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看日韓劇跟美劇的是不是不同掛

看板 WomenTalk
作者 Subaru5566 (愛上速霸路)
時間 2022-11-01 00:15:45
留言 4則留言 (0推 3噓 1→)

: 我從小就是看台劇日劇長大的 : 後來韓劇盛行的時候就開始瘋韓劇 : 誰是我男友是美劇派 : 電影也都看英雄電影 : 他都會覺得我看的電影都是小成本 : 沒有特效畫面品質不好 : 他很討厭劇中有愛來愛去的(我特愛) : 我討厭戰爭(他特愛) : 所以上次看完聖戰毒梟 : 現在在追絕命律師 : 絕命殺戮日他覺得很無聊 : 模範家族我覺得很無聊 : 直男跟直女真的是磨合很多 : 還是大家有什麼意見 : 可以供我參考一下 : https://i.imgur.com/xOWJ5T5.jpg
看妳常期的發文,在加上這一篇,剛好很合我幾年前看過人家的研究。 https://life.tw/?app=view&no=729723 而《來自星星的你》的亞洲劇迷們,曾以「亞洲星星迷正名行動大聯盟」的名義,在韓國 報紙的全版廣告上,刊登要求道歉的聲明。 該聲明的重點為,「請求首爾大學姜教授向都敏俊教授道歉」。這件事的起因,是首爾大 學大眾傳媒資訊學系教授姜明求,在發表的論文〈中國觀眾的連續劇消費傾向〉中提出: 「中國高學歷、高收入者,傾向收看理性又輕鬆的美國連續劇;低學歷、低收入者,喜歡 沒有邏輯、可以發洩情緒的連續劇。」此論點引起了爭議。從這件事可以感受到,中國粉 絲對金秀賢的支持。 「我們的都教授是高知識分子」 劇迷們如此生氣的理由,在於該篇論文描述的「沒有邏輯、可以發洩情緒的連續劇」,就 是指韓國的連續劇。該論文針對不同國家、不同類型的連續劇,分析中國觀眾的喜好,因 此可能會被誤解成「喜歡看韓劇的人是低學歷、低收入者」。 劇迷們表示:「我們喜歡看韓劇,也愛知識分子都敏俊教授。」不僅表明了自己愛看韓劇 ,也指出喜歡的劇中角色,是擁有高知識水準的人物,並對韓劇觀眾被歸類於低收入、低 學歷者的評語相當不滿。 (圖片來源:緯來戲劇台) 圖說:「喜歡看韓劇的人是低學歷、低收入者」惹議!劇迷們抗議:「我們喜歡看韓劇, 也愛知識分子都敏俊教授。」 這個爭議讓我產生研究這篇論文的興致,該論文是以同地區消費者的「喜好」與「市場」 為重點,但即使是同一個國家的人,也會有喜歡歷史劇、推理劇,或浪漫愛情劇的觀眾。 也就是說,特定國家的觀眾是否喜歡韓劇,這類的內容不太可能構成事實。重點應該是具 有哪些「喜好」的人會愛上韓劇,才能分析韓流的未來發展。該論文分析中國觀眾喜歡哪 部連續劇,並調查其學歷與收入,最後得出報告。 熟悉社會科學的人一聽到「喜好」,就會想到法國社會學者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他的著作《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La Distinction)提及,各種階 級有不同的文化、喜好,我們稱為「慣習」(habitus)。 慣習是從習慣而來,包含「依據社會地位、教育環境、階級等後天培養的性格」。舉例來 說,A喜歡聽古典樂、看展覽;B喜歡流行音樂、幽默喜劇。A並非與生俱來就喜歡這些文 化,而是A所屬的集團,讓他從小對這些文化耳濡目染。 文化傾向就是在自己所屬的文化階級內,漸漸習慣於該階級的文化。而身處特定階級的人 ,會特別強調與其他階級的差異,這一切的核心就是「慣習」。姜明求教授與他的論文小 組,正是依據布迪厄與慣習理論完成此論文。 該論文主要以2013年1月,針對北京400位20到50歲的中國女性為對象,做問卷調查。研究 團隊選定6個國家各10部,總共60部的連續劇當作參考,並透過問卷調查分析比較,連續 劇觀眾的學歷與收入分布。 喜歡看韓劇,和韓流無關 從調查結果得知,中國人最喜歡的國外連續劇依序是:美國連續劇(47.6%)、香港連續 劇(31.8%)、韓國連續劇(28.2%)、臺灣連續劇(15.8%)、日本連續劇(10.2%) 、泰國連續劇(3.6%)。 其中最令人訝異的是,美國連續劇很少在中國的電視臺播出,卻榮登榜首。雖然問卷是針 對北京市民做調查,難以代表全中國地區的觀眾,但近年來,中國在網路上收看戲劇的環 境極佳,不得不說這份調查確實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前述提及,中國觀眾幾乎與韓國觀眾,同步在網路上收看《來自星星的你》,美國連續劇 也是透過這個方式,普及於一般中國觀眾。在中國有名的影片網站上,可以看到戲劇依國 家別、種類別分類,只要點擊就可以收看。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中國人對連續劇的喜好,可以分為四大類:低學歷、高收入的「現 實、具有理性的感性」(第一類);高學歷、高收入的「理性、輕鬆」(第二類);低學 歷、低收入的「無邏輯、情緒發洩」(第三類);低收入、高學歷的「浪漫愛情、感性」 (第四類)。 低學歷、高收入的第一類,喜歡的戲劇包含《裸婚時代》(中國)、《人生多美麗》(韓 國)、《小媳婦女王》(韓國)等,與韓國50至60歲左右的主婦,喜歡看的戲劇類型相似 。 註:低學歷、高收入的第一類:《裸婚時代》(中國) 而高學歷、高收入的第二類,則是喜歡《六人行》(Friends,美國)、《宅男行不行》 (The Big Bang Theory,美國)、《CSI犯罪現場》(CSI: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美國)、《慾望師奶》(Desperate Housewives,美國)、《LOST檔案》(美國)、《 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美國)、《交響情人夢》(日本)、《魚干女又怎樣》 (日本)、《潛伏》(中國)等,多為美國與日本戲劇,與韓國年輕世代,喜歡的美國連 續劇類型相似。 註:而高學歷、高收入的第二類:《六人行》(Friends,美國)。 而低學歷、低收入的第三類,則多數屬意韓國連續劇,像是《千次的吻》(韓國)、《大 老婆的反擊》(韓國)、《清潭洞愛麗絲》(韓國)等,相較於第一類,戲劇類型偏向「 八點檔」,內容較充滿感情、灑狗血。 註:而低學歷、低收入的第三類:《大老婆的反擊》(韓國)。 高學歷、低收入的第四類喜歡的戲劇類型較多樣化,包含《流星花園》(日本)、《極道 鮮師》(日本)、《城市獵人》(韓國)等。 註:高學歷、低收入的第四類:《流星花園》電影版(日本) 從上述說明可以得知,這四大分類中,沒有一個特定類別,喜歡特定國家的連續劇。韓國 連續劇也出現在不同的分類中,並非集中於低學歷、低收入的第三類。論文不是將中國觀 眾歸為同一類、同一種喜好,而是針對連續劇的內容特色、故事情節、架構模式,一一分 類得出結論。 第三類低學歷、低收入者喜歡的戲劇,故事主要圍繞著身世祕密、外遇、非現實的主角等 ,如「八點檔」般灑狗血的劇情。換句話說,韓國許多不同類型的連續劇中,「八點檔」 類型的戲劇在海外也能造成轟動。 可以十分確定的有兩點。一是不論國籍,低學歷、低收入階層確實喜歡「八點檔」類型的 連續劇;以及不是只有年輕世代喜歡韓劇。這也是這份論文最令人好奇的部分。 既有的論文中多半指出,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韓流,具有特定的喜好。但這份論文卻指出 韓國連續劇風行的原因,在於第三類對「八點檔」劇情的喜愛,以及第一類喜歡的戲劇內 容,與東亞國家的日常生活相似,讓觀眾產生共鳴。也就是說,不是因為韓流盛行而喜歡 韓劇,是因為故事能讓觀眾融入自身情感,所以才喜歡看韓劇。 但事實上,界定類別時也會出現像《來自星星的你》的例外。《來自星星的你》不只具備 「八點檔」劇情、帶來「東亞國家的熟悉感」,更具有精緻的形象、獨特的故事情節、嚴 謹的架構與扣人心弦的臺詞,加上絕美的畫面以及明星級演員,是一部具備所有成功要素 的戲劇,在韓國也是相當成功的連續劇。 然而,世界相當廣闊,若韓劇因特定題材受歡迎而執著於該題材,這是很不成熟的舉動。 換句話說,既使在亞洲,依然有各種觀眾追求不同類型與題材的韓劇,這一點可以從許多 論文與廣告中看出。 選擇、喜好——身分認同超越經濟利益 經濟學者喬治‧阿克洛夫,曾於2001年,與經濟學者麥可‧史彭斯(Michael Spence)、 約瑟夫‧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一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身為加州大學柏 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經濟學教授,於1970年提出二手車市 場理論(又稱「檸檬市場理論」,詳情請見第一章),談及因資訊不對稱,造成「逆向選 擇」的現象。他的論文中用到「檸檬」一詞,意指不中用、虛有其表的事物。 因資訊並非雙方共享,僅有一方持有(資訊不對稱),導致另一方只能做出錯誤的選擇。 這種市場失靈具有「逆向選擇」的特徵,也就是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也稱為格雷欣法則〔Gresham's Law〕)的效應。在二手車市場中,消 費者對車輛的資訊不足,僅知道平均價格。這導致市場上,車況高於平均品質的車輛漸漸 消失,僅剩車況低於平均品質的車輛,以平均價格售出。 傳統經濟學向來依據供需原則假設理想市場,前述提及的二手車市場,也是依據二手車的 車況決定價格。也就是說,若以傳統經濟學來看,所有二手車依據實際車況對應的價格販 售,並假定所有人都會進行合理的選擇,不會有人抬高價格,也不會有人刻意壓低價格。 然而,阿克洛夫提出資訊不對稱會造成市場失靈,讓假定理性的傳統學派產生空隙。 阿克洛夫更進一步在他與經濟學者瑞秋‧克蘭頓(Rachel E. Kranton)的共同著作《身 分認同經濟學》(Identity Economics)中提及,如同資訊不對稱造成市場失靈一般,人 類也會因為接受不同資訊,而做出不同選擇。換句話說,人類不一定會做出「符合經濟效 益」的決定。特別是阿克洛夫明白指出,在複雜的選擇過程中,人不單以利益衡量,想找 出對當事人來說最具效益的結果,關鍵在於「身分認同」。 阿克洛夫提出的「身分認同經濟學」有三個要素,分別是範圍、規則、認同效應。個人會 歸屬於特定團體,不論是韓國人、大學生,還是無業遊民,該團體有自己的團體規範,韓 國人的團體會有其需要遵守的規範,無業遊民會有無業遊民該有的樣貌。 當熟悉自己所屬團體的範圍與規則,在做出任何決定時,人都會不自覺遵循自己認同的規 則。因此經濟效應認為經濟利益大時,應該是更接近「認同效應」,也就是「強化自我認 同的效應更高」(高於經濟利益考量)。 舉例來說,韓國人會做出符合韓國人團體的選擇,無業遊民會做出符合無業遊民團體的選 擇。所以,做出符合認同效應的選擇,也正好符合經濟效應。 經濟效應可能不敵認同效應 以往,立法者為了降低抽菸人口,通常會推廣「抽菸有害健康」之類的活動,但仍會利用 漲菸稅等經濟手段,以提高菸價作為經濟誘因。 然而菸價提高後,男性吸菸人口明顯減少,女性吸菸人口卻沒有多大變化。1920年代美國 男性抽菸的比率約60%,高於女性吸菸人口;到1990年代,男女吸菸人口幾乎沒有差異, 可見男性吸菸人口降低,而女性吸菸人口卻沒有減少。這個現象難以用經濟理論說明,畢 竟不能說男性對於稅金較敏感,女性較不敏感。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提高稅金卻無法降低女性吸菸人口的原因,在於美國社會對女性的約束獲得改善。20世紀 初期,女性抽菸的行為不被美國社會允許,但1970年代女權運動後,女性不能抽菸的「團 體規範」漸漸削弱。對女性而言,給予「自由女性」的「認同」後,女性就不容易被菸稅 或是反菸活動影響,想抽菸時就會選擇抽菸。也就是說,抽菸是自由女性的認同選擇。 遵守所屬團體的「認同」,就是阿克洛夫提出的「身分認同經濟學」的核心。效用函數( Utility Function,表示消費者在消費中,獲得的效用與消費的商品組合間的數量關係) 中,不僅有經濟效應,更有「認同」效應在內,透過這項複合效應做出選擇,這點是不爭 的事實。因此,阿克諾夫認為不能忽略這一點,若僅根據經濟理論立法或推動相關法案, 注定會失敗。因此,經濟學者如今需要開始關注社會學者、心理學者、人類學者的研究。 雖然經濟學上出現極具意義的成果,但人類學、社會學早已發現這個事實。阿克洛夫雖然 是經濟學的大師,但「身分認同經濟學」在社會學領域,其實是已知的範疇,阿克洛夫不 過是綜合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的研究,得出這項理論而已。 不過站在經濟學的架構來看,經濟學者不再堅持「理性選擇」原則,開始嘗試不同的觀點 ,對於這點我們給予極高的評價。經濟學者中途繞了多少路,才可以走到這一步,這也是 阿克洛夫這一類大師,指出這一點的重大意義所在。或許這樣的挑戰一旦成功,能夠為未 來的經濟學論文指出更多可能,進行更豐富的研究。即使目前為止,經濟學者能採用的說 明變數相當有限。 想看哪種連續劇的這項選擇決策,也與個人的認同有關。如同這份以中國人為對象的問卷 調查所顯現的,或許喜歡美國連續劇的人,認為所屬團體具有「像美國人一樣思考、像美 國人的生活方式」的「認同」;喜歡「八點檔」劇情的人,所屬的團體認為,這部連續劇 分享了某個特定條件的認同。 因此,若要論述該如何活用韓流,需要更進一步的分析對象。找尋喜歡特定韓流內容的人 ,或分析認同度,才能進一步的活用韓流。不能總是停留在「你認識PSY嗎?」的程度, 應該要更積極的主動出擊才對。 ----------------------------------------------------------------------------- 心得: 套句Rick and Morty惡粉最引戰一句話:「To be fair, you have to have a very high IQ to understand Rick and Morty. 」 平心而論,你必需有很高的智商,才能理解Rick and Morty。 美劇是有很多梗埋比較深,前年疫情剛起來時,我看到南方四賤的預告,把 排隊打疫苗搞成夜店風格, https://youtu.be/kLz1elgjdTA
再搭配之前搶殘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kqCzYzYiw
這點亞州國家是還需要加強的。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83.187.254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67232947.A.D58.html

zz2895341: END 11/01 04:45

akanishiking: 這是啥廢文 看宅男行不行是高學歷 高收入 單純只是 11/01 06:12

akanishiking: 想看謝耳朵就是高收入? 11/01 06:12

love0504: 太長 11/01 12:04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