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溫布頓針對網壇生存現實調整獎金

看板 Tennis
作者 clift (Clift)
時間 2012-04-27 06:15:20
留言 144則留言 (51推 0噓 93→)

針對第二點 以最近的今年澳網為例 以我個人粗略統計(有誤請指證) top20女單選手約有8人參加女雙 top20男選手只有2人參加男雙 男女差距4倍之譜 不可謂不大 況且V大也提到這還是這兩年女單選手參加雙打已略有減少的情況 幾年前top女子選手參加雙打更普遍 所以男女高手參加雙打的比例仍存在好幾倍的差距 針對第三 四點 首先 你是否同意比賽獎金分配該和票房 收視率及觀眾喜好度有所關聯? 還是如金夫人等女權運動者般 不重視且迴避這方面的探討與調查 只執著於形式上的男女獎金一樣 不論兩者票房號召力是否相等? 如果接受獎金分配該和觀眾喜好度有所關聯 接下來應探討如何取得這方面的資訊以作為獎金分配參考 你提到現實上因為男女比賽連在一起 所以很難區分這方面的票房與收視資料 這事實上似是而非 現在收視率調查可以區分非常精細的時段作調查 所以只要相關單位有心 願出錢委託專業收視公司調查 男女各輪比賽的轉播收視還是可以取得 只是有心去調查與否的差別 更直接的 大滿貫單位與wta atp可委託專業市調機構針對購票觀眾與收視戶調查其 對男女單比賽的喜好程度區別 只要四大賽官方願意委託專業市調機構調查 這些資料都不難收集 且可以每年都做 差別只在有心無心去做罷了 如果大滿貫賽事單位與wta atp重視觀眾喜好對獎金分配的重要 他們會去做這樣的調查 並以之為獎金分配參考 可惜的是 在金夫人等女性主義運動者的壓力下 觀眾的真正偏好不是他們考慮獎金分配的重點 粗略與僵化的女性主義式刻板男女平等口號凌駕對觀眾需求與偏好的探求 這樣的作法 只是羞辱了男女平等的實質含意 針對第六點 你認為男選手只是在場上多打一點時間 只是多做一點工 影響不大 所以獎金方面稍微不同工但同酬 也沒甚麼大不了 似乎暗指男選手吃點小虧就算了 沒甚麼必要計較 我想這種想法缺乏對勞工/選手基本權益的尊重 在職場 在賽場 沒有人應要求某些人或族群比別人要多做事 卻不給相應的合理報酬與補償 員工被要求比他人多加班 即使只是一小時 公司仍應給加班費 歌手被歌廳要求比別人多唱一小時 歌廳也要給相應報酬才合理 老師 教授被要求比別人多上一堂課 多餘薪資也該給 被要求多付出 那麼應該被給予合理多餘報酬補償 大滿貫賽事是選手最全力以赴 最全神貫注 搏命演出的時刻 男女在大滿貫比賽不同賽程負荷是事實 所以如果你接受同工同酬原則 金夫人所要求男女賽程不同 但獎金相同就是不合理 也不是真平等 我認為較合理的原則是比賽獎金應反應賽制不同 所以男性應多些 至於該多多少 是另一個層次議題 但絕不是像金夫人所說 在賽制要求不同條件下 獎金仍一樣 叫平等 在前幾年 男女獎金在溫布敦等大滿貫已幾乎一樣 男性只些微多出極小比例 以反映男性較重賽事負擔 但金夫人仍強調這是對女性的性別歧視 這說明她的平等觀事實上是極表面的 針對第五點 你提到獎金與球壇的變動與變化 獎金從來都不是固定的 大滿貫賽是幾乎年年都調整獎金 所以獎金調整本來就是稀鬆平常 根據男女單近年受觀眾喜愛程度調整獎金 只會使獎金分配更貼近民意與觀眾需求 而不是政治訴求或壓力團體運作 這反而是好事 所以如果某幾年女單歡迎度更甚男單 把女單獎金調高 不是很合理? 同理 如果調查顯示男單較受觀眾歡迎 給男單較多獎金 不也是正當? 所以 金夫人提倡的不論票房 觀眾喜好 男女賽事負擔不同 男女獎金一律一樣的作法 是不合理又粗糙的假性別平等 一些個人看法分享 : 簡短回應一下這篇 : 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 轉播相關的切確數據可以參考我在7855篇提供的內容 : 不過缺點是只有美國市場 : 而且我這幾年沒有繼續追蹤跟蒐集 有人願意提供的話太歡迎了 : 我是想要跟一些比較不了解獎金相關議題的人提供一下我的看法 : 以及想要澄清一些迷思 : 1. 男女比賽除了大滿貫與少數巡迴賽之外並沒有獎金相等的規定 : 有些男女合辦的比賽男單獎金較高 也有些女單獎金較高 : 全看贊助商跟賽事等級安排 : 除了四大滿貫之外 其他的比賽都是ATP跟WTA兩大陣營各自去爭取的 : 如果WTA在某些賽事或某些地區具備較高的吸引力 : 靠自己的能力爭取到更多獎金我覺得無可厚非 : 2. 事實上頂尖女單選手在雙打的參賽數已經大為減少 : 若要更切確量化: : 女單第一 Azarenka: 雙打排名18 近一年來雙打參賽數僅7場 : 近三個大滿貫都未參加雙打賽事 : 女單第二 Sharapova: 久未出戰女雙 上個雙打冠軍遠在2004 : 女單第三 Kvitova: 生涯雙打戰績9-24 雙打最高排名僅196 : 女單第四 Radwanska: 今年單打成績進步 但雙打成績慘烈 還沒闖進任何女雙八強 : 女單第五 Stosur: 以雙打起家 但2010法網之後已經鮮少參加雙打 : 再看到女雙排名前十名選手Huber.Raymond.Peschke.Srebotnik.金久慈.Shvedova : Kirilenko.Mirza.Hlavackova.Hradecka : 並沒有所謂的單打冠軍 只有Kirilenko長期排在15-30名左右 : 因此不存在女單頂尖選手兼職在雙打項目搶錢之說 : 上幾位同時摘下大滿貫單雙打是2010澳網.2009溫網.2009澳網 Serena Williams. : 2008溫網 Venus Williams : 除了大小威之外 上一位要遠溯至1999溫網的Lindsay Davenport.1999澳網的Hingis : 可見同時在單雙打具備奪冠能力的情形出現率已經大幅下降 : 即使將條件放寬為女單四強選手雙打奪冠 近十年也僅增加2003溫網的Clijsters : 3. 要將大滿貫男女的票房跟收視率分開計算實屬不易 : 在大滿貫通常要到四強之後才會明確分開女網四強日(通常在星期四).男網四強日(五). : 最後的決賽也是六日分開舉行 在四強之前排賽大多都是男女交錯排 : 因此票房方面很難計算觀眾買票到底是要看男還是看女 通常是一整天就看下去了 : 而轉播又會因電視台改變 通常前幾輪會在不同球場間轉換 因此也很難統計收視率 : 而決賽日的門票 通常不論男女在預售時就已經搶光 : 觀眾大多持見證歷史與參加盛會的心態看大滿貫決賽 因此不存在所謂票房差別 : 4. 以票房或是收視率作為男女獎金分配個人以為非常不可行 : (1) 男女票房與收視如何分開? 這部份第三點已經提過 : (2) 獎金若在賽會打完之後依據本屆賽會收視情形發放 : 應以哪個地區的資料為主? 統計方式是否公正? 獎金只影響冠軍還是每輪都影響? : (李娜去年拿法網的時候據估計有1.16億人收看 我想男單應該很難超越這數字 : 所以李娜應該拿的比Nadal多很多? 然後一干女選手都因此受益? : 那如果我是女選手 我可能會故意放水希望每次冠軍都給李娜拿) : (3) 若獎金在賽會前就分配完成 勢必要參考過去數字 : 但新任為什麼要因為去年比賽好不好看而負責? : 5. 女單推動獎金平等有其歷史因素 除去最早的美網 : 澳網是在2001開始實施 法網跟溫網都在2007 : 而推動獎金平等運動最盛行的時間是在1997到2007這近十年的時間 : 這個時間出現的女單頂尖選手有誰? : Hingis.Davenport.Capriati.大小威.Clijsters.Henin可都是排GOAT排的上的選手 : 稍後出現的Sharapova在全球的行銷能力更是驚人 : 連成績比較不穩定的Mauresmo.Myskina.Kuznetsova.Pierce都有大批球迷 : 因此在這十年間女網也的確到了一個很精采的程度 : 相較於男單在Sampras退役之後 當年大家對New Balls還沒有太大感覺的時候 : 女單很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因此推動獎金平等的人也有越來越多數據支持 : 但當然在2007推動成功之後 這幾年女單的比賽的確相較之下感覺沒有之前鼎盛感覺 : 可是每項運動都有其發展過程會出現的高低 : 倘若有一天男單也有一兩年出現低潮 而女單反而又恢復以前的生機跟打法的多樣 : 是否獎金要每年變來變去? 我認為做運動行銷跟運動行政的人應該要有這方面的遠見 : 而不是只看到近一兩年的狀況 如此短視近利的作法會不利於網球運動發展 : (現在青女選手的成績已經出現很多下滑的趨勢 我很懷疑制度一直變動的話 : 還有多少小女生會願意投入這項沒有保障的運動) : 6. 男女同酬但是否同工 這部分我認為應該要採用一個明確的界定 : 什麼樣的時間算是"工"? 網球員的工作並不只是在場上的時間 : 還包括私下訓練的時間.飛行的時間.配備的開銷.人事上的開銷.場地的開銷 : 若 是以這樣的角度看 在場上少打一個小時的球在這樣大比例的投入而言其實相當微小 : 7. 該睡覺了 大家晚安 -- ◆ From: 92.10.40.54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nnis/M.1335478527.A.C92.html

clift:當然第六點回應只是我的個人解讀與理解 也許V大本身並沒有這 04/27 06:49

clift:樣的涵義與指涉 如果對V大的第六點回應有不同於V大本意的理 04/27 06:53

clift:解 還請見諒 04/27 06:54

clift:我想無論如何 針對第六點 男女在大滿貫的確不同工 所以全然 04/27 06:55

clift:同酬 是不合理的 04/27 07:02

truth76901:第六點論點本就很怪 三盤跟五盤 差距怎會微小? 04/27 07:11

truth76901:在場上比賽的時間 拿來跟練習、飛行時間 比也是很奇怪 04/27 07:12

VWilliams:回c大 我想我非常認同你的看法與我的不同 也很肯定有 04/27 09:43

VWilliams:一個自己的論述是好事 但我並不喜歡這樣指名道姓式的 04/27 09:43

VWilliams:追問"你認為怎樣?""你是否同意" 我想網球板是一個公開板 04/27 09:44

VWilliams:重點應放在提出不同觀點讓大家討論 而不是單一一兩個人 04/27 09:44

VWilliams:的看法 若對我"個人"的想法有興趣 歡迎私下跟我討論 04/27 09:45

VWilliams:但我真的不喜歡在板上被指名要我回應的討論方式 04/27 09:45

musicforever:所以你的針對2.3點,可以解讀成女單越來越吃重 04/27 11:34

musicforever:所以近解年也打女雙的比例下降了嗎? 04/27 11:35

musicforever:而且我覺得變成在討論金夫人= = 04/27 11:36

ttnkwnv:如果平等的話,混雙的獎金也應該要調到一百多萬美金才合理 04/27 11:41

ttnkwnv:賣吵啦 04/27 11:41

kerry0496x:更喜歡這篇 04/27 13:31

kerry0496x:@@ 因為討論版常常不都是一兩個高手在互辯 旁人看戲 04/27 13:32

kerry0496x:嗎? 所以文章直接使用你認為怎樣 是很正常的 04/27 13:32

zorrle:推 這篇比較中肯 比賽獎金本來就該以票房或技術等來區別 04/27 21:01

zorrle:不然成人組為啥不跟青少年組同薪?? 冠軍為啥比亞軍拿的多?? 04/27 21:02

zorrle:坦白說今天男女分開比賽已經是對女性很大的保障 04/27 21:02

zorrle:純比實力女子前十名參加男子比賽想拿一勝都可以偷笑了 04/27 21:04

zorrle:要公平的話 那不同身高體重為啥放在一起比? 要不要學拳擊 04/27 21:05

zorrle:也分量級來比賽 男女平等強調的是人權 擴大到獎金真的很扯 04/27 21:06

zorrle:而工時的觀念更好笑 職業球員能看的客觀工時就是比賽時間 04/27 21:08

zorrle:既然要求同等獎金 卻不要求同等比賽盤數 一點道理都沒有 04/27 21:10

modjo:男女生理結構天生就有差異 一起比是要怎麼比 04/27 21:36

modjo:什麼叫男女分開比賽已經是對女性很大的保障 照你這樣講 04/27 21:38

modjo:女生乾脆不要參予運動 反正怎麼比都比不上男生 讓你分開比 04/27 21:39

modjo:是給你的恩惠 04/27 21:39

modjo:說的好像是施恩一樣 有沒有這麼卑賤? 04/27 21:40

modjo:話說回來 我實在不懂辯論獎金幹嘛 獎金又不是我們出的 04/27 21:43

modjo:主辦單位覺得他們願意這樣發獎金 也是他們的自由 04/27 21:44

modjo:要吵獎金 那跟台灣有關的國光獎金要不要齊頭式平等? 04/27 21:46

VWilliams:覺得很遺憾出現像z這樣對女性運動價值嚴重貶低的言論... 04/27 21:50

zorrle:請就事論事 別隨便扣上貶低的帽子 這樣比較讓人遺憾 04/27 22:32

zorrle:生理結構的差異存在很多地方 男女分開本來就是保障 04/27 22:33

zorrle:不然都是人類為啥比賽要分開比 那矮個子很多運動都吃虧 04/27 22:34

lolancelot:男女身體肌肉脂肪結構不同是怎麼一起比呢? 04/27 22:34

zorrle:像籃球是不是也該依身高來分量級比賽 跑步要不要? 04/27 22:35

hitoma:真的不懂幹嘛一直要打壓女子選手的獎金 04/27 22:36

lolancelot:比賽時間做為客觀工時也不甚妥當 比較像曝光工時.. 04/27 22:36

lolancelot:職業選手的付出不是指有比賽的時間吧 至於獎金得多少 04/27 22:37

hitoma:人家出錢的有抱怨嗎? 04/27 22:38

lolancelot:我覺得是價值觀的問題 主辦單位願意以最頂級的待遇 04/27 22:38

hitoma:社會上諸如此類的"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怎不一一說去 04/27 22:39

lolancelot:頒發獎金給最頂尖的網球員 這是他們認同女網有其經濟 04/27 22:40

zorrle:這系列文章在討論男女網球員的薪水公平問題 當然討論這啦 04/27 22:42

lolancelot:及意義上之價值 在商言商 沒有主辦單位不會讓自己吃虧 04/27 22:42

lolancelot:打錯字 主辦單位不會讓自己吃虧.. 04/27 22:43

hitoma:嫌自己待遇差也請不要採取打壓另一群人的手段 04/27 22:45

lolancelot:籃球有分男籃女籃 但同一性別沒有要分量級吧 04/27 22:45

lolancelot:跆拳道和拳擊等分量級有其必要 不能混為一談 04/27 22:46

lolancelot:青少年和成人組分開是保障及保護未成人的運動發展 04/27 22:46

zorrle:性別差異要分開比賽 同性別差異卻不用分 其實是沒道理的 04/27 22:49

zorrle:我當然知道現實社會很多事不見得公平有道理 04/27 22:50

zorrle:但要求男女獎金一致 賽制卻不一致 水準也不看 明顯不合理 04/27 22:51

lolancelot:請問同性別差異該怎麼分呢? 04/27 22:53

zorrle:阿你都提到有分量級的方式了 這不就能分了 04/27 22:54

lolancelot:大滿貫的女網不是最高等級的女網嗎? 04/27 22:56

zorrle:那我請問男網職業組冠軍為啥不跟青少年組同樣獎金? 04/27 22:57

zorrle:青少年組冠軍也是青少年裡面最強的阿 獎金為啥就低很多? 04/27 22:58

lolancelot:技擊性的運動用體重分量級是為了安全 網球?? 04/27 22:59

a111156987:什麼跟什麼啊 青少組根本不是職業選手 04/27 22:59

zorrle:舉重也是各舉各的 沒有安全問題吧 04/27 23:01

lolancelot:青少年的網球是職業嗎? 不同等級怎麼比? 04/27 23:05

zorrle:坦白說男子青少年的水準未必會輸給女職業選手~ 04/27 23:06

zorrle:我就是要講水準等級 男女網球水準等級差很多 為啥獎金一樣 04/27 23:07

lolancelot:舉重是克服重力的 要克服槓鈴還有自己的體重 所以同體 04/27 23:08

lolancelot:重是必要的 04/27 23:08

leslielo:欸,是說舉重不同量級獎金就不一樣嗎= = 04/27 23:09

kingdom:技術比較好,獎金就應該比較多? 沒這種事情吧 04/27 23:10

zorrle:怎麼水準講不過 又跳回去講舉重啦 04/27 23:10

kingdom:花一樣的錢 你要看沒名的男青少還是女單TOP選手?? 04/27 23:11

yevvi:zorrle請注意一下用詞,不要挑釁板友,謝謝。 04/27 23:12

leslielo:其實有個運動男子運動員技術比較高,可是商業價值較低 04/27 23:12

leslielo:花式滑冰-但是男女獎金仍然一樣 04/27 23:13

lolancelot:比較男網和女網的水準等級就是個人意見和偏好了 04/27 23:14

leslielo:同意,比較花式滑冰的技術也是個人意見和偏好,扯到獎金又 04/27 23:15

leslielo:是另一回事 04/27 23:15

zorrle:花式滑冰比較能讓人接受 今天網球話題會起就是商業價值有差 04/27 23:16

leslielo:技術好=獎金較高 等式不一定成立 04/27 23:16

zorrle:精采度,實力,比賽時間都有差 卻只拿男女平等來要求獎金一致 04/27 23:17

zorrle:這才讓很多人覺得不合理 04/27 23:17

hitoma:不覺得得呢~:) 04/27 23:18

leslielo:這樣女子花滑選手也要抗議啦 04/27 23:19

zorrle:同種比賽實力強(勝者)獎金高這是常態 男女一起比就是這樣 04/27 23:19

zorrle:不然難道以後美女獨立出一組比賽 收視率高獎金也要多嗎~ 04/27 23:21

leslielo:花滑男女比賽要求(旋轉,跳躍,伸展)都有差別,實力也不一樣 04/27 23:21

leslielo:結論還是技術好=獎金較高 等式不一定成立, 更何況比賽內 04/27 23:23

leslielo:容牽涉個人偏好 04/27 23:23

hitoma:等號成立的話,WTA直接廢除比較快... 04/27 23:24

zorrle:那種靠評審評分的跟網球差很多 就不須討論太多了 04/27 23:24

hitoma:因為女子no1不知道會排到哪邊去 04/27 23:25

leslielo:成立的話,奧運除體操外就沒有女子比賽項目了 04/27 23:25

modjo:樓上以為評審都是亂評?什麼不需討論太多 04/27 23:25

leslielo:被我插樓了 04/27 23:26

zorrle:坦白說現在的運動賽制就是保障女性 但是歧視身材矮小的人 04/27 23:28

zorrle:大部分的運動 男性運度員出名的身高低於170的兩手可以數出 04/27 23:29

modjo:歧視身材矮小的人XDD 你去跟體操舉重選手說 04/27 23:30

modjo:真的離題太遠了 就此打住吧! 04/27 23:30

leslielo:看到這種結論,我想我還是去看漫畫好了...... 04/27 23:30

leslielo:這世界上的運動項目很多的 04/27 23:31

kerry0496x:說主辦單位願意的 大概沒想到這是被施壓的結果 04/28 00:02

kerry0496x:要不是施壓 主辦單位會願意讓男女選手獎金一樣? 04/28 00:02

kerry0496x:還有V版主原PO的第一點也提到了 並不是所有比賽 04/28 00:03

kerry0496x:都是男女同獎金 是由主辦單位自行決定的 所以說 04/28 00:04

kerry0496x:男女同獎金並不是真的很必要 如果是必要的 04/28 00:04

kerry0496x:那應該強制所有ATP、WTP同等級賽事 男女獎金要相同 04/28 00:05

kerry0496x: WTA 04/28 00:06

kaihsieh:WTA ATP巡迴賽的分層完全不一樣呀.. 04/28 00:12

rainsilver:比較同意這篇 04/28 02:24

nicholasJCF:不同意收視率的高低能夠真正反應觀眾的喜好,如果要更 04/28 04:00

nicholasJCF:精準可能要用收視質來調查。例如先前衛視在溫布頓狂播 04/28 04:03

nicholasJCF:亞洲選手的比賽台灣又只有衛視有播溫布頓,導致觀眾開 04/28 04:04

nicholasJCF:著電視做其他事情沒有轉台,這並不代表觀眾真的喜歡看 04/28 04:05

nicholasJCF:亞洲選手的比賽,所以收視率高不一定代表觀眾實質的 04/28 04:05

nicholasJCF:喜好,若用比較深度調查的收視質會更準確一點 04/28 04:06

nicholasJCF:再者,收視率或收視質調查在技術上是可行的沒錯,但在 04/28 04:11

nicholasJCF:實際狀況裡因為太過複雜且調查的金額過高,我想WTA或 04/28 04:12

nicholasJCF:ATP不願意花這些金錢和時間做這些事。 04/28 04:13

mune:主辦單位想怎麼發就怎麼發,讓市場決定獎金,這不就是資本主 04/28 11:03

mune:義的精髓? 04/28 11:03

mune:女網票房如果賣得比男網好,當然獎金就多,反之亦然,主辦單 04/28 11:04

mune:位不是笨蛋,讓票房決定挺合理的 04/28 11:05

sskingdon:問題就算男票房好 也不敢提獎金 會說歧視...... 04/28 11:27

lapentti:皇帝不急... 04/28 12:08

littlepoll:票房是很難反應的 大滿貫賽程大多會把男女交錯打啊 04/28 14:26

deeder:這篇精闢 04/28 19:46

edd740404:問題是你一讓男女不平等-->形像變差-->損失更多錢 04/28 21:33

edd740404:他們算的可精了,不會為了那幾十萬而多損失幾百萬幾千萬 04/28 21:35

edd740404:人家有錢人有遠見,看得是大局,和版上鄉民不同啊 04/28 21:36

kerry0496x:小比賽就不用在乎型像? 他們就沒有男女同獎金啊 04/28 22:51

kerry0496x:而且會因為獎金不平等就拒看? 04/28 22:52

edd740404:小比賽和大比賽受注目的程度有差,大滿貫影響大, 04/29 12:39

edd740404: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還有你敢保證不會拒看? 04/29 12:40

edd740404:就說他們根本不會計較盤數的差距,男選手也無暇去管這事 04/29 12:42

edd740404:就只有鄉民......。 04/29 12:42

coolfish1103:這篇比較靠譜一些~ 04/30 00:10

HeatWadeLBJ:那edd如果要讓男女平等不是更慘 04/30 12:33

HeatWadeLBJ:我以為平等是男女都打一樣盤數 一樣獎金 04/30 12:34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