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長遠未來的照片影片備份策略

看板 Storage_Zone
作者 carl3104 (Carl)
時間 2024-12-11 20:57:01
留言 106則留言 (30推 0噓 76→)

我是一個大概從2004年接觸數位攝影的攝影愛好者,早期使用的是DVD燒錄片備份照片, 但不久後便發現DVD一片4.7G拿來備份實在太沒效率,而且還很容易壞... 所以後來改用隨身硬碟來備份,陸續購入1T與4T的2.5吋隨身硬碟, 最終使用2顆2.5吋的4T硬碟,做一模一樣的兩份備份。 ==========以上是不重要的前情提要XD========== 如今玩攝影已邁入第20個年頭,4T已經快被塞滿,不得不思考下一步該如何備份? 自認我的作品都是些糖水照應該沒什麼文化價值,保存到我最後的時光就好~ 以台灣人的平均壽命來說,大概還有3-40年的照片影片要保留, 而且相機畫素越來越高,4K 8K錄影更是吃容量的大怪獸, 未來累積好幾十T應該是指日可待,如何備份實在是很傷腦筋,考慮過幾個方式: 1. 蠻多人會推薦NAS,但我看了看介紹,感覺不是特別有吸引力,而且價格又高, 因此還是打算以硬碟久久copy一次的方式處理。 2. 購買新的兩顆硬碟,舊的硬碟都繼續使用, 即超過原本硬碟容量的部分開始從新硬碟開始存, 這樣的優點是較省錢,但缺點是同一台相機的照片會分散在不同的硬碟上, 且電子產品畢竟還是有其壽命,舊硬碟不可能再撐個3-40年吧? 3. 購買容量更大的兩顆新硬碟,舊硬碟copy到新硬碟上,未來依此類推, 優點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用新硬碟,比較沒有壽命限制問題, 但缺點就是舊硬碟就有點浪費了,而且也不知道要買多大的容量才合適, 買太小存沒多久又滿了,買太大價格又很貴。 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方式呢? 希望能聽聽前輩們的建議,謝謝。 -- 這個方法不錯耶 有考慮 似乎也沒重要到要雲端呵呵 這方法不錯 硬碟價格比起拍這些照片影片花費的心血而言確實是不貴 一定是3.5吋的 2.5現在最大也才6T容量太小了 應該不用買到那麼大我覺得 回憶無價 但有照片會更容易回憶XD 是沒有必要到這麼無敵啦 原來還有這種方式 我是後來發現光碟有些已經讀取不太正常了,所以趕緊改用硬碟,而且硬碟都放防潮箱 好貴呀~ UPS要給NAS用的? 不用這麼保險啦~ 這樣最單純 對啊 有喔我有在玩照片輸出~ 燒錄太麻煩了 哇沒想到網友們這麼熱心,我已經決定要等好價格入手一顆大容量的3.5吋啦, 感謝各位的建議,就不一一回覆了^^"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8.90.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rage_Zone/M.1733921824.A.775.html

raidcrash : 如果你只需一份副本 你買一顆8T+的 把其中一個舊4T 12/11 21:14

raidcrash : 副本放到那顆硬碟上 這樣你就在新舊硬碟上各有一份 12/11 21:14

raidcrash : 檔案了 之後檔案就兩邊各存一份 12/11 21:14

raidcrash : 這樣你只要買一顆新的 就比較有預算買大容量吧 等 12/11 21:17

raidcrash : 你原4+4T那邊又滿了再買新的補充就好 12/11 21:17

crazysix : NAS不是不吸引人 是預算要拉高 12/11 21:55

crazysix : 不然NAS+雲端備份真的是基本 12/11 21:55

spfy : 純備份沒有要隨時隨處讀寫 就買大硬碟備份完防潮箱? 12/11 22:12

spfy : 之後就定時買更大的複製過去 一樓那方式 12/11 22:13

birdy590 : 直接把外接硬碟換成兩顆更大的就是了 十幾TB的一堆 12/12 00:14

birdy590 : 如果資料真的有價值 現在硬碟的單價算是很低了 12/12 00:14

Dcpp2015 : 備份建議拿3.5吋,因為2.5吋容量都太小。 12/12 03:43

Dcpp2015 : 冷儲存的話SMR沒差。 12/12 03:43

aal : 兩顆20t就解決了 12/12 05:43

Aixtron : 那要問你看待你照片的價值!以我來說的話,我現在每 12/12 06:00

Aixtron : 次出國,都會1拷背到藍光光碟25G,2購買雲端,一堆 12/12 06:00

Aixtron : 人移民不是無聊,3一直買硬碟,買到我有時都忘了,4 12/12 06:00

Aixtron : NAS也有,但如果不是隨時要看,維護的技術和成本真 12/12 06:00

Aixtron : 的是頗高! 12/12 06:00

Aixtron : 但我拍三十幾年了,我漸漸體會到大學攝影社學長說的 12/12 06:04

Aixtron : ,用心攝影!現在就手機,隨便拍一拍,最好的影像是 12/12 06:04

Aixtron : 留在自己的心中,照片與其說自己回顧,不如說分享, 12/12 06:04

Aixtron : 但強迫別人分享,好像是罷凌吧? 12/12 06:04

Aixtron : Google drive 5T未移民價一年8250,您可以用存30年 12/12 06:10

Aixtron : 的照片,就花一年丙式加第三人車險的保險費,更不用 12/12 06:10

Aixtron : 說移民或是那種終身的雲端! 12/12 06:11

Aixtron : 我聽過看過百分之99的人連結婚照都沒看過!我老婆的 12/12 06:13

Aixtron : 方式也很好,每次玩都寫成FB,過十幾年,還是馬上就 12/12 06:13

Aixtron : 可以找到,也不用花錢! 12/12 06:13

GiantChicken: NAS+雲端=無敵 12/12 10:00

GiantChicken: NAS只能乖乖花錢 但回憶無價 12/12 10:01

ruei1999 : 雲端有些冷儲存的方案,就只是放保險的,取檔都是本 12/12 15:41

ruei1999 : 地那份,只有本地毀滅時才花錢從冷儲存那邊搬回來 12/12 15:41

naohcl : 我的光碟片放20年沒壞 硬碟早就接頭鏽光光 12/12 19:05

litwild : 5bay NAS,RAID 6,8T*5,+外接硬碟、雲端(備份極重要) 12/12 19:34

maniaque : 你看你要編多少預算去做這件事情吧 12/12 19:34

maniaque : 用來儲存的硬體可以備兩套raid 1 nas 兼異地 12/12 19:35

maniaque : 然後定期幾年更換掉硬體(對...包含nas 也需要更換) 12/12 19:35

litwild : UPS必裝,(軟體設定好 都是自動化) 12/12 19:35

maniaque : 不是壞了才在那邊更換,有時候人帶賽,壞就給你同時壞 12/12 19:36

maniaque : 然後兩組nas 要錯開年分更換,看你怎安排 12/12 19:36

rail02000 : 我的策略是電腦放一份隨時存取、 NAS放一份手動傳 12/12 20:00

rail02000 : 檔。然後NAS整機備份兩份(家裡和公司各一份)。單 12/12 20:00

rail02000 : 純覺得雲端貴,不然再一份雲端比較保險 12/12 20:00

rail02000 : 等於同一張照片至少放5顆硬碟,批次型號都不同。 12/12 20:01

yiyin330 : 基本上就二顆硬碟備份二份,5年後加大換新就很夠了 12/12 20:03

Reichenau : das 12/13 04:31

balius : 個人是覺得方案能滿足未來十年的需求就差不多了,20 12/13 08:02

balius : 年之後還能符合當下軟硬體環境的方案應該不是現在的 12/13 08:03

balius : 我負擔的起的... 12/13 08:03

aal : 20T找對時間買 一顆約一萬 備份模式就跟現在相同 12/13 08:31

aal : 手動備份 若其中一顆有異常再換新 20T可以用很久 12/13 08:31

bkebke : 光碟沒日照和防潮 也可以滿久的 12/13 11:21

bkebke : 但最大市場 日本錄影機也開始收了 12/13 11:21

a1e : 要長期冷儲存就磁帶 12/13 14:08

nbook : 買pixel5以前的機型 無限上傳到gppgle相簿 加NAS 加 12/13 14:19

nbook : 硬碟冷備份 12/13 14:19

Bustycat : 照片都是RAW? 12/14 13:01

frakw : 可以考慮用backblaze 12/14 15:16

phoque : 淘寶買二手伺服器級硬碟 成本比全新的一半還低 省 12/14 15:31

phoque : 錢的同時還達到備份321的其中兩個 第三個就花點時 12/14 15:31

phoque : 間挑重要的照片出來放Google相片 icloud之類的 12/14 15:31

prussian : 摘要: 1.錢 2.錢 3.還是錢 12/14 15:32

prussian : 藥方: 多賺點錢 12/14 15:32

linlongchau : 冷儲存3份以上就不說.網內線上就NAS或DAS一份,有需 12/14 21:50

linlongchau : 要就外接USB或外接SSD拷一份,簡單好用就行,不需搞得 12/14 21:50

linlongchau : 太複雜,有時間多賺點錢最重要 12/14 21:50

asdfghjklasd: NAS+ Cloud 12/14 23:15

shawncarter : 我個人是用NAS備份+隨身碟+Google Photo 12/15 01:25

ludashi : 閑魚880rmb二手16t hc550企業碟買個4顆來備份 12/15 09:49

ludashi : 然後花個幾千元自組一台diy nas就好 12/15 09:50

labbat : 推pixel5手機無限量上傳 12/15 10:54

s78513221 : 不信任Google審查照片,一律NAS加密上傳 12/15 11:24

linlongchau : 商務使用還是建議外接SSD,速度快,隱密性佳,商業文件 12/15 11:39

linlongchau : 對傳只對公司伺服器,一般照片也不上雲端,除非2日內 12/15 11:39

linlongchau : 暫存照,基本上雲端還是看各人需求,你覺得不重要就沒 12/15 11:39

linlongchau : 關係 12/15 11:39

ccbbaa : 有沒有想過..把部分照片洗出來@@"? 12/16 09:26

NetsFan : 光碟怕懷就每份多燒幾張丫 BD可以考慮? 12/16 11:49

maniaque : 也可以考慮磁帶機..... 12/16 19:12

labbat : 別的地方也許還可以,高溫潮溼環境沒有專門除濕處理 12/16 21:07

labbat : 的磁碟帶一下子就會受潮發霉了 12/16 21:08

raidcrash : 說磁帶根本搞笑的 先不說家用推薦磁帶有多荒謬 成本 12/16 21:19

raidcrash : 也沒比較低 12/16 21:20

GW40112 : 那雲端磁帶行唄~ 12/16 22:12

GW40112 : 正在傳大概1T上Azure blob storage 12/16 22:12

GW40112 : tier Archive、北歐區、最基本LRS冗餘,用官方計算 12/16 22:13

GW40112 : 機估大概一個月30多塊,感覺還行 12/16 22:13

GW40112 : 真有那一天要花錢把東西拉回來再說(遮) 12/16 22:13

balius : 有雲端是用磁帶的? 12/17 08:26

smilelife : 整理一下放在social media上面 12/17 10:36

smilelife : FB、IG、threads,別人的回饋也是交流和成長 12/17 10:36

smilelife : 透過整理的過程,留下重要的備份 12/17 10:37

smilelife : 以上是個人的經驗 12/17 10:37

labbat : azure 1TB每年不到400塊比365家庭號便宜耶 12/17 11:43

labbat : 其他來路不明的付費空間比較不放心 12/17 11:44

GW40112 : 我沒理解錯的話,tier Archive不是隨時想拉都能馬上 12/17 12:14

GW40112 : 開始拉回來的喔 12/17 12:14

GW40112 : 我丟上去的東西是萬一要搬回來也可以花幾個鐘頭 12/17 12:14

GW40112 : 等它ready,所以沒差(其實大部分人的需求都沒有要 12/17 12:14

GW40112 : 能隨時ready等你去搬吧)然後上面那個每月的數字是 12/17 12:14

GW40112 : 單純存在那,讀寫+傳輸費另計 12/17 12:14

shengshampoo: https://www.ithome.com.tw/tech/147663 12/17 19:17

PhilumniS : 照片塞amazon photo 硬碟存影片 選我正解 XD 12/19 19:47

yfchen1976 : 唯一建議:洗/印出來放實體相本,其他直接刪了就好 12/28 21:20

yfchen1976 : 。 12/28 21:20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