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Iwin] 轉自Dcard連署發起人的文章(更新

看板 C_Chat
作者 ilrb10157 (haoyu)
時間 2024-02-24 19:57:47
留言 0則留言 (0推 0噓 0→)

: #討論 Iwin連署 保護司司長新發言 - Dcard : https://www.dcard.tw/f/acg/p/254756175?cid=cc49f2a9-8103-48d4-9a14-c096d513f1c3 : 大家好,我是在連署平台的議題發起人,看到新聞說已經寄信給我,目前還沒收到,信裡 : 面可能是要我提議人選,因為對這方面不是很了解,所以看看有沒有了解這方面的網友可 : 以提議人選供我參考,謝謝大家! : 因為沒有Ptt帳號所以不能在Ptt發文,如果有人可以協助發文,我會非常感謝!!! : **謝謝大家的建議,也希望可以理性留言,不要有過多情緒性發言。 : **更新:大家很在意的寄信部分,保護司實際上打算是先用電話聯繫說明,但我都沒接到 : ,後來有聯繫上我了。 : 提供人選的事情是真的,但新聞內容部分是有誤的,可能是司長跟記者溝通方面有點誤會 : ,特此澄清。也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此事而對於記者與保護司進行攻擊。 : 再麻煩大家提供人選並理性發言,謝謝! :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2220199.aspx : http://i.imgur.com/8NS9qrA.jpg
: - : 希望在這件事情上不要攻擊其他平台使用者 : 先針對這個問題一起討論為主 一樣轉自dcard連署發起人 #分享 Iwin議題相關座談會會後談 - Dcard https://www.dcard.tw/f/acg/p/254772845?cid=a42a2e9d-e172-448b-b238-81b531163934 大家好,我是議題提案人,比較正式的會後談由動漫工會協助發布,目前出版社以及相關產業工會都有積極的在行動,也希望大家能夠追蹤他們的粉專,或是可以和家人朋友分享增加議題聲量。 然後推廣一下於3/9有舉辦公開論壇,歡迎大家不論是透過到現場支持或是線上平台參與。 https://ppt.cc/fdof2x 以下是我個人進行提點子與參加座談會後比較”主觀”的感受 (一)並非只有動漫受到影響 從展翅協會的舉例,可以看到不僅動畫,遊戲、同人圈、甚至是vtuber 都會受到影響。畢竟展翅以及保護司立場,幼態年紀低於16歲都會被ban,他們也認定持有相關圖畫是需要受到刑法懲處的,而根據法律最低一年有期徒刑,所以周邊、同人本、漫畫、動畫都會受到審查。 政府這樣的行動是對民眾的一種試探,也是一種降低民眾敏感度的行為。若是行動成功我認為也會讓政府認為民眾對於這種議題是毫不關心。 下一次手會不會伸到韓流偶像?不知道,畢竟現在很多偶像年齡也都不大。 會不會伸到影視作品?不知道,因為展翅只要他們覺得。 會不會伸到其他自由權益?不知道,反正公民也不在意。 台灣的自由將逐漸被溫水煮青蛙持續限縮,讓政府能夠用各種理由或藉口去侵犯,讓民主與自由逐漸在這塊包容多元文化且自由土地上萎縮。這次不會影響你,但是下次就會輪到你。 (二)沒有人脈沒有權勢不懂法律容易被當軟柿子 大家可以去了解正方代表以及保護司官員的背景,可以發現很多展翅協會出身,我對此非常有疑慮,這是否代表展翅協會可以透過官員操弄台灣政治。 若非議題延燒多數民眾反彈,這項影響台灣人權自由就在閉門會議中默默的被侵蝕。 他們也能夠運用台灣法律去當無敵星星了,畢竟他們懂法律,作為創作者和民眾因為不懂法就只能被他們牽著跑。 另外明明會受巨大影響因為沒有權勢,但也只能”被通知”,飯碗被影響,被起訴不僅耗錢也耗時,還有可能背前科,感覺比八大業者還要慘。 (三)民眾自主救濟管道和影響力不足 當事件延燒民眾主要能透過兩種管道,一是像立委陳情,二就是公共政策平台,我選擇了第二種管道,因為從來沒做過,看著平台設立理念滿腔熱血以為能夠以此阻止政府部門的腳步,但大家可以看看以下新聞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266/7774918 五大訴求全都被閃避,作為公民卻連讓會議公開透明的訴求都沒辦法被滿足,此外我認為這種議題理應是政府提出相關研究與數據說服公民這樣的侵權是有其必要性,而非公民需要自己去舉證反駁,我認為立場根本顛倒了。 (四)部分人士發言超級歧視,很會貼標籤 保護司:現有數據都是事後發生,但事前預防的話,每個事件產生都有多元的危險因子,看動漫會不會傷害到他人很難這麼武斷,畢竟影響因子很多,那假若成長背景是比較脆弱,那這個可能就會形成一個危險因子。我相信多數的人不會看了這些動漫就去傷害他人。 正方:兒少性剝削是否對真實世界影響,研究結果不一致,不會有直接影響,但會有間接影響,尤其是親子關係不佳以及家庭功能不彰的孩子,會強化他的作為。 上述言論雖然不是逐字稿,但是至少九成像。 看到上述言論後其實我覺得對親子關係不佳以及家庭功能不彰的孩子來說是一種二次傷害,家庭環境並非孩子能夠選擇,而作為維護孩童權益的機構,這樣的指控可能會讓這些孩子被污名化,甚至讓社會戴上有色眼鏡,我認為這才會傷害到社會環境氛圍。 另外這些團體持續將相關作品與戀童癖的概念進行連結,一直想把標籤貼在我們這些喜愛次文化的人身上,我難道看個校園戀愛漫畫還要申明我不是戀童癖嗎? 此外現在年輕人穿著與文化本來就與過去十幾二十年差那麼多,穿著清涼或性感對於年輕人來說是非常正常的,穿著自由是民眾的自由,16歲以下的人可以選擇穿比基尼穿小短裙,那為什麼虛擬人物在穿著暴露的時候就不行呢? 我認為古板守舊的價值觀不應強壓在與他們價值觀不同的人群身上。也呼籲期待他們能夠以尊重開放的視野看待與他們不同的人,在沒有確認真實兒少受到傷害,創作、閱聽自由應該受到保障。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30.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08775869.A.8F7.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