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回應近期版上一些對於社運的討論

看板 gay
作者 Leorio0828 (雷歐力)
時間 2019-06-13 00:22:11
留言 8則留言 (4推 0噓 4→)

針對日前版上的一些推文,我在這邊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有關遊行標語與宣傳效益的關聯 由於有些人認為,好的標語在媒體宣傳時,會有較好的理解性,也因此比較可能讓中 間人士在短時間內明白,電影中都會有類似的情節讓人共鳴,這方面我從心理學方面提出 至少三點做質疑,寫在臉書上: https://tinyurl.com/yy5hwceo 雖然我不是心理系的本科生,只是應用了當年在大學修課與後來從課外閱讀學到的一 點點知識來班門弄斧,初淺的推斷,所以在引用與撰寫時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但還是希望 有興趣的人拜讀,不吝賜教。 二、有關同志遊行為什麼不配合大力宣傳公投 這點茲配合「性平攻略由你說」,我也試著從當時的情勢推斷, 可參閱臉書文章 https://tinyurl.com/y42ql8gs 。 另外在臉書文章以外,我覺得可以從另外一個方面去想:「如果同志遊行主辦單位, 跟從當時社會主流的風氣規劃主題,是不是反而也同時忽略了社會上的少數族群與其他議 題?」我覺得這點或許就違背了性別圈對於人權議題的基本態度:重視每位個體的尊嚴。 事實上,大家應該多少也都可以感受,這幾年社運圈投注了太多的資源與時間在婚姻 平權上,某種角度而言其實不太健康。 就像在748施行法立法前,很多人狂打電話到立委辦公室,從另外一個向面來看,也 是擠壓到立委轄區其他議題的處理時間。或許贏得了一時,但就整體而言可能也沒那麼值 得驕傲。 三、是不是遊行配合宣傳公投,就可以刺激中間民眾出來投票 我的答案會是「否」。 有可能臺灣當下對於同志族群的友善度,就差不多是公投的這個比例,用平權公投來 制衡本身就寡不敵眾。所以蔡英文總統才會只埋了大法官的哏來保障少數族群,而大法官 也預計給大家兩年的時間來磨合這個社會,不過我們似乎頑皮了一點。 我可以理解大家在平權公投上花了許多努力,所以不太願意切入這個想法,但事實上 ,當初平權公投提出來時,就有不少相關的論述出現,也不是只有現在的我這麼想。 另外,我自己的想法是這樣:當時遊行配合公投早點丟出議題,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力 去緩和中間人士的焦慮,社會可能會有更嚴重的對立,氣氛也會更緊張,對於夾在其中的 同志族群,更可能感受到壓力、激起過去自幼累積多時的負面記憶,而有更多人自戕。 四、「假友善」的概念是不是也推走了很多支持LGBTIQA的人? 如果一個激進的口號就會推走了中間支持的人,那麼「立民法」或「專法就是歧視」 的想法,應該就是和「不立法」處在天秤的兩端才對。當初主張「修民法」才好的我們, 應該也該被論斷為「推走了很多中間民眾」,但是我們並沒有用同樣的標準來看自己。 從壞的角度想,因為持續地堅持修民法,並堅持「專法就是歧視」而與反方僵持不下 ,這中間不僅磨耗時間,也推走了其實沒那麼討厭 同志的人,卻同時讓很多目前社會上,亟需法律保障的同性伴侶(尤其是中老年人),在與 他人談判時,一點權利都拿不回來,甚至可能飲恨而終。只是這些人的聲音,不見得直接 浮上檯面被我們看到。 這樣的伴侶很少嗎?至少根據較大規模的調查,我們知道全人口大約有一成左右的人 是同性戀 (7~15%,取個約略的平均),所以不太可能會很少。 如果我們早點有吞專法的覺悟,或許就只是人生還很長的我們一時沒有拿到那麼多, 但是可以讓生命所剩無幾的人在過世前,多一點尊嚴。 不過,從好的角度想,如果不是那麼多人主張修民法,在天秤的一端站了許多人,或 許今天專法的權利可能會更少,社會也不會更好。這樣的道德應該是很難抉擇的。 或許主張「假友善」也是這樣,出發點是希望往後社會取得的動態平衡點,可以更靠 近我們弱勢族群一些。 五、「性解放」好煩,那麼容易誤會的名詞幹嘛拿出來一直講 不管是在甚麼領域,對於新發現或是認為可以被重新劃分歸類的事物,都會試著賦予 一些名詞來指稱,進行討論,好的會被留下來、看看有沒有辦法解釋更多的現象,不好的 則是被淘汰,看看未來有沒有機緣再提出新的解釋,這是很正常的新陳代謝。 可能牽扯到人的議題,會讓我們相對之下參入更多情緒而過度敏感,進而連結到其他 方面的道德,但是回到第一點,這樣的連結可能是超過的。 不太確定這個例子好不好,比如我們今天講到「性傾向」時,會說這是描述「一個人 對於哪種性別的另一個個體,較具有情感、浪漫情愫、性吸引力的個人特質」,而不是「 在床上傾向用甚麼姿勢和另外一位個體發生性行為」 ,也不是單單指性行為方面的事。 它也曾經是個新的名詞,是到了我們現在的時空,社會經過長期、有脈絡的吸收與解 讀,所以我們才會對它有較為正面的認識,不然它 在提出來時應該也因為誤解,而引起很多反感。 「性解放」在前幾年被提出來時,其實就已經是個翻譯多年的名詞,某種程度我們也 無可奈何。不過我們可以換一些方法去詮釋它,這是我朋友教我的。 當初我也對這個名詞有疑惑,我朋友就教我,不妨把「性解放」想成「性自主」,當 一個個體從「控制者」手中得到「解放」時,換來的就是個體自己的「自主」,但相對來 說,個體就要為自己的權利、身心、行為與決策付出責任,而不是把責任推回給當初的控 制者。 剛好最近適逢《阿拉丁》的真人電影上映,或許是一個在中文上更 能明白的例子:(電影內容與動畫版雷,可將下段開燈) 在電影的最後,阿拉丁使用最後一個願望,「解放」了控制神燈精靈的權力,也因此 讓精靈「自主」,以人類的身分展開接下來的真正想要度過的人生。 在真人版中,茉莉公主身為一個女性,「解放」了當代對於女性權利的限制與剝削, 「自主」發揮睿智拯救了國家,也是一種「性解放」。 所以「解放」和「自主」其實就是一體兩面的事情。 至於在現實世界,「性解放」能不能完全等於「性自主」,這種問題交給社會學家去 吵就好了。 要說這個策略很失敗嗎?可以往回看到第四點,說不定這個社會可以更因此逐漸靠近 我們的需求。而且真正的癥結點,說不定還是因為我們內在對「性(sex)」依然很惶恐, 所以把這個名詞連結到「性開放」,再理解成「性濫交」。 當然「性濫交」也是「性解放」的一環,畢竟它解構了「性」不再是和「婚姻」連結 在一起,但是整體社會,會不會全部朝這個方向前進,其實我們個人還是有自我意志去決 定的,並不會瞬間崩壞。 -- 就我而言,我不覺得有什麼壞處,但是如果當時的社會討論較為複雜,要寫得平 易可能無法反映一些狀況,但這個就是要真的另一個標語來對照,再從各方面角度評估兩 者行銷性,才可能有意義。我覺得公布後單獨批評,自己沒辦法寫一個,然後又把整個性 別圈責任丟到遊行上,就是有點......沒道義吧。 畢竟我覺得,同志遊行不是代表全性別圈的決策,也不是一定代表各性別團體的 宣導方向,但是大家卻都這麼依賴,所以同志遊行的壓力就會更大。 比如如果2018的標語,我可能會寫成「力捍性平齊擔當,十八壯投彩虹揚」,但 是這樣就不能呈現出,主辦單位想要傳達,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的性平故事,讓整體溝通 的難度減低,也不會總是把解說丟給特定幾個人,這樣情感上會比較好。 另外,我會不喜歡2017「澀澀性平打開開」,但是畢竟它試圖反映了一些當年 的教育現象,而我也不在當時的籌備志工內,所以當別人問,還是會試著解釋,減少賦予 主辦方道德,或許是比較好的調適法。 手機打字,可能有些語詞沒查好,還請見諒。 另外,剛好回應的時候有心理系的朋友和我聊到這個,據他的說法,正面印象確實不 容易產生,但負面印象容易形成,這也是為什麼汙名那麼快散布的原因,所以該寫的 還是要寫好一點,該做的事還是要盡量做好。這個趨勢其實我有點印象,但是我寫的時候 一時查不到,怕是我自己記錯,就沒有點到這個。 不過,我的推論不會變喔,即使遊行主題/標語產生了比較差的印象,但是對於整個 社會會不會單單因為主題/標語好而大幅逆轉,我的答案是「否」,因為我們可能放大了 它的影響,而忽略了更多、更長年累積的其他變因。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4.2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y/M.1560356534.A.A50.html

hitsuchi: 2-5對這些論述沒什麼意見,只是1想問一下,你的結論應該06/13 01:03

hitsuchi: 是變因太多,無從驗證。那如果將口號變平易有什麼壞處嗎06/13 01:03

hitsuchi: ?06/13 01:03

hitsuchi: 另外寫得清楚推~06/13 01:08

hitsuchi: 感謝認真回覆! 06/13 01:42

naruto1010: 推 06/13 09:32

chermany: 只有對主辦單位長期對支持同志的dpp不友善很不爽 06/13 13:45

chermany: 然後對歧視同志的kmt一直猛抱大腿 06/13 13:48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