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746727262.A.038.html
Re: 《三國志‧劉巴傳》
看板 | SAN-YanYi |
---|---|
作者 | Makucy (承先啟後) |
時間 | 2025-05-09 02:01:00 |
留言 | 0則留言 (0推 0噓 0→) |
: 劉巴字子初,零陵烝陽人也。少知名,(1)荊州牧劉表連辟及舉茂才
^^^^^^
: ,皆不就。表卒,曹公征荊州,先主奔江南,荊、楚群士從之如雲,而巴北
^^^^^^^^^^^^^^^^^^^^^^^^^^^^^^^^^^^^^^^^^^^^^^^^^^^^^^^^
: 詣曹公,曹公辟為掾,使招納長沙、零陵、桂陽;(2)會先主略有三郡,
^^^^^^^^^^^^^^^^^^^^^^^^^^^^^^^^^^^^^^^^^^^^^^^^^^^^^^^^^^^^^^^^^^
: 巴不得反使,遂遠適交阯,(3)先主深以為恨。
^^^^^^^^^^^^^^^^^^^^^^
: (1)《零陵先賢傳》曰:
: 「巴祖父曜,蒼梧太守。父祥,江夏太守、盪寇將軍。時孫堅舉兵
: 討董卓,以南陽太守張咨不給軍糧,殺之;祥與同心,南陽士民
: 由此怨祥,舉兵攻之,與戰,敗亡。劉表亦素不善祥,拘巴,欲
: 殺之,數遣祥故所親信人密詐謂巴曰:『劉牧欲相危害,可相隨
: 逃之。』如此再三,巴輒不應,具以報表,表乃不殺巴。年十八
: ,郡署戶曹史、主記、主簿。劉先欲遣周不疑就巴學,巴答曰:
: 『昔游荊北,時涉師門,記問之學,不足紀名,內無楊朱守靜之
: 術,外無墨翟務時之風,猶天之南箕,虛而不用。賜書乃欲令賢
: 甥摧鸞鳳之豔,遊燕雀之宇,將何以啟明之哉?愧於「有若無,
: 實若虛」,何以堪之!』」
: (2)《零陵先賢傳》曰:
: 「曹公敗於烏林,還北時,欲遣桓階,階辭不如巴。巴謂曹公曰:
^^^^^^^^^^^^^^^^^^^^^^^^^^^^^^^^^^^^^^^^^^^^^^^^^^^^^^^^
: 『劉備據荊州,不可也。』公曰:『備如相圖,孤以六軍繼之也
^^^^^^^^^^^^^^^^^^^^^^^^^^^^^^^^^^^^^^^^^^^^^^^^^^^^^^^^
: 。』」
^^^^
照《零陵先賢傳》的說法,
曹操南征不利、準備北返之前,
決定仍要派人前往荊州南部進行「招納」工作。
曹操原先想要派的人選並不是劉巴,
而是「桓階」。
只是,桓階聞命後表示:
『哦不不不不不!
要做這工作,
我哪裡比得上劉巴呢!~~』
於是這差事便落到劉巴頭上了。
《三國志‧魏書‧桓階傳》說:
「太祖(曹操)定荊州,聞其為張羨謀也,異之,辟為丞相掾、
主簿,遷趙郡太守。」
而上面的〈劉巴傳〉傳文則是說:
「(劉)表卒,曹公征荊州,先主(劉備)奔江南,荊、楚群士
從之如雲,而(劉)巴北詣曹公,曹公辟為掾,使招納長沙、
零陵、桂陽。」
可以看到,
在曹操剛從劉琮手上拿下荊州時,
桓階、劉巴都被曹操辟為「丞相掾」;
而其後是否被派到境況吉凶未知的險地去,
便成了兩人際遇、歸屬的分歧點了。
桓階向曹操建議由劉巴取代自己前往,
這是桓階真的以才智高下、能力合適與否為考量點所為的誠懇進言呢,
又或者其實是桓階謀劃己身利害而作的決定?
無論如何,
劉巴終究只能說是受害者,
受害於桓階的「推薦」,
也受害於曹丞相對荊州猶原念念難捨的殘賸野心。
即便劉巴根本很難相信丞相所誇下「以六軍繼之」的海口,
還是只能銜命南行了~~
『畢竟,桓階這咖真的比不上我呀!』(?)
: (3)《零陵先賢傳》云:
: 「巴往零陵,事不成,欲游交州,道還京師。時諸葛亮在臨烝,巴
: 與亮書曰:『乘危歷險,到值思義之民,自與之眾,承天之心,
: 順物之性,非余身謀所能勸動。若道窮數盡,將託命於滄海,不
: 復顧荊州矣!』亮追謂曰:『劉公雄才蓋世,據有荊土,莫不歸
: 德,天人去就,已可知矣。足下欲何之?』巴曰:『受命而來,
: 不成當還,此其宜也。足下何言邪?』」
: 巴復從交阯至蜀。(4)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辭謝罪負,先主不責;
: (5)而諸葛孔明數稱薦之,先主辟為左將軍西曹掾。(6)建安二十四年
: ,先主為漢中王,巴為尚書,後代法正為尚書令。躬履清儉,不治產業,又
: 自以歸附非素,懼見猜嫌,恭默守靜,退無私交,非公事不言。(7)先主
: 稱尊號,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凡諸文誥策命,皆巴所作也。章武二年
: 卒。卒後,魏尚書僕射陳群與丞相諸葛亮書,問巴消息,稱曰「劉君子初」
: ,甚敬重焉。(8)
: (4)《零陵先賢傳》曰:
: 「巴入交阯,更姓為張。與交阯太守士燮計議不合,乃由牂牁道去
: ,為益州郡所拘留,太守欲殺之。主簿曰:『此非常人,不可殺
: 也。』主簿請自送至州,見益州牧劉璋,璋父焉昔為巴父祥所舉
: 孝廉,見巴驚喜,每大事輒以咨訪。」
: 臣松之案:劉焉在漢靈帝時已經宗正、太常,出為益州牧;祥始以孫
: 堅作長沙時為江夏太守,不得舉焉為孝廉,明也。
: (5)《零陵先賢傳》曰:
: 「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
: 。』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璋
: 不聽。巴閉門稱疾。備攻成都,令軍中曰:『其有害巴者,誅及
: 三族。』及得巴,甚喜。」
: (6)《零陵先賢傳》曰:
: 「張飛嘗就巴宿,巴不與語,飛遂忿恚。諸葛亮謂巴曰:『張飛雖
: 實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雖天素
: 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
: 何與兵子共語乎?』備聞之,怒曰:『孤欲定天下,而子初專亂
: 之!其欲還北,假道於此,豈欲成孤事邪?』備又曰:『子初才
: 智絕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難獨任也!』亮亦曰:『運
: 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若提枹鼓,會軍門,使百姓
: 喜勇,當與人議之耳。』初攻劉璋,備與士眾約:『若事定,府
: 庫百物,孤無預焉。』及拔成都,士眾皆捨干戈,赴諸藏競取寶
: 物,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巴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
: 物賈,令吏為官巿。』備從之,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 (7)《零陵先賢傳》曰:
: 「是時中夏人情未一,聞備在蜀,四方延頸。而備銳意欲即真,巴
: 以為如此示天下不廣,且欲緩之。與主簿雍茂諫備,備以他事殺
: 茂,由是遠人不復至矣。」
: (8)《零陵先賢傳》曰:
: 「輔吳將軍張昭嘗對孫權論巴褊阨,不當拒張飛太甚,權曰:『若
: 令子初隨世沈浮,容悅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稱為高士乎?』」
: 評曰:董和蹈羔羊之素,劉巴履清尚之節,馬良貞實,稱為令士,陳震忠恪
: ,老而益篤,董允匡主,義形於色,皆蜀臣之良矣!呂乂臨郡則垂稱
: ,處朝則被損,亦黃、薛之流亞矣。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71.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746727262.A.038.htm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746727262.A.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