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誰是德國候任外長瓦德富?

看板 IA
作者 laptic (靜夜聖林彼岸花)
時間 2025-04-30 18:29:24
留言 0則留言 (0推 0噓 0→)

標題: 誰是德國候任外長瓦德富? 新聞來源: https://is.gd/dog4G6 德國基民盟領袖、候任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周一推出了基民盟籍內閣成員名單。 接替綠黨籍外長貝爾伯克的將是基民盟籍安全專家,現年62歲的瓦德富(Johann Wadep- hul)。 作者:柏林特約記者 丹蘭 (法廣) 他將是近60年來首位來自基民盟的外長。候任總理默茨領導的新一屆政府由基民盟、基社 盟(CSU)和社民黨(SPD)組成,按計畫梅爾茨將於5月6日當選總理正式上任。 瓦德富被視為是默茨的忠實盟友,且和梅爾茨來自同一黨派。數年前,瓦德富曾對中國尋 求世界主導地位提出嚴厲批評。瓦德富現已明確對華對俄立場。 瓦德富將負責執行新的對華政策,而候任新政府強調將中國視為德國的制度性競爭對手。 這一定位是黑紅聯盟(聯盟黨和社民黨)在聯合組閣談判中達成的重要共識。瓦德富領導 了基民盟在外交和防務政策領域的談判工作,並促成了將中國定義為主要制度性對手的表 述。 候任總理默茨今年一月大選前,有要對中國強硬的表態。近日來,默茨表示要阻止中國商 品可能因美中關稅戰“淹沒”德國的現象。 鑒於候任新政府的對華路線以及外長和總理來自同一黨派,德國之聲預計,新政府對華立 場會更統一,更強硬。 《柏林日報》問道:候任外長瓦德富表示:“俄羅斯永遠是我們的敵人。”他是不是要將 德國外交倒退到1989年前的保守外交? 德國《世界報》表示:與綠黨的女權主義外交政策相比,軍官瓦德富可能會採取一種不那 麼兩極化的路線。與前任、綠黨議員貝爾博克相比,他們之間的差異幾乎不可能再大了。 瓦德富是一名團隊合作者,而不是獨來獨往者;他始終忠誠,但有時幾乎太不起眼了。可 以預見的是,重要的外交政策決定將在總理府而不是外交部做出。但瓦德富將以堅韌、耐 心和北德的冷靜,嘗試以不同的方式做事,並且做得更好。 瓦德富出生於德國北部胡蘇姆(Husum),為律師、法學博士、聯邦國防軍預備役中校, 信仰新教,已婚並育有三個子女。在過去16年擔任聯邦議會議員期間,他曾多次公開表達 對華立場。 ─────────────────────────────────────── 瓦德富將出任德國外長:對華政策更趨強硬? https://p.dw.com/p/4tfvC 作者:德正 德國候任外長瓦德富在闡釋對華政策立場時明確將中國視為系統性對手。其與梅爾茨均來 自基民盟且被視作後者忠實盟友。數十年來首次出現總理外長同一黨籍,分析認為新一屆 政府在對華政策上或將更趨統一和強硬。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Table Media門戶網站周一(4月28日)報導,現年62歲的瓦德富( Johann Wadephul)來自保守派基民盟(CDU),將接任來自綠黨的現任外長貝爾博克( Annalena Baerbock)成為德國新任外交部長。 近60年來首位來自基民盟的外長 候任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領導的新一屆政府——由基民盟、基社盟(CSU)和 社民黨(SPD)組成——預計將在5月初正式上任,內閣主要部長職位預計將於周一公佈。 基民盟計劃於周一在柏林舉行小型黨代會,審批聯合執政協議。該協議還需獲得社民黨黨 員的線上投票通過,投票將在周二結束。 瓦德富來自德國北部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是一位政策專家。他將成為近60年來 首位基民盟籍的外交部長。 瓦德富對華政策立場:明確將中國視為系統性對手 候任外長瓦德富將負責執行新的對華政策,強調將中國視為德國的制度性競爭對手。這一 定位是黑紅聯盟(聯盟黨和社民黨)在聯合組閣談判中達成的重要共識。 瓦德富出生於胡蘇姆,律師、法學博士、聯邦國防軍預備役中校,信仰新教,已婚並育有 三個子女。在過去16年擔任聯邦議會議員期間,他曾多次公開表達對華立場。 2022年11月,瓦德富在聯邦議院關於中國戰略的辯論中發表了重要演講。 當時總理肖爾茨剛剛完成首次訪華,此次訪問引發廣泛質疑,因就在訪華前,肖爾茨不顧 內閣六個部門反對,批准中國國資企業中遠海運入股漢堡港「福地」貨櫃码頭 (Tollerort),引發政界批評,不僅來自基民盟,還有來自其執政聯盟綠黨的指責。 瓦德富在演講中措辭堅決。他指出,中國「明確提出要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政治、經濟和 主導性國家」,並表示,「為了這個目標,該政權不惜動用一切手段」,包括侵犯人權、 違反國際法,以及「建立事實上的、最終只依賴於一個人決策的獨裁統治。」 中國與俄羅斯:共同威脅規則秩序 瓦德富警告稱中國正與俄羅斯一道,試圖聯手破壞國際秩序,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新秩序 ,因此呼籲聯邦政府採取明確、有力的對華政策,而不是僅僅追求個人外交成果。「對此 ,我們期望聯邦政府採取明確立場,堅決捍衛國際規則體系。」瓦德富批評說,相反,肖 爾茨訪華的動機似乎是做「第一個與這位獨裁者握手的人」,並拒絕了法國總統馬克宏提 出的聯合訪問提議,令德國「在外交上令人羞愧」。 一年後,瓦德富再次強調,中國的行動與俄羅斯的侵略戰爭一樣,是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 序的威脅,儘管「中國的方式不是通過突然而直接的軍事暴力」。他呼籲德國應與「夥伴 、朋友和盟友一道」,共同應對挑戰。他指出,歐盟早已將中國定義為「合作夥伴、競爭 對手以及系統性對手」,而當前「越來越向系統性對抗傾斜」。 聯盟黨團2023年發布的對華政策文件中也明確指出:「以變革促和平」的政策在面對俄羅 斯與中國時均已失敗。 新政府對華政策走向:更統一、更強硬? 瓦德富領導了基民盟在外交和防務政策領域的談判工作,並促成了將中國定義為主要制度 性對手的表述。這一變化也體現在新的聯合政府協議中。 是否會導致對華政策更加強硬?有可能。瓦德富的上司、候任總理梅爾茨,也曾在今年1 月柯爾伯基金會(Korber-Stiftung)的演講中,呼籲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 相比之前「紅綠燈政府」內部在對華問題上的意見分歧——綠黨籍外長明確表達對中國的 批評、社民黨籍總理則因經常迎合中國和德國商界的某些代表意願而表現的務實與妥協, 新一屆政府在政策一致性方面或將大為不同。 自 1966 年起,外長職位傳統上交由執政聯盟中較小政黨出任。今年這一情況發生變化— —數十年來首次,總理與外長出自同一政黨,尤其瓦德富被認為是梅爾茨的忠實盟友,或 將極大減少內部分歧。 「統一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單一部門本位主義將被終結」 瓦德富強調,未來將打破部門分割思維,推行整體連貫、統一協調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其 在接受《每日鏡報》採訪時表示,這也是設立新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宗旨,該機構將統籌 總理府、相關部委和聯邦各州代表。瓦德富表示:「單一的部門本位主義思維將被終結。 」 儘管如此,在當前國際局勢高度不穩定的背景下,任何預測都存在不確定性。新政府也將 面臨來自各方利益集團的強大游說壓力。可以肯定的是,在這樣的動蕩時代,瓦德富作為 外交部長幾乎沒有任何「蜜月期」可言,將必須迅速應對一系列重大挑戰。 執政聯盟內閣分配情況 聯盟黨與社民黨在2月聯邦大選後經過數周談判,最終在本月達成了執政聯盟協議。 在新一屆內閣中,基民盟將掌控17個部長職位中的7個,包括交通、衞生、家庭事務和數 字化等部門。據報導,卡琳‧普裡恩(Karin Prien)將被任命為新任教育部長,前議員 卡特琳娜‧賴歇(Katherina Reiche)將負責經濟與能源事務。 目前基民盟方面尚未向德新社確認這些提名。 社民黨將佔據7個職位,該黨聯合主席拉爾斯‧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預計出任財 政部長,而現任國防部長皮斯托裡烏斯(Boris Pistorius)預計將留任。 基社盟將獲得3個職位,最有可能的內政部長人選是亞歷山大‧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科技部和農業部長提名人選將於周一公佈。 (綜合報導) ─────────────────────────────────────── 能源高層入閣 德國新政府能源與氣候政策將調整方向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4300259.aspx 中央社 記者林尚縈 柏林專電 德國準總理梅爾茨擬於5月6日正式就任,新政府內閣成員名單大致底定。其中最受關注的 任命之一,是由前能源企業高層、曾任國會議員的萊歇出任經濟部長,被外界視為新政府 未來經濟與能源政策將轉向實用、產業導向的重要訊號。 現年51歲的萊歇(Katherina Reiche),具備化學博士學位,1998至2015年間代表基民盟 (CDU)擔任國會議員,並曾任聯邦環保部及交通部國務秘書。 近年她轉戰企業界,先後領導德國能源政策重要利益團體「德國市政公用事業協會」( VKU),與德國能源巨頭意昂集團(E.ON)旗下的Westenergie公司。近年並擔任聯邦政府 的「國家氫能委員會」主席。 萊歇曾在今年2月能源展中批評,現行德國能源轉型政策過於理想化,追求不切實際目標 。她主張政府應為市場訂出明確框架,但不應過度干預能源選項,強調所有技術選擇都該 擺在檯面上,例如包括具爭議的藍氫在內的「所有顏色的氫氣」。 這與前任聯邦經濟與氣候保護部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強調可再生能源與綠氫的 路線明顯不同,顯示未來德國能源政策可能朝「技術中立」、「企業友善」方向調整。 不過,萊歇的任命也引來不少爭議。她將從能源企業高層職位直接轉任監管該產業的部會 首長,未經任何「冷卻期」,引發利益衝突疑慮。 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與德國非政府組織Lobbycontrol,均呼籲 萊歇公開與各類利益團體的接觸紀錄,並在能源政策決策中保持距離與透明度。 儘管如此,能源業界普遍對此任命表達歡迎,認為萊歇熟悉產業運作,有助推動實際可行 的政策。VKU執行長李賓(Ingbert Liebing)稱此人事安排「讓人對德國經濟未來更有信 心」。 萊歇能否在平衡產業利益與氣候目標之間取得共識,將是梅爾茨(Friedrich Merz)政府 上任後的一大考驗。 此外,隨著氣候政策主責機關從經濟部移回環保部,德國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主管權限也可 能隨之調整。 碳交易是德國推動能源轉型與減碳目標的核心工具,涵蓋電力、工業與交通部門。其制度 設計與碳價走勢,不僅影響產業減排成本,也牽動整體氣候政策的方向與執行力。 梅爾茨政府此舉,意味著與前朝由綠黨主導、將氣候保護與轉型作為產業政策核心導向的 路線劃清界線。未來德國經濟部將聚焦產業與能源發展,氣候保護職責則回歸環保部,顯 示新政府有意將經濟與氣候政策分開處理,藉此降低綠能轉型過快對產業造成的衝擊。( 編輯:唐佩君) -- 我們的一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意外,有的意外,只會讓你變得頹廢,一蹶不振;有的意外 則會讓你找到另一個自己,重獲新生。……你要知道你是誰,你的拋棄和擁有,都是你自 己的選擇,患得患失只會讓你身陷囹圄。                     ——孫衍《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74.217.195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746008971.A.521.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