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2024世界盃馬龍半決賽決賽Part.2

看板 tabletennis
作者 IANDRUMMANIA (網子總是不給面子)
時間 2024-04-26 09:38:56
留言 191則留言 (48推 0噓 143→)

我跟原po 的想法不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1.首先擰拉[針對側旋的部分]是順著旋轉拉才容易加上旋轉跟力量,就跟籃球員會把球旋轉之後放在手指上 轉,要繼續加旋轉跟力量是要順應旋轉而不是逆著旋轉。 2.馬龍逆側旋發到左撇子正手位,這時候林高遠擰拉如果要順著旋轉,會是要往馬龍的正 手位送,這條是直線,距離非常短,上台風險非常高,除此之外,如果這顆擰拉質量不夠 高等於送一顆會出台的側上旋到馬龍正手,這大概率也是死定了,因為擰拉這條直線距離 很短,球飛行的時間很短,如果被馬龍正手打回頭的話,我看這時候林的腳都還來不及站 出球台還原球就過去了。 3.承上,這時候如果不想擰風險過高的直線的話,只能想辦法往斜線擰,但這時候就變成 逆著旋轉去擰拉這顆發球,擰拉的旋轉跟力量沒辦法那麼高,又是在馬龍的反手位,等於 被迫直接是跟馬龍打反手近台相持,馬龍反手發力質量沒有其他中國隊選手這麼恐怖,但 近台相持的擺速穩定度節奏變化銜接正手真的是獨樹一幟,那等於一開始就陷入馬龍的節 奏了,自然得分機率就下降。 4.這段是我看比賽時的個人心得: 林高遠相比王楚欽,在擰這顆逆側旋真的是很厲害,逆著旋轉擰拉質量還能這麼高,後面 馬龍直接換成反手發球,這個站姿的好處就是銜接反手是比正手發球更為順暢的,戰術上 感覺我就讓你擰,擰完馬上接正反手中近台快節奏相持,不給你時間發大力,而且發球的 站位是直接站在中間,正反手護台能力也比站在側身位發球來得好,就算冒著風險硬擰直 線也有高機率被馬龍正手打回頭。 阿如果沒有擰的話,要擺短打台內,這顆也是馬龍的強項,現在年輕選手要在這塊贏馬龍 太難了。 以上,謝謝桌球版,最近看版上多了不少討論熱度,覺得好像回到十幾年前大學剛接觸桌 球時的桌球版,從這邊學習了很多東西,現在能夠有自己一些看法能分享也是托桌球版的 福,^_^ -- 謝謝分享,舉籃球只是一個例子,我本身在打球時的體會也是如此,順著側旋去打球,球 總是比較聽話,比較受控制,自然我加上去的質量就會比較好,不管擰拉或者擺短劈長都 是這樣。 謝謝分享,其實你也有提到要讓球停在手上的話就是要順應旋轉去處理,那這意思轉換到 桌球上就是我們擰拉時候的持球時間,逆著旋轉處理球持球時間會非常短暫,就會感覺沒 有手感控制不住球。 至於合力的部分我對這塊的理解是比較傾向在於撞擊方向要合力而非旋轉,因為逆著旋轉 的持球時間都很短,難以在這麼短的時間靠自身力量產生強力旋轉,會有動作沒做完的感 覺球就出去了。 我描述的意思與你相同沒錯 。
拉下旋球是順旋轉,不過補充一下,一般上下旋比較少會這樣去講,因為上下旋這類的旋 轉對球的弧線高低有強烈影響、碰到拍子上的行為也會強烈影響弧線高低,不太能跟側旋 一併做這類順逆旋轉討論,因為球是要過網的。
我是持相反意見 逆著旋轉擰,會導致球與膠皮因旋轉互沖,持球時間變很短,難以控制。 球會是那種以很快的速度噴出去,但這個球旋轉不會強,就只是單純有速度而已。 而且還因為持球時間過短,導致穩定度不好,動作還沒做完球就走了,導致上台率降低。 順著旋轉擰,能擰出既有速度又有旋轉的球,上台穩定度也較高。 擰拉主要是發力技術,而非借力技術,應當優先以能讓自己順暢發力的方式去打這顆球。 上面提到順逆旋轉一般是指應對側旋才會有這樣的講法,上下旋與弧線、會不會過網 強烈相關,所以不會用這樣的方式去形容。 以擰側上旋短球來說,由於不需要像擰下旋球製造弧線過網。 拍頭不要朝下,有一種由後向前去擰的感覺即可,但這是克服上旋的方式。 至於側旋的部分,一樣照順旋轉去辦理即可,才能增加持球時間,有更好的發力手感。 對,所以我上面講的都是應對側旋順著旋轉擰,能夠有更好的持球時間跟發力手感。 動作能夠做完整,讓你的擰球更穩定、更容易上台。 而且這種上台的方式,球質是由自己控制的,發力也順暢,球速可不見得就會比較慢。 持球時間會比逆著側旋又逆著上旋長 而且本來擰側上旋的持球時間就不會比擰側下長了 我覺得還是回到順逆旋轉應對側旋的討論主軸上會比較好 逆著旋轉擰持球時間短,自身力量作用上去的時間就短。 並不是借力發力作用到球上的就通通都一樣,力量作用到球上是需要時間的。 另外我不知道很暴力是什麼意思,上面提到這樣的方式會有一部分力量來自於旋轉互沖 導致球在膠面上以很快的速度拖板往不知道是哪裡的鬼地方亂噴 所以這顆球的速度會很快,但旋轉並不強,持球時間短導致手感不佳 ,上台命中率也較不穩定。 順著旋轉擰持球時間長,自身力量作用上去的時間就較長。 所以得看自己的發力條件了,擰球主要還是手腕手指的力量,這就很吃個人身體素質。 但只要能把自己的力量好好的發到球上,擰出來的球會是既有速度也有旋轉, 且上台率較高較穩定。
持球時間久不是只有單純比較轉,還有給予球力量跟速度的差別。 就像反手彈擊跟反手拉前衝的差別,彈擊雖然球快,但持球時間短, 其實相比反手前衝弧圈,力量旋轉是有差別的。 這兩種球跟擰拉的狀況差太多了,不能混為一談。 建議我們還是談擰拉就好。 不同時機點跟不同球路能用上的力量本來就不同,沒必要通通拿出來混在一起談。 而且照這樣的意思,那就是指順著旋轉擰,對發力的要求比較低。 至於我以為這邊是來討論技術上的差異,怎麼忽然就說是因為我發力不集中了? 順逆旋轉擰又不是我創的說法,中國影片搜尋一下就知道了, 但我也不是就照本宣科,而是有實際去體會過,真的覺得是這樣, 所以來這邊討論分享各位版友。 打球確實不是只有物理學,還要考慮技術發揮的合理性。 但光是順著或者逆著擰都能把這七分的力量全部傳遞到球上的 就不是同一個難度的事情,逆著旋轉擰要難得多。 逆著旋轉擰持球時間那麼短的狀況,如果一位選手在這樣的情況都能夠用七分力上台, 有這樣的技術跟發力水準, 那麼換成順著去擰肯定能發上超過七分力的水準到球上, 因為這技術的穩定跟發力手感容錯率都較高,那何必又強求只能用七分力去擰呢?
如先前所說,上下旋轉與弧線高度相關,順逆旋轉主要是應對側旋該怎麼處理。 我也同步修正第一點了,一直被問上下旋的狀況解釋到有點累。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193.1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bletennis/M.1714095538.A.409.html

arscadre: 順著旋轉或逆著旋轉 這點我看法跟sky相同04/26 09:50

arscadre: 你舉籃球的例子不太合適 因為手指不是膠皮 平面膠皮的特04/26 09:53

arscadre: 性就是吃轉 旋轉的球碰到後會倒轉 04/26 09:53

arscadre: 就好像用平面膠皮來削球 來球強上旋 很難把來球削成強下04/26 09:58

arscadre: 旋04/26 09:58

arscadre: 不過畢竟我們程度沒有很好 也不敢說自己的看法完全對04/26 10:02

june89982014: 你的第一點舉例很有問題,籃球之所以要順著加轉是因 04/26 11:11

june89982014: 為你要讓他停在手上,但擰拉是還要改變球行進的方向04/26 11:11

june89982014: 理論上逆著旋轉擰會產生更高的質量,好比很多教學強04/26 11:14

june89982014: 調的「合力」,但確實難度比較高,要保證上台的情況 04/26 11:14

june89982014: 下,我也盡量不會去逆著旋轉擰 04/26 11:14

june89982014: 我自己對合力的理解是板型運動的方向跟球旋轉方向相 04/26 11:32

june89982014: 反,好比正手上旋對拉,導致想要加的旋轉可以加上球 04/26 11:32

june89982014: 與膠皮之間的摩擦力,產生更強的旋轉回去,小小意見 04/26 11:32

june89982014: ,可以再討論04/26 11:32

june89982014: 撞擊的目的是增加膠皮吃球深度,重點還是在板型出去 04/26 11:36

june89982014: 的角度造成什麼樣的旋轉,而不是撞擊的方向 04/26 11:36

skypiper: 你的第一點 不就是在說順著旋轉比較好發力04/26 11:53

skypiper: 但是逆著旋轉比較好借力嗎04/26 11:53

skypiper: 那麼相同的力量 你有借對方的力量跟沒借對方力量 04/26 11:54

skypiper: 一個是加一個是減 哪個質量高? 04/26 11:54

skypiper: 你這都建立在可以完整發力的前提下來談這件事 04/26 11:55

skypiper: 可是我談的是 怎麼樣讓你很難完整發力 04/26 11:55

skypiper: 首先你的站位就要比較外側才可以完整發力 光移位就遠 04/26 11:55

skypiper: 再來你在比賽中都還要很有信心和果斷力把發力做確實04/26 11:56

skypiper: 要是你沒做確實 然後你又借不到力 這樣會有質量? 04/26 11:56

skypiper: 馬龍就是先想在你前面 沒錯 你要是發力了比較有威脅 04/26 11:58

skypiper: 可是馬龍就是要讓你去發力的時候難度高04/26 11:59

skypiper: 你必須要移位比較多 你必須要整個技術做完整04/26 11:59

skypiper: 如果是小比賽 你可能心情輕鬆什麼都做得好 04/26 12:00

ccu1002: 想問天空大為啥是逆著旋轉好借力 假設拉下旋變成上旋應該 04/26 12:01

ccu1002: 是逆著旋轉對吧?上旋推回去是順著旋轉?我的理解有錯嗎04/26 12:01

skypiper: 但這種大賽你每一球都要做得很確實 移位又有難度04/26 12:01

skypiper: 你從第一步開始想 但馬龍是從第零步開始想 04/26 12:02

skypiper: to C: 拉下旋是順旋轉 因為旋轉是同方向沒改變 04/26 12:03

Asasin: 比較同意這篇,言簡意賅 04/26 12:29

pita30: 逆的旋轉是像切球一樣抵消旋轉較好控,順著旋轉像拉球一04/26 12:32

pita30: 樣威脅較大 04/26 12:32

skypiper: 講到切球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啊 04/26 12:33

skypiper: 對方發下旋跟發上旋 旋轉程度別太極端的話04/26 12:33

skypiper: 下旋來你切過去 跟上旋來你切過去 哪個轉?04/26 12:34

skypiper: 是下旋來你切過去比較轉吧? 04/26 12:34

skypiper: 為什麼? 可是拉球不是拉下旋比較轉嗎? 04/26 12:34

skypiper: 為什麼切球不是切上旋比較轉? 04/26 12:35

pita30: 所以很多擰球教學都是教抵消旋轉的方式去擰,但好像看過 04/26 12:35

pita30: 全世爆還是許昕有說過順著旋轉去擰 04/26 12:35

skypiper: 這就是借力跟發力的不同04/26 12:36

skypiper: 再來如果今天都是要發力擰 發力的方向是什麼? 04/26 12:38

skypiper: 左手接右手正側旋如果要順著旋轉發力 要從右往左 04/26 12:38

skypiper: 接右手逆側旋要由左往右04/26 12:39

skypiper: 那既然要由左往右 你的遇拍和準備是不是要站得更外面?04/26 12:39

skypiper: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就拿正側旋和逆側旋的林高遠站位圖 04/26 12:40

skypiper: 你要發力你就要站出去 不然你只能擰直線或輕擰 04/26 12:40

skypiper: 馬龍限制了你的選擇 那後面的球他是不是可以專心等?04/26 12:41

skypiper: 像馬龍就沒站出去 所以他發力都擰哪裡?04/26 12:44

skypiper: 馬龍發力都擰林和王的正手位 04/26 12:44

skypiper: 馬龍如果擰中間或反手都比較輕一點 04/26 12:45

skypiper: 而這個是我後面要談的 後續再講 04/26 12:45

chopeter2002: 我的看法跟ian同,逆著旋轉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 04/26 14:08

chopeter2002: 個弧線太敏感了 04/26 14:08

chopeter2002: 至於職業怎麼玩旋轉這我沒這能力評論,連下旋方博 04/26 14:09

chopeter2002: 都說能正著擰了,超乎想像 04/26 14:09

skypiper: 可是我沒說正側旋必須要逆著旋轉擰啊 而是你可以選 04/26 14:11

skypiper: 借力就逆著擰 發力就順著擰 04/26 14:11

skypiper: 可是接逆側旋或是反手發可以逆著旋轉擰嗎 不太行 04/26 14:12

skypiper: 要嘛你就真的要站得超出去或著把手拐著拍面擰 04/26 14:12

skypiper: 要嘛就飛出桌子外面了 04/26 14:12

skypiper: 所以接正側旋的調節空間比較大 接逆側旋的選擇性少 04/26 14:13

skypiper: 接逆側要發力就只能站出去發足力 或是搏殺直線 04/26 14:14

better1234: 林高遠跟王楚欽都是逆著旋轉擰馬龍的逆旋轉發球..... 04/26 14:32

better1234: 順擰比較好借力 逆擰需要用更大的力量去抵銷旋轉 04/26 14:34

better1234: 順著擰比較好借力使力 速度比較快 逆著擰 旋轉比較強 04/26 14:36

better1234: 能夠把逆擰發揮到極致旋轉的 只有張繼科 方博說過.... 04/26 14:38

better1234: 正著擰也是老張的絕活 完全不怕對方旋轉....... 04/26 14:41

better1234: 可見其手腕力量之強大....... 04/26 14:42

skypiper: 順著逆著是I板友講的 我覺得容易造成誤會 04/26 14:46

skypiper: 我講的是同旋轉方向 反旋轉方向 04/26 14:47

skypiper: 來球下旋我拉球是同旋轉方向 對我來說是順旋 04/26 14:47

skypiper: 來球上旋我拉球是反旋轉方向 對我來說是逆旋04/26 14:47

skypiper: 大家要有共識才好討論04/26 14:47

skypiper: 但Better板友的推文看起來與我們的意思不同 04/26 15:52

IANDRUMMANIA: 那我修改一下,總之我意思與你描述相同,順就是同 04/26 15:54

IANDRUMMANIA: 旋轉方向,逆是反旋轉方向沒錯。 04/26 15:54

better1234: 一樣好嗎= = 04/26 16:06

better1234: sky:左接右手逆側旋要由左往右 遇拍和準備站更外面 04/26 16:13

better1234: 事實上王跟林擰馬龍逆旋轉發球到馬龍的反手位 04/26 16:15

better1234: 還是右往左 這就是我所謂的逆著擰 04/26 16:16

better1234: https://youtu.be/gFmtCYopbE4?t=44 04/26 16:17

better1234: 這個妥妥的就是逆著擰 由右往左 04/26 16:18

better1234: 順著擰 由左往右 根本擰不出那麼大的角度 04/26 16:20

arscadre: 所以你的逆擰 似乎是 sky講的順擰? 04/26 16:23

better1234: 就是同旋轉方向擰 原po跟天空旋轉觀念一致 04/26 16:25

better1234: 只是看比賽的角度不一樣 而我認為原po比較精準 04/26 16:27

arscadre: 拉下旋是順還是逆? 04/26 16:27

better1234: 同旋轉方向擰(順擰) 反方向擰 (逆擰) 04/26 16:28

arscadre: ok04/26 16:29

arscadre: 所以影片44秒那個是順擰還逆擰?04/26 16:35

better1234: 由右往左 逆擰 04/26 16:36

IANDRUMMANIA: 逆著擰 04/26 16:36

arscadre: 馬龍的發球 球是逆時鐘旋轉嘛? 04/26 16:42

arscadre: 然後 林反手擰 也是逆時鐘方向嘛? 04/26 16:45

arscadre: 所以這樣不是順擰嗎? 04/26 16:48

IANDRUMMANIA: 樓上,建議你可以拿個球試試看會比較清楚,總之是逆 04/26 16:53

IANDRUMMANIA: 著旋轉擰喔。 04/26 16:53

arscadre: 這個我倒是不懂了 04/26 17:00

better1234: https://youtu.be/gFmtCYopbE4?t=48 04/26 17:17

better1234: 這個更明顯........完全由右往左擰球的左側 04/26 17:18

arscadre: 左側是指林的左側嘛? 04/26 17:25

arscadre: 我大概知道你們的意思了 我看得不夠細 04/26 17:26

skypiper: 逆著擰 借力發力的話質量高一點 但要站比較外側 04/26 20:22

skypiper: 如果就你的想法 側上旋短球你要怎麼擰 04/26 21:01

skypiper: 你如果要完全順著旋轉,那不就是擰側下過去? 04/26 21:02

skypiper: 不過其實擰球的速度比旋轉重要 04/26 21:03

skypiper: 旋轉程度,只要能讓你穩定上台就好 04/26 21:04

skypiper: 但是如果你速度不夠快 再怎麼轉都可以反拉 04/26 21:05

brightwish: 所以對到短上旋短球,會讓球脫板早一點,不會去咬轉 04/26 21:06

brightwish: 遇到上旋還想擰出質量就會容易出界 04/26 21:06

brightwish: 簡單來說 逆著旋轉借力容易 順著旋轉適合發力 04/26 21:07

brightwish: 這篇和我意見一樣 04/26 21:08

skypiper: 所以你就是順著側旋方向但是逆著上旋方向 04/26 21:12

skypiper: 這樣你的吃球時間也不會特別長 04/26 21:13

skypiper: 那麼衍生去看這個問題 其實沒有全然的逆或順 04/26 21:14

brightwish: 那會和擰球的人自己選擇有關 看要擰的側一點還是正一 04/26 21:15

skypiper: 只是說如果你順著側旋 上下旋的吃旋程度會跟著小一點 04/26 21:15

skypiper: 如果你逆著側旋 上下旋的吃旋程度會跟著大一點 04/26 21:15

skypiper: 相對地你能不能掌控得了來球的旋轉程度 04/26 21:15

skypiper: 如果你掌控得了 力量大於來球旋轉程度 04/26 21:16

skypiper: 就會像better板友說的 04/26 21:16

skypiper: 逆著擰可以很暴力 因為你在很短的瞬間借力發力 04/26 21:16

skypiper: 但如果你掌控不了會有兩種情形 吃轉失誤 或 打滑失誤 04/26 21:17

skypiper: 所以順著旋轉是比較穩的 但是質量會被削減 04/26 21:17

zxxbbsex: 安安 問個弱弱的問題 接觸時間短要怎麼對球造成較大的 04/26 21:27

zxxbbsex: 衝量改變 04/26 21:27

better123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5nUqoiGqU 04/26 21:41

better1234: 前面講的正擰 好像叫全擰 跟側擰之間的差別可以參考 04/26 22:13

skypiper: 啊持球時間久 那也只是比較轉 04/26 22:35

skypiper: 你在爆衝的時候 在反拉的時候 在對拉的時候 04/26 22:35

skypiper: 持球時間會久嗎? 04/26 22:35

skypiper: 你發一樣大小的力 拉削球跟反拉 哪個球過去比較衝? 04/26 22:37

skypiper: 你會覺得持球時間長 自己比較能發力 04/26 22:37

skypiper: 那是因為你出手的集中程度不夠 所以必須時間拖長 04/26 22:37

skypiper: 假設你用一樣大小的力 但是很集中 時間就可以縮短 04/26 22:38

skypiper: 那過去的球會更衝 04/26 22:38

chopeter2002: 桌球太輕了,所以想衝量是對但不現實。用f=ma來描 04/26 22:42

chopeter2002: 述比較實際,為什麼要收小臂跟最後抓手指,就是為 04/26 22:42

chopeter2002: 了那瞬間的加速度,力量就會產生質變 04/26 22:42

skypiper: 打球不是只有物理學 而且桌球又不是彈性碰撞 04/26 22:44

skypiper: 順著旋轉擰 對於發力的集中程度要求比較低 04/26 23:07

skypiper: 但不是對發力要求比較低 發力有很多的環節要注意 04/26 23:08

skypiper: 集中程度只是其中一個需要注意的環節而已 04/26 23:08

skypiper: 擰球不太可能九成以上的力量去擰 能有七成就很了不起 04/26 23:10

skypiper: 假設理想一點都用七成的力量去擰 都用一樣大小的力 04/26 23:10

skypiper: 你逆著旋轉擰用七成力就是比順著用七成力有質量 04/26 23:11

skypiper: 只是說集中程度不夠可能會先被來球吃轉 04/26 23:11

skypiper: 又或者太強調摩擦要求太薄 在皮上打滑 04/26 23:12

skypiper: 順旋轉比較不會有這種風險 所以比較穩 但質量小一些 04/26 23:12

skypiper: 你看很多教學會教順著去接 那是因為這樣比較穩 04/26 23:13

skypiper: 而不是因為順著接比較有質量 目的不同 04/26 23:13

skypiper: 分享幾個順旋轉擰的例子 04/27 00:31

skypiper: https://youtu.be/sswoYE028fk?t=133 04/27 00:32

skypiper: https://youtu.be/sswoYE028fk?t=169 04/27 00:32

skypiper: https://youtu.be/sswoYE028fk?t=240 04/27 00:33

skypiper: 這三顆波爾都是順著張繼科發球旋轉去擰 04/27 00:33

skypiper: 質量有很好嗎 有完全發上力嗎 好像也沒有 04/27 00:34

skypiper: 這種擰球說是攻擊 給人感覺更像是在控制 04/27 00:34

skypiper: 同一場 來看張繼科逆著波爾的旋轉擰球 04/27 00:35

skypiper: https://youtu.be/sswoYE028fk?t=451 04/27 00:35

skypiper: 相對這種逆著旋轉擰 張繼科過去的球 速度旋轉兼具 04/27 00:36

skypiper: 而且可以看一下他們兩個人擰球的站位 04/27 00:36

skypiper: 張繼科那個逆著旋轉擰 站位要移比較出去一點 04/27 00:36

skypiper: 波爾相對來說人都還保持在桌子中間附近 04/27 00:37

skypiper: 就如同我所說站位會有影響 04/27 00:37

skypiper: 不過以往舊時代的擰球不像現在要求這麼高 04/27 00:37

skypiper: 當時為了兼顧銜接 所以人都不太會離開桌子外面 04/27 00:38

skypiper: 但是這個時代的擰球要求更高了 看林高遠就整個站出去 04/27 00:38

skypiper: 或者有時候看林昀儒也會看到他經常人一半站出去擰 04/27 00:39

skypiper: 這個就是時代不同了 在思想上也會跟過去不一樣 04/27 00:39

skypiper: 所以在發球策略上也會跟過去不一樣 04/27 00:39

skypiper: 可以看波爾張繼科發逆側 是發在中間偏正手 04/27 00:40

skypiper: 但是去看馬龍 經常發在正手小三角 甚至靠近桌側邊線 04/27 00:40

skypiper: 這就是牽制擰球跟過去的方法有了滿大的革新 04/27 00:41

ppoll2: 推 04/27 00:41

skypiper: 我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才會特別把它拿出來講 04/27 00:42

skypiper: https://youtu.be/PgzaL5ozrms?t=393 04/27 00:55

skypiper: 那像這個 波爾接張繼科正側旋 就是逆著旋轉去借力擰 04/27 00:56

skypiper: 處理旋轉的手法跟我上面放的波爾片段就不太一樣 04/27 00:56

RumiManiac: 第一個就錯了吧,怎麼可能是順旋轉容易加上旋轉跟力量 04/27 02:34

RumiManiac: 想想拉下旋跟反拉哪個球質高就很明顯了 04/27 02:34

RumiManiac: 以物理學來解釋的話,順旋轉的球面切線速度跟球拍速度 04/27 02:38

RumiManiac: 方向相同,所以相對速度比較小,這是拉球有一部分力量 04/27 02:39

RumiManiac: 被抵銷的原因 04/27 02:39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