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你聽過時薪 2 美元的 AI 工作嗎?人工智

看板 Tech_Job
作者 wa007123456 (大笨羊)
時間 2024-06-11 21:34:30
留言 5則留言 (1推 1噓 3→)

新聞標題: 你聽過時薪 2 美元的 AI 工作嗎?人工智慧造就新的網路殖民主義 作者: Dindo Lin 新聞網址: https://tinyurl.com/4nwau7vn 正文(文章稍微長了點): 在過去的一年裡,因為 ChatGPT 的爆紅,人工智慧迅速滲透進入我 們生活的各方面:從工作場所、家庭娛樂甚至到教育場景,人工智慧幾近無所不在。 許多人認為 AI 是否會像科幻小說所描繪的前景:讓 AI 取代人類的枯燥工作、從 此以後人類將能關注在更具創造性的事業中。但這畢竟是理想化的想像,在 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中,每當有一種新的科技爆發時,就會有一群人遭受不平衡的低薪 對待。 你記得亞馬遜的「無人超市」Amazon GO 嗎?這家店號稱以前衛的技術、拿 了就走的購物體驗曾經吸引無數目光,顧客在確認亞馬遜帳號後,就可以自由拿 取商品並離店,在離店後就能自動完成結帳。這個技術被亞馬遜稱為 「Just Walk Out」,該技術在推出時宣稱其應用了機器視覺、強大的感測器、 深度的機器學習模型等技術。這個風光的技術背後,在〈The Information〉 網站踢爆後,光芒似乎就變得黯淡了。原來這個所謂的suJust W 「Just Walk out」技術,背後其實是有超過 1,000 名印度工人在背 後審核每一筆交易,好確保帳務結算的結果是準確的;亞馬遜認為該報導有誤 ,解釋這些工人是在幫助訓練模型,表示人工審核在 AI 系統中很常見。不 過原始報導稱,2022 年當時每 1,000 筆交易中有 700 筆需要人工審核── 而原來設立的目標是 50 筆左右。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風靡全球且引領了全球的 AI 風潮,且迅速成為科技界與 投資界的新寵兒。這些透過大型語言模型 LLM 餵養資料而生成的聊天機器人, 能夠協助撰寫文章、編寫程式、甚至給予你工作上的文本建議或是協助製作簡報內容。 為了避免有害內容的傳播,同時也能夠辨別暴力、色情、種族歧視等不當內容並「 自動管理」。但要讓 AI 全面自動化,這後面還有需要一些重要的「前期工作」, 這個前期工作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工協助標註內容,AI 才能藉由標註逐步認識內容,這 背後是大量枯燥乏味的制式工作。 時代雜誌報導,OpenAI 將這些內容標註工作外包給肯亞的工作者,這些人 每天都在處理網路上最黑暗、最糟糕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謀殺、自殺、性虐待、 暴力幻想等。外包給收入狀況差的肯亞工作者,時薪可能不到兩美元,且 面對這些網路上最激烈的內容,也會讓人難以忍受、甚至產生心理問題。這 些外包工對 AI 的發展至關重要,但他們卻是整個產業鏈中最底層的存在。他 們的工作環境惡劣,薪水微薄,許多人因此導致了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試圖自殺。 不單純是 ChatGPT,許多網路科技巨擘都利用廉價勞動力訓練、維護 AI 系統。例如 Facebook 也在非洲雇用內容審查員,給付他們每小時 1.5 美 元的工資,而這些審查員每天要審查的內容包括虐兒、謀殺強暴、甚至是砍頭 處決等給予人們心理壓力極大的內容。就連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也是如此,為了能夠 提升鏡頭辨識的精準度,需要人工對街道的標記、路標等進行分類與標記,這些工 作室外包給破產的委內瑞拉工人,他們每天都在電腦前標示各種障礙物、行人、街 道標記等,平均時薪為 90 美分。 社群媒體的審查是比較早宣稱跨入 AI 自動化領域的一項技術,這 背後牽扯了一套複雜的演算法,包括牽扯到語意分析、圖片與影像分析等 技術,確保這些內容是否符合 Facebook 的內容政策。由於這些社群媒體的 快速成長,導致 AI 在內容審查這部分經常性地會有需要重複審核的機制,而 這也讓這些社群網站以 AI 無法單純應付如此龐大卻又要完全正確的工作量。 有間叫做「澳鵬」的澳洲公司,專門承包來自於 Facebook、Google、微軟等 公司的人工標記或審查工作。他們利用網路發表相關的低廉審查工作,例如可能是 數千筆的臉書有害內容審查、或是 Google 的人工智慧標記業務等,讓低收入 地區的住民承接這類繁雜但技術含量卻很低的工作。 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的資料顯示,2022 年全球的資料收集與標記市場價值 約在 22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將增長到 171 億美元。其中許多工作都會外包 到像委內瑞拉這類陷入經濟困境的國家,由於在經濟崩潰的狀況下難以找到工作, 因此許多人會選擇到澳鵬這類的平台尋找能在家上班的外包工作。而這種模式不斷在 開發中國家重演,包括東非、委內瑞拉、印度、菲律賓、甚至黎巴嫩的難民營,都 會透過這類外包公司為西方的人工智慧產生貢獻。 藉由網路工作的特點,就是能將簡單的工作轉移到工資最低廉的地方,這種轉移速 度是工作、紡織業都完全比不上的。也因為這樣,為了降低人工智慧的訓練成本,大 量的標記工作只有透過工資最低的地方,成本才能符合預期。 許多人認為,這是人類科技的大爆發時代,不但惠讓人類的生產力達到前所未 有的高峰,同時也會消滅低階勞動。但實際上目前的發展並沒有到能夠消滅低階 勞動的程度,反而產生了更廉價、重複、毫無尊嚴的工作環境。這些工作主要是外 包給工資低廉的低收入國家,發展出一種全新的「家庭代工」模式,工人們在毫無保 障的情況下,以計件與家庭代工的形式從事單調、價格低廉的勞動。 這是 AI 所產生的隱形勞動力市場,這些隱藏在 AI 系統背後的勞動力、正是推動 AI 系統運作的的重要支柱,包括處理標記、系統監控、內容審查等工作目前都還無 法以 AI 全面取代,而需要靠人力一筆筆處理。就是因為技術力低,才會形成一個龐 大的隱形勞動力市場。這種現象並非僅存在於科技行業,例如醫療行業中的遠程診斷 、病歷分析,也需要依賴於大量人工進行資料輸入與標記;教育行業中的線上教育 服務,也會需要人工審核和標註教學內容分類。 這種依賴廉價勞動力的模式,不僅未能消除社會不平等,反而在某種程度上 加劇了這種不平等。低工資、惡劣工作環境、缺乏工作保障,使得這些外包工 人的生活狀況變得更艱難。他們承擔著 AI 發展的重任,卻往往被忽視和剝削 ──這看起來就像是一種新型態的科技殖民主義。表面上這些工人在困境中還能 拿到工作賺一點錢,但這種模式卻創造了一種不平等的勞動市場──工人只能等待 派發而非穩定的工作時間、且一切的評估全都在客戶手中,客戶有極端的權力決定是 否扣發工資、或是認為他們的工作表現差勁,但這些工人則沒有對等質疑客戶的權力 。 去年,肯亞的內容審查員成立工會,希望能爭取更好的工作條件和權益、改變現有的不 公平待遇。這次工會的成立也與 Meta 在當地面臨的法律訴訟有關:有訴訟指控該公司 不公平解僱內容審查員,並且未能提供適當的工作條件和心理健康支援。這些內容審查 員的經歷,正是突顯了大型網路科技公司在利用低成本勞動力、進行 AI 訓練和內容審查 方面的問題,並引發了對這種「網路殖民主義」現象的批評。批評者認為,這些公司 將工作外包到工資最低的地方,進而規避責任,並且對工作者的福祉漠不關心 或許人工智慧的發展帶來的諸多便利與進步,但我們不能忽視其背後龐大的、 為你付出勞力的勞動力,這些工人付出勞力卻往往被忽視與剝削。但真正要 這些大公司去關注他人福祉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務,重點還是是否能夠透過輿論與 政府的力量,能夠去束縛這些大公司在雇用員工時,能夠給予對方更多的尊重與 權力。 -- 是沒甚麼錯字,但是冗詞贅字毀了整篇文章的流暢度。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208.2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718112872.A.B7E.html

CCWck : 以為是人工智慧,原來是工人智慧 06/11 22:10

tokeep : 在非洲時薪2美元,已經可以橫著走了 06/11 22:35

freeloop : 錯字好多 06/11 22:36

neil0611 : 真AI: 引進印度勞工 06/11 22:57

yunf : 你要看最後這些錢流到誰手上 06/12 01:08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