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Policy
《如果我當總統 I 》
我認為資本會一直積聚在有錢家族手裡,靠的不是什麼陰謀,
而是兩個簡單的道理:「社會鼓勵冒險」+「窮人較難冒險」
富二代創投家很清楚,賠錢沒關係,十次投資裡有兩次能賺五倍以上,獲利就有兩成 --
這個道理商學院畢業的窮二代也很懂啊,但他冒不起這個險。
如果讓我來決定「每年160億元要如何用」 來真正提高貧富翻轉率、提升社會競爭的公平
性,我會傾全國的學者和官員之力,去設計一個半官方、半虛擬的創投機制; 讓所有的學生
從國小就開始在這個機制裡累積創業基金。
在正式進入職場前 (離開大學校園、役畢滿一年以前),每個人都有權利遞交一次創業計
劃,以先前累積的資金作自由啟動基金,由機構方審核後擇優協助創業 -- 所有的育成服
務、協力團隊都可以「買」。
自認點子絕妙的,可以花錢(體制裡的虛擬幣)請產品設計團隊、可以花錢請企管顧問、可
以花錢評估海外市場 -- 反之,大學生由老師帶領,可以承接這個體系裡的案子,累積
自己的創業基金。
如果數人合併提案,則啟動資金會增加;如果團隊裡數人的專業不同,還可以減少花錢請
人的項目。 這同時也意味著,你可以在系統裡「投資」別人的創業項目。
然後接案的團隊和個人也會在網路上建立起自己的名聲,他的服務定價是可以自行升降的
。
我的想法是,整個創業過程會經過「虛擬比稿」、「入選者進入體制內經濟 (用虛擬幣購
買他人的服務) 」 、「晉級者可實體化」三個階段,
過程中不能用自己的錢,實體化所需資金由政府和半官方機構注資、不接受學生用自己(
家裡)的錢支付,違者開罰。
.
我想要達成的目的有五個:
一) 讓真的有想法的年輕人,不用因為家境中等以下而無法創業、在未來的職涯裡總覺
得對不起自己的才能。
二) 讓所有人在正式進入職場前,體驗過創業、也當過員工,知道老闆們想要什麼、也知
道自己未來在職場上要累積什麼。 同時也大略瞭解要創業需要什麼、要當一個老闆又需
要哪些能力。
三) 政府可以讓更多好點子浮出水面;這樣不但未來就會有更多的績優企業,甚至可以壯
大台灣的創投市場。
四) 大學端有更多的商管、研發、設計的案子可供學生演練。 而且這個機制的存在,可
以讓學校教育增加一些關於投資風險、研發成本的配套課程。
五) 不論是虛擬系統的建制,還是未來實體化的創業都會帶來可觀的公私部門投資。
而且該機構有優先投資的機會,甚至有可能做到自償。
.
台灣當前的一個困境就是,很多人想創業但卻根本不具備創業知識 -- 他只是「想要當老
闆、不想當員工」而已; 同樣的,很多人想著「投資賺大錢」然後被騙走積蓄 -- 而且
很多人利用這點騙人。
這些想要創業的動力是整體國家社會的資源,那些被埋沒的好點子、那些被輕率投入的資
金 和 沒準備好就進入職場的新鮮人更是資源。
我也知道想要同時達成這些效果太貪婪了;但,如果我是總統,我一定要提高這些社會資
源的效率、我一定要提高人們的自我成就的可能。
當然,我上面的這些想法都很粗略,這裡面需要很多專業學者、官員協助架構; 但,如
果我當總統,我當然要做有難度的啊,我才不要只是把160億從這個戶頭轉進其他幾個戶
頭裡咧!
.
其實我從年初就有想過,要把這幾年來我的一些公共政策心得系統性地分享出來 -- 也許
有些十分幼稚,但不說出來就聽不到其他人的評價和見解。 上面提的這個「公辦虛擬創
業」就是其中一個。
想是這樣想,但要寫又覺得作業繁重、真寫出來了也未必會改變這個社會什麼;所以就一
直拖著。
那剛好最近有這個 160億/年 的事,在回別網友文章的時候就順便寫了; 我應該會找時
間接著寫下去。 有些可能我的網友們已經看我講過了…… 不管認不認同,都發表一下
你的想法吧。
也許影響不了這個世界,但能有那麼幾個人對某項公共議題多想了一些,這個構思和打字
的時間也就不算浪費了。
--
自幼家貧 既無嗜好 不學無術 亦無專長 唯打翻茶杯 或飲料罐 或新鮮屋
不乏瓶水 亦有碗麵 鋁鐵生熟不銹鋼 大小利樂錫箔包
有色無色玻璃 軟殼硬殼塑膠 凡立不曾未倒 寸地無一免溼
初時心喜 觸翻熱湯而後敗興 久之或憂 撞倒汽水反得釋然
本為一時之誤 積久成習 偶一為之 還傲世中無雙
故以為好 便作所長 因姓黃,自號「掐倒黃」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licy/M.1687459148.A.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