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胡養之〈何鍵與柳森嚴〉

看板 Warfare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時間 2023-06-07 01:29:17
留言 0則留言

最近因為對傳武神話好奇而查了些資料,剛好有一長篇一半是純戰史。雖然對 國共內戰戰史部份有興趣的人可能不多,但還是隨手留個記錄不浪費。 不過後半傳武部分的文章十分誇大,不禁會讓人懷疑前半戰史部份是不是也不 盡不實,充滿想像? 作者:胡養之 原題:何鍵與柳森嚴 原載:《大成報》第六期 出版日:1974.05.01   中國文人對於軍人多半懷有一種牢不可破的成見,以為軍人總是飛揚跋扈、 殘民以逞的大老粗;尤其和淸末民初的軍閥時期,更如是觀;誠然軍人中固有飛 揚跋扈之徒;甚至有以倒戈爲職業,利用「槍桿子出政權」者,然而允文允武之 輩,亦不乏其人。如前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將軍,原係秀才出身,却非常注重武 藝;且其誠懇謙虛,平易近人。當何主湘期間,筆者尚在求學,無接近機會。至 民國三十九年(公元一九五○)二月,承吳子健先生(何將軍心腹)之介,我與 同鄕歐堯,得晋晤將軍於九龍城國際公司三樓,傾談之餘,印象猶存。   記得何氏當時身着靑色呢絨馬褂,對胸銅扣,足登布鞋,據說已患風濕多時 ,行動頗不便。而其長長的「目」字形面孔上,則仍然浮現紅潤的氣色;頭頂禿 髮而兩目則炯炯有光;鼻直唇厚而象徵着慈祥;器宇軒昂,言行爽朗,頗富親切 感。 【父得窖藏,遊擊起家】   何鍵,字芸樵,別署容園,湖南醴陵人。生於淸光緖十三年(一八八七)丁 亥歲,三月十七日丑時。民國四十五年(一九五六)三月,以病卒於台北國防醫 學院附屬診所,享年正七十歲。據何氏的「容園自記」云:『……先世宋御史雯 山公,因忤賈似道,被貶潭州,始占籍醴陵。至二十一代祖天寵公,字東台,淸 歲進士,樂善好施,有名於時。撫湘使者林紹祖,曾題贈「讀書門第,積善人家 」之聯語,懸諸門首,子六人中,有五人為邑庠生。至祖父明德公,家漸窮困, 勤儉律己,敦厚待人;父忠善公,母湯太夫人,躬親耕織,唯稼穡是務。……』   奇怪的是何鍵之父,於墾植之中,竟得寶藏,眞所謂否極泰來,使其重振家 聲。據其自記說:『督工闢土墾荒,工人惰傲,歷月未完,父婉促,即憤抛鋤辭 工而去。父續墾,聞鏗然有聲,視之,則黃金白鏹盈罈。工人聞訊,返索鉅額; 父多與之。不意工人得金,病患連年,終於赤貧如故,且至鰥寡而死!父猶為之 殮葬;並以此訓家人曰:「妄取非分之財,必有災禍!爾曹宜以該貪懋之工人為 鑑。」又曰:「此金吾何敢自享受,必用於公益慈善事。汝等但勤學,發奮圖强 ,謀所以自立立人之道,家雖得鉅金,應安貧如故,以報祖宗之德也。」……」   何氏幼時,性甚潁悟,八歲得從兄莆田之助,就讀於鄰近的私塾。三年畢五 經四子書,所作詩聯文辭,均大有可觀。一日,塾師間鳥雀聲,即以出聯課曰: 「鴉雀報喜」,芸樵不假思索而應之曰:「鳳凰來儀」,師大為驚賞!更難得的 是如師遇事外出,輒令何氏代課,同學都悅服。翌年,師以老病辭舘,同學遂推 何氏繼之。鄕里聞而爭相送其子弟來學,幾至座不能容,奉朿修以承歡,稍舒父 母勞作。芸樵一向嗜武藝,課餘以鍛練爲娛樂,積時功深,是故,以文武才能稱 於鄕。每遇歲時令節賽會,何氏亦往往被推爲主導者,因習以為常。   但是何氏父親却不願其子芸樵鬱鬱於鄕里,令其解館應湖南法校之試,得第 一名,値辛亥鼎革,乃投筆奮起,走南京,進於入伍生隊,旋入第二預備學校; 遞進於袁世凱所辦的保定軍官學校第三期畢業後,即分發囘湘爲見習軍官。其時 茶陵譚延闓主湘政,而衡山之趙夷午則長湘軍第一師,宋鶴庚即爲該師之第三團 團長,何芸樵任該團九連連附,此為何鍵發靱之始。   不久之後,何鍵也曾豎過桿子(湘諺豎桿子即單獨發展之意),由於民國七 年,北洋軍閥張敬堯督湘,偕吳佩孚、張懷芝等軍壓境。湘軍以屢戰不利,乃退 守郴縣;張懷芝駐醴陵,聲勢尤兇,芸樵奉命爲瀏(陽)醴(陵)游擊司令以擾 敵之後方。但當時無槍械糧餉,赤手空拳,所謂「光桿司令」也。要想抗禦當前 精悍的强敵,那是不可想像的。而何氏則沉着勇敢,從容部署,設司令部於醴陵 一座大山的長水坑,所屬劉建緖、陶廣兩隊,一共僅得八枝步槍,即劉部六枝, 陶部只二枝罷了。   建旗之日,何氏集地方父老親故,告以保鄕衛民抗暴之旨,暫募兵三數十名 ,梭標(即長矛)若干枝;並向富戶先借餉糈半月,期後因糧於敵,資械於寇, 而不損地方毫末,初時鄕人猶疑信參半。而張懷芝大軍入山搜索的謠言,一日數 起,鄕人恐觸寇怒,時虞波及,而惶惶不可終日!芸樵曉諭之曰:「張賊縱兵虐 民,肆無忌憚,人民寢饋難安!今我正爲庇護鄕邦而來,必然有謀响應的,不忍 置之而去。……」十餘日後,果有鄕農夜襲北軍,奪餉械以送何氏的了。蓋湘人 苦於張的暴虐,而何氏謀禦之,故聞風歸附,常於黑夜糾合殺敵,聲勢益張,軍 民融洽,於是乃有爲何部楡送餉械、偵察敵踪,或爲响導的,絡繹不絕。儘管張 派四營武裝入山來攻,行動詭秘,但鄕人早作線報,何部充份準備,避實乘虛, 到處擾撓,歷一晝夜,是役斃敵甚衆,鹵獲糧械更多,敵不支而退。自是深溝高 壘,令敵不敢妄動而湘軍復振。 【先拔武漢,席捲汴鄭】   民國九年,北軍二張敗走,吳佩孚撤退後,何鍵從醴陵山區拖出來一支可觀 的兵力,因而奉調衡陽至零陵一帶,一躍而升編爲騎兵團長。民國十二年,以勦 湘南之匪有功,晋升爲第九旅旅長,隸屬第四師唐生智部,駐湘南數年,負責綏 靖地方,訓練所部,遂成為一枝在湘軍中前所未有的勁旅。   民國十五年夏,當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時,投機的唐生智獲升第八軍軍長, 而何亦升任該軍第二師師長爲先鋒。時蔣總司令曾駐節長沙指揮,經汩羅江一戰 ,克岳陽、連破汀泗橋、賀勝橋之敵,直薄武昌,會師城下。吳佩孚始由漢口北 逃,而武昌則由敵之湖北督軍陳嘉謨、警備司令劉玉春部負懈死守,阻國軍北進 。何鍵揮軍進大軍山,以漁筏渡屯口,直凌江漢,一鼓而佔領龜山,樹幟於山巔 。武昌之敵,望而喪膽,江漢敵軍,即時反正。其他友軍也同心協力,趨蔡店、 孝感抄至敵後,截斷平漢鐵路,佔領了雞公山。何部得漢陽兵工廠械彈,以使軍 威大振,原包圍武昌城的四、七兩軍,乃得應援江西,以何部陶廣之旅接替圍攻 ,因先得陽夏,斷其接濟,使敵人守軍士氣消沉;陶部遣連長朱興曙伺機誘說, 開城納降,而陳嘉謨、劉遇春等方臥驚起,於矇矓之間遂遭俘虜矣。   時為何部已佔領漢陽達四十二天,也正是十月十日,在十五年之間,曾先後 兩度克武昌,同一月日,實屬巧合!前之辛亥革命,創建民國,後之北伐,則復 興統一之局,認為歷史最有意義的事蹟。論者每謂何鍵首取漢陽,實爲北伐殊勳 。因此,何氏晋階上將為第三十五軍軍長,兼鄂西指揮官,掃蕩殘敵,連攻鄂北 ,並使大軍出鄂東,下九江、合奏克復南昌之捷。   民十六年,奉軍張作霖主力沿平漢路南下,其先鋒一度曾達淉河,企圖趨佔 武漢,由長江東下,會合津浦線之敵,攫取金陵。而軍政府的决策:則先於敵軍 ,集中駐紮馬店,差次結合,而柳林、信陽間百餘里的道路,忽遭當地紅槍會所 破壞,前後阻截國軍運輸,給養皆斷;同時,湘、鄂共黨份子亦蠢蠢欲動。何氏 乃與參謀長龔浩(字孟希,湖南益陽人)决謀:先除巨憝,再滅小醜,遂揮軍北 上,並飭令工兵,連夜修築道路,恢復交通,策應前方友軍,卒使臨頴上蔡諸役 ,連戰皆捷。不到兩週而已席捲開封、鄭州,並與馮軍會合,敵軍悉數北竄,革 命軍則控制了大河以南。是年山西之閻錫山內向,北平亦發生動搖。故此,有人 說民國十七年北伐全勝之局,實爲肇基於此也。 【反共反唐,擁蔣主湘】   但在北伐之初,共產黨却已滲入革命軍中,陰謀篡奪,武漢政府極力向左轉 ;一日,漢口會議,俄人鮑羅廷、毛澤南、朱德之徒,曾倡言淸算地主,發動階 級鬥爭,羣相驚愕而默然!何鍵獨特異議,並密謀淸除此輩,格於環境,一時未 能展其抱負。由於唐生智力主左袒,而毛澤東、李維漢、謝覺齋、滕代遠等中共 頭子們,亦已分別盤湖南省各黨部及工農團體,指揮暴動,沒收人民財物,連累 而及於軍人家庭了!赤燄高張,禍在眉睫,所部均感不安,岌岌可危!促使何鍵 反共日益堅决,於是外聯鄂軍夏斗寅師,由沙市進迫武漢,命余湘三馳赴長沙, 檄調敎導團團長王東原及營長陶柳,會同許克祥、李仲仁、周榮光、張敬兮各團 ,於民十六年五月廿一晚上,合力圍捕共黨,解散脅從,消滅了共黨的一切組織 ,不僅長沙的共黨全被肅淸,即整個湘局亦危而復安,此即所謂「馬日事變」, 因依韻目排列,廿一號爲「馬日」也。這時何氏在武漢則佔領共黨工會及兵工廠 政治部,驅逐李立三、劉少奇,揭露共黨罪惡,促發淸黨,武漢赤色政權因而瓦 解。   也許有人懷疑:唐生智旣力主袒共,且向來嗜殺,順我者存,逆我者亡;而 何鍵又隸屬於唐部,難道他不怕唐殺他嗎?其主要原因是何部實力最强,所部師 旅團長,以醴陵人最多,如師長劉建緖、陶廣等均是。唐可殺何,但何部勢必因 之而反唐,唐屬下的另兩個軍劉興、李品仙等部實力,合起來仍不敵何一軍,此 亦唐不敢殺何的因素之一。唐生智媚共,何鍵反共,唐何部下都是湘人,因共產 黨在湘猖獗,而引起整個湘軍公憤!如唐殺何,何部固將反唐,而其他兩軍亦可 採反唐行動,致唐不打自倒,這也是唐不敢對付何鍵的最大因素。   唐生智雖極憤怒,却遠水難救近火。而况唐在事實上也無法以兵力來消滅湖 南的反共實力,一則湖南各縣完全反共,不能全面予以鎭壓,二則唐部這時在河 南與奉軍進行劇戰,傷亡慘重!何鍵部則置於最前線。如果唐孟瀟(生智別字) 抽兵囘湘,鎭壓反共團隊和人民,則不能不防備反共堅决的何鍵部,乘機搗毁武 漢政府,這也是「馬日事變」能完全成功的另一因素。故此,有人認為:馬日事 變表面上雖發自許克祥,而實際上使它能成功的,則是何芸樵。   武漢共黨政府固無力淸除湖南的反共勢力,但對南京的蔣總司令,則非反不 可;於是乃使唐生智又率部「東征」,何鍵被任江左總指揮,領軍下鄂東,克安 慶,曾兼任安徽省府主席,前鋒及於合肥而退,劉興部由江南岸佔領蕪湖,距南 京僅二百華里了。這時的南京內部有李宗仁與武漢相呼應,以致迫使蔣總司令於 同年八月十二日宣佈下野,而武漢赤色政府亦告瓦解。先是唐生智欲藉共黨異派 聲勢席捲長江,妄圖奪權,而何鍵部勁旅,向爲他軍之冠,却不助唐妄爲。因之 ,李宗仁與程潛又合作來攻擊唐生智部。此時唐部以戰線拉得太長,劉興、何鍵 便分別退囘湖南;而共黨亦敗走江西,掠南昌,據井岡山,令到唐生智逐漸陷於 力孤勢竭而垮台。   據說唐的垮台,何鍵曾給他幫了大倒忙。因為:湘軍向來是受同等待遇的, 劉興由蕪湖退却之前,曾向當地商會要求一大筆欵子,給每個士兵發餉一月,而 何部由安慶撤退時,則未向任何方面借錢,每人只發給兩元,未獲同等待遇。士 兵在途中互相談及,知道劉興部發餉一月,致何部士兵大抱不平,到作戰時拒絕 參加。相傳師長劉建緖曾向屬下士兵哀求說:「我的爺,你們頂上去吧!」士兵 則答道:「劉師長!你想兩塊錢怎能買到我們的命呢!」實力最大的何部不肯參 戰,故唐部幾無抵抗力而完全失敗,而程潛、李宗仁則可長驅直入武漢,控制兩 湖,魯滌平繼唐生智後出主湘政,何鍵便有合辦淸鄕之任,次第蕩平寧遠、耒陽 的朱德殘部。   這時何鍵已由王大楨(王芃生原名)的介紹,而與蔣總司令取得聯絡,並給 何鍵部二十萬元,作爲湘軍軍餉。民國十八年,李宗仁又驅逐魯滌平(本來湘軍 退囘湖南,唐孟瀟下台,即由程潛主湘,數月後李宗仁扣留程潛於武漢,另以魯 任湘省主席),因此,蔣總司令乃率兵西征,擊敗李宗仁,便任命何鍵爲湖南省 府主席,並使他率湘軍西入桂省,進攻李宗仁部。據其自記云:「民十七年,湘 贛邊境,共禍復熾,予奉命兼湖南淸鄕督辦,駐軍萍、醴,會勦湘邊。可惜當時 贛區會勦配合未周,致令餘匪潛逃井岡山,蔓延日廣。民十八年,桂軍葉琪挾武 漢政分會排湘主席魯滌平出走,予即囘省垣坐鎭,旋奉任爲湘省主席,兼討逆軍 第四路總指揮,截斷桂軍之歸路,散於鄂西者數萬衆。」 【多事之年,平叛勦共】   按湖南北控武漢,西扼川黔,南阻兩廣,東顧豫章。與湖北、江西唇齒相依 ,於兩廣、滇、黔,咽喉所在。自來中國有事,以東北對西南,必先取湘省,成 為席捲之勢;以西南對東北,亦必爭取湖南,俾開北出之路。故全國發生任何事 件,三湘未有不捲入漩渦者,良以其地爲南北之關鍵,東西之樞紐,頗有左右之 勢。加以民十八年爲多事之年,四月桂系稱叛後,繼之有馮玉祥之變,雖韓復渠 、石友三之叛馮,使馮之叛變暫時中止,但至同年十月後,馮、閻、李聯合稱叛 ,中樞起用唐生智,使之收拾其舊部供中央運用。不料唐部至鄭州時,野心不死 ,又與各方叛亂者聯絡,並與兩廣合作稱叛。此時游說之士,麕集於長沙。何芸 樵權衡輕重,能拒絕異謀,擁戴中樞,始終不渝。   民國十九年,當何鍵的第四路軍進勦共黨湘贛邊區之際,桂軍乘隙直趨長沙 ,欲越洞庭,再圖武漢。時何應欽統領大軍馳援何鍵,收復省垣,並聯合粤軍, 分途合擊,迫桂軍敗退。但當何鍵的第四路軍進全州時,湘贛邊區的共黨乘機竊 發,彭德懷傾巢而分,陷瀏陽、畧平江而竄至,長沙又落於共黨之手,大肆燒殺 ,燬省府、警察廳等公廨及外僑洋行,人命財產損失,不可勝計,據說何氏當時 曾决心不離省府,願與長沙共全亡。後由其衛士多人,將何氏拖出省政府,始渡 江而西,暫避兇鋒。   相傳省軍因兵力分散,一時不能集中來恢復省垣,故何氏擬赴常德調集部隊 ,再行反攻。但到了益陽,有五縣團隊長曹明陣則向何氏建議:他自己很願意率 其部下五營保安隊,為何氏打頭陣,勸何氏即日返囘長沙對江三十里之處,調集 兵力。何氏依計乃返囘長沙對江,一星期後,各部隊乘小船於敵前登陸,曹明陣 亦參加反攻戰,把共黨逐出,克復長沙。惟何氏的「容園自記」則說:「予走沅 江陶廣師,適陶聯戴師長金門,合王旅長東原,率其所部正向長沙進發,五日而 克復,驅匪於東郊,浴血鏖戰,佈電網以阻禦。匪一再反撲,均未得逞,復竄江 西。戴金門及旅長侯鵬飛,分途進擊,至瀏陽蕉嶺及平江金井遇伏,相繼陷陣而 殉職,是年夏秋之交,長沙一失於桂軍,再陷於共黨,責難之聲四起……」   何鍵於長沙光復後,即刻下令所部建築長沙周圍的防禦陣地,以備共軍捲土 重來。果然一個月後,共黨再圍攻長沙,用人海戰術,擬再奪該城,何部堅守陣 地,洛血苦戰,至少擊斃來犯之共軍萬人以上,傷者更多,共軍以損失太大,乃 放棄圍攻而去,長沙復安。   自記又云:「民國二十三年十月下旬,敵見我軍嚴陣以待,不敢驟向西竄, 徘徊江華、道縣之間十餘日。忽猛攻桂北之龍虎關,故示深入廣西態勢,以眩桂 軍耳目,轉移兵力於桂林。致興安咸水變成空虛,敵遂乘隙蹈瑕,竄過興安而西 逸,追勦部隊則僅於金縣南部之覺山遇林彪部激戰竟日,俘敵數千名。次日追至 興安、咸水,敵已大部竄至湘黔邊區。」   何鍵對此役未能達成任務,嘗引爲慚悚!至此追勦軍再改為第一路軍移駐常 德,淸勦湘西的蕭克、賀龍各殘部。一年後再改長沙綏靖公署,四路軍則交劉建 緖統率,十六、十九兩師及樊崧甫師則追擊蕭、賀至金沙江而止。二十五年,劉 部及陶廣部,奉調閩、浙等地,二十六年抗戰軍興,參加抗日諸役,而何鍵亦改 任內政部長,湘省主席一職,則由張治中接任。長沙大火後,湘人更念何氏不已 。 【文治武功、相得益彰】   何鍵至湘初期,各縣團隊,名爲挨戶團,類多爲地方紳士所把持,各自爲政 ,擅抽團欵,弊竇實繁,不僅不能衛民,反而魚肉地方。何氏則飭淸鄉司令部厘 定規章,分批整訓,將各鄕團隊統轄於縣,再統於行政督察區,最後統於省保安 處。調整幹部,汰換武器,統一團餉,嚴禁攤派,分期集訓南嶽,成為保安勁旅 。蔣委員長當時曾以此通電西南十省,資爲模範。四路軍出境勦共,團隊一部調 赴邊境協防,一部負後方淸勦之責。迄抗日戰起,除湖南團隊編爲第八十七軍, 以劉膺古爲軍長率領抗日外,其餘亦陸續調離湘境,編入國軍抗戰者,先後達三 十餘團,安內攘外,貢獻殊多。   何氏主湘共八年另八個月,在此期間,修明政治,整理各縣倉儲,遇有兇年 ,以之調劑民食。舉辦土地登記,以作實行民生主義平均地權張本。編組保甲, 以安地方。建築湘桂、湘粤、湘黔、湘贛各路,及省內公路網,砥道如矢,當時 譽為全國路政之冠。開發資源,獎勵植桐造林,因而生產大宗桐油出口,剏建紡 紗、造紙、酒精、機械等廠,構築國貨陳列館。發展敎育文化,科學與國學並重 。建議中央重編小學課本,以端童蒙。加强湘西苗區的敎育普及工作,促成漢苗 一家。首創陸軍幹部學校,培養將校人才,前後辦了八期,畢業員生達一萬二千 人。曾接辦羣治法政專門學校,改為農商專科學校,建新址,闢農塲,及辦理大 麓中學,輯印船山遺書,創立國術館,文事武備,燦然可觀。於時民豐物阜,生 活程度猶以銅元計値呢。   何氏對於湘境內古蹟之修建,也不遺餘力,如天心閣及南嶽環山公路,以利 登覽。闢民衆俱樂部於長沙市廛中,建容園於東閣,種樹蒔花,引水爲池沼,作 爲勞苦大衆休息沐浴之所,春秋佳日,遊人熙熙,至以為樂。何氏於布政治軍閒 暇,丹黃是勤,書法率更,得其勁秀之致;且已自成一家。尤其難能可貴者,何 氏從不寫草書行書。雖家書急就,仍楷法精整;即對部下之書信,亦出以楷書; 對平輩或長輩,更不待言。像何氏這樣無論對任何事、任何人只寫楷書字者,實 屬鳳毛麟角。   何氏雖屬軍人,但他毫無軍人的粗暴本質;其於文人固甚客氣;即對軍人, 亦有禮貌;從無高聲駡人的習慣,更不刻薄部下,故得其部屬的普遍愛戴。他並 延攪賢俊,濟濟麾下,雖或中道乖離,或始終相從,要係一時之選。將才如劉建 緖、陶廣、王東原、彭位仁、蔣肇周、劉膺古、陳孔達、徐旨乾、王育瑛、吳家 騄、陳碩頑、段珩、鍾光仁、陶柳、文九德、史銘、何德萱等。政畧有何浩若、 朱經農、譚常愷、凌達如、張開璉等。科學則有余籍傳、向德、周鳳九、譚雲鶴 等。偏裨則有曹湘瀾、尹東旭、鍾滌松、何允濤等。幕賓也有易書竹、楊宣誠、 何鳳山、龔德柏、鄭兆熙、鍾齡、張羽翊、李少陵、江國章、劉運升、李國源等 。   此外,直道尚有吳閿南、吳道生、湯漢濱等。循吏則有何元文、張翰儀、王 涵川、王政詩、譚元徵、周仲衡、張之覺、何珍吾等。文章也有曹孟其、傅熊湘 、王芃生、劉鵬年、成健農、李洞庭、朱聲幹、馬璧、馬光亞等。武技更有杜星 五、李麗久、鄭曼靑、向愷然、譚輝典、譚有光、萬籟聲、顧汝章等。何氏又提 倡讀經,恢復中國固有道德。闡述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成「八德 衍義」;著「禮運大同」、「救國之道德」、「孫子註解」、「四書註解」、及 「靖國本治綱」、「瘖口禿筆」等,其目的在去世人心中之賊,以防邪說亂行者 也。 (注:「閿」原文寫法是門內一個「豊」,但繁體編碼無法呈現) 【舉行兩屆,擂台比武】   何芸樵本人亦擅長武術,太極拳頗有根底;且功夫深邃。故此,他的部下亦 多武師,他便運用這批武師,從事敎導軍民練武。因之,何部的軍、政人員,幾 無一人不習武者,民間亦因此而練武者甚多。據說在這一批南北武技宗師裏面有 不少名人,如馳名於全國的「自然門」宗師杜星五,便是當時長沙國術館的名譽 館長,他的輕功已練到出神入化,令人不可思議!例如:他站在你的面前叫你打 他,但等你一舉手,他已在十碼之外,絕對無法打中他的。又站在井邊,以手憑 空向井中運氣,則井水爲之翻動,魚蝦亦因波濤洶湧而被抛上岸來!尤其行走如 飛,兩足可以不沾塵埃,每次表演輕功的方式是沿着一口大鐵鍋邊緣,或一隻空 的籍筐邊緣走過,如履平地,而那些空鍋或空籍筐,則無絲毫動搖。   「儒林外史」中載有:甘鳳池的鐵沙掌能擊碎十塊磚,而何部的北方籍名師 顧汝章,也能夠如此。他絕不使用太大的力,只是輕輕地一拍,那末,三寸厚用 機器製的紅磚十塊,即粉碎無遺,其功力可知。當他表演時,往往將其頭的右邊 放在約三寸厚的石板上,頭的左邊再置一塊同樣厚薄的石板,兩塊石板將他的頭 夾住,然後使用一把重約廿斤的鐵錘向上面的石塊一擊,上下兩塊石板已被擊至 粉碎,而他的頭仍安然無事,毫不受震動,這是許多人都親眼看到過的。他另一 種絕技是:能以手指頭鑽穿三寸厚的紅磚。   湖南國術館主辦的第一屆擂台比武,大概是民國十九年在長沙舉行,當時曾 集南北著名武師。這一屆的冠軍爲譚輝典,長沙東鄉人。相傳他的臂力至少可扛 五百斤,即使別人將木棍打在他的臂上,其彈力可將對方連人帶棍一起震至倒地 。可惜他是近視眼,如果萬一失落眼鏡,則可能爲對方所打敗。因此,第二屆比 武時,他便放棄了衛冕戰。其侄譚有光,也是著名高手,他的武功之精湛,許多 絕招都超過其叔。據說第一屆比武,本來他可贏獲冠軍,終於讓給其叔的。   第二屆擂台比武,則為民國二十二年,地點也是長沙,當時的湖南國術館長 李麗久,河北人,杜星五的高足。而比賽的主角則是柳森嚴對顧汝章,這次雖然 沒有圓滿的結果,但初出茅廬而無藉藉名的靑年武師柳森嚴三個字,却一舉成名 而轟動了全國。因為顧汝章的身材魁梧,武工高强,又喜愛誇燿,當時有許多武 師都對之有畏懼,而不輕易敢對顧氏比賽,惟有這個被人叫作「痞子」的柳森嚴 ,却冒冒失失地敢向顧師父挑戰,便無形中成為爆出冷門的黑馬。 【人稱大俠事跡傳奇】   關於柳森嚴那傳奇性的事跡,當年在大江南北傳說紛紜:有的說柳森嚴並沒 有實際的武功,他在長沙當時的一羣武師之中,起碼列於龍虎榜上四、五名之外 。他曾任李品仙部的中尉附員,隨軍駐守武漢時,在那裏學了一些武技,由於他 年靑悟性高,加以潛心研究,身材高大而結實,具有天賦的本錢,因此,返囘湖 南後,即以武師自居。   另一說是當時有許多外省籍武師如李麗久(河北)、鄭曼靑(浙江,亦為名 畫家,今在美國。)、萬籟聲(湖北)、顧汝章等,都在長沙武術界居重要地位 ,耀武揚威;而名震全國的杜星五老師父,又經常雲遊京滬各地而很少在湖南露 面;即使隱居其家鄕──慈利,也有不肯出山與人較量。所以,一羣外省籍武師 ,似乎不把南方的武術界人士瞧在眼裏!特別是顧汝章,氣燄更為囂張,他自恃 技藝高强,目中無人。據說他不僅對新聞記者毫不客氣;並且一度搗毁長沙大公 報。因此,新聞界對顧汝章難免有些仇視;大家都希望有個湖南武師來對抗他, 於是乃有靑年武師柳森嚴的異軍突起,他在多數記者的鼓勵和慫恿下;同時,他 自己也喜大言,加上他的年靑有活力,以「快打慢、巧打絕」的招式,也確曾令 顧汝章稍受挫折!因而柳森嚴的「湘江大俠」之名,不脛而走。   如果依照當時長沙的報章雜誌的宣傳,那末,柳森嚴簡直是傳奇性大俠了。 直到民國二十四、五年間,我去長沙唸書的時候,還時常聽到柳大俠的新聞,說 他以「鷂子翻身」一招,擊敗了北方名家師顧汝章,儼然成爲當時的「武林盟主 」。還有些報紙更把他寫成像武俠小說的神秘俠客一樣,說他在八、九歲時,便 拜常寧縣淸風道人爲師,隨道人去峨眉學成一身絕技,離家鄕十多年,直到民國 二十年左右始返囘長沙。   其實,柳森嚴一點也不神秘,他原本是長沙人,其兄柳春則爲長沙市參議員 ;柳森嚴在長沙北門外開設一所「森濟醫院」,掛有招牌,是他專替人治療跌打 刀傷的。所以,我們一班同學每逢星期日或放假,便三五成羣地去參觀他的醫院 ,實則是好奇心切,看看大俠的丰姿。由於他的性好遊蕩,樂意結交三敎九流, 因之,長沙市大多數居民都認識柳大俠,對於他的成功事跡也很了解。一位跟他 同時代的拳師談起柳森嚴來,至今猶如數家珍,値得一記。   柳在十幾歲的時候,確實跟淸風道人學過武術。當北方名拳師顧汝章在湖南 國術館任敎練時,恰好是柳森嚴學成囘湘。不過那時,柳雖身懷絕技,却是一個 無名的靑年小伙子。大家那知道顧汝章的鐵沙掌練得很到家;拳脚功夫也在一般 水準之上,好結交江湖朋友的湘省主席何芸樵,對顧特別重視,而顧在此環境下 ,難免有些驕傲,往往表現輕視南方武浚的態度。當顧在何公館把酒臨風得意之 時,柳森嚴也拜訪了何主席。何聽說是從四川峨眉山囘來的長沙籍靑年,英武瀟 洒;又自承畧知拳脚,對他也相當禮遇,並且在幾天後,即介紹柳森嚴和顧汝章 相識。   中國自來在「藝不稱二」的傳統風氣之下,顧汝章為了想在功力上壓倒柳森 嚴,時時要給他一黙顏色;但柳對人謙虛,使顧找不到機會。一日,何鍵偕顧、 柳二人,同往花園遊覽,顧忽然見花園中的假山,想出可以挫柳的機會來,笑向 何說:「主席,你瞧,那假山的右角太長,如能削平,不是更好看嗎?」他見何 氏只點頭漫應,即昂然登上假山,用手將假山角搓了幾下,使那石角變成灰塵, 從他的手掌中漏出來!顧世章此舉,顯然是針對柳森嚴的。柳也明白顧師父有意 向他炫技,但他也不示弱,發現附近有個深約四、五尺,寬約三、四丈的金魚池 ,靈機一動便問何氏:「主席,曲子裏的金魚盡是細的(長沙口語),沒有大隻 的嗎?」何氏漫應一聲:「沒見有大的,怎樣才能看得到呢?」這時柳森嚴認爲 自己也有炫技的機會,於是對着池子凝神,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後,對池裏吹去, 便見池水忽現出一個碗口般大,深可見底的圓洞,無數的大小金魚,此起彼落, 不停地隨波躍出水面,尾尾可數。當他一收氣,圓洞頓消,而池水則仍盪漾不已 !   何芸樵對顧汝章的鐵沙掌已到火候,早有所聞;但沒料到年靑的柳森嚴,也 具有如此內功,殊屬難能,乃不禁讚許。而顧汝章看到柳撮口吹氣,竟可射穿四 、五尺深的池水,不禁駭妬交併!爲了保持自己在何氏眼中不平凡的地位,便下 定决心,企圖與柳見過高低。   幾日後,柳與顧又在何公館見面了,柳正跟何閒聊時,冷不防顧汝章從柳的 身後走過,忽在柳的背上一拍,笑謂:「柳師父一身銅筋鐵骨啦!」柳已感覺到 顧這一拍,用的是他恃以成名的鐵沙掌,亟欲置柳於死地!然則這一暗襲,柳爲 什麽未受任何傷害呢?原來柳森嚴預料顧汝章必出此招,乃早有準備,背上了護 身銅鏡,否則縱不立即擊倒,也非重傷不可!事後柳森嚴解下銅鏡給何鍵檢察, 發現鏡心已凹,留下一個鮮明的掌痕,不禁駭然!認為顧的功夫雖好,可是暗箭 傷人,畢竟有欠道行。 【顧柳比賽,勝負成謎】   柳森嚴見何主席已表示不直顧汝章所為,乃進一步地對何說:「我之所以拜 見主席,就是因為顧師父過份狂妄自大,根本未把南方人的武技放在眼裏。所以 我在主席面前吹池水獻醜,也是想讓他知道我們南方人的功力罷了。不料,他畢 竟使出卑鄙的招式來暗算我!」從而要求何主席,許可他和顧汝章公開比武一次 ,以分高下。   何聽了柳的這一要求,起初以為柳太唐突,像初生之犢,不知天高地厚。但 又覺得柳的胆識過人,居然敢向名師挑戰,殊屬難得。却始終認爲柳太年靑,雖 有勇氣而缺乏經驗,也不了解柳的眞正功夫,究竟到了什麽程度?因此勸柳森嚴 不可輕率:「顧師父的身材那麽高大,體重達兩百磅,又具有鐵沙掌絕技,你有 把握跟他一試麽?」   柳森嚴鄭重其事向何鍵表示:「請主席放心,顧汝章的鐵沙掌是打不死我的 ;我敢對主席保証:比賽只想一挫顧的傲氣,决不傷害他就是。」儘管如此,但 何氏仍不放心,若眞正比賽起來,萬一發生危險,誰能負責!却又不想太讓柳掃 興了。於是莊嚴而警惕的問柳森嚴:「你打算用什麽招式來對抗顧師父的鐵沙掌 呢?」   柳森嚴只强調「四両撥千斤」,他認為武功不能以身材的高大為標準的。表 示:『任何拳術中的招式,只要能鉤練到「快」、「重」、「準」,都可以作自 衛之用。因爲超人的快、重、準,即能爭取機先;在對方欲動而未動手的當兒, 你己先發制人了。』他更把霍元甲的故事作為例証,指出霍元甲年僅十五歲,而 對於他那取勝的絕招「雙手刀」,却已先後苦練了十年,劈斬樹木,有如鋒利的 刀斧,卒能替代父兄應戰,於擂台比武時斬掉了對方的頭顱!   總之,柳森嚴的結論是:「運用之妙,存乎其人!」何芸樵終於被柳森嚴說 服了。經過這次的談話,顧、柳比武便决定下來了。消息傳開出來之後,全國武 林中的高手和武俠迷,都認為柳森嚴,就是當時平江不肖生(即具有武功的向愷 然)所寫的「江湖奇俠傳」中的大俠柳遲呢。因此,全國武林中負盛名的人物, 大都聞風趕到長沙(據說已故香港鑑泉太極拳社社長吳公儀,當時也曾赴長沙) 。是故,差不多全國都為之轟動了。我想:從大陸來香港凡五六十歲以上的人士 ,對於顧、柳那次的比賽盛會,即使未嘗目覩,也會耳熟能詳的。   顧汝章在比賽那天,覺得打敗一個初出茅廬的年靑小伙子,似有充份的信心 。他先於柳森嚴踏上擂台,耀武揚威!實際上,柳森嚴當時還不過三十歲上下, 在南方人之中,柳的身材還稱得上健碩;但在龐然大漢、肌肉橫溢的顧汝章面前 ,相形之下,顯得柳的瘦弱,有如小巫之見大巫!令到一些虔誠希望擊敗顧汝章 而爲南方人爭一口氣的擁躉,不免暗暗地担憂起來!可是柳森嚴却胸有成竹,毫 不畏懼。   這時,顧汝章在台上顧盼自雄,大有不可一世之慨!不料,台下人影一閃, 年輕快捷的柳森嚴,却已躍上了賽台,觀衆們發覺他這一縱,彷彿「兎起鶻落」 ,其行動乾淨利落極了,却又轉憂爲喜,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不過,缺乏經驗 的柳森嚴,躍上賽台尚未立定時,顧即使用其毒招,掌拳齊發,向柳急攻!柳初 不虞大塊頭的顧汝章發拳如此之速,自然不能跟他硬撞。於是立即閃避,驀地, 柳忽像中了鐵沙掌似地向台下倒去,顧則一躍而前,攻勢更為凌厲,企圖一掌打 死對方!   正當觀衆爲柳森嚴揑着一把汗的剎那間,柳忽翻身一躍,拳腳齊出,把顧汝 章擊倒,跌下台去。據說顧汝章身子離台下墜的一瞬間,而柳忽把顧的手向上一 拉,又被他拉囘台上來,待顧驚魂稍定,柳即向他抱拳一禮笑道:「顧師父,請 恕小弟放肆!」而台下觀衆的喝采聲和武林中人的讚嘆聲中,夾着兩句:「好一 招鷂子翻身」的話。   當公証人辛某宣佈這塲比賽,勝利屬於柳森嚴時,台下掌聲又雷動起來。失 敗的顧汝章說了一句:「柳大俠,謝謝你手下留情」之後,便嗒然若喪地走下擂 台,自此,已無顏再在湖南眈下去,而悄悄地到廣東地方去了。聽說他在廣東不 久,粤省武林中人對他過去輕視南方武功的態度,也頗不滿;洪熙官門下的某弟 子又曾向他挑戰,其時報章上亦不「顧汝章在粤遇强敵」的大標題,報導此事。   但另一傳說,那次顧、柳比賽,却沒有正式結果。因為何芸樵對於柳森嚴和 顧汝章的事,一直耿耿於懷!認為他倆都有心病,仇視對方。如果兩人眞正比賽 下去,則很可能會存心傷害對方,而前此應允柳的請求,只是希望他們畧爲過招 而已。所以,何氏當時曾親往參觀,並事先囑咐公証人辛某,發現任何一方有意 使出毒招,則必須立刻阻止。相信當柳森嚴準備聲東擊西,剛好縮上左脚,司令 台便發出鐘聲,表示主席下令停止比賽。原來柳森嚴除靠迅捷的身手,和銳敏的 頭腦外,還有一種最犀厲的招式是「聲東擊西」,即先屈左腿,待對方忽畧其右 腿時,他身子一翻右脚揮出,恰好踢中對方下身而可能致命。因此,何芸樵宣佈 停止比賽,雖無正式結果,但顧汝章却已早露敗徵矣。 --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148.2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86072559.A.F03.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