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2021 年末中高階遊戲PC組裝選購指南

看板 PC_Shopping
作者 ultra120 (原廠打手 !!!)
時間 2021-12-28 00:07:58
留言 17則留言 (6推 0噓 11→)

把錢錢變成你喜歡的形狀 隨著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登場,中高階組裝 PC 市場生態也重新洗牌 要如何才能把錢花在刀口上呢?請看我們的分析。 四處搜尋最低價零組件或是直接在單一店鋪購齊? 對於錙銖必較型的消費者來說,如果沒有時間壓力,確實能找到比較划算的購入金額 不過這兩年因為加密貨幣礦工持續掃貨的關係,現在幾乎無法單獨購入顯卡,多數店家採 取搭配整機銷售 因此,若你的機器需要顯卡,建議盡量先跟店家洽詢貨況,在單一店舖購齊所有零組件。 CPU/主機板/記憶體:Intel 或 AMD 陣營? 由於這三款核心零件有連動關係,我們就一起討論。 以最新的效能分析來看,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挾著混和式架構,無論在單核性能 至上的遊戲或多工處理 性能都相當有優勢。尤其現階段相對中階的 Core i5-12600K 竟然能超越自家前代旗艦 Core i9-11900K 和對手中高階 Ryzen 9 5800X,目前確實是相當適合入手的時機。 是說 AMD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的性能表現也還算差強人意,只是目前被對手最新產品 超越而已 然而,影響採購預算的關鍵在於搭配的記憶體與主機板。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支援運作時脈更高的 DDR5 記憶體,確實可為影音轉檔提升不 少性能 部分遊戲也有些許進步。但礙於現階段 DDR5 所需的 PMIC 晶片大缺貨,市場上 DDR5 記 憶體一條難求 每單位容量價格更高達主流級 DDR4 記憶體的 2 倍。 然而,經過實測發現,其實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搭配 DDR4-3600 記憶體的整體 比現並沒有落後 DDR5-5200 太多 考量到記憶體和主機板售價,除了最頂級的 Core i9-12900K 有搭配 DDR5 記憶體的價值 所有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在日常使用上,搭配 DDR4 是相對實惠的組合。 AMD 陣營目前尚未支援 DDR5,就安心地用 DDR4-3600 吧! 至於容量方面,都 2021 年了,用 2 條 16GB 湊成雙通道 32GB 環境應該是基本配置 若你經常需要處理資料量龐大的影音轉檔、高像素相片 RAW 檔,請儘量將系統記憶體容 量推升至 64GB。 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首波只有高階 Z690 晶片組可搭,加上中高階款式多半配置 需要訊號更穩定的 PCIe 5.0 / DDR5 插槽,經過各主機板廠在供電和散熱區塊瘋狂堆料 下,主流款式的價格相當可觀。 至於 DDR4 的 Z690 主機板多半偏中階到入門款式,雖然售價相對親民些,但就沒有擴充 介面或用料較豪華的款式可選。不過大體而言,Z690 的 M.2 插槽數量較豐富,至少會提 供 3 到 4 組 PCIe 4.0 x4 插槽,對於需要大容量、高速儲存空間的用戶來說是個利多 。 相形之下,AMD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目前有高階的 X570 晶片組和中階的 B550 晶片 組可選配,預算配置會相對有彈性。 X570 晶片組 PCIe 4.0 通道充足,I/O 擴充介面會比較豐富,但早期機種的南橋晶片多 半需要附掛風扇協助散熱。B550 晶片組則是只能運用 20 條來自 CPU 的 PCIe 4.0 通道 ,若主機板打算配置超過 1 組 PCIe 4.0 的 M.2 插槽,勢必得縮減顯示卡的頻寬。 總之,如果你需要強大的效能、豐富 M.2 擴充性和較新的 USB/網路介面,選擇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搭 Z690 主機板會比較有看頭。假若預算較拮据,也不需要過多的 M.2 插槽與新式 USB/網路介面,使用 AMD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搭 X570 / B550 主 機板也是很不錯的。 散熱:空冷或水冷? 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CPU 散熱方案主要集中在空冷和一體式水冷兩種。 由於物理特性,水冷散熱於 CPU 溫度壓制效果會比空冷散熱來得好 不過空冷散熱器的機構設計通常會讓吹拂散熱片的氣流通過主機板 VRM 供電區的散熱片 比較能兼顧 CPU 和主機板供電的散熱。空冷和一體式水冷兩者並不存在絕對優勢。 目前已有廠商推出水冷頭上方裝設風扇的款式) 所以,選購的關鍵,在於散熱器的解熱能力是否能覆蓋 CPU 實際功耗(發熱)瓦數。 原則上,一般 4 根熱導管的空冷散熱器可處理 150W ~ 180W 壓制不超頻的 Core i5-12600K 或 Ryzen 7 5800X 以下的 CPU 沒啥壓力。 如若使用 Core i7-12700K 或 Ryzen 9 5900X 以上的 CPU 建議至少搭配 6 根熱導管以上的空冷散熱器(雙塔更好),或是冷排尺寸在 240mm 以上 的一體式水冷 當然,如果你還想超頻,那麼散熱器等級就得往上抬。 大家最糾結的,應該是空冷和水冷之間該如何抉擇。根據實測經驗 6 熱管以上的高階空冷,並不會輸 240mm 一體式水冷太多,售價可能還比較低 至於 360mm 一體式水冷,壓制力就會和高階空冷拉開差距了。 簡單來看,如果預算稍微有限,或是仍對一體式水冷存在漏液疑慮,使用空冷散熱是沒什 麼問題的 還能順帶解除部分主機板供電區的熱量。反之,若偏好水冷 請盡量選擇漏液保固完善的廠商,且冷排尺寸在 240mm 以上的款式。 顯示卡:NVIDIA 或 AMD,高階款或低階款? 除非你偏好使用光線追蹤特效,否則兩陣營當前世代同級 GPU 在一般遊戲上的性能並不 至於相差太多 主要還是得看遊戲本身和 GPU 互動的最佳化情形。 AMD Radeon RX 6000 系列因為運作時脈較高,低解析度的表現好一些; NVIDIA GeForce RTX 30 系列除了高解析度和光線追蹤表現較好,還多了 DLSS 可用。 至於是否需要買到高階超頻版顯卡,我們認為只有最頂級的 GPU 才有購買高階超頻版的 價值 其他 GPU 除非高階款顯卡的較強散熱設計和較長保固價值足以說服你多付些錢,否則一 般情況下購買最低價的款式即可。 可惜的是,短期內各種顯卡的供貨狀況仍不樂觀,有現貨加上價格可接受,就儘快購入吧 ! 電源供應器 隨著組裝 PC 市場主流傾向整台主機只配置單一 SSD 或硬碟後 最耗電的元件就落在 GPU 和 CPU 身上了,通常 GPU 所需電源會更多一些。 各家 GPU/顯卡成品幾乎都會列出電源供應器的建議瓦數 消費者照著建議瓦數購買基本上不會出現太多問題如果連接的擴充裝置數量較多,可以酌 情比建議瓦數增加個 100W。 80 PLUS 認證應該不需要再贅述了,等級越高、轉換效率越高、廢熱越少 售價也會越高。不過目前金牌認證款式的售價已和銅牌相距不遠,若預算不會太緊,建議 直上金牌款。 此外,近期部分高瓦數電源供應器逐漸釋出低價款式,NT$ 3000 ~ 4000 之間的 80 PLUS 金牌 850W、NT$ 2500 ~ 3000 之間的 80 PLUS 金牌 750W 都是性價比 相對較高的選擇。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由於本世代的 GPU 用電量已達一定規模,請務必讓顯卡上的每個 6-pin 或 8-pin 電源接孔都只獨立使用一條電線連接至電源供應器,切勿串接 否則容易發生線材電流負載過高,導致過熱熔毀甚至起火等情形。 機殼尺寸外觀需求非常主觀,純粹看個人喜好。但請記住 空間越大的機殼,散熱效果通常也會越好,當然前提是內部氣流順暢不衝突。 對於安裝塔型空冷散熱器的用戶來說,要留意機殼寬度 尤其是主機板到側板之間的距離,一般來說至少保留 160mm 會比較保險。 至於要安裝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用戶,建議按照冷排尺寸,選購機頂提供 240mm / 360mm 安裝空間的機殼 雖說也有不少機殼前端備有冷排安裝槽,但因為一體式水冷的水管長度有限 水泵高度高於冷排時,很可能抽到腔體內的空氣,造成空轉。 若是將冷排裝在機頂,雖然可能抽到顯示卡排放的熱氣,但水泵肯定位於冷排下方 水冷液因重力往下集中,就不會讓水泵空轉,是比較安全作法。 請店家代工組裝或是自己動手? 把所有零組件組成一整台機器固然不難,但要裝得好卻是一門學問。假使你有足夠的裝機 技能 除錯知識和充足的時間,自己動手可確保所有零件會以心目中最理想的方式組裝起來。 如果沒辦法自己組,不少店家對於整機採購訂單提供免費組裝服務 但可能需要等上一段時間。根據筆者近期採購的經驗,即便是貨源充足的通路商 仍需等待約一週才能交機。也請記得「服務有價」,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主機被好好對待 請不要吝惜以有償方式委託信任的店家或是朋友代工。 總結 短時間來看,中高階(尤其高階)DIY PC 比較容易找到高性價比的代表性產品 近期有購機/升級計畫的朋友可把以上分析當作選購參考。 另外,根據業界近期傳言,CES 2022 很可能會有中低價位非超頻版的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 帶 V-Cache 的 AMD Zen3D 架構 Ryzne CPU、NVIDIA GeForce RTX 30 系列入門 GPU 等產品登場,敬請鎖定我們後續的分析報導。 4GAMERS專題編譯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51411/ 把錢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組裝組來打遊戲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1.210.1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40621280.A.4E5.html

qweraakk : 想太多 乖乖吞大禮包 140.124.131.59 12/28 00:15

annekao : 錢? 27.53.162.46 12/28 00:30

sm3bp078 : 好想買R 42.74.48.101 12/28 03:35

Dcpp2015 : 12400+B660價格應該不會比5600X+B5 1.175.199.117 12/28 03:44

Dcpp2015 : 50便宜太多,至少那種便宜的主機板 1.175.199.117 12/28 03:44

Dcpp2015 : 店家是不會讓你搭太好的顯卡,3K的 1.175.199.117 12/28 03:44

Dcpp2015 : 主機板頂多讓你搭3060。 1.175.199.117 12/28 03:44

Dcpp2015 : 國外的5800X降到夠便宜了,跟12600 1.175.199.117 12/28 03:45

Dcpp2015 : K比甚至不會比較貴,光主機板的價 1.175.199.117 12/28 03:45

Dcpp2015 : 差就補回來了。 1.175.199.117 12/28 03:45

kingofsdtw : 4game有原創文章嗎? 39.12.158.19 12/28 06:01

RAA1144557 : 先有原價卡,其他礦渣挑 42.73.78.199 12/28 06:08

RaiGend0519 : 看一半突然覺得怎麼很有以前電腦雜 61.223.6.33 12/28 07:10

RaiGend0519 : 誌的文風,原來是專欄轉文 61.223.6.33 12/28 07:10

click2258 : 4G 有時有原創,類似採購誌 114.136.59.38 12/28 07:53

gbcg9725 : 2022:看禮包挑組件 27.242.163.16 12/28 09:10

qqq46677 : 歐歐歐 223.137.44.100 12/28 13:28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