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WCDragons
這篇和味全龍的關聯應該只有吳承皓
但討論打擊科學化訓練的想法應該滿適合和大家分享,畢竟上半季龍隊打擊Goal for One
今天出於好奇向林弘偉教練詢問
他和他父親(林仲秋教練)在教學上的觀點有何異同
很高興能得到他用心回覆分享
他覺得每個人看事情角度不同,對於打擊和教學理念不同很正常,因此他不會去戰這些
純粹他的經驗分享
林弘偉教練覺得林仲秋教練在教學技巧和比賽中的策略讓他在教學上相當受用
在林仲秋教練在林弘偉教練小時候就開始教他打擊,但他天分不足當時無法體會也學不會
後來當教練回顧林仲秋球員時期打擊的揮棒發力和協調控制,發現自己父親就是教學範本
因為林仲秋教練懂得如何運用軀幹發揮出甩鞭的力量,將自身力量完全釋放
他覺得他的學生中打擊最像林仲秋教練的是焦子杰(今年中信兄弟第三輪)
林弘偉教練跟我一樣很喜歡看過去MLB神獸的打球影片,觀察球員如何運用身體發力擊球
林弘偉教練在自己去進修的新觀念和運科數據分析外,也融合林仲秋教練過去教他的觀念
不論是實戰上策略運用,抑或是機制上的發力
他表示和他父親交流當然會有摩擦,主要就是林仲秋教練徹徹底底地不愛做重量訓練
但在教學發力機制上算是有得到認同,所以後來就不聊重量、多討論發力機制的訓練
現在國內外運科數據部門越來越發達,和過去相比之下對選手來說也變得過於複雜
有時會造成球員無法將打擊簡單化,常常會過度去追求擊球仰角,在數據上變得鑽牛角尖
這樣情況下,球員會忽略去思考如何去確實擊球,如何讓身體發力更有效率
其實回到根本,把身體發力做好,各方面數據自然而然會有所進步
如果運科部門發現某項數據有所不足,再進行機制上的微調
簡而言之,運科打擊部分應該是用來輔助改善缺點,而不是用來盲目追求測出來的數字
林弘偉教練也會去看國外網站進修,或是聽Hito大聯盟Jacky分享
透過這些資源瞭解國外已經進步到哪個地方
他跟我一樣很喜歡看過去MLB神獸的打球影片,觀察球員如何運用身體發力擊球
他經常研究Manny Ramirez、Chipper Jones、A-Rod、Robinson Cano、棒子爺等人打擊
我打擊看Joe Mauer、Miguel Cabrera、Matt Holliday、Torii Hunter、V葛、鱒魚居多
過去這些強打者不會去追求儀器上的數據,因此這幾年也開始有打者回到最基本的調整
如何運用球棒角度使球棒頭產生最大的爆發力,把球打扎實
學會如何把調整的東西運用在比賽上,而不是在打擊籠裡面追求更漂亮的數字
和重量訓練一樣,不是在重訓室追求更高的重量,而是要學會如何在比賽中表現出來
比較好懂一點就像是,Raw Power和Game Power的差異,學會運用自身能力很重要
從他的教學經驗讓他覺得沒有任何訓練是絕對的
但要讓選手知道自己屬於什麼類型的球員、自身優勢是什麼,把自己的優勢價值展現出來
也有詢問林弘偉教練對於吳承皓的打擊教學
他很喜歡教打擊,因為從小聽林仲秋教練分享在比賽中的打擊策略和經驗
但覺得自己無法身兼多個任務,因此主要專精於發力、協調和重訓體能
他覺得比起擊球策略
自己當教練的優勢是知道選手揮棒過程中缺乏的力量在哪裡,去協助強化
高三木聯吳承皓打很好,開始被球探注意後,在王貞治盃陷入小低潮
吳承皓覺得自己擊球仰角太平,球棒角度感覺是從上而下
林弘偉教練除了幫他找回過去最舒服的揮棒方式外,只給他簡單的建議
先把自身優勢做好(中長程火力)、利用速度和擊球技巧,提升破壞力
而不是不斷追求長打,讓自己的擊球點跟得更後面、加大揮棒軌跡,這樣只會更打不到
盡可能用最簡單的方式、最短的揮棒半徑、擊球點顧好抓在前面
想好不同情境下的擊球策略,把球打扎實
此外,節奏越簡單越好,不要有過大的蓄力旋轉,否則會跟不上現在動輒145 km/h的球
要學會重心轉移,將重心從後腳移動到前腳和軀幹的延伸,產生身體串連創造爆發力
利用縮短揮棒軌跡,讓揮棒節奏更簡單明快,這樣就能讓自己有更多看球和決策時間
揮棒軌跡和擊球點就是打擊真正難的地方
--
我龍大物游擊劉俊緯
https://imgur.com/KjcPP7b
https://imgur.com/zZxrn9i
我龍強打外野曾聖安
https://imgur.com/xlp6Xy5
https://imgur.com/xhw9qcY
--
我是覺得球員要找誰尋求協助都可以
重點是要對自己有幫助
然後也要顧及球隊教練的想法畢竟還是團隊
我只是會很好奇可以輸出好球員的教練,平常是用什麼想法去幫助球員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188.7 (臺灣)※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CDragons/M.1752001251.A.FB9.html
推 AAaaron: 推,感覺基鴻可以求教一下林教練07/09 05:46
推 ichuang: 但今年一拳給他運科化後的打擊成績…. 07/09 08:29
→ ZaneTrout: 益全找他很久了 運科又不是長生不老藥XD 07/09 08:36
→ ZaneTrout: 益全比岳岳更早找他,目前從基層球員的進步來說,我覺07/09 08:38
→ ZaneTrout: 得應該是對很多球員來說有幫助,甚至連沈鈺傑也把兒子 07/09 08:38
→ ZaneTrout: 送到他07/09 08:38
→ ZaneTrout: 剛剛去了解一下,神全已經二年多沒跟林教練合作了07/09 09:07
→ ZaneTrout: 他們合作是從2018-202307/09 09:08
推 ui: 推~其實現在球速越來越快、變化球角度越來越犀利 07/09 10:01
→ ui: 打擊機制越簡化、揮棒的瞬間初速度越快越好~ 07/09 10:01
→ ui: 當然還是要適才適性,運科最主要還是幫助選手找到自己適合什麼 07/09 10:01
→ ui: 以及協助選手修正回自己原本最舒適得出棒機制 07/09 10:02
推 cplusplus426: 原來他調過仰角 後來變的不錯 07/09 12:47
推 turtless5566: 有沒有機會看到林教練進到職棒團隊任教 07/09 19:51
推 NTUOnline: 羨慕神鱒大可以跟林教練聊天~~ 07/09 23:28
推 mobuyaya: 推 謝謝分享 07/10 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