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全台首座 肩負傳承的大任 戲曲中心 新藝

看板 Palmar_Drama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時間 2016-12-13 18:11:37
留言 0則留言 (0推 0噓 0→)

全台首座 肩負傳承的大任 戲曲中心 新藝象 文╱陳承璋 你想看國寶藝師黃俊雄親自上演《雲州大儒俠—武林大風暴》,將藏鏡人、史艷文、真假 仙等經典布袋戲角色,在掌中上演栩栩如生的劇情嗎? 你想看明華園總團,跳一場具宗教神祕色彩的鍾馗嗎?只見鍾馗手持符咒、摔鹽米、灑淨 水,腳踩七星步,手持黑雨傘,口中大聲喝斥除煞,驅趕四方惡鬼,淨化場地。 除了看戲曲外,你也想親身體驗琴棋書畫四藝,把玩古人留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嗎?渴望閒 坐在仿古茶席,邊品茗邊聆聽古樂流淌,既富禪意又享受難得的清閒嗎? 以上這些,現在都可以在一個地方滿足! 歷時四年規劃,台北士林區新落成的「台灣戲曲中心」,已從2016年11月熱鬧試營運了! 許多傳藝界的重量級人物,包括,明華園總團陳勝福、國寶藝師黃俊雄、歌仔戲國寶廖瓊 枝等,都陸續前往熱身暖場,早已吸引無數戲迷爭相看戲,場場座無虛席。 台灣戲曲中心是自2012年,由文化部前身「文建會」拍板興建。當初興建的用意極為單純 ,就是替國光劇團找個棲身之所,因為國光劇團原在木柵的場地,是向台灣戲曲學院租借 ,不僅設備老舊,場地狹窄更不敷使用。 後來政策改變,戲曲中心不再只為國光劇團而建,而是擴張功能,變為多元的台灣傳統戲 曲中心。 2014年文化部正式命名為台灣戲曲中心,除了國光劇團進駐外,台灣國樂團、台灣音樂館 也都一起「入厝」。 另一方面,戲曲中心也肩負傳承傳統戲曲的大任,廣納各種傳統戲劇,包括京劇、布袋戲 、歌仔戲、客家戲、北管南管戲等。 凝聚好戲劇 做為新標的 占地1.8公頃的戲曲中心,主體建築由建築大師姚仁喜設計,他以「一桌二椅」概念,將 戲曲中心分做北棟、南棟、前棟三棟建築量體,有1055席的大表演廳,與300席次的小表 演廳,及多個多功能廳與戶外廣場,不僅是買票看表演,更能一次在室內、室外舉辦數個 活動,熱鬧得很。 很多人也許會問,台灣有那麼多表演廳院了,為什麼還要為傳統戲曲再蓋一個場子? 實際上,台灣各地的劇院,設計思惟大多以西方戲劇為主,與傳統戲曲所需不同,常常給 傳統戲曲表演者不便,布景吊掛設計,也容易受限。 只有台灣戲曲中心是全台首座針對傳統戲曲所蓋的劇院,構思舞台時,姚仁喜也參考清代 文獻,走訪清代皇族宅邸恭王府,把戲台與觀眾的距離,設計成清朝皇帝康熙看戲的距離 ,更把戲廳內廳、前廳戲牆漆成金色,帶人感受過往貴族看戲的享受。 然而,戲曲中心如同許多公共建設遭受政府採購法「最低標」的魔咒綑綁,工程進度數度 遭受拖延,還曾發生售出的票,因戲院無法如期完工而取消演出的爭議。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劇藝發展組研究員邱慧齡不諱言,這麼大的量體,總工程款才12億,每 坪造價僅十萬出頭,「隨便一棟豪宅每坪造價都比戲曲中還來的多,」她面露無奈。 不過,傳藝界人士還是期盼,戲曲中心能帶動更多人發現傳統戲曲的精彩。 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廖瓊枝指出,以前大家看戲 都要到處跑,現在有了戲曲中心,能把台灣好的傳統戲劇凝聚起來,如同美國百老匯一般 ,成為傳統戲曲新標的。 「讓台灣代表性的傳統戲劇綻放光芒,讓來自世界的朋友都看得見,」明華園總團團長陳 勝福也期盼。 本期〈好享生活〉帶你搶先一逛台灣戲曲中心,了解傳統戲曲的婉約與張揚,沉靜與美好 。 台灣戲曲中心 開始興建:2012年 試營運:2016年11月 設施:1055席大表演廳,300席次小表演廳及多個多功能廳 演出內容:京劇、歌仔戲、布袋戲、南管、北管、國樂等中華與台灣傳統戲曲 https://goo.gl/RJtHLN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3.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lmar_Drama/M.1481623900.A.608.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