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可] 中立客觀

看板 talk
作者 tibo96033 (tibo)
時間 2023-10-04 05:54:54
留言 0則留言 (0推 0噓 0→)

我個人看新聞的習慣,通常是每個媒體輪流看,包括三民自和中天。從各個媒體所報導的 內容差異可以看出,不同媒體,對同一個事件會有全然不同的解讀。 在大多時候,媒體並非捏造虛偽不存在的事實,而是透過擷取事件的特定片段,以形塑閱 聽人對事件的看法。質言之,媒體只讓你看它想給你看的。而你只能從有限且片面的資訊 來理解這個世界。 然而,即便有一天,某個閱聽人掌握了事件的全貌,以上帝視角瞭解該事件的所有客觀事 實。此時,他給出的評價就能稱得上客觀嗎?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人針對一件事情給予評價,必然是依據心中的某項「標準」進行價值判斷。接著,再依據 判斷結果,對外發表評論。 然而這個「標準」因人而異。有人選擇法律作為標準,有人選擇宗教教義、或是某種特定 的意識形態,來作為心中評價事件的標準。而這個選擇標準的過程,本身即是一種價值判 斷。而當事涉價值判斷,本身就注定無法是客觀中立的。 故,即便每個人都能掌握某個事件的所有相同客觀事實,不同的人仍會因為自身的「標準 」不同,而給予相異的評價。而這個「標準」的差異,即來自於每個個體之間的生命經驗 差異。 簡言之,並無所謂的客觀,也無所謂的中立。 每個人都是依據心中的「標準」進行評價,而這個標準的存在,本身就是經過個體的價值 判斷而產生的。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不對,這是民主社會必然的現象。 言論自由受我國憲法之保護,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 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得以發揮。 在言論市場中,存在各種價值觀南轅北轍的言論,更能幫助真理的發現。 而在面對多元文化時,國家選擇保持中立、減少管制的寬容政策,方能確保人民之人格自 由展開。 所以,在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中,人民必須習慣(或接受),自己和許多價值觀與自己不同 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且應該隨時對國家的介入保持警覺。 由國家出面,告訴人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樣的事情是十分危險的,蓋國家 極有可能藉由其強大的公權力,主導人民該怎麼講,進而控制人民該怎麼想。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好像扯遠了。反正結論就是:沒有人能說自己是客觀中立的,即便他 已經掌握事件的全貌,仍是如此。 但不客觀並非壞事,沒有人是客觀的。而憲法保障言論自由之目的之一即在此,藉由不同 意識形態的言論在市場中競爭,進而追求真理;使人民在國家保持中立的情形下自由發展 其人格,藉以實現自我。 ===== 清晨隨筆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0.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lk/M.1696370096.A.4FD.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