樣,我只是問如何減少這現象 我那磨豆機就是平刀,就是沒壓豆最前段那一坨和最後一段的粒徑不一樣 就馬達轉才丟豆子,磨第1杯流速太快,第2杯調細後剛好,明顯垂直整粉後明顯有比較低 當我以為刻度調對時,再磨2杯,流速沒第2杯那麼慢,18G出36G差了5秒左右 都是18G,就是第3.4杯時,WDT完感覺比較膨,垂直敲擊整粉後感覺沒第2杯低
感謝我再試試幾天看穩不穩定,用過慢慢餵好像還要更細的刻度,都快接近歸0點了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117.2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683370539.A.004.html

charlie1667: 你自己讓不可控變因變那麼多然後來問為什麼不穩定 05/06 20:50

ninelai: 磨粉要均勻用平刀最好 05/06 21:28

jaysuzuki: 同豆同刻度同一天流速不同? 05/06 21:59

CJhang: 填壓有定力 粉量也有控制(?( 05/06 22:33

davidcty: 第3、4杯是一樣的話,那第5第6杯呢?問題說不定是第二 05/07 00:37

davidcty: 杯調細的時候有殘粉或是細粉分佈不理想才會比較慢? 05/07 00:37

steve1012: 慢慢feed試試 05/07 00:55

steve1012: 雖然說壓力的確有點關係 我建議也研究一下布粉有沒有 05/07 00:56

steve1012: 做好 常看到很多wdt影片根本沒弄平就在那邊敲 05/07 00:56

ParzivalEd: 我的大錐刀沒這問題,一直是用來做single dose,很穩定 05/07 01:18

Telumendil: 我的做法固定丟18g進去,再啟動機器,不放壓粉錘,新鮮 05/07 07:02

Telumendil: 的豆子每把都差不多,放越久的豆子流速越飄 05/07 07:02

popo01234567: https://i.imgur.com/y8HwZyy.jpg 05/07 07:49

jaysuzuki: 磨出來有重新秤嗎?有可能是殘粉的問題。慢慢feed+1 05/07 09:13

Icta: https://reurl.cc/jlAORZ 05/07 10:24

Icta: 單講壓倉重量變化造成前後粗細不一的問題 05/07 10:25

Icta: 手動就是慢慢餵豆子,或是diy窄豆倉+壓倉物 05/07 10:26

Icta: 其實現在磨豆機百花齊放,但是認真去想進豆機制的廠商很少 05/07 10:27

Icta: 弄得都是進刀盤以後後端的設計,刀紋也好出粉也好 05/07 10:27

Icta: 但進豆設計很關鍵,怎麼穩定緩慢進豆很重要 05/07 10:28

Icta: feed rate的影響不遜於邊緣刀紋跟轉速的變化 05/07 10:30

Icta: ek43幾種不同進豆auger的設計,磨出來粒徑差異很大 05/07 10:31

longtimens: 跟健檢取尿一樣 磨多一點取中段 05/07 10:35

Aerials: single dose的新趨勢可能會朝dual burrs改善feed rate吧 05/07 11:13

Icta: 老實說我覺得現在的dual burr改善的效果並不顯著 05/07 12:00

Icta: 好幾家弄了一個粗磨錐刀,但本質上跟原本的錐刀上半部差異 05/07 12:01

Icta: 有限,那個差異只要重新設計錐刀上半部就有一定效果 05/07 12:01

Icta: 怎麼去讓前端進豆調整到研磨速度在1g/s以下,乾淨完整進豆 05/07 12:03

Icta: 而不是在前端就先塞車擠壓,我覺得還需要新的設計想法 05/07 12:04

bben900911: 最近看這些討論看下來都在想:難不成C40的跳豆 05/07 13:01

bben900911: 真的是feature而不是bug嗎XDDD 05/07 13:01

Icta: 算特色之一吧,錐刀的角度跟轉速也會讓進豆速率改變 05/07 13:07

newererw: 轉速低可以減少跳豆嗎 05/07 13:10

Yilan995: 這樣niche zero的進豆蓋設計應算是非常好?能防跳豆又 05/07 20:12

Yilan995: 能控制進豆量 05/07 20:12

Icta: 我印象中以前有人測過nichezero裝上去確實有改善粒徑 05/07 20:28

Icta: 以成本跟功能比較下,確實很划算 05/07 20:28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