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品] Bell Race Star 安全帽 w/ Sena 50s 開箱

看板 biker
作者 Virex (臉黑非洲人QQ)
時間 2021-10-30 02:21:07
留言 22則留言 (14推 0噓 8→)

《部品名稱》Bell Race Star & Sena 50s 官方照片 https://i.imgur.com/bI5X4qi.png
帽體規格 https://i.imgur.com/5CN29uO.png
外觀 https://i.imgur.com/vNLSt9U.jpg
https://i.imgur.com/Gqq1KGL.jpg
https://i.imgur.com/pebHxYz.jpg
https://i.imgur.com/bIrvavr.jpg
https://i.imgur.com/OtCeXV1.jpg
https://i.imgur.com/AKuOhZV.jpg
https://i.imgur.com/s66rChs.jpg
額頭 logo https://i.imgur.com/pryGqgV.jpg
https://i.imgur.com/vRBZWTu.jpg
帽子線條一路拉到鴨尾 https://i.imgur.com/mERKPQc.jpg
https://i.imgur.com/0ByDubZ.jpg
左右碳纖維跟 BELL 字樣 https://i.imgur.com/mF31pjd.jpg
https://i.imgur.com/VE3zHyO.jpg
https://i.imgur.com/w6OHhT0.jpg
https://i.imgur.com/zGng9Ay.jpg
鴨尾左側的型號 https://i.imgur.com/LsHxi0b.jpg
最後端,DOT 與 SENLL 字樣 https://i.imgur.com/AfqQf3j.jpg
進排氣口的部分,都是無段落的撥桿設計。 額頭進氣口 https://i.imgur.com/NjlQ8a7.jpg
https://i.imgur.com/OJixcCW.jpg
頭頂前方進氣口 https://i.imgur.com/zAHJFnk.jpg
https://i.imgur.com/vBYEQyb.jpg
頭頂後方排氣口 https://i.imgur.com/5WDQvia.jpg
https://i.imgur.com/fGWyTUo.jpg
下巴進氣口 https://i.imgur.com/DbjQiZv.jpg
https://i.imgur.com/Tnkq3EQ.jpg
下巴內部還有個矽膠塞, 可以選擇塞著讓下巴進氣往鏡片吹,或是抽起直接吹往嘴巴。 https://i.imgur.com/I9G2hiN.jpg
正面有個小鼻罩,然後兩頰 EPS 上有 BELL logo https://i.imgur.com/bBSYG0Z.jpg
帽口,可以看到,兩頰是有做緊急快拆設計的, 但覺得 BELL 設計的拉取點位置太裡面了,有點微妙。 然後跟 Star 一樣是有頸圈的設計。 https://i.imgur.com/HciFPaq.jpg
下巴罩,整體性真的很棒 https://i.imgur.com/jJ51bco.jpg
https://i.imgur.com/WV3KKvb.jpg
https://i.imgur.com/Qr7jfX3.jpg
https://i.imgur.com/5BeGhJP.jpg
https://i.imgur.com/LLTzLTi.jpg
扣具則是賽事帽唯一選擇的雙 D 扣,尾端是磁吸設計。 D 環上有 BELL 的創立時間,1954 年。 https://i.imgur.com/Z14PEuC.jpg
https://i.imgur.com/fmENhMl.jpg
https://i.imgur.com/q23XsRQ.jpg
頭頂內襯 https://i.imgur.com/Uzrp9kv.jpg
https://i.imgur.com/J74Ipef.jpg
https://i.imgur.com/qON1PDK.jpg
正上方還有多一塊,看起來是可視使用者頭型決定是否要拿掉。 https://i.imgur.com/ACcxMdU.jpg
拆下後露出緩衝層, Bell Race Star 是採用 Flex 緩衝技術。 所以是有三層的,分別為 EPO、EPP、EPS 對應不同速度的衝擊。 https://i.imgur.com/t7jjm4O.png
最裡面黑色部分為 EPO ,中間紅色為 EPP,最外層則是 EPS。 https://i.imgur.com/I7ya2c4.jpg
這頂的氣道以歐美帽廠來講,蠻淺的。 https://i.imgur.com/CIKC4uJ.jpg
SNELL 貼紙也貼在這邊 https://i.imgur.com/bCzjCwu.jpg
兩頰的部分,三個點對應的是磁吸的頰襯。 這頂是較早期的版本,沒有預留耳機孔,後期版本就修正為有預留了。 https://i.imgur.com/adDBezs.jpg
頰襯 https://i.imgur.com/bYKAHpX.jpg
不過運氣不錯, 剛好頰襯裝完後有個凹槽處可以塞耳機,還很一敗。 ( 此耳機為 SENA 10C PRO ) https://i.imgur.com/uTwvTLa.jpg
https://i.imgur.com/JzzODcH.jpg
https://i.imgur.com/JPGCfIg.jpg
頤帶為可拆式 https://i.imgur.com/ZMFqqbM.jpg
頸圈 https://i.imgur.com/wQ4YI08.jpg
內襯一覽 https://i.imgur.com/z8PwUTj.jpg
順帶一提,RACE STAR 與 PRO STAR 除了束口袋型的帽袋外,還都有附贈手提帽袋。 https://i.imgur.com/L8Ai28t.jpg
最後快速開箱一下 SENA 50S 外盒 https://i.imgur.com/tTKppO6.jpg
https://i.imgur.com/K8d61mt.jpg
https://i.imgur.com/hbhJ0tG.jpg
https://i.imgur.com/fM2Yxjn.jpg
開箱 https://i.imgur.com/SMxCwOe.jpg
所有配件 https://i.imgur.com/gnrTvep.jpg
主機天線打開長這樣,但平常其實不會開就是。 https://i.imgur.com/YUK2BqZ.jpg
主機金屬接點 https://i.imgur.com/9ML0aQO.jpg
充電孔也改用 TYPE C 了 https://i.imgur.com/UhprABS.jpg
底座我是用夾式的,一樣有金屬接點,主機直接扣上即可。 https://i.imgur.com/L0xpNVl.jpg
主機扣上後要釋放主機的話,按壓旁邊銀色那顆紐就可以抽起。 https://i.imgur.com/ZZIljEW.jpg
底座下方有個溝通按鈕,使用後會直接切斷耳機所有訊號。 但很可惜不像以前玩耳機時,有些藍芽耳機按下去會用麥克風收音。 雖然 50S 機體上也沒麥克風可以收音就是。 https://i.imgur.com/rbUH0Xu.jpg
底座內側是直接連接耳機與麥克風,要更換麥克風要拿六角板手拆螺絲才能更換。 https://i.imgur.com/zToB6vX.jpg
裝上後,長這樣,原本想往後把 BELL LOGO 直接蓋掉,但頸圈卡點在那就作罷了。 https://i.imgur.com/rV0NM60.jpg
https://i.imgur.com/UzzBaFo.jpg
實際配戴,未裝 50S 前 https://i.imgur.com/7uUQZl6.jpg
裝了 50S 後 https://i.imgur.com/LQUe9ve.jpg
https://i.imgur.com/a6q7PD5.jpg
https://i.imgur.com/HGlrNFc.jpg
《體驗感想》 先來講帽子的部分,整體來說, Race Star 優於 Star 有感的地方。 1. 通風,不知道為什麼,明明額頭與頭頂進氣口根本一樣,但通風明顯強很多。 2. 下巴進氣口的手感,Star 是大滑塊,Race Star 則是撥桿,但撥桿手感很好也明確 。 3. 內襯材質,Race Star 的內襯材質超舒服... 雖然平常戴頭套的話感受度差別不大。 4. 頰襯磁吸,很潮、很好拆。 5. FLEX 緩衝技術,這是當時 BELL 自家研發的最頂級技術。 ( 但目前在 Moto-10 有名叫 Spherical 的新技術就是 ) 6. 不知道為什麼,Race Star 的鏡片扣很順手,Star 的話扣沒問題,但開要很大力。 再來講講 SENA 50S , 會入手的原因,就... 想試試旗艦款加上配色很符合這頂帽子。 實際功能確實多到爆,但周圍沒人用 SENA 就廢一半了 QQ 改用 TPYE C 讓線可以少帶一條。 而底座跟機身的金屬接點的設計確實很棒,不用接線也減少線折到的機會對懶人而言是 加分的。 原本還有考慮 Sena 50R 和 Cardo Packtalk, 但前者主機不可拆的設計覺得不方便,雖厚度因此薄了一點,但最終還是放棄這選項。 後者則是因為當下沒看到特別甜的價格,最後就選擇 SENA 50S 了。 -- 如果純試戴過的話, Arai RX7X 戴 XL Shoei X14 戴 L Xlite X-802R 戴 XXL 現在手邊有的帽子 Nexx X.Wed2 戴 XL Nexx SX.100R 戴 XXL Icon Airfilte 戴 3XL Raven Ipsum 戴 XXL Bell Star 戴 XL (微夾,但自己加海綿調整後好很多) Bell Race Star 戴 XL (微夾,但不知道是不是 FLEX 的關係,沒 Star 調整前夾,所以就沒特別加海綿) 曾經有過的帽子 Nitek 戴 XL (微夾) OGK Kaumi 戴 XL,但那時候不懂,後來感覺買大了,應該 L 比較合適點。 SRT 與 STAR 系列是共用鏡片的,可以去試試它的快拆,很有感。 自己戴著帽子的情況下還能更換鏡片,這真的在其他帽子上很難做到。 目前還沒過這種情況。 我戴過直接夾爆的帽子應該是 Nitek 12K 的版本,戴上去直接很有感頂到 EPS。 我自身感受上整體進排氣各方面都變好了, 最近變涼了,眼鏡起霧狀況也比 Star 好很多。 尤其昨天跟今天晨跑都有遇到飄雨,昨天雨勢比較大一點,進氣孔全關騎車也還好。 這頂帽子大概九月底拿到,所以也有蠻炎熱的天氣戴出門的,整體而言我覺得蠻涼的。 但這點讓我蠻匪夷所思的,明明前面進氣口跟 Star 基本雷同,怎會有那麼明顯差異。 這猜測跟我自己所想的差不多, 但可惜我那顆 Star 是有 Mips 的版本,所以 EPS 上多一片 Mips 擋住。 沒辦法很直觀的觀察這部分細節。 總之,以內襯的舒適性、整體通風,Race Star 都是蠻明顯優於 Star 的。 反正都要開了,就盡可能提供一些資訊,加上個人喜歡買冷門品牌,開箱也少 (? Eliminator 我也很喜歡,但喜歡的 Carbon 或 RSD 聯名款都不太便宜。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87.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635531669.A.7BC.html

as5656v: 超詳細 推 10/30 02:54

alfa28: 想請問頭型/原本帶過什麼帽子跟尺寸之比較! 10/30 08:40

jacky791111: 謝謝分享,照片也好多細節,感覺很不錯的帽子耶!可 10/30 10:10

jacky791111: 惜太晚有這篇,已經下訂帽子~ 10/30 10:10

larry901117: V大的開箱文總讓我佩服不已 10/30 10:12

lucky123820: 推開箱 10/30 11:10

alfa28: 謝謝V大,我戴RX7X XL想入手bell SRT. 10/30 15:38

lucky123820: 期待樓上開箱,也在考慮SRT 10/30 16:50

pttLithium: 戴過舊款STAR真的是上品,但鏡片的鍍膜和質感真的慘 10/30 23:51

pttLithium: 不忍睹,用沒幾年防霧防潑水效果整個近乎零….(沒有 10/30 23:51

pttLithium: 頻繁清洗,皆用中性清潔劑)希望樓主新款有改善此缺 10/30 23:51

pttLithium: 點了 10/30 23:51

ElrosHsun: bell我戴真的夾爆QQ 頭頂後有兩角的可能沒辦法 10/31 12:56

Schlink: 請問排氣效果和BELL STAR一樣的不優嗎?謝謝 10/31 13:36

Schlink: 還是因為進氣變明顯而有感變好? 謝謝 10/31 13:41

Schlink: 多謝心得,我猜可能是額頭內襯有相對應打洞,加進氣道的 10/31 16:15

Schlink: 角度也有差異,所以體感增加了。 10/31 16:15

Schlink: 如果內襯長的雷同,那可能就是額頭和頭頂的進氣道角度和 10/31 16:17

Schlink: star不同。 10/31 16:17

alien818: 這開箱有夠詳細,感謝分享 11/03 08:05

momomo29: 謝分享,自己前陣子從Sol sf5換了bell eliminator 重量 11/13 12:17

momomo29: 通風升級有感,荷包也很有感 11/13 12:17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