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108課綱錯了嗎 關鍵答案是「粥多僧少」

看板 Teacher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時間 2022-10-16 19:41:22
留言 19則留言 (4推 1噓 14→)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看板: AfterPhD 標題: [新聞] 108課綱錯了嗎 關鍵答案是「粥多僧少」 時間: Sun Oct 16 19:41:18 2022 108課綱錯了嗎4/大學申請入學只會越來越好錄取?關鍵答案是「粥多僧少」學校不想減 招 CTWANT 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finance/crwant/20221016/66587120057757316003.jpg
台灣首府大學日前傳出停辦,學生組成自救會進行抗議陳情。(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今年三月學測申請入學第一階段放榜後,學生社群立刻出現荒謬放榜分 數」的討論,七月底分科測驗入學放榜後,話題換成「低分高就」,明年考生的命運會如 何?「近年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只會越來越好錄取。」儒林補習班桃園班主任陳順基有了 答案,因為「粥多僧少」。 因此,坊間傳出考生明年最好拚「分科測驗」低分高就勝算較高一事,陳順基提醒,「大 學端有陸續在調整招生人數」。而大學招生委員會聯盟會表示目前尚未有確定名額,要等 到11月1日大學招生簡章出爐時,教育部也會一併公布各大學在各階段的招生名額。 陳順基分析,近年大學申請入學會越來越好錄取,因為「招生名額佔比年年提高,而111 年至117年間學測報考人數將年年減少」。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觀察,「目前大學 招生名額應該都不會變動,也沒有學校願意開第一槍去縮減人數,所以明年招生名額應該 還是很多。」 據教育部七月公布「111至126學年度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受少子化影響,未來 16年大一新生平均年減2900人,到了114學年大一新生數將首度跌破20萬人,並預告117學 年將降到17.7萬低點,因為這一年學子屬虎。 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finance/crwant/20221016/66587120057757316003_1.jpg
教育部預估大一新生以及高中應屆生111-124年人數變化趨勢。 「粥多僧少」的情況,在今年大學升學三管道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及考試分發中,以考試 分發最明顯。據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統計,今年總招生名額較前一年增加3,023人, 總數為39,350人,而總登記人數較前一年減少9,272人,僅25,297人,最後總錄取人數 25,028 人,使得錄取率高達98.94%,招生缺額高達14,493人,較前一年大增11,761人, 缺額率飆上36.83%,雙雙創新高。 對此,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表示,今年招生缺額數增加主要受到少子化影響,報名分 科測驗人數驟降,且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等各管道等,前者回流919位,後者約10,294位 回流。 全國大學僅11校沒有缺額,以台灣、清華、交通、成功等頂大為主,有缺額的51所中,公 立大學 22 所,私立大學29 所,其中僅以分發入學管道統計,有12所大學缺額比率大於 80%;若以學群區分,缺額比率最高則為外語學群約 62.47%。 缺額數達2,378人居冠的文化大學教務長方元沂表示,「少子化還有今年考生分科測驗的 報考動機低,以及公立大學名額增加,因此產生『粥多僧少』的現象,加上考生多有『先 公立後私立』的選校慣性,所以私立大學真的會面臨相當大的招生壓力。」 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finance/crwant/20221016/66587120057757316003_2.jpg
文化大學教務長方元沂表示私立學校將面臨招生壓力。(圖/翻攝自方元沂臉書) 「想解決少子化,公私校同步減招,可說是絕大多數學校的希望。」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理事長、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指出。不過教育部認為,「台灣目前大專公私比仍有相當差 距,不宜同步減招,也就是公立大學沒有要減招的打算。」 無論僧少粥多,還是今年分科測驗入學出現「低分高就」,丹鳳高中高三語文實驗班導師 張文承還是建議準考生們,「透過個人申請的管道。」因為學生要準備的東西太多,有些 學校甚至到6月才公布申請入學放榜結果,大幅壓縮考生準備分科測驗(今年7月11、12日 )的時間,所以「大家能趕快考上還是就考上吧。」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則表示,「除非是明星學校想要拚醫學系、頂大,不然大家多 半學測能上就趕快上,不會因為今年低分高就情況嚴重就硬要考分科測驗。而且有了今年 的參考值,明年低分高就的情況應該不會這麼嚴重。」 對於明年學生會建議選擇個人申請還是分科測驗?前鎮高中地科老師劉育宏接受CTWANT採 訪時表示,「重點是要釐清學生是什麼樣的人。」其實越好的高中,考分科測驗的學生越 多,因為大家想要搶醫學系這類的熱門科系,「如果跟自己成績差不多的同學在分科測驗 進入更好的學校,那也沒辦法,這就是人生啊!」 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finance/crwant/20221016/66587120057757316003_3.jpg
六龜高中是高雄市唯一偏鄉市立高中,今年有8名同學以繁星入學,文組藝術理工皆有。 (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213523 108課綱錯了嗎2/還在摸索興趣沒學習歷程可上傳? 「教育不再削足適履,學生要自己 找鞋子」 記者:劉芯衣 2022-10-16 06:00 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213389/md-0fdd40c05700abf70b53686a4de2073a.jpg
學習歷程怎麼做?阿滴英文請了四位108課綱第一屆畢業生經驗談,兩周吸引15萬人次瀏 覽。(圖/柳稚泓提供) 究竟「學習歷程」要怎麼準備?學生家長們仍一片霧煞煞,英文教學Youtube頻道網紅「 阿滴英文」日前製作《大學入學不公平?學習歷程用不到?首屆108課綱畢業生甘苦談》 ,影片上架兩周引來近十五萬人次瀏覽,受訪者給學弟妹的建議是,不管學習歷程在入學 時有沒有派上用場,「不在乎終點模樣,才能開始得漂亮。」 CTWANT訪查發現,大部分高中生對於自己的興趣跟喜好仍在摸索挖掘中,「這個時期的孩 子,『什麼都好,但也都還好』,這種時候也沒東西可上傳學習歷程檔案,實在很困擾。 」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同時也是高中學生家長的王瀚陽表示,「當小孩比較被動,沒 有明確想要考的科系時,其實家長都更著急。」 一位新北市高三陳姓學生告訴CTWANT記者,「其實這兩年多,我都沒有花很多時間在製作 學習歷程檔案。」他說自己頂多傳了3份而已,身邊的朋友們對於上傳檔案也並不積極。 丹鳳高中高三語文實驗班導師張文承在接受CTWANT訪問時坦言,對於一般學生則是「求有 」就好,「老師不能對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打分數或是退件,班上很多學生都沒有心思準 備,多半都是『想到再傳』。」  更麻煩的是「造假」。「現在有很多在幫忙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付個幾萬塊,有很多資 料都可以幫你無中生有。」張文承老師觀察。 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ntent/89/213389/88e61e2ad82d8e5aeecaaec258aea681.jpg
立委洪孟楷(中)指部分「學習歷程檔案」以商品形式在電商平台販,有造假失真之虞。 (圖/報系資料照) 前鎮高中地科老師劉育宏則提出另類觀點。「學習歷程檔案其實不是要看你如何為了這個 科系學習,而是要看你學習了什麼、經歷了什麼而想要進入這個科系」他向CTWANT記者表 示,「所以就算放跟科系無關的內容在學習歷程檔案也沒關係啊,因為那就是你的歷程。 」 劉育宏舉例,學生常會認為是不是只要把學習單、筆記或是報告上傳就好,「重點不是結 果,是學習的過程」如果只要看結果,其實就看考試成績就好,「做學習歷程檔案時是要 思考自己跟其他人的不同」。他強調,要呈現自己是個「有態度、有能力、有潛力的學習 者。」 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ntent/89/213389/e4dca5f0ec4769bed0d30df79fd58a2d.jpg
竹北高中開設多元課程,也提供學生選修,成為學生學習歷程中的一部分。(圖/報系資 料照) 新課綱才起步3年,第一屆剛考完大學,劉育宏說:「其實沒人知道這樣到底好不好,要 等到5年、10年才有答案。」他贊同這樣的改變,代表社會在進步,不再只用成績判斷學 生,「以前的教育方式是要學生削足適履,但是現在是要學生自己找鞋子。」 桃園儒林補習班陳順基主任也表示,可以鼓勵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讓學生在高中三年 維持多接觸課外活動,「對於適應大學生活是有幫助的。」他認為這可以當作未來進大學 以後的分享,而不是進大學以前的分數,「這樣會讓學生認為做檔案是一種應付和壓力。 」王瀚楊則建議,「既然學習歷程是要鼓勵學生探索自己,就不應該跟考試綁在一起。」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213389 108課綱錯了嗎1/源自南韓改良版「學習歷程檔案」 第一屆白老鼠給分「不及格」  記者:劉芯衣 2022-10-16 06:00 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213382/md-923752357bda96630002c1ca80433996.jpg
就108課綱及大學考招新制,提出61頁「108課綱觀察報告」的廖宥甯(圈左起)、陳惠平 (左起)、李瑞霖三位高中生,和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建中校長徐建國,日前呼 籲教育部盡快恢復分科測驗國英數乙等考科。(圖/報系資料照) 108課綱第一屆「白老鼠」今年暑假升大學後,學生及家長團體不約而同拋出「學習歷程 」檔案對申請入學無用論、實施成效不彰等議題,這使得全國約20萬高中生及家長在九月 開學後有了新煩惱,「學習歷程檔案還要認真準備嗎?」 就108課綱及學習歷程等缺失,國教行動聯盟今年七月向教育部陳情呼籲全面檢討,但教 育部迄今尚未回應,該聯盟理事長陳鐵虎提醒,「大家還是要好好做學習歷程檔案。」 學習歷程源於108課綱的多元入學管道設計,為打破填鴨教育、減輕學生考試壓力,設計 四管道入學:特殊選材、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及考試分發入學,其中又以申請入學為主, 以今年為例,招生名額占分別為1.5%、15%、45%及40%。其中,選擇申請入學的學生,以 學測成績為第一階段,學習歷程成果及面試為第二階段。 有別於舊課綱指考時期,學生要在高三下一口氣完成備審資料,108課綱改為學習歷程檔 案,學生在高一、高二及高三上依規定將自主及多元學習的過程上傳,檔案含「基本資料 」、「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四項目,每學期上傳到學校,每學 年再從中勾選6件自主學習及10件多元學習入中央資料庫,申請入學時,供大學端勾選3件 及10件,做為參採選才,占分至少達兩成。 此一大變革,在今年學測成績放榜後,隨即引發熱議。建中一名應屆畢業生「擺ㄚ豆腐」 進行校園採訪,製成《學霸們與108課綱的命運糾葛,來聽聽第一屆白老鼠揭開粉飾太平 的真相》影片,受訪者語多委屈,「若學測沒考好,學習歷程做得再好也白做」「高一或 高二就要決定升學方向,太難了」「如果中途改變興趣」「喜歡彈吉他也行嗎?」「就是 作文比賽」。 來自中部的李瑞霖、陳惠平及廖宥甯三位高中生,趁學測放榜前空檔,線上問卷調查 1,087名高中生,寫成61頁「108課綱觀察報告」向教育部提出訴求,包括要求將學習歷程 作為認識學生,而不是升學參採標準,以免淪於「軍備競賽」,並正視城鄉差距的存在。 無論學霸或全台千名學生,都覺得新課綱及學習歷程檔案,「並沒有減輕學生壓力」。 而台灣新推的學習歷程檔案,其實是參考南韓,11年前為要降低學生升學考試壓力,除「 大學修學能力試驗」(CSAT)外,還推行「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展現學生多元能力, 供大學甄選入學參採,如今甄選入學占逾七成,參採「學生綜合紀錄簿」超過50%。 但在南韓社會名校情結下,學生痛苦指數居高不下,四年前甚至拍成韓劇《Sky Castle》 (南韓三所頂大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簡稱「SKY」),除揭露考生悲歌,也 探討有錢南韓家長會想盡辦法讓兒女的「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出奇制勝。再者,因紀錄 簿須記錄學生出缺勤等,使得南韓學生一天生活從早忙到半夜,壓力並未減輕。 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ntent/82/213382/2a4a37b8127ccd4064582d84dc356def.jpg
韓劇《Sky Castle》透露南韓考生悲歌。(圖/翻攝自臉書) 台灣則將「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的學業成績、出缺勤、得獎紀錄、社團活動及「生涯希 望」,改版為「學習歷程」,包含「修課紀錄」「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至於新課 綱對第一屆白老鼠入學後有何實質影響?教育部目前尚無明確說法。而國教行動聯盟3月 至4月進行全國學生家長大調查,共3887份問卷對108課綱及學習歷程檔案給了不及格分數 。 親自訪談多位一線教授的陳鐵虎向CTWANT記者坦言,「除了申請頂大時,學習歷程檔案的 差異有影響,其餘學校則大同小異,對入學影響不大」,同時也說:「不少教授看學習歷 程檔案的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最多就10分鐘。」因此學生可量力而為。 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ntent/82/213382/34e9e7b8baa780e29e0e10fc7d268bd0.jpg
「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發表會。(圖/報系資 料照) 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羅彥傑則對CTWANT記者表示,因為教育部有要求各校各系訂出推甄尺 規,教授們還是會仔細看學習歷程檔案。」因為是第一屆沒有任何參考,所以學習歷程檔 案內容五花八門。「大概10到20分鐘左右吧,不過後面會越看越快,因為會累。」他建議 ,「若學生申請新聞系,但是交的東西跟新聞系沒有關係,這樣分數會偏低。」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213382 108課綱錯了嗎3/國英考科只有一次機會 「不知是不是跟社會組考生有仇?」 記者:劉芯衣 2022-10-16 06:00 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213521/md-93de0def3fae45965b4e9e73d5b30106.jpg
108課綱學生只有學測有考國、英文的機會,引起文組及社會組學生家長關注。(圖/趙 世勳攝) 108課綱的重大變革之一,就是分科測驗取消國、英、數乙考科,直接採用學測分數,這 使得部分第一屆考生炸鍋,「考壞不能再考補救,等於一試定終身!」對此,大學招生委 員會聯合會公共事務經理徐菁穗告訴CTWANT記者,「數乙確定於114年恢復考試,因為很 多商管科系要求要看數學科目。」 而分科測驗的國、英文是否有望恢復考試?徐菁穗坦言,「原則上不會,因為這兩科是無 法短期速成的。目前也沒有大學端提出需求。」也就是說,112學年的考生在學測時務必 要好好準備國英數,尤其是文組和社會組。 教育部將分科測驗取消國英數考科,主要是認為考一次即可,可減輕考生壓力。有社會組 同學表示,「指考本來就是社會組翻身的好機會,學測時自然組跨考社會把社會組名額搶 走,請問教育部讓社會組的學生去哪裡生存?一試定終身是非常不好的事情。」有的考生 因為學測沒有考好國、英或數乙,決定跳過7月分科測驗,直接朝明年重考前進。 今年透過繁星計畫錄取成大建築系的108首屆考生林煦寧表示,「我有同學是採用分科測 驗上大學,可是因為他們在學測時國文、英文沒有考好,所以最後分科就有點限制他們的 出路。」 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ntent/21/213521/97299a3f56968562ab745685048e76e5.jpg
今年透過繁星錄取成大建築系的108首屆考生林煦寧。(圖/林煦寧提供) 今年以分科測驗錄取師大光電工程系的108首屆考生柳稚泓則說:「其實我自己是國英文 比較爛,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反而可以更專注在數物化上,乘上倍率去拉自己的分數。」他 也坦言,「站在文組的立場,他們國英採計很重,而分科測驗國英和數乙又被拔掉,變成 分科測驗只能考社會科,加上部分商管科系又會採計數A成績,對文組學生來說應該是毀 滅性的打擊。」 對此,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開玩笑說道:「教育部不知道是不是跟社會組考生有仇 ?這樣幾乎是不給機會。」國教行動聯盟今年三月底特別委請專家研發問卷,共回收3887 份有效問卷,有高達2677人(68.8%)支持分科測驗恢復國、英和數乙。 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ntent/21/213521/73956a411f0bebcdd81304dc83dc5afb.JPG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打趣說:「教育部不知道是不是跟社會組考生有仇?」(圖/ 趙世勳 攝) 據此,該聯盟7月向教育部呼籲,分科測驗成績係作為大學分發入學之依據,與學測採級 分制、作為申請入學門檻之定位不同,具備高度鑑別度,應盡快恢復國、英文,讓社會組 、文科優勢同學得以發揮所長。 桃園儒林補習班總班主任陳順基表示,以鑑別度來說,今年學測國、英文考試內容其實可 以當作入學依據,但是站在學生的立場,「我建議應該要恢復國、英文考試。」不然學生 真的會失去很多機會。 王瀚陽也認同,「希望三科(國、英、數)都恢復考試。」他補充,由於今年國英數考試 只有一次機會,因此許多高中生在學測考完以後都痛哭,也因為沒有第二次機會,所以現 在高一、高二生會把國英數看非常重。 對於學生及家長團體的看法,大學招生委員會經理徐菁穗解釋:「大學考試是想從分科測 驗看出學生更專精的部分,找出更適合自己科系的學生,而不是以給學生第二次機會為出 發點。」因此原則上並不會恢復國、英文考試項目。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213521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665920483.A.526.html

kbten : 117年只剩下16.6萬,不是17.7萬,沒有校稿? 10/16 20:27

thepiano : 這個政府根本解決不了少子化! 10/16 21:48

sonic37 : 加速少子化很成功,低薪高通膨明年出生人口難成長 10/16 22:37

m8403051 : 課綱跟考招搞不清楚也能出來抗議, 真的不好好念書嗎 10/17 00:15

banmi : 課綱其實有影響考招,學測會分數A數B就是根據課綱的 10/17 07:26

m8403051 : 課綱不會規定考招形式, 要面試還是要筆試是考招會 10/17 08:12

m8403051 : 決定的, 課綱最多就規定考試範圍 10/17 08:12

banmi : 學測分數A數B就是搭配108課綱的設計啊.... 10/17 09:18

banmi : 在更早之前高中數學高二是雙圈學測不考... 10/17 09:20

AFAINPTT : 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 政府推優惠措施 前景 10/17 11:05

AFAINPTT : 仍不樂觀 10/17 11:05

AFAINPTT : 2021年7月1日 BBC NEWS 中文 10/17 11:05

laigtun2406 : 少子化的問題不是補助不夠,是生在台灣根本沒啥希望 10/17 12:44

Frobel : 政府的措施就是一個月多發幾千 但房價房租隨便都 10/17 13:41

Frobel : 吃掉 10/17 13:41

r7919 : 發補助真的是塞牙縫,關鍵還是房價跟薪水 10/17 23:05

chu1976 : 高中職以下是通識教育,108課綱卻學大學專業教育搞 10/18 19:28

chu1976 : 出必修與選修四不像的教改!只會徒增學校、家長、 10/18 19:28

chu1976 : 學生跟老師的困擾!真的爛! 10/18 19:28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