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南土魠魚羹、虱目魚 可能源自17世紀歐

看板 Tainan
作者 iam168888888 (射精)
時間 2024-03-07 03:34:32
留言 23則留言 (12推 2噓 9→)

台南土魠魚羹、虱目魚 可能源自17世紀歐洲舶來品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6日電)台南知名小吃不少,但很多人不知有些是舶來品,台南 市文資處考證,「土魠魚羹」可能源自17世紀歐洲,「虱目魚」當時以sabalo之名被記錄 ,再演變為街頭巷尾人氣美食。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依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鄭維中研究,土魠魚是 鰆魚的1種,圖像及文獻顯示17世紀在亞洲的荷蘭人,將亞洲地區各種鰆魚泛稱為「國王 魚」,像是「大船吉德蘭號航海日誌」就有「國王魚」的素描。 日文中的「南蠻料理」(南蠻是日本人對歐洲人歧視性稱呼,如同台灣稱呼紅毛人),是 葡萄牙水手傳給日本人的吃法,他們在船上保存魚肉方式(盛行於地中海),通常是把魚 表面煎熟,以油醋和香料醃漬,若煎炸較熟一點,有時候會把炸魚肉加點蒜泥泡進濃湯一 起吃,感覺就像「土魠魚羹」。 鄭維中推測荷據時期「唐人」移民,受到荷蘭殖民者影響,開始跟著用「歐洲人方式」吃 魚,慢慢成為土魠魚的主要消費族群,嗜吃此魚種的偏好就一直保留下來,成為台南居民 特色。 此外,「虱目魚」菜餚在17世紀以sabalo之名被記錄,反映出當時台南曾是多國文化交流 熱點。鄭維中研究顯示:印尼爪哇一帶,當地人早就捕撈食用虱目魚,以虱目魚發音來看 ,和爪哇語中的虱目魚發音差很多,卻和西班牙、葡萄牙語中慣用魚名Savalo、Sabalo( 唸起來像「沙發囉」)聽起來很相近。 鄭維中推測虱目魚可能不是由印尼人介紹給台灣,而來自於一群精通海上行話的人,例如 生活在馬尼拉的唐人移民們。 目前,台南市文資處已設計「找出屬於你的台南17世紀基因美食」( https://lihi.cc/bPeKI)心理測驗遊戲;遊戲以17世紀台南為背景,每名玩家藉由遊戲 提供選擇題,了解當時台南生活情境,也可從遊戲結果進一步了解台南美食背後的大航海 歷史,透過吃和台南400年文化產生連結,傳承給後代。(編輯:陳仁華) https://reurl.cc/M4mGMk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5.114.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709753675.A.A40.html

ftvs: 要球大航海時代增設台灣,影響力更大 03/07 06:53

holyhelm: 什麼魚表示: 03/07 08:44

nightwing: 歐洲人也吃虱目魚 03/07 09:02

SilentBob: 拼命跟東南亞切割齁 03/07 09:11

neo5277: 南蠻風不意外 03/07 09:48

iamcnc: 之前許忠信有點固執的說土托也是西人抓來台灣放養的 03/07 09:48

tf010714: 驗dna就知道了吧 03/07 09:53

DPP48: 脫亞入歐 03/07 10:19

eqmqiq: 虱目魚跟鰆魚都是洄游性的,在台灣都捕的到,頂多是料理 03/07 10:30

eqmqiq: 方式是由外部傳入的 03/07 10:30

XYZ669538: 原住民表示:............. 03/07 11:21

XYZ669538: 你們這些外來種在討論外來魚類? 03/07 11:22

swjlsc: 我就問原住民是憑空出現在台灣 還是從其他地方移居的? 03/07 11:32

xSAUCEx: 先討論土魠魚羹裡有幾成是真的土魠魚 03/07 11:48

hbooreo: 中國南方有吃羹的飲食習慣,台灣幾百年前多是中國東南沿 03/07 12:53

hbooreo: 海來台打工的漢人,土魠魚剛好在這個海域上洄游,補上船 03/07 12:53

hbooreo: 後,怕魚不新鮮用炸的,加入原本的油麵羹。不要再幻想跟 03/07 12:53

hbooreo: 荷蘭人有關係了。 03/07 12:53

kaizea: 厲害了 這也能吵 03/07 13:53

yesyesyesyes: 喔? 03/07 14:19

ftvs: 造假是民進黨的強項,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糞青好騙 03/07 14:52

tndh: 很會吹喔 要不吹來自於宇宙 03/07 16:59

chuusan: 想到去跟南蠻連結也是夠厲害的... 03/07 17:42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