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 113年度香山高中國文科考題

看板 studyteacher
作者 iamred (天氣晴)
時間 2024-06-23 23:19:25
留言 4則留言 (3推 0噓 1→)

依公告備份。 考試時間:100分鐘。 提供答案卡一張、畫線紙六頁。 筆試最低錄取分數:68分 第一部份:選擇題(單多選,共 44 分)【略】 第二部分:綜合題(共 56 分,請使用答案卷,務必標明題號後作答。) 一、形音測驗(每題 1 分,共 10 分) 1. 懲前「ㄅ一 ˋ 」 後 2.「 ㄋ ㄨ ㄛ ˋ 」 管 操 觚 3. 一夫作難而七廟「ㄏㄨㄟ」 4. 靈 「 ㄊ ㄨ ㄛ ˊ 」 之 鼓 5. 寶「ㄨ ˋ 」增輝 6. 探 「 賾 」 索 隱 7. 犀「兕」麋鹿 滿 之 8. 焉 能 「 浼 」 我 哉 9. 「躉」售 10. 行「慊」於心 二、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8分) 1. 示現法 2. 詩六義 3. 化性起偽 4. 詩無達詁 三、填充題(每格1分,共8分。請依原文作答,錯、漏、冗字均不給分。) 1.曹丕〈典論論文〉:「故( ),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 )。」 2.荀子〈勸學〉:「故( ),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3.歐陽脩〈醉翁亭記〉:「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 ),則憂其民;處( ),則憂其君。」 4.王粲〈登樓賦〉:「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 。懼 ( )兮﹐畏( )。」 四、問答題(共18分) 1. 王羲之〈蘭亭集序〉和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二文皆記述了美景和宴集的盛況 ,進而表達內心對於生命的想法。請閱讀二文後回答以下問題: (1)此二文探究的共同核心為何?(3 分) (2)二文結尾情緒不同的關鍵何在?(3分) (3)請試從上二文挑選部分文句,為學生進行駢文賞析的說明。(4分) 甲、王羲之〈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 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 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 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 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爲虛誕, 齊彭殤爲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乙、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爲歡幾何?古人秉燭夜 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群季俊秀,皆爲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 罰依金谷酒數。 2. 請以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為例,簡述公安派的主張並說明如何透過此文提點學 生寫作。(8分) 五、國語文寫作設計(共12分) 請閱讀以下甲、乙兩篇引文,設計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的「情意的感受抒發能力」一題 。內容須包含為學生明列寫作題目(2分)並針對寫作題目提供此二文的寫作引導文字 (10分)。 甲、《左傳 鄭伯克段於鄢》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 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 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 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 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 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 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書曰:「 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 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 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 :「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 其誰曰不然?」公從之。 乙、張惠菁 《比霧更深的地方》 書籍裡尋找可以同理的角色和情境。...比如有一天我讀〈鄭伯克段於鄢〉,它是有關三 千年前一個統治家庭的內爭,演變為一個小國的血流成河。是個關於仇恨引發更大的仇恨 、輕蔑引發更大的輕蔑的故事。然則它又是關於一個善良的小人物,一個微不足道的他者 、比鄭伯家族位階低很多的潁考叔,這個小人物以同為人子的同理心,救贖了一個深陷於 悔恨循環中的權勢之家。這故事非常超越時空,我想,它就算出現在《魔戒》或是《權力 的遊戲》裡,也毫無違和感。或許,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在智能和演算法逐漸變成為我 們自身存在看不見的鄰接面時,人類唯一可能的視角是潁考叔的視角。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1.39.1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719155967.A.754.html

jim471572: 香山高中有公佈試卷囉!06/24 09:51

s942209: 感謝老師的分享!06/24 10:26

iamred: 謝謝 晚點再修改 06/24 12:39

giunrz: 推分享 06/25 09:16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