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747891938.A.387.html
[新聞] 巴基斯坦校車遇自殺炸彈 控印度策劃
看板 | IA |
---|---|
作者 | laptic (靜夜聖林彼岸花) |
時間 | 2025-05-22 13:32:12 |
留言 | 0則留言 (0推 0噓 0→) |
巴基斯坦校車遇自殺炸彈 控印度策劃
新聞來源: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707893
自由時報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
情勢剛緩和下來的印度與巴基斯坦,巴國西南部俾路支省廿一日上午發生疑似自殺汽車炸
彈攻擊校車,造成包括學生在內共六人死亡。巴國政府隨即將矛頭指向印度,指控新德里
「策劃」這場攻擊行動;印度則駁斥巴國說法,指為「毫無根據的指控」。
衝撞校車引爆炸彈共6死
當時這輛校車載著數十名學童,正駛往位於庫茲達(Khuzdar)一所軍方經營的公立學校
,攻擊者駕車衝撞校車後引爆炸彈。庫茲達首長達希提表示,四名兒童、校車駕駛以及一
名警衛喪生,十二名兒童重傷,但後來修正為三名兒童、兩名成人罹難,另有卅八人受傷
。罹難兒童的年紀介於十二到十六歲。
達希提說,初步調查指向這是一起自殺炸彈攻擊。目前尚無好戰團體出面為這起攻擊負責
,但巴國軍方媒體部門「三軍公共關係局」(ISPR)隨即發表聲明,指控印度「策劃和安
排」這場攻擊,由「他們在俾路支的代理人」執行,「在巴基斯坦挑起針對如無辜兒童、
平民等軟目標的恐怖主義活動」。
這項指控時值印巴這兩個核武國家本月稍早才因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旅遊區發生恐怖攻擊
,兩軍交火,瀕臨兩國數十年來最接近爆發戰爭的高度緊張狀態,十日宣布停火後,情勢
才見降溫。巴國曾多次指控印度利用好戰團體為代理人發動恐怖攻擊,並將該國好戰份子
攻擊升溫歸咎於印度,尤其是在俾路支省和開柏普赫圖赫瓦省(Khyber Pakhtunkhwa)。
儘管巴國軍方並未提出證據支持他們的指控,但巴國總理夏立夫呼應軍方說法,指控印度
支持的恐怖份子,攻擊校車上的無辜兒童,「是其敵意的明顯證據」。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賈斯瓦對罹難者致哀,也強烈駁斥巴國軍方「毫無根據的指控」,指其
意圖「轉移對該國為全球恐怖主義中心的注意力,掩蓋該國自己的嚴重疏失」。
前述兩地各有「俾路支解放軍」(Balochistan Liberation Army)和「巴基斯坦神學士
運動」(TPP)盤據,近期都升高攻擊活動。俾路支解放軍今年三月才在該省攻擊一列火
車、挾持三百多名乘客,要求政府釋放該組織成員。僵持卅多小時後,軍方發動攻堅救出
大部分的人質,但仍有平民、士兵和攻擊者共七十一人喪生。
───────────────────────────────────────
印度的大內宣奇觀:媒體瞎扯巴基斯坦節節敗退,《經濟學人》:極端民族主義攀上愚蠢
巔峰
https://www.storm.mg/articles/1039588
作者:風傳媒 國際中心
就算不關心印巴衝突的人,最近可能也會在網路上刷到中國網紅「豪哥哥」的諷刺歌舞神
片「剛買的飛機被打啦」—講述印度空軍的飆風戰機遭巴基斯坦的殲-10C擊落。中國媒體
宣稱這支影片除了受到印度媒體關注,甚至也在印度社群網站被禁。不過印度的大內宣可
不是只有禁掉u豪哥哥」的諷刺影片,《經濟學人》報導,那些只看國內電視或聽廣播
的印度民眾,可能以為巴基斯坦距離亡國僅有一步之遙。也因為這樣,當印度宣布停火時
,他們完全搞不懂是為什麼。
《經濟學人》說,就算是這一陣子緊跟印巴衝突新聞的人,恐怕也對以下消息一無所知:
印度海軍對喀拉蚩港發動攻擊、印度陸軍已經越過邊界打進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總理因為
害怕印度的空襲,已經選擇撤退到掩體裡;巴基斯坦的陸軍參謀長在一場政變中遭到罷黜
。這些新聞在西方主流媒體絕對看不到,甚至在印度報刊上可能也無跡可尋,因為壓根沒
發生過這些事,但是印度的廣播電台卻認真播報了每則假消息,甚至宣稱「所有資訊我們
都經過查證」。
如果說這些假新聞令人憤慨,電視節目的評論更是完全脫離常軌。一位主持人要求「放火
燒了喀拉蚩,或者乾脆炸毀整座城市」;一名退伍軍官甚至在廣播節目中叫伊朗外交部長
「豬養的」,引發了一場小型外交風波。《經濟學人》說,印度的電視新聞早已脫離現實
,只知道歌頌政府與總理,對反對派極盡嘲諷,羞辱那些敢於說出不同觀點的現場來賓。
印度的電視敢這樣做,是因為他們主要的觀眾都是民族主義者,並且把新聞節目當成一種
娛樂—而且印度電視新聞的存在就是為了支持執政的印度人民黨(BJP)、摧毀他們的政
敵。
「過去幾週媒體上的極端民族主義,已經達到數十年來愚蠢的巔峰,連社群媒體與之相比
都變得理智多了。」正如媒體評論家瑪尼莎·潘德(Manisha Pande)所言:「如果你自
詡為民族主義新聞頻道,至少該為國家利益服務。」但《經濟學人》指出,自從印度針對
克什米爾恐攻對巴基斯坦發動報復性攻勢以來,激進的新聞主播們的言行卻與印度及印度
人民黨的利益背道而馳。
在政府的記者會上,印度的官員們反覆強調印度行動的「非升級性」、保持一定程度的謹
慎與理性,但電視節目裡的來賓卻撂話「巴基斯坦最好是愚蠢地攻擊印度,屆時就等著看
我們如何大顯身手」。《經濟學人》說,如果民族主義媒體的職責是傳達國家立場,印度
的電視新聞顯然完全失職,因為他們讓印度從原本的受害者形象淪為侵略者姿態。雖然報
紙相對可信,但這次雙方的衝突多發生在夜間,能夠即時報導的廣播與電視除了報喜不報
憂,更是大量散佈假訊息,讓閱聽人誤以為他們只差一步就能消滅巴基斯坦。
這些廣播與電視的忠實觀眾/聽眾,可能相信在莫迪(Narendra Modi)總理的強力領導
下,印度就快要一勞永逸地剷除巴基斯坦的恐怖主義。因此當川普(Donald Trump)10日
突然宣布停火,不少印度民眾都有強烈的違和感。《經濟學人》說,印度人民的失望迅速
轉化為憤怒,電視主播高斯瓦米(Arnab Goswami)憤怒地指控川普多管閒事,宣稱「昨
晚我們還在痛擊他們,我不接受這種事,我們會自己處理」。每晚被高斯瓦米言論餵養的
民族主義者也轉戰X平台,對印度外交部長及其家人發動惡毒攻擊、指責他們出賣國家。
當莫迪12日對全國發表談話、甚至試圖展現強硬姿態,他否認印度會跟巴基斯坦展開談判
,甚至大規模舉行全國性勝利集會。《經濟學人》說,要不是有這些散佈假消息的新聞側
翼幫忙搖旗吶喊,恐怕不會有多少印度民眾真正相信莫迪兜售的勝利說辭。
───────────────────────────────────────
巴基斯坦與印度互相驅逐對方一名外交官
https://is.gd/BNoFL2
新華社 記者蔣超、伍岳 伊斯蘭堡、新德里電
巴基斯坦外交部22日凌晨宣布一名印度駐巴外交人員為“不受歡迎的人”。此前一天,印
度外交部宣布巴基斯坦駐印度一名外交官為“不受歡迎的人”。
巴外交部發表聲明説,因“從事與其特殊身份不符的活動”,巴政府宣布印度駐巴基斯坦
高級專員署一名工作人員為“不受歡迎的人”,要求其在24小時內離境。這一決定是在巴
外交部召見印度駐巴臨時代辦後向其傳達的。
此前,印度外交部21日發表聲明説,巴基斯坦駐印度高級專員署一名外交官“因在印度從
事與其官方身份不符的活動”被宣布為“不受歡迎的人”,並被要求在24小時內離開印度
。巴基斯坦駐印度臨時代辦已收到相關照會。
巴基斯坦和印度13日分別宣布驅逐對方一名外交官,並都指控對方外交官從事間諜活動。
自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針對游客的槍擊事件以來,印巴衝突逐漸升級,兩國於5
月10日宣布停火。
───────────────────────────────────────
俾路支斯坦校車遭恐怖襲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強烈譴責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5/05/1138866
聯合國新聞
周三,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一輛校車遭遇恐怖襲擊,造成包括四名兒童在內的六人死亡,另
有多人受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此表示強烈譴責。
事件發生在俾路支省首府奎達以南約250公里的胡茲達爾地區。該地區長期以來飽受分離
主義叛亂和武裝活動困擾。
死亡之旅
據報道,事發時校車正運送學生前往一所由巴基斯坦軍方創辦的學校。車輛行駛至距離胡
茲達爾市中心約10公里處時遭遇爆炸,整輛車被炸毀。報道稱,襲擊目標為校車上的爆炸
裝置,當時車上載有40多名學生。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這起令人震驚的襲擊事件予以強烈譴責,並呼籲立即停止一切破壞性
的暴力行為。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今天早些時候,俾路支省的孩子們踏上了一段原本平凡的旅程
——他們滿懷期待地準備與朋友們開啟新一天的學習生活。然而,這一切卻被無情的暴力
所打斷。年幼的生命、夢想與未來在爆炸中化為烏有,家庭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幸存的
兒童也將背負身體與心靈的創傷。”
兒童絕不應成為襲擊目標
據報道,目前尚無任何武裝組織宣稱對這起校車爆炸事件負責。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強調:“兒童從不是,也絕不應成為暴力的目標,我們向所有受影響家
庭致以最深切的慰問,並重申:對於任何兒童而言,僅僅去上學本不該是一種‘危險的行
為’。”
--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北宋】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74.218.205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747891938.A.387.html
標題: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747891938.A.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