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作者本人不了解作品解讀很正常吧

看板 WomenTalk
作者 donaldmusk (DonaldMusk)
時間 2022-09-21 14:43:11
留言 256則留言 (47推 4噓 205→)

常常有不懂文學的人批評語文教育 說作者都不一定能正確回答關於他文章的題目 這樣的題目有什麼意義 我高中的時候曾經問過一個來學校演講的作家怎麼看這個現象 他說 文字在完成之後就脫離作者 每個讀者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 其實仔細想想 同一篇文章 作者在多年以後回頭看可能也忘記自己當初在想什麼了 很多人國中時候寫的中二文章 長大以後看也和當年的心情不一樣 所以作者不會解讀作品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吧 以此批評語文教育是不是自曝其短 -- 有簡答題讓你自由發揮啊 設計的好的題目只會有一個選項能通 如果事後發現其他選項也通的話就會送分 btw 我以前曾經有一篇八卦廢文被參考書拿去改編成題目 當時我氣到打電話請他們撤下來 現在覺得很可惜 若是能保留下來應該更有趣 btw2 所以我高中的時候特別喜歡國學常識的題目 因為有正確答案很好拿分
中華民國自己就是被貶的 所以選很多被貶文人的文章 高中以前的學校教育只讓我學到人心險惡 三個字是怎麼算的
學測作文有簡答題 上面一長串的討論你都沒看嗎 作者的意思也很重要 但是作者功力不好寫出來讓讀者全部誤解不能怪讀者啊 就像很爛的反串 字面意義會讓讀者誤會很正常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193.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63742593.A.ACA.html

RamBoChan05: 問題是拿來考試,請問正確答案是什麼答案,作者都沒09/21 14:47

RamBoChan05: 辦法說了算,考這種題目是在哈囉09/21 14:47

c80352: 雖說如此 但如何解讀總會有個相對合理的選擇 只要能指出 09/21 14:48

c80352: 文本中的哪個細節能支持你的解讀且無矛盾 要考選擇也行09/21 14:49

c80352: 所以問題是題目出得不好 而不是用藍色窗簾批評語文教育09/21 14:50

c80352: 而且說實話語文教育爛的不是這點 整體方向就大有問題了w09/21 14:51

RamBoChan05: 你講的這種題目往往都不是簡答題,而是選擇題,再來09/21 14:53

RamBoChan05: 確實簡答可以讓你深思熟慮過後寫出來,甚至你可以提09/21 14:53

RamBoChan05: 出你的論點,但考試制度的審題老師可不會和你去討論09/21 14:53

RamBoChan05: ,只會在你的考卷打分數,我不認為這樣子的考題能夠09/21 14:53

RamBoChan05: 幫助學生什麼 09/21 14:53

levs: 作者寫作時可能還是有自己想法,只是不會限制讀者想怎麼看。09/21 14:54

levs: 不是不會(不能)而是選擇不那麼做,放任給讀者自由想像。09/21 14:55

RamBoChan05: 而且這個不是教育制度,應該說是考試制度的問題09/21 14:56

levs: 至於你說的那些批評者的意見,我覺得是指出題者的解讀不代表09/21 14:56

levs: 作者當初寫作時就是有那樣的想法。09/21 14:57

RamBoChan05: 要考這種題目不如開個讀書會可能比較有幫助09/21 14:57

arnold3: 我自己寫的作品 過幾年來看也看不懂寫啥09/21 14:58

levs: 但我覺得如果要把讀者可自由解讀作品這點拿來講語文教育出讀09/21 14:58

levs: 解題沒意義,好像不太合理。 09/21 14:58

levs: 因為對語言文字文章的解讀還是有共識在的,如果出題者不是只 09/21 14:59

levs: 有一個人而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過的團隊,那也算是一種有權 09/21 14:59

levs: 威的共識。學生在這樣的訓練下(即使是選擇題)還是多少能磨練09/21 15:00

levs: 出與權威之間的共識,將來再以這種被鍛鍊過的能力寫作或從事 09/21 15:00

levs: 相關工作。 09/21 15:00

beartsubaki: 如果每個讀者有可以有自己的解讀 那你課本定個正確答09/21 15:02

beartsubaki: 案要人回答是在幹嘛 隨人解讀只要能通就不該被算錯囉09/21 15:02

RamBoChan05: 樓上講的套用在義務教育完全沒有用,因為出題都是學09/21 15:03

RamBoChan05: 校老師出,甚至老師還可能因為選項出不好送分09/21 15:03

beartsubaki: 強調原作派與望文生義派其實一直吵架沒停過啦 終究只09/21 15:03

levs: 老師相對於學生當然算是權威啊09/21 15:04

beartsubaki: 會淪為自助餐罷了 沒啦 只是想說這句話就是會有語病09/21 15:04

RamBoChan05: 你在這種強迫有正解的環境只會覺得國文很無聊,根本 09/21 15:04

RamBoChan05: 沒辦法養成自己思辯的能力09/21 15:04

levs: 不會耶我覺得我還蠻會懷疑跟思辨的XD09/21 15:05

RamBoChan05: 你自己也說老師是權威,那你怎麼知道多少孩子會因為09/21 15:06

RamBoChan05: 這樣的環境對國文失去興趣09/21 15:06

levs: 我覺得國文是在養成跟自國內擅長語言使用的知識分子之間的共09/21 15:06

levs: 識。09/21 15:07

RamBoChan05: 至少我曾經就被同學問過他沒辦法喜歡國文的問題09/21 15:07

levs: 說真的我覺得一個小孩對語言或文學的興趣與家庭教育關係較大09/21 15:07

levs: 。父母親的語言能力高通常會幫孩子奠立較優秀的語文基礎。 09/21 15:08

levs: 如果再加上父母有閱讀習慣那更是影響巨大。 09/21 15:08

levs: 不如反過來去看那位同學他幼稚園到國小階段的語言使用狀況09/21 15:09

levs: 學校課程如果能學好奠立的是與自國知識分子之間的語言共識,09/21 15:10

levs: 將來要寫文章當文學家還是歷史學家還是法學家都很需要這項能09/21 15:10

levs: 力09/21 15:11

kilhi: 作者已死論09/21 15:13

RamBoChan05: 我覺得你講的使用習慣跟閱讀興趣是有落差的,如果你 09/21 15:13

RamBoChan05: 在國文這科一直受挫,會喜歡閱讀的機率有多少?不喜 09/21 15:13

RamBoChan05: 歡閱讀就不會對作品解讀有興趣吧,我自己一直覺得學 09/21 15:13

RamBoChan05: 習就是為了讓小孩子在某些東西產生興趣,我沒辦法認 09/21 15:13

RamBoChan05: 同這種題目的原因也是在此 09/21 15:13

kilhi: 所以作者先回答完問題留證據比較安全 09/21 15:14

kilhi: https://i.imgur.com/OmcNcGM.jpg 09/21 15:15

levs: R大的看法是把學校教育放在很重的位置吧。 09/21 15:16

RamBoChan05: 如果你認為要提高能力當然沒有問題,但我覺得台灣就 09/21 15:16

RamBoChan05: 是在義務教育及考試制度把心力都放在提高能力,根本 09/21 15:16

RamBoChan05: 不注重小孩興趣,所以我才嚴重排斥這種行為 09/21 15:16

RamBoChan05: 但事實上學校教育在台灣就是很重的位置不是嗎 09/21 15:18

levs: 我的意思是有些小孩其實在進學校以前就養成閱讀習慣了 09/21 15:19

levs: 家裡有大人常在看書,小孩自然會模仿(身教),更不用說會帶著 09/21 15:19

levs: 讀的那種家長。 09/21 15:19

levs: R大的意見意思是把一個人對閱讀的興趣主要歸因在學校教育上 09/21 15:20

levs: 學校語文教育考試受挫也是歸因在學校教育上 09/21 15:24

tmpss90105: 以前背文言文也只是被貶官員發廢文討拍而已,想不到以 09/21 15:24

tmpss90105: 後被放在課本 09/21 15:24

levs: 但我接收過的資訊是說一個人幼年時期與父母之間的對話, 09/21 15:25

levs: 累積的字彙數量跟深度會影響到他上小學三年級以後的成績 09/21 15:25

levs: (一二年級就低分的那是有特殊問題要處理) 09/21 15:26

levs: 三年級以後課本使用的文字與一般口語會開始有明顯差異 09/21 15:26

RamBoChan05: 我確實在學齡前就有閱讀興趣,但我家沒有人有閱讀習 09/21 15:26

RamBoChan05: 慣,只是單純發現我對哥哥姊姊幼稚園課本有興趣,而 09/21 15:26

RamBoChan05: 且我家經營舊書攤,很多書可以看,但即便如此我也懷 09/21 15:26

RamBoChan05: 疑過學校教育,甚至因為這樣對國文感到反感,一段時 09/21 15:27

RamBoChan05: 間完全沒有閱讀,但我是痛苦的,因為在當時我認為學 09/21 15:27

RamBoChan05: 校教育應該不會是錯的,但是卻讓我有那麼大的矛盾感 09/21 15:27

RamBoChan05: ,多少人能在學齡前就對閱讀產生興趣,也不是所有人 09/21 15:27

RamBoChan05: 家裡都有提供閱讀資源,所以我才會認為學校教育應該09/21 15:27

RamBoChan05: 要引起學生興趣 09/21 15:27

ARTORIA: 我基測國文就是錯一題這種的沒有滿級分 氣死09/21 15:27

levs: 我以為學校教育是要幫助學生適應社會或在社會上如魚得水 09/21 15:29

levs: 至於興趣我覺得應該不是學校的責任 09/21 15:29

RamBoChan05: 你講的學校教育目前在台灣也不存在吧 09/21 15:31

levs: 像我家當時擺了一些書,我選了語文類,我手足選了自然科學類 09/21 15:31

levs: 這是沒有人引導的狀況下自然發生的,後來我選一類手足選三類 09/21 15:31

pttnowash: 藍色窗簾效應09/21 15:32

levs: 。我講的是幼稚園到小學低年級期間的選書喜好XD 09/21 15:32

RamBoChan05: 台灣人一天花多少時間在學校,甚至還有晚自修補習班09/21 15:32

RamBoChan05: ,如果不在學校培養興趣,那我不知道他們還有多少時 09/21 15:32

RamBoChan05: 間可以培養興趣 09/21 15:32

levs: 我最近三個禮拜讀完四本書,我不覺得學校教育有害我沒興趣XD 09/21 15:34

RamBoChan05: 那你可能在求學階段沒有感受到,恭喜你 09/21 15:35

levs: 我是把學校填鴨考試跟自己喜歡閱讀當成兩件事 09/21 15:37

levs: 其實我在學校國文頂多也只考85-90不是什麼高材生資優生 09/21 15:38

levs: 而且國文老師以前還毒打我XD 我還是沒討厭國文 09/21 15:39

levs: 因為就是自己從小喜歡做的事情,沒必要因為討厭的人事物受影 09/21 15:39

levs: 響。 09/21 15:39

levs: 不過我有因為另外某一科被毒打而討厭該科,所以好像也算懂你 09/21 15:40

RamBoChan05: 我曾經在高中和國文老師提出這個問題,這樣子的教育 09/21 15:40

levs: 的心情,只不過我是本來就對該科沒有太大的興趣就是了。 09/21 15:41

RamBoChan05: 到底想帶給我們什麼,老師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在這件 09/21 15:41

RamBoChan05: 事以前我在學成績一直還不錯,只是我深深感受到每天 09/21 15:41

RamBoChan05: 花這麼多時間在學校,卻不在乎你有沒有懂.會不會.喜 09/21 15:41

RamBoChan05: 不喜歡,只在乎成績幾分,最後帶離開學校的又有多少09/21 15:41

levs: 我也問過數學老師可不可以解說公式,老師要我死背XD 09/21 15:41

levs: 我是沒因此討厭數學,反正我本來就沒有很喜歡數學:P 09/21 15:42

RamBoChan05: 雖然最後看清楚學校荼毒我多少之後我還是重拾了閱讀09/21 15:42

RamBoChan05: ,但我覺得這一切沒必要發生 09/21 15:42

levs: 我也是超級發問王質疑王,導師跟各科老師公認的:P09/21 15:42

levs: 我也是後來看清楚是毒打我的人不對,然後重拾某科XDDDD 09/21 15:43

levs: 不過回想起來,那些教育就只是在累積與知識分子的共識罷了 09/21 15:44

levs: 如果因為諸多原因放棄或中斷,那也只能說是當時自己的選擇09/21 15:45

lovekimbum: 確實有 作者已死 的理論 09/21 15:46

levs: 我後來反而覺得,同樣的教育方式對於部分學科我還是保持高度 09/21 15:47

levs: 的興趣,那或許代表剛好我就是喜歡那些學科,至於那些因為被 09/21 15:47

longhandsome: 三個字 結構主義 09/21 15:48

levs: 老師毒打怎樣的理由,也許的確是造成過陰影,但也只能說就是 09/21 15:48

levs: 沒那麼喜歡吧。 09/21 15:48

levs: 換個角度來說認清楚自己在學習上受興趣影響非常大 09/21 15:49

levs: 也認清楚世界上有更多的人沒有那麼高度的興趣取向 09/21 15:50

mzmzz: 那就是沒有標準答案 09/21 15:50

levs: 更多的人是願意不分是否有興趣也願意忍耐學習 09/21 15:50

LosDHunTom: 教育面上,問題是在出考卷的,才會顯得國文閱讀題沒 09/21 16:05

LosDHunTom: 邏輯。出得好的,都能明確指出選項錯的原因為何 09/21 16:05

LosDHunTom: 另外一點是「選擇題」這種現代化的建制,對其他科可 09/21 16:10

LosDHunTom: 能還好,但對於文學或單純的閱讀能力而言都不是很好 09/21 16:10

LosDHunTom: 的評量手段,畢竟是非對錯此種二元對立在文學作品中 09/21 16:10

LosDHunTom: 太容易被挑戰,且制式化到學校後也會延伸出各種問題, 09/21 16:10

LosDHunTom: 只是目前短時間也想不到更好的方法 09/21 16:10

levs: 通常會有四個選項 不是二元對立 09/21 16:16

leo021566: 這篇文章才自曝其短吧 這種問題拿來考試??國高中有多 09/21 16:16

leo021566: 少簡答題讓你發揮??完全看不到論述邏輯在哪 09/21 16:16

LosDHunTom: 另外,也因為二元對立此一結構主義式的信仰,造就了追 09/21 16:20

LosDHunTom: 求唯一真理的反應,才使得作者的話被視為正確答案。 09/21 16:20

LosDHunTom: 但這種概念五十年前就被挑戰,所以巴特才提作者已死, 09/21 16:20

LosDHunTom: 意圖解構作者的無上尊崇地位,與此同時從二元改為強 09/21 16:20

LosDHunTom: 調多元,這不單是文學面的,更多連結到人與文化,也是09/21 16:20

LosDHunTom: 我們這時代的人為何處處強調「多元」的原因之一,而上 09/21 16:20

LosDHunTom: 上一個世代卻更喜歡結構主義的對錯分明。換言之,原po 09/21 16:20

LosDHunTom: 遇到的是不同世代在認識論上的差異,我不會說哪個好 09/21 16:20

levs: 反過來說讀者需要在閱讀過後把自己理解的感想縮減到能成四個 09/21 16:20

LosDHunTom: 哪個不好以免又陷入二元對立,但可以確定的是二元對 09/21 16:20

LosDHunTom: 立此一概念已經逐漸消解了。只是「多元」也有多元的 09/21 16:20

LosDHunTom: 問題就是了,那也是未來的問題了09/21 16:20

levs: 選項中選出最貼近的一個。 09/21 16:20

levs: "從" 09/21 16:21

chirex: 你發文結果底下推文幫你超譯的人就是啦 09/21 16:21

levs: 因此不只需要理解文章,同時也必須對選項能理解 09/21 16:22

LosDHunTom: 回應一下某樓,所謂二元對立,問題不在選項有多少, 09/21 16:23

LosDHunTom: 選項就算到一百個,仍然會有某些是「對」某些是「錯」 09/21 16:23

LosDHunTom: ,這個對與錯才是二元對立 09/21 16:23

levs: 我知道你是在說對錯的二元對立,但問題是考試實際出的選擇題 09/21 16:24

levs: 通常對於一個問題會有四個答案可以選 09/21 16:24

levs: 讀解通常不是考是非題而是選擇題,在這點上我覺得用二元對立 09/21 16:24

levs: 來講考試的讀解題怪怪的 09/21 16:25

levs: 是非題才是一個選項提供學生選擇對或錯 09/21 16:25

LosDHunTom: 選擇題仍是是非題的變形呀,選擇題也會導出「這個選 09/21 16:30

LosDHunTom: 項是對的」「這幾個選項是錯」這一概念不是嗎,重點是 09/21 16:30

LosDHunTom: 背後所蘊含的二元對立邏輯,而不只是形式上的變化。09/21 16:30

LosDHunTom: 所以我很不喜歡選擇題與文學的結合,但我也想不到更經 09/21 16:30

LosDHunTom: 濟實惠的方法 09/21 16:30

levs: Q:高大明在探望鄰居奶奶之後最後決定要做什麼? 09/21 16:34

heat0204: 要記得加上/* */ 09/21 16:34

levs: 1.去雜貨店買奶奶最喜歡吃的巧克力給奶奶 09/21 16:34

levs: 2.去市場買奶奶最喜歡的魚回家煮魚湯給奶奶喝 09/21 16:35

levs: 3.去買菜刀回家研磨準備下次去看奶奶時殺了她分屍09/21 16:35

levs: 4回家睡覺 09/21 16:35

levs: 以上為例這哪有什麼對錯?就四種情境判斷哪個最符合前後文 09/21 16:36

levs: 選擇題通常會有一題以上特別離譜的一看就知道不可能 09/21 16:37

levs: 哪有什麼二元對立的掙扎,有時文章看到一半配合看選項就知道 09/21 16:38

levs: 答案了 09/21 16:38

levs: 以前老師還會教先看選項稍微記住再回去看題目短文 09/21 16:40

levs: 以這種老師的教法來說,選項本身就是文章一部分了 09/21 16:40

levs: 這種倒回去看的作答法,反而題目還變得比較像選項,那以題目 09/21 16:40

levs: 落落長來說是要怎麼二元對立法? 09/21 16:41

LosDHunTom: 我知道了,我們不是討論同一件事。我針對的是選擇題這 09/21 16:45

LosDHunTom: 個制度在文學上的問題,你想講的只是學生判斷起來不會 09/21 16:45

LosDHunTom: 有問題。我要說的是,當你必須選擇時,就會落入二元 09/21 16:45

LosDHunTom: 對立的思維了,假如「答案」是2,就說明其他3個是「 09/21 16:45

LosDHunTom: 錯誤」,這種評測法在數學很適用,但國文「有時」( 09/21 16:45

LosDHunTom: 並非總是)卻會因為語言的延異性,而使得爭議頻繁09/21 16:45

LosDHunTom: https://i.imgur.com/Z4CzKEB.jpg 09/21 16:46

levs: 讀者作答如果是寫一串文字,那萬一被打零分,讀者(作答者) 09/21 16:48

levs: 也可以說是批改者(讀者)沒有讀懂他的意思XD 09/21 16:48

levs: 結果就是無限迴圈。本來要考一個人對一段文字的理解就很困難 09/21 16:48

levs: 了,如果作答者也用文章模式回答,那是不是又要檢討批改者的 09/21 16:49

levs: 理解能力XDDDD 09/21 16:49

LosDHunTom: 就連學測如此重要的考試,多人討論審查,卻還常出現09/21 16:49

LosDHunTom: 爭議,你覺得只是出題者沒想好的問題嗎?還是選擇題 09/21 16:49

LosDHunTom: 本身就有其「限制」才導致在國文考試出現問題呢 09/21 16:49

LosDHunTom: 我也不覺得全部考簡答和申論就比較好,所以我前面也 09/21 16:51

LosDHunTom: 很心虛的說我想不到更好的方法 09/21 16:51

levs: 我覺得是不可能之下找出最方便的方法那就是選擇題吧 09/21 16:51

LosDHunTom: 關於讀者作答那段,有一段時間文學批評很流行有意「誤 09/21 16:54

LosDHunTom: 讀」,以體現多元與歧異,但後來也被批評了,這只會 09/21 16:54

LosDHunTom: 落入虛偽的多元。但要如何改善呢?我至少現在沒看到 09/21 16:54

LosDHunTom: 更好的方法 09/21 16:54

LosDHunTom: 我主要是強調選擇題的問題,但沒有辦法提出解方,所以 09/21 16:58

LosDHunTom: 只能要求國文出題者要時時把握好邏輯(我最一開始的 09/21 16:58

LosDHunTom: 說法),換言之閱讀題不能考美感主觀的判斷,而只能以 09/21 16:58

LosDHunTom: 現有文意進行有邏輯的有依據的問題,並且其他選項要 09/21 16:58

LosDHunTom: 明確表現出邏輯問題,才能是有效的選擇題 09/21 16:58

nickalex8689: 那種題目多的是答案模稜兩可 然後國文老師瘋狂硬拗09/21 17:06

nickalex8689: 的 還有一次我們國文老師看錯答案 拗了老半天才發現 09/21 17:06

nickalex8689: 又轉過去換拗另一個答案 整個解答過程就是在胡扯 09/21 17:07

pttmybrother: 國高中哪來的簡答題,都當閱讀題組單選,強迫藍色 09/21 17:09

pttmybrother: 窗簾 09/21 17:09

rkpo: 侯文詠寫兒子的考卷 課文是他寫的文章 卻還有錯 09/21 17:30

rkpo: 台灣的教育超有問題 作者都會錯 09/21 17:30

winnietslock: 作者創作作品,詮釋的權利卻在讀者身上,簡單解釋就 09/21 17:31

winnietslock: 是「作品誕生,作者已死」,所以作者的創作原意是重 09/21 17:31

winnietslock: 要的同時也是不重要的09/21 17:31

winnietslock: 既然重要又不重要,作者本身就沒有義務要導正他的作 09/21 17:32

winnietslock: 品內涵,這不是作者的責任 09/21 17:32

Barrage: 笑死 09/21 17:40

Gottisttot: 問題出在命題老師的作品解讀變成唯一標準答案 09/21 17:45

Gottisttot: 如果多選題出現模稜兩可的答案 選錯了還倒扣 09/21 17:47

LosDHunTom: 補充一下,很多時候作者功力好反而是體現在「歧異性」 09/21 17:50

LosDHunTom: 上,像是後現代詩人的厲害點就在這。不過幸好這不太會 09/21 17:50

LosDHunTom: 進入國文教育,但如果出學校後一直用國文教育的方式 09/21 17:50

LosDHunTom: 面對文學作品,一定會覺得這世界莫名其妙。不過「國 09/21 17:50

LosDHunTom: 文」教育本身也不是「文學」教育就是了,我沒有要批 09/21 17:50

LosDHunTom: 評國文教育為何不教這些的意思 09/21 17:50

LosDHunTom: 再補充一個,其實在測驗的實務面不一定是出題者邏輯 09/21 17:53

LosDHunTom: 太爛,通常是在要有「鑒別度」時會出問題 09/21 17:53

Gottisttot: 只有標準答案的考法 本質上和文學解讀根本背道而馳 09/21 17:53

dbwu: 我高中時有幸遇到非常注重學生對課文思辨的國文老師,他從 09/21 18:03

dbwu: 來不用課本上課,都是帶我們讀過一遍課文,把課文的意思講 09/21 18:03

dbwu: 清楚,然後剩下的都用自己做的講義,講義裡面只有申論題, 09/21 18:03

dbwu: 從各個角度要我們提出對課文的解讀和看法。我高二之後只要 09/21 18:03

dbwu: 是他的課就沒有再睡過了。我的國文老師透過把文言文翻譯成 09/21 18:03

dbwu: 人能懂的白話文,來讓學生「開始有意願」去思考和欣賞文章 09/21 18:03

dbwu: 裡的美,當然相對的,考試裡會出的一堆沒屌用的生僻字,和 09/21 18:03

dbwu: 莫名其妙的垃圾抒情作文就幾乎放給我們自己練,以我這種除 09/21 18:03

dbwu: 了解讀課文含義之外毫無興趣的學生來說,結果就是每次段考 09/21 18:03

dbwu: 國文都只有50分上下 09/21 18:03

dbwu: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說教育要改要先從考試內容開始,不然前線 09/21 18:05

dbwu: 的教育人員再怎麼有理想,都會被佔分比例高的選擇題和垃圾 09/21 18:05

dbwu: 作文打倒 09/21 18:05

dbwu: 就連我那位國文老師,到了高三下學期也是改回「正常」到教 09/21 18:06

dbwu: 學模式,花一堆時間複習考題之類有的沒的 09/21 18:06

j2585366: 出題老師: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我的才是對的 09/21 18:27

zeolas: #期望一個沒有羅琳的哈利波特 09/21 18:43

white30211: 以文學理論的概念 這叫做 文本與作品 09/21 19:38

bluepal: 有謎有勇者奶分析芭比QKㄉ偽IU文!!!!!! 09/21 19:54

kingroy: 讀者理解的不一定是作者想表達的,看紅樓夢可以有很多種 09/21 21:33

kingroy: 理解 09/21 21:33

sky0158: 我聽說過一個故事,莎士比亞轉生現代修莎士比亞作品解析 09/21 22:31

sky0158: ,結果被當!就是這個意思吧。事實上比這更離譜的是將某 09/21 22:31

sky0158: 部經典依據自己的私心篡改,像道德經就可能是德道經被魔 09/21 22:31

sky0158: 改的版本,不僅是內容,連篇名都被顛倒了,所以一些經典 09/21 22:31

sky0158: ,大家就且看且珍惜吧,誰知道什麼時候又被魚目混珠了。 09/21 22:31

e04su3no: 考試考文意就是在訓練學生揣摩上意的能力,包括作文也是 09/21 23:33

e04su3no: ,都是在交學生出社會後怎麼討好老闆 09/21 23:33

kevin49382: 很有效率啊…覺得不耐煩是什麼小劇場?! 09/22 09:54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