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Facebook登報槓上蘋果!遭iOS限制的IDFA是什麼?為什麼能斷

看板 iOS
作者 Lyeuiechang (誠誠小屁孩)
時間 2020-12-23 13:17:38
留言 70則留言 (35推 6噓 29→)

新聞來源: 數位時代 Business Next 新聞標題: Facebook登報槓上蘋果!遭iOS限制的IDFA是什麼?為什麼能斷了千萬廣告商財路? 2020.12.22 by 極客公園 https://i.imgur.com/YWBjQGp.png
日前,Facebook在各大媒體刊登大字報控訴蘋果,指出蘋果對IDFA的限制,造成廠商難以 精準投放廣告、有壟斷之嫌。IDFA是什麼?又帶來何種影響? 12月17日,Facebook率先在《紐約時報》等媒體上刊登大篇幅的「大字報」,標題赫然寫 著:「 為了各地的小公司,我們決定站到蘋果的對立面。 」Facebook 表示,每個月都 有超過千萬個小公司,透過他們的重定向廣告工具來雇傭和觸及新客戶,而蘋果在iOS上 對IDFA(廣告識別碼)和程式追蹤的限制,讓小公司無法精準地投放廣告,使得以廣告營 利的平台以及其提供免費服務的商業模式遭到動搖。 https://i.imgur.com/KsXqRwd.png
Facebook為自家平台上的廣告業主發聲。 「 如果沒有重定向廣告,這些小公司的銷售額會銳減60%。 」Facebook談到。除此之外 ,也質疑蘋果對程式追蹤用戶數據的政策,「這些都將迫使公司的商業模式,從免費模式 轉向訂閱制和其他程式內支付,後者都能直接讓蘋果獲利。」Facebook負責廣告業務的高 階主管Dan Levy直指,「 蘋果這麼做是『反競爭』的。 」 先前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因為繞過App Store的分潤政策,被下架了全民遊戲《要塞英 雄》,而Facebook也公開支援Epic Games對蘋果的起訴,「歐盟的《數位市場法案》( DMA)也該為蘋果設定界限了……蘋果就是在利用自家程式生態傷害Facebook。」 https://i.imgur.com/ovQrzWI.png
然而,蘋果CEO提姆.庫克也罕見地在Twitter回應這些「指控」:「對被收集的數據以及 平台如何使用這些數據,使用者都應該有選擇權。Facebook可以和從前一樣,繼續在各個 程式和網站上追蹤使用者,iOS 14中的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只是要求他們先徵求 用戶的同意。」 在人人都對用戶數據被濫用而感到惶恐的當下,蘋果的回應顯得有恃無恐,彷彿只是想保 證使用者「知情同意」的權利。在使用者恐懼四散的潮流裡,蘋果傷害了什麼?又保全了 什麼? 若要明白Facebook為之出面的小公司是怎麼利用IDFA進行數據採集和精準投放的,我們需 要先瞭解IDFA這種綁定在iPhone上的識別碼。各大網路公司用這個識別碼來追蹤使用者行 為、記錄廣告投放所獲得的下載或購買轉化次數,而廣告主以此為基準,決定向各流量平 台支付多少廣告費用。 https://i.imgur.com/Q9BnGew.png
例如,用戶之所以在A電商平台瀏覽過某款商品後,打開B新聞頁面能看到同款產品的廣告 ,正是因為A、B兩個程式讀取用戶iPhone的IDFA。此外,還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當用戶在 社群聊天室和好友提到奶粉,之後切換到電商App,便能看到與奶粉相關的商品,像是被 裝置「監視」著一般。 IDFA此程式收集用戶數據的「開關」,先前是預設開啟的。但在今年6月,這個預設生成 的契約被蘋果撕毀了。在iOS 14上,IDFA從「預設開啟」的狀態改為「預設詢問」,且是 在使用者打開App的初始介面上詢問。 業界普遍認為大部分的用戶都會選擇關閉,作為對 比,會主動將深藏的IDFA關閉按鈕找出來的人僅不到一成。 https://i.imgur.com/qdUEkqA.png
然而,大部分用戶的拒絕授權會讓IDFA變得「名存實亡」,蘋果對IDFA的「主動淘汰」, 給數位廣告行業擲下了一枚炸彈。例如,今年8月Facebook在iOS 14測試版上進行了小規 模測試,結果廣告收入出現了50%的斷崖式下跌。爾後,因各方強烈的反對聲音,蘋果宣 佈將相關更新推遲到明年年初。 蘋果宣佈對IDFA的更新政策後,使用者普遍持正面的態度,是因為對他們來說,先前數據 採集、交換和應用的過程像是一個封閉式的黑箱。用戶並不清楚自身的使用數據在哪個環 節被利用和共用,而科技公司也沒有直接、透明地公開流程。 這種「不透明」成為使用者的恐懼源頭,當適配的廣告出現在用戶的電子螢幕上,就會加 重部分使用者的恐懼心理。但需要注意的是,經過「變形處理」的數據共享是合理且合法 的生意。應用程式和平台在抓取數據、生成標籤、勾勒畫像的過程中,並不會顯示用戶的 名稱或樣貌,因為法律要求這些平台「使用個人資訊時應避免精確定位到特定的個人」。 在經過去標籤和匿名化的處理後,科技公司能獲取的,其實只是一個間接、群體的畫像。 對蘋果新政策幾乎是「一面倒」的輿論,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普通使用者對數位廣告乃 至提供免費服務的網路平台存在「誤解」。使用者之所以能夠享受平台提供的免費服務, 一部分是因為數位廣告系統的支撐供給,換句話說, 在合法的前提下,有營利需求的網 路平台原本就需要使用者拿自身的「數據」作為交換。 這個本該達成的共識,是不容易被使用者感知的,而用戶數據被濫用的風險,卻極其容易 遭致人們的反感。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蘋果對IDFA的限制就要正式生效了。另外,主流的瀏覽器也在逐步 停止對第三方Cookie的支援,Safari和Firefox目前已經預設禁用Cookie,而Chrome在 2022年之前也將停止支援第三方Cookie。 https://i.imgur.com/KJfO9jf.png
這些數據的獲取方式,都要被科技巨頭主動淘汰了。因使用者的不信任傾向,也讓獲取數 據的弊病被凸顯出來,一旦使用者在初始時不給予授權,那先前的廣告行銷策略也就失效 了。 對於Facebook所維護的利用大廣告平台進行投放的小公司來說,IDFA被限制意味著App無 法將收集到的數據回傳,他們沒辦法在不同程式之間找到同一位使用者,難以採取針對性 的廣告投放。然而,他們在短時間內也沒有替代方案,能更好的觸及潛在消費者。 限制IDFA,並不是直接解決使用者被「監視」、「賣貨」的問題。事實上,人們收到的廣 告並不會減少,而是 廣告投放的精確度會大幅下降,用戶收到的廣告會更加隨機、不相 關。 早在兩年前,蘋果便設計了一套針對iOS的廣告追蹤架構SKAdNetwork,作為代替方案。它 與IDFA一樣,可以追蹤廣告投放的效果,但差異在於,SKAd不會追蹤特定的使用者或設備 ,而是只追蹤「行為」。 但對於廣告業主來說,蘋果的替代方案只能達到瞭解點擊或安裝的廣告目標,他們不能將 使用者特徵的數據沉澱下來,也不能對安裝後的深度事件進行優化。因此,SKAdNetwork 依舊受到廣告平台和廣告商冷落。 蘋果為何背叛要「行規」,其問題的本質仍在於商業模式和產品策略的差異。「隱私」這 幾年向來是蘋果產品的「賣點」,在Safari瀏覽器上自動阻斷廣告平台對使用者長期的跨 網頁追蹤、把數據收集和處理都留給裝置本地處理,亦或是隨處可見的隱私提示……這些 安撫使用者的做法,無疑是奏效的。庫克在各種場合反覆表示,「 我們不會把顧客當成 產品(賣掉)。 」 https://i.imgur.com/IZDihTD.png
但蘋果這種對通用識別碼的「淘汰」,也在悄然推動另一種行業格局的形成——媒體大老 也同步開始打造自己的識別碼。掌握了大量用戶數據的Facebook、Google、阿里巴巴、百 度、騰訊、字節跳動等,隨即建造出自己的廣告平台,他們擁有帳號和用戶名稱體系可以 用來定位。而現在,廣告業主失去IDFA的數據,也只能更加依賴這些廣告平台的巨頭。 美國知名行銷技術平台LiveRamp鏈睿的亞太區總經理Frederic Jouve說道,「 媒體巨頭 有能力以自家的識別碼構建出生態系統,形成自我保護和相對封閉的圍牆花園。 」同時 ,那些收集到的數據也只能通用於自家的生態圈內,這無疑是將市場推向分裂與壟斷。 以中國市場為例,當廣告業主和品牌總是處於阿里巴巴或騰訊的選擇困難中,其實就是失 去了自主選擇的權利。 隨著近年來使用者對數據安全的恐懼以及蘋果等公司對行業的「破壞」,也開始動搖平台 秩序的建立者——作業系統廠商。 早在今年4月,小米就在自家的作業系統MIUI 12版本中推出「 照明彈 」的功能,它類似 於iOS 14的新功能,在應用程式查看使用者的剪貼簿、從後台獲取使用者的地理位置,或 者使用麥克風、鏡頭等功能時,該功能會觸發「攔截網」,向使用者發出提醒通知。在「 手機管家」應用程式中的隱私模組,以日記的形式來統計已安裝程式的操作行為,用戶可 以在這個介面關掉其認為被濫用的許可權。 https://i.imgur.com/v81WGW0.png
小米MIUI 12的照明彈功能。 小米發現,這套作業系統上線後,開發者們一開始就向使用者要求最高許可權的次數正在 下降。「照明彈」功能確實為用戶提醒MIUI平台的App合法性,原本該讓使用者知道的資 訊,如今也被清晰地展現出來。 蘋果不久前更新了iOS 14.3,在App Store中建入App「隱私權」資訊。在具體的App介紹 頁面,使用者可以看到「隱私權」資訊會分為三個種類:「用來追蹤您的資料」、「會與 您連結的資料」與「不會與您連結的資料」。 https://i.imgur.com/eIElpZs.png
截圖自網路 其中,「 用來追蹤您的資料 」是指App會收集使用者或設備的數據用於重定向廣告或廣 告評估。然而,「 會與您連結的資料 」不僅收集了這些數據,也會將這些資料與你個人 的身份連結起來,用於第三方廣告、開發者廣告行銷、分析、產品個人化等。「 蘋果曝 光了Facebook追蹤你的所有方式! 」,有網友在Twitter上列出Facebook長達十幾頁的 App「隱私權」資訊,不少人大呼叫好。 如同上述提到的LiveRamp鏈睿,也推出了第三方的解決方案ATS(基於身份驗證的流量解 決方案)。可以將這個過程理解為,在發起廣告請求時,識別碼被套上一個信封後,被發 送給不同的行銷技術平台。當它們拿到信封,讀取到不同的識別碼,藉此完成廣告的投放 。此外,這套方案允許使用者隨時中途退出,「GDPR和中國的《網安法》皆規定使用者有 權利選擇遷出,即停止授權數據方收集個人資訊,例如鏈睿官網上有一個Opt Out(退出 )的選項,用戶選擇Opt Out之後,我們就不會再獲得任何這名用戶的數據。」鏈睿表示 。 https://i.imgur.com/h00ZtUe.png
bleakstar via shutterstock 除此之外,也有新的技術在試圖解決精準行銷和用戶數據的問題,如聯盟式學習、安全多 方計算等技術能夠在不公開數據的前提之下,完成數據建模、提升AI水準。舉個例子,一 家公司擁有使用者的信用卡數據,另一家公司則擁有購房數據,二者可以在不知道對方用 戶數據的情況下,完成兩套數據的綜合和匹配。但實際上,許多中小企業無力採用這些先 進技術,高技術的門檻、昂貴的成本投入、有限的處罰措施,都是中小企業的阻礙。 科技公司該如何索取用戶的資料,而使用者又該怎麼給予,一切仍在動盪之中,形成新的 平衡。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極客公園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0662/facebook-idfa-apple-customer-privacy-policy 心得:這篇剛好整理了差不多是這一陣子有推出針對「隱私」的相關新聞, 當系統升級到 iOS 14.3 之後就可以查看 App 隱私權 項目, 或者也可以非蘋果系統打開 App Store 預覽網頁查看相關資訊,舉幾個例子來說: Facebook: https://i.imgur.com/y4VPr3X.png
Messenegr: https://i.imgur.com/J6wkVzA.png
Line: https://i.imgur.com/1vzsfqp.png
Telegram: https://i.imgur.com/uNleV6o.png
Signal: https://i.imgur.com/pfqe2gh.png
另外在國際版小米手機似乎沒有照明彈QQ(升級後才發現),只有陸版或者EU版才有 -- -- 如果你遇到了上色不全的問題,經反覆驗證是 Firefox 再轉貼文章時的問題, 目前已經解決 Orz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185.2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OS/M.1608700665.A.22D.html

Lyeuiechang: [新聞]有狼師一直戳女學森(.)(.)而被家長吉上法院...12/04 23:42

Xhocer: ) (12/04 23:44

xj654m3: ( Y )12/04 23:46

Xhocer: \|/12/04 23:48

xj654m3: (╮⊙▽⊙)ノ|||12/05 00:47

Lyeuiechang: /|\╰╮o( ̄▽ ̄///)<12/05 01:17

comus: 廢物臉書 12/23 13:19

royroy666: 臉書一堆詐騙廣告還敢來啊? 12/23 13:22

br1312: 臉書和狗偷一堆資訊還投一大堆今晚三小的廣告,精準個屁 12/23 13:24

chenming867: 小米居然也有 12/23 13:28

oscarss07: 蘋果本來就是壟斷啊 下面請推不爽不要用 12/23 13:33

dswerfftre: 是時候開發Facebook phone了 12/23 13:35

edwei: 臉書問題才大吧 12/23 13:44

tsaotsaogh: 不會私下去喬喔 還放消息出來取暖 12/23 13:46

eric112: 憑什麼只有你賺,蘋果也可以抽成才公平吧 12/23 14:04

eric20: 臉書不都是垃圾詐騙廣告而已 12/23 14:12

koster: 但其實這個上了 臉書還是照常推給你垃圾詐騙廣告 除非你不 12/23 14:15

koster: 用臉書的APP 不然你用臉書APP他就可以正大光明收集你資料 12/23 14:16

ho83leo: 好文章,推Telegram 12/23 14:18

andrew1357: 臉書推的廣告真的很爛,老是跑出一些擊敗地精的爛遊 12/23 14:28

andrew1357: 戲廣告= = 12/23 14:28

myvoice: 臉書詐騙廣告才令我厭煩,我覺得他們還是很精準的投放廣 12/23 14:40

myvoice: 告啊,畢竟我上一秒才搜尋的東西馬上就能在臉書看到廣告. 12/23 14:40

eyecolor: 我才看過精品包.馬上出現一堆看就知道仿冒品的廣告 12/23 14:48

eyecolor: 我相信這種廣告也騙到不少人的.. 12/23 14:49

eon4: 馬的B 我上次照一個檯燈給別人看 FB馬上出現那個檯燈的廣告 12/23 15:05

eon4: 立馬刪除FB app 12/23 15:05

yeng1217: 哇嗚 是珍妮佛羅培茲 12/23 15:13

doveplus: 所以我看了幾千次從來沒有下載過那個殺死地精的白癡廣告 12/23 15:15

doveplus: 精準? 12/23 15:15

doveplus: 假賽卡緊啦! FB! 12/23 15:15

venusmoon: 臉書真的很不要___ 12/23 15:35

z22771187: 看到這篇馬上把FB的APP移除 12/23 15:58

z22771187: 靠追蹤別人隱私營利的垃圾企業倒一倒 12/23 16:01

pig: 乾脆說他們槓蘋果是為了社會正義正在推動社會進步算了 12/23 16:07

sing60905: 廢死不可都在投放一些垃圾廣告 精準????? 12/23 16:28

sing60905: 連帶把IG一起搞臭還敢大聲 12/23 16:28

zweibeee: 臉書一堆垃圾廣告 12/23 16:38

kaede0711: 說真的facebook跟google那種廣告會追蹤用戶搜尋的方 12/23 17:05

kaede0711: 式才討厭 12/23 17:05

pm2001: https://support.apple.com/zh-tw/HT208477 12/23 17:17

pm2001: apple的幾個平台一樣會收集使用者資訊做個人化服務阿 12/23 17:19

pm2001: 而且讓廠商沒辦法精準行銷 要砸更多錢 平台更爽 12/23 17:20

dswerfftre: 重點不是收集 是追蹤好嗎? 12/23 17:24

eon4: Facebook追蹤你的內容需要用pdf檔寫出來,長到你會怕 12/23 17:26

cinther129: 文很好 12/23 18:13

PrinceSteven: FB一堆垃圾廣告,還一直推薦你可能認識的人清單才可 12/23 18:31

PrinceSteven: 怕吧! 12/23 18:31

leo255112: 第一次想讚美廚師 12/23 18:56

gfhnrtjpoiuy: 垃圾行為還講的冠冕堂皇 祖克柏真的跟支那沒兩樣 12/23 19:04

akemidk: 最近舔支那舔很兇,可能希望在維尼熊的領土開放吧 12/23 19:28

letyoufree: 這次我站蘋果這邊 12/23 19:52

swordmr20: 垃圾臉書 12/23 19:58

j198811: 簡單啊,開個api給程式偵測是否開啟,沒開啟就不能用就 12/23 20:12

j198811: 好啦!想用的就會去開,不想用的就會刪程式 12/23 20:12

maplefff: 這公司到底是有什麼問題,公開給自己抹黑嗎? 12/23 22:53

maplefff: 誰會想要被跨站追蹤,出來喊這個是被噓不夠? 12/23 22:54

plug: 臉書不想跟$$過不去,本來兩面收的$被蘋果端走,當然要吠 12/23 23:29

zingy: 限制言論自由的臉書...噁心! 12/24 00:51

CDing: 廢物FB 爽 12/24 02:16

bbace: 笑死 垃圾FB還有臉講別人 全球最大的垃圾廣告商就是你FB 12/24 02:47

bbace: *平台 12/24 02:48

abccat0520: fb一堆垃圾詐騙廣告 12/24 05:29

hshinglin: 垃圾臉書 自取其辱 12/24 05:44

buyoption: 臉書 12/24 07:40

adon0313: 不會自己開發系統 手機嗎 12/24 10:07

a1106abc: 支持蘋果~憑什麼預設追蹤個人隱私 12/24 10:14

chienyu2001: 推蘋果 這點才是真的領導市場 12/24 10:44

yayagogo109: 蘋果總是不讓我失望 12/24 11:00

ecllyhpqno19: 蘋果1票!臉書廣詐騙+農場爛文+智障手遊廣告就飽了 12/26 19:43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