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3怎麼稅最划算?從報稅流程到省稅撇步

看板 tax
作者 haiduc (小火柴)
時間 2023-04-29 12:20:06
留言 0則留言 (0推 0噓 0→)

2023怎麼稅最划算?從報稅流程到省稅撇步 讓你一次看懂 2023新制 2023年報稅季正式開跑,還搞不懂怎麼報稅?還在為如何減稅而苦惱?《聯合新聞網》統 整了最詳細的報稅指南,從報稅流程、方式到省稅撇步,一一解答您的疑惑! https://reurl.cc/MRK6qX *以上圖表僅供參考,實際情況因人而異。 帶您來了解2023的新制重點:(點擊紅色文字,可以快速查看各新制內容) ▶調高基本生活費 ▶調高綜合所得稅各項金額 ▶其他便民新制 ▌基本生活費調漲至19.6萬 基本生活費是參照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最近一年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60%」來 訂定。去年度(110年度)的基本生活費調高至19.2萬元,比前一年增加1萬元,為歷年最 大漲幅;而今年度(111年度)的基本生活費也有所調漲。 根據主計總處公布,110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325,948元,按60%計算後,今年度的 每人基本生活費為19.6萬元,比去年度增加4,000元,預估230萬戶將受惠。 https://reurl.cc/klKMDK ▌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級距、退職所得免稅額皆增高 受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動,今年度綜合所得稅的免稅額、扣除額、稅率級距都有所 調整,預估有641萬戶將因此受益。其中,一般免稅額從8.8萬,調整至一人9.2萬,增加 4000元;滿70歲之納稅人,免稅額從13.2萬,調整至一人13.8萬,增加6000元。 而標準扣除額、薪資特別扣除額和身心障礙扣除額,每項調升 3.35%。單身者的標準扣除 額,從一人12萬調整至一人12.4萬,增加4000元;若有配偶,標準扣除額將從24萬,調整 至24.8萬,增加8000元。薪資特別扣除額和身心障礙扣除額,皆從一人20萬元,調整至一 人20.7萬元,各增加7000元。 https://reurl.cc/5M9DY7 除此之外,消費者物價指數也連帶影響到課稅級距和退職所得定額免稅金額,課稅級距「 所得淨額的範圍」從5%到40%都有所調動。適用5%稅率的所得淨額,從原本54萬元調高到 56萬元,意即原本所得淨額為540001元至56萬元的納稅人,將從原先適用的12%稅率,改 為使用5%的稅率,各級稅率的範圍也有所異動,可參考下圖。 https://reurl.cc/o0EVlQ 而退職所得以分期方式領取者,定額免稅金額由78.1萬元增加到81.4萬元,調升3.3萬元 ;透過一次領取退職所得者,各級距門檻也從18萬元及36.2萬元,調整至為18.8萬元及 37.7萬元。意即(一)一次領取勞退總額少於「18.8萬*服務年資」時免稅;(二) 一次 領取勞退總額超過「18.8萬*服務年資」時,未達「37.7萬*退職服務年資」的部分,將被 課一半的稅。(三)一次領取勞退總額超過「37.7萬*服務年資之金額」的部分,全數為 所得額,需納入綜所稅申報。 https://reurl.cc/n7Gqk2 ▌其他便民新制 手機報稅增加現金繳納和申請延分期 比照電腦申報,手機報稅增加現金繳納和申請延分期兩項功能,今年若要使用手機報稅, 可將繳款書列印出來,前往金融機構繳稅;3萬元以下稅額可持序號到超商多媒體資訊機 列印小白單,至超商櫃台繳納。手機報稅也新增了一併辦理延期或分期繳稅的功能。 網路申報試辦附件上傳 除此之外,今年網路申報系統也將試辦,讓民眾透過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繳稅系統上 傳應檢送證明文件,透過網路上傳的方式,就不需要另外繳交紙本。 https://reurl.cc/yk9D2q 明年報稅時 18歲需獨立申報所得稅 112年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後,也將影響申報「扶養親屬」,若是家中子女、兄弟姊妹或 其他合於民法規定的親屬,年滿18歲後有所得就要獨立申報所得稅;但符合「在校就學、 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等條件的18歲成年人,還是可以由納稅人列報為受扶養親屬。不 過此規定是於明年5月報稅才適用,今年若要申報「扶養親屬」,依然可照舊制規範。 https://reurl.cc/LNK59X 醫事人員、收入較疫情間減少3成者 適用費用率調升 考量疫情對部分產業的影響,財政部連續三年祭出減稅措施,其中,醫事人員的各項收入 費用率將由去年的117.5%,增至118.75%;而非醫事人員部分,如補習班、養護院、療養 所等等,若是111年度收入總額較110年度、109年度或108年度任一年度減少3成者,費用 率以112.5%計算,此減稅措施皆無須申請,符合條件即可適用,盼望透過此措施,能減輕 其所得稅負擔。 https://reurl.cc/OVK5xR ▌今年省更多! 2023最新免繳稅門檻 去年若要達到免繳稅的資格,單身小資族年收入需低於40.8萬元;雙薪夫妻加起來的年收 入要低於81.6萬元;而雙薪又育有兩個五歲以下幼兒的四口之家,年收入更得低於123.2 萬元,才能免繳稅額。不過今年的門檻有所下降,也就代表更多人將納入「免繳稅」的名 單,聯合新聞網針對不同報稅族群,同步扣除額後試算給您參考: https://reurl.cc/8qx6r4 如何報稅、繳稅、退稅 ▌ 報稅方式有這些 https://reurl.cc/yk9D5E 若納稅人選擇用人工申報,需親自跑一趟附近國稅局窗口,建議將相關文件一次準備好, 才能節省時間。若用電腦報稅、手機報稅,皆需通過身分認證。以手機報稅為例,需經過 以下5個步驟: 1.驗證身分:手機瀏覽器選擇Chrome 100以上或Safari 15,並開啟「手機版申報網站」 ,提供行動電話認證、戶號和查詢碼與行動自然人憑證。 2.填寫資料:確認自己的基本資料,並新增配偶、扶養親屬資料。 3.確認稅額:查看所得稅總額和扣繳稅額資料,可下載所得清單PDF檔。 4.繳退稅款:納稅人有5種繳稅方式可選,分別是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帳戶、委託取款轉帳 繳稅、ATM繳稅、信用卡繳稅和活期(儲蓄)存款帳戶繳稅(限以行動自然人憑證登入) 。 5.完成申報:下載收執聯保存。 ★以下為報稅相關連結,幫助讀者快速找到網站登入。 【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電腦手機報稅網站入口】、【手機報稅教學專區】、 【綜所税試算服務】、【綜所稅申報或試算回復】、【報稅申請表格下載專區】、【各地 國稅局電話網路報稅預約】、【國稅智能客服】、【財政部LINE官方帳號】 ★點選下方圖卡內箭頭看更多手機報稅注意事項 https://reurl.cc/klKnNd https://reurl.cc/eXKMvb https://reurl.cc/EG5V8k ▌ 繳稅方式看這裡 1. 臨櫃:攜繳稅單至代收金融機構,如銀行、農會、信用合作社等繳稅,但郵局不代收 。 2. 超商:稅款上限為3萬元。 3. ATM :各金融單位ATM只要貼有「跨行:提款+轉帳+繳稅」字樣,都能繳稅。 4. 帳戶扣繳税:網路申報,填好帳戶資料直接扣款繳稅。 5. 信用卡繳稅:網路申報,選擇信用卡繳款,輸入卡號後可繳款。 6. 行動支付繳稅:選擇行動支付繳稅,利用行動支付工具App,掃描QR code繳款。 若使用網路申報,除了帳戶、信用卡繳稅,還有其他繳款方式可選,但各有使用限制,扣 款時間點也有差異。下圖為讀者整理各種繳稅方式需留意的限制。 https://reurl.cc/klKn5r ★以下為網路申報繳稅紀錄查詢管道。 【線上繳稅記錄查詢】、【綜合所得稅繳稅結果查詢】、【綜合所得稅委託取款狀態查詢 】 ▌ 報稅公式算算看 Step1:計算所得淨額 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所得 淨額 https://reurl.cc/XLKAX0 今年基本生活費提高至每人19.6萬元,若基本生活費總額比較高,高於免稅額、扣除額、 特別扣除額加起來的數時,差額可以額外從所得總額中減除,若納稅人維持基本生活所需 的費用,則不得加以課稅。由於基本生活費是以數人頭方式計算,同一申報戶人數越多, 減稅起來更有感。 ★以一家四口舉例,有納稅人、配偶、2名讀大學的子女 基本生活費總額:78.4萬元 (每人19.6萬元*申報戶人數4人) 免稅額:36.8 萬元 (一般每人9.2萬元*申報戶人數4人) 標準或列舉扣除額(擇一):標準24.8萬元 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有1萬元、教育學費有5萬元 免稅額+扣除額:67.6萬元 綜合所得總額中減掉基本生活費差額:10.8萬元(78.4 萬元-67.6 萬元) Step2:計算應納稅金額 所得淨額*稅率級距-累進差額 = 納稅金額 https://reurl.cc/mlKxnl 累進稅率代表所得越多,課稅越重,當納稅人的綜合所得淨額提高到一個級別時,對應的 稅率也會提升。今年綜合所得的課稅一樣分成5個級距,為5%、12%、20%、30%及40%。 ★舉例來說,去年有一名納稅人所得淨額為57萬,從上面圖表可得知,其所得就落在54萬 至121萬級別,對應的稅率則為12%。 綜所稅課稅:57萬*12%-39,200元(累計差額)=29,200元。 計算後可得出,該納稅人今年需繳29,200元的稅 Step3:確認是否有「預扣稅款」 有些公司單位會從納稅人的薪資所得中,預扣5%所得稅,或者納稅人入職有同意預扣稅款 。若想知道自己的給付總額,可向公司或國稅局申請扣繳憑單。 Step4:是否達到「抵扣稅額」項目 如果納稅人有投資政府認定項目、買賣自用房屋等,可以從中獲得抵扣綜所稅額的優惠, 抵扣項目分為「投資抵減稅額」、「重購自用住宅扣抵稅額」、「大陸地區已繳納所得稅 可扣抵稅額」,若有達到門檻,納稅人可以從應繳稅額中,再抵減一些稅款。 ★投資抵減稅額:納稅人投資政府鼓勵認定的項目,股票持3年以上,在申報所得稅時, 可以在取得該股票的價款依規定抵減率計算限度內,抵減自當年度起5年內應繳稅額。投 資抵減稅額每一年度抵減的合計總額,不能超過當年應納稅額的50%。 ★重購自用住宅扣抵稅額:買賣的房屋均須為「自用住宅」,出售或重購房屋要為納稅人 本人或配偶名義登記,且買進房屋價要超過出售價。 ★大陸地區已繳納所得稅可扣抵稅額:為了避免重複課稅,如果納稅人在大陸地區已繳稅 額,那這筆錢要從應繳稅額中扣抵,要注意的是,扣抵稅額不能超過因加計大陸地區來源 所得,而要依照台灣適用稅率計算增加之應納稅額。 ▌ 退稅資格、時程表看過來 退稅的概念是政府「預收」納稅人的錢,扣除各種稅額、抵扣項目,加起來的金額多於應 繳納金額,便會發生退稅情形。以下有三個簡單公式供參考: 應納稅額>扣繳金額+可抵扣金額 (要繳稅不會退稅) 應納稅額<扣繳金額+可抵扣金額 (會退稅) 應納稅額=扣繳金額+可抵扣金額 (金額為0不會退稅) 至於退稅管道有哪些,有分為存款帳戶、退稅憑單兩種方式: ★存款帳戶:無論納稅人是用網路申報、稅額試算確認回復、二維條碼申報或人工申報, 都可利用金融機構或郵局存款帳戶辦理,只要在申報繳稅系統或結算申報書上,填妥存款 單位名稱、帳戶號碼、身分證等資料,國稅局會於退稅日直接將退稅款項匯入指定的存款 帳戶。 ★寄發退稅憑單:如果納稅人未使用存款帳戶退稅,國稅局會於退稅日直接郵寄退稅憑單 給本人。退稅憑單沒劃線時,納稅人可帶退稅憑單、身分證、印章,向憑單所列的付款單 位領取現金;不過憑單有劃線時,就必須存入金融機構或郵局,透過票據交換方式,領取 退稅款。 今年退稅時程表: https://reurl.cc/MRK3d4 每年所得稅申報時間為5月1日至5月31日,提醒納稅人一定得在期限之前完成申報,以免 被罰錢。若在5月10日前完成申報,且符合退稅資格,就能成為最早退稅的第一批人。 省錢撇步 ▌善用列舉扣除額節稅 綜合所得稅的扣除額分為「一般扣除額」和「特別扣除額」,兩者的差別在於,一般扣除 額一定要申報,並且每個人都會有;而特別扣除額可自由選擇要不要申報。其中,若要申 報一般扣除額,又有「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兩種方式,納稅人可以根據個人狀 況,從中選擇一種進行申報。 https://reurl.cc/pLeayb 而列舉扣除額則包含了保險、醫藥生育、捐贈、災害損失、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以及 房屋租金支出等六種,申報的同時需要提出收據、證明或相關文件佐證,雖然較為繁瑣, 但若是各項列舉扣除額加起來的金額,超過每人標準扣除額12.4萬元時,使用列舉扣除額 將會更加划算。納稅人可以細看自己是否符合各項條件,以免錯過節稅的好機會,聯合新 聞網也統整了這六項列舉扣除額的規定,供讀者參考: 保險費 適用對象:納稅人、配偶、或受扶養之「直系」親屬 人身保險費: ● 包含人壽險、健康險、傷害險、年金險、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學生平安保險、農民 健康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及軍公教保險。 ● 每一被保險人,每年扣除的上限是2.4萬元。 ● 被保險人與要保人必須在同一個申報戶。 全民健康保險費: ● 可以不受金額限制,全數扣除。 ● 被保險人不需要和要保人在同一申報戶。 醫藥、生育費 適用對象:納稅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 ● 對公立醫院、健保特約醫院、診所和經財政部認定之會計紀錄完備醫院付給的醫療費 用。 ● 掛號費和自付部分的醫療費用都可以申報,且沒有金額限制。 ● 美容手術、月子中心費用、看護費以及有受保險給付的部分不包含在內。 捐贈 適用對象:納稅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 ● 慈善團體:對合乎法規的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依法成立、捐贈、加 入公益信託的財產,以不超過綜合所得總額20%為限。 ● 運動員:透過中央主管機關設置的專戶,對「指定特定運動員」捐贈的金額,以不超 過綜合所得總額20%為限;若是使用相同方法向「未指定特定運動員」捐款,就是核實認 列,無金額限制。 ● 政府機關:對政府、有關國防、勞軍、古蹟維護的捐獻,不受到金額限制,意即捐款 多少,就能扣除多少金額。 ● 政治獻金:對各政黨、政治團體及擬參選人的捐贈,其列舉扣除總額不能超過綜合所 得總額的20%,且捐贈金額不超過20萬元;而個人對同一擬參選人,每年捐贈總額不得超 過10萬。 ● 私校捐贈:針對特定私立學校的捐款,金額不得超過綜合所得總額 50%;若是未指定 捐款給特定的學校法人或學校,可以全數列舉扣除。 今年二月土耳其、敘利亞發生強震,當時若有對此捐款,在明年5月申報所得稅時,可將 此捐款列報為「捐贈列舉扣除額」。不過要特別注意,當時向國防、勞軍或政府捐贈,如 「衛生福利部賑災專戶」,才能獲得全額抵稅的優惠;若是向國內民間團體捐贈,便一樣 有綜合所得總額20%的上限。 https://reurl.cc/qkWGmn 災害損失 適用對象:納稅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 ● 遭受如地震、 水災、旱災、寒害、土石流、氣爆等不可抗的災害,造成房屋、汽車、 機車、或家具等損失。 ● 30天內向當地國稅局申報損失金額,並附上證明文件,如災害發生當下照片、或能證 明損失屬實的證據,取得「災害損失證明」。 ● 受有保險賠償或救濟金部分,不得扣除。 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 適用對象:納稅人、配偶、受扶養的親屬 ● 向金融機構辦理自用住宅借款的利息支出。 ● 房屋登記為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所有。 ● 繳稅年度在此地址辦好戶籍登記,且無出租、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 ● 每一申報戶以一屋為限。 ● 購屋借款利息的扣除,要以當年實際支付的利息支出,減去「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後的餘額,申報扣除,每年扣除額不得超過30萬元。 租屋支出 適用對象:納稅人、配偶、或受扶養之「直系」親屬 ● 在中華民國境內租屋,且為自住,非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 ● 每一申報戶每年扣除數額以12萬元為限。 ● 如果申報有「購屋借款利息」者,不能再扣除,若同時符合兩者資格,可自行計算扣 取金額較高的申報。 ★點選下方圖卡內的箭頭可看更多資訊 https://reurl.cc/0EMKDA https://reurl.cc/1eNKgD https://reurl.cc/LNKab3 https://reurl.cc/Q4KY9Z https://reurl.cc/Ge2nmG ▌勞退自提不列入個人薪資所得 為保障勞工,雇主每個月會提繳勞工工資的6%,作為勞工退休金,這筆金額將會存在勞保 局所設立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中。除了雇主提繳的6%退休金外,勞工也可以選擇自 願提撥1%、2%、3%、4%、5%最高到6%的薪資,作為勞退自願提繳退休金,自願提繳的金額 ,每個月會自動從薪水裡面扣除。 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規定,勞工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提繳退休金的金額,可以 從當年度「所得總額」中扣除,到請領退休金時才需併入所得課稅。 扣除勞退自提金額後,計算所得總額的公式為: 薪資總額(每月工資所得+年終獎金) - 自願提繳金額(提繳工資歸級x12個月x個人自 願提繳的%數) = 個人年度綜合所得總額 ★以每個月工資所得4萬、年終獎金2個月的納稅人為例: 提繳工資歸級應為4萬100元,年終獎金共8萬,因此該納稅人一年的薪資總額為56萬。 若該納稅人自願提繳6%的退休金,則去年度「依勞退自願提繳的金額」應為40萬100x6% x12 個月 = 28872,雇主為他開立的扣繳憑單給付總額就會是,56萬 - 28872 = 53萬 1128。 也就是說,該納稅人的年度綜合所得總額,可以多扣除28872元,若是領取的薪水越多, 勞退自提省稅效果會更有感。 ▌善用「扶養親屬」提高免稅額 大部分納稅人會使用「扶養親屬」來節稅,只要符合條件,每一人便可以增加9.2萬元的 免稅額,滿70歲以上的受扶養親屬,免稅額更能增加至13.8萬元,是相當優惠的節稅方式 。而一般來說,直系親屬、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其他親屬或家屬都能列報扶養,但同時 也要符合一些相應的條件,聯合新聞網整理了簡易圖表,讓您能一圖看懂: https://reurl.cc/Rv3Ybg 在申報扶養親屬的同時,以下幾點需特別注意: ● 無謀生能力的範圍,包括「身心障礙、在學中、因傷殘或精神障礙等,需長期治療而 無法工作;或符合長照扣除額資格;受監護宣告者」在內,必須檢附相關資料證明。 ● 若想申報扶養其他親屬,須和受扶養人同住一個屋簷下,並且提出「戶口名簿影本」 或「受納稅人扶養之切結書」等相關文件,佐證扶養義務。 ● 受扶養親屬的收入也將併入應稅所得,包括股票利息、股票交易所得、銀行利息收入 、土地交易所得等等,皆需納稅,若是受扶養親屬「免稅額、扣除額、基本生活費」的加 總,小於受扶養親屬的所得,申報者不僅無法節稅,反而還需要多繳稅金。 ▌報稅QA一次看 除了以上報稅指南和減稅撇步,聯合新聞網也有整理一些常見問題,幫助讀者更了繳稅的 眉眉角角。 Q1:我去年畢業開始工作,今年要獨立繳稅嗎? A:今年繳稅是繳去年一整年所得,您去年1月到6月還在校就學,今年仍可由父母申報撫 養,同時也是被申報扶養的最後一年。 Q2:我年薪不到42.3萬,應該不用申報繳稅吧? A:若您滿20歲,且是有收入、沒就學身分,就必須單獨申報。依照今年免繳稅門檻,您 一整年收入不到42.3萬確實不用繳稅,但若有扶養親屬,或薪水被預扣等情況,政府還會 退稅給您。 https://reurl.cc/Dmrqdj Q3:上班族的年終獎金、加班費要被課稅嗎? A:依照所得稅法,若年終獎金領超過8萬6001元,會被公司預扣5%稅款。加班費部分,若 納稅人是因工作時間延長(勞基法規定每月加班工時上限46小時)領取的加班費,不用被 課稅;但另一種狀況是公司按月定額給付加班費,屬於「津貼性質」,仍需要納入薪資所 得,應依規定扣繳。 Q4:打工需要報稅嗎? A:若您年齡未滿20歲,但有打工所得,須告知父母一起合併申報。若年齡滿20歲,但仍 是就學身分,可選擇獨立報稅或由父母申報扶養。要注意的是,民法已經將成年年齡下修 至18歲,學生將來滿18歲、有收入,就能獨立報稅,此新制在2024年5月報稅生效。 Q5:夫妻報稅能分開申報嗎? A:依所得稅法規定,夫妻需「合併申報」,除非新婚第一年,或是處於離婚、分居、或 申請保護令的狀態,或其他特殊狀況才能分開申報。 Q6:家人過世還要報稅嗎? A:若納稅人過世,也要有人代為申報綜所稅。除了符合所得稅法規定,過世納稅人的所 得低於過世年度的免稅額、扣除額時,可以免申報外,其餘狀況都要由過世的納稅人配偶 或繼承人申報。以夫妻報稅舉例,若已婚的納稅人過世,配偶須在隔年5月代為申報,若 該過世納稅人單身,或配偶不在人世、受撫養,可能會由子女、其他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 負責申報。 https://reurl.cc/n7Gm16 Q7:我的申報資料要修正,報稅兩次有影響嗎? A:不會有影響,在5月31日申報繳納截止日前,到報稅系統更正上傳申報資料,系統會覆 蓋前一次舊資料。若納稅人選擇人工申報,需再填寫一份完整的申報書。 Q8:我申報期間上傳兩次資料,用信用卡繳稅會被重複扣繳嗎? A:若兩次申報的繳稅金額一樣,且都填同的信用卡卡號,不會被重複扣繳。但如果兩次 金額不同,可在營業時間內向發卡銀行申請取消授權,並重新填卡號繳稅。 Q9:無法一次繳清稅款怎麼辦? A:可申請分期繳稅,最長以36個月為限,本稅、滯納金需按日加計利息,但滯報金、怠 報金及罰鍰不加計利息;有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款需求者,要在規定「納稅期間內」,透過 網路(稅務入口網)、郵寄及臨櫃辦理等3種方式向稽徵機關申請。 Q10:忘記繳稅怎麼辦? A:若納稅人忘記報稅,第一步得先向戶籍地國稅局辦理人工申報,若不便前往,可就近 國稅局查調後,再將文件郵寄至戶籍地國稅局;第二步是到代收稅款金融機構,以現金方 式繳納,要注意的郵局不代收;第三步則是繳交綜所稅結算申報書、現金繳納後證明聯以 及相關文件。 https://reurl.cc/0EMKpK https://topic.udn.com/event/tax_2023?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235.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x/M.1682742011.A.9B5.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