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 MSI RTX2080 GAMING X TRIO 實測心得分享

看板 PC_Shopping
作者 RHTZ (世界上怎那麼多背骨仔)
時間 2019-04-24 20:25:58
留言 6則留言 (4推 0噓 2→)

網頁好讀: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56108807.A.8C0.html ============================================================================= 很久沒摸新顯示卡了,今天要來把玩的顯示卡是 MSI RTX2080 GAMING X TRIO,在 MSI RTX2080 中屬空冷最高階款式,也是 AMG 高階空冷最為便宜的一張,市場建議零售價格 為 $27790 (稅後),上網註冊登錄升級四年保固,目前零售市場通路還有做活動,有的折 價、有的送SSD、有的分期零利率,怎樣子買最優惠可以自行比較一下。 https://i.imgur.com/UEsEjll.jpg
取出顯卡本體,尺寸比一般中階顯示卡還要來的肥大,尺寸為 327 x 140 x 55.6mm,重 量也落在 1553g (官方資料),通常買到這類型的高端顯示卡大部分機殼都會選擇結構完 整且較為強壯的機殼來配置安裝,如果是那種低價機殼恐有高度或強度問題,導致無法順 利安裝。 https://i.imgur.com/NADLavA.jpg
RTX2080 GAMING TRIO X 在散熱器的風扇配置並非三個都一樣大,最前面靠近 I/O 處為 最小顆的 9cm 風扇配置,其餘兩個大的約 10 cm,而三個風扇的葉片上都有一些導流設 計。 https://i.imgur.com/IHxAmCD.jpg
從 NVIDIA 10xx 開始輸出介面基本上都是數位數出了,圖中由左至右的排列分別為 DP / HDMI / DP / Typc-C 以及上面還有一個 DP,其中 Type-C 接口主要是搭配 VR 裝置來 使用,但自己也沒有 VR 的裝置,現階段僅能拿來充充手機的電量XD。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雖然檔板為 2slot,但是散熱器較為厚實,實質是需要到3slot ,如果要打造 ITX 小鋼炮則須特別留意安裝上是否會干涉。 https://i.imgur.com/WGU6DOe.jpg
新一代的 SLI NVLINK 僅在RTX2080、RTX2080Ti 上出現,所使用的橋接器接口也於前一 代大不相同,若有需要使用兩張顯卡進行串接,則需要另外購入新款橋接器。 https://i.imgur.com/NCmRisa.jpg
RTX2080 GAMING TRIO X 的風罩上有 MSI 龍魂的銘牌,周圍乳白色造型就是 ARGB 導光 板,配置在風罩的上緣處以及下緣處兩的地方,後面會有上機點亮的實照。 https://i.imgur.com/jPb1srS.jpg
RTX2080 GAMING TRIO X 需要 2 個 PCI-E 8Pin 電源來推,許多 450w ~ 550w 可能能滿 足這個條件,但 NV 官方技術規格建議使用的電源供應器需達 650W 以上,還是會建議直 接買好買滿,當然若預算充足建議就直接上金牌等級以上的電源供應器,換個角度想顯卡 都投資這麼多了,實在沒必要省電源供應器的預算就是了。 https://i.imgur.com/jxusKVp.jpg
背面有配置金屬拉絲的強化背板,上面一樣有個龍魂 LOGO。 https://i.imgur.com/qNq03sS.jpg
RTX 2080 所採用的核心代號為 TU104,在 RTX2080 GAMING TRIO X 的記憶體配置上是使 用三星顆粒,供電區也有使用散熱貼片將廢熱傳到散熱器上來進行解熱。 https://i.imgur.com/rg9eew9.jpg
散熱器本體共由七根熱管所組成壓接在銅底,熱管貫串左右兩組散熱鰭片,並藉由三顆風 扇將廢熱快速帶走。 https://i.imgur.com/G9lC7bb.jpg
前面提到的顯卡背面側有強化背板,拆開來可發現到上頭也散熱貼片,除了強化不彎板外 ,仍可進行一些散熱功能,另外圖下方黑色鐵件也是用來強化 PCB 板前端的背板。 https://i.imgur.com/IlgdCsd.jpg
顯示卡本身做了許多強化的設計來避免彎版,在配件上也給了一個千斤頂,可支撐 RTX2080 GAMING TRIO X 肥大的身軀,畢竟 RTX2080 GAMING TRIO X 可是有。 https://i.imgur.com/PGquDeM.jpg
上機點亮,但是風扇不會轉,因為這張 RTX2080 GAMING TRIO X 有停轉功能。 https://i.imgur.com/k0aYQV6.jpg
不免俗的來進行個性能測試,測試規格配備列表如下 (供參考) CPU:AMD Ryzen R7-1700X MB :ASROCK B450 Gaming K4 RAM:Gskill 幻光戟 DDR4-3000 8GB x 2 VGA:MSI RTX2080 GAMING TRIO X SSD:Crucial_MX300 525GB PSU:FSP HydroGD 650W Cooler:Reeven RC-0903 https://i.imgur.com/DJUHFzG.png
PCMARK 10 https://www.3dmark.com/pcm10/35524681? FIRE STRIKE ULTRA 1.1 主要是在 3840 × 2160 (4K UHD) 下進行 DirectX 11 的測試 https://www.3dmark.com/3dm/35534239? TIME SPY EXTREME 1.0 主要是在 3840 × 2160 (4K UHD) 下進行 DirectX 12 的測試 https://www.3dmark.com/3dm/35525209? PORT ROYAL 1.1 Port Royal 這款 benchmark 算是 3DMark 的 DLC,需要額外付費下載,約台幣$66 元可 開通 PORT ROYAL 1.1 及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1.0 選項,主要是測試光追顯卡的 性能。 https://www.3dmark.com/3dm/35534532?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1.0 也算針對 RTX 顯示卡弄出來的Benchmark,分別使用三種解析度來進行深度學習超級採樣 測試 https://www.3dmark.com/3dm/35534772? https://www.3dmark.com/3dm/35534884? https://www.3dmark.com/3dm/35534995? Battlefield V 戰地風雲5 戰地風雲 5 有支援光追技術,但須開啟DX12,以 RTX 2080 的性能表現來看,整個遊戲 過程大概算是平穩且畫面不撕裂。 https://i.imgur.com/vXMZeV2.jpg
https://i.imgur.com/Xh9wLvJ.jpg
Assassin’s Creed Unity 刺客教條:大革命 最近很紅且可以免費下載的《刺客教條:大革命》,想當年只有用 GTX 970 來進行遊戲 真的是很痛扣,再加上遊戲優化不是那麼的順利,時常卡點無法脫身,使用 RTX 2080 特 效開到最高是可以以 FSP 60 以上的高水準流暢度來進行,只是有時候還是會卡點就是了 <囧> https://i.imgur.com/DZBtbGQ.jpg
https://i.imgur.com/xgcmrXB.png
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 絕地求生 最後來個比較常玩的 PUBG,現在筆者的電腦是使用的是 GTX 1060,有時候晚上在遊戲過 程中會有一些不順暢,但是使用RTX2080 之後才理解這些卡頓感只要口袋夠深,直上個 RTX 2080 都可以治百病XD https://i.imgur.com/qjRNook.jpg
https://i.imgur.com/76tFZX0.png
RTX2080 GAMING TRIO X原廠的預設的散熱表現還算不差,待機停轉功能可容許在50度以 下停轉,而使用 Furmark 進行燒機測試是可以抑制在70度左右,風扇最高也不超過 1500rpm,算是比較屬於低噪設定,而Fan1 / Fan2 的轉速偵測應該是一開始文章開頭所 提到的兩大一小,至於哪個大哪個小就無從得知,因為風扇遮罩太難拆了。 https://i.imgur.com/OpgbtwM.png
使用 MSI Afterburner 將風扇給拉到 100% 輸出時,待機時的 GPU 溫度直接降下來 34 度,燒機時可控制在 59 度左右,但是此時的噪音會變的超級狂暴,這部分可能玩家們就 自行斟酌使用。 (若從下圖來觀察 Fan1 應該是屬 9cm 的配置, Fan2 則應屬 10 cm 的配置,有誤請指 證) https://i.imgur.com/JgVYb0b.png
使用 Furmark 燒機約一小時,取得平台瞬間最大的功耗約在 343.3 瓦,但還是建議選用 官方建議的電源供應器瓦數來安裝會較為安全,有時候一個負載超抽可能就會造成電源供 應器的零件 MOS 再起不能。 https://i.imgur.com/Y238Sid.jpg
微星在燈光模式下也頗多變化的,RTX2080 GAMING TRIO X 預設是彩虹模式,可自行下載 MSI MYSTIC LIGHT 來做變化。 https://i.imgur.com/kOZQzBS.png
心得: 1. 針對防彎板設計做了很多補強措施 2. RGB 燈光變化模式可玩性高 3. 從中高階顯示卡換到 RTX2080 可明顯感受到性能差異,特別在遊戲過程中那咕溜的滑 順感讓人感到不太真實,若是使用 GTX1060 想在往上升級可直充 RTX2080。 4. 在 AMG 當中,MSI RTX2080 GAMING TRIO X 體積算是最肥大,若要打造小鋼炮可能限 制會多一些。 5. 價格便宜華碩、技嘉,但四年保固對上五年保固,難免會覺得有點可惜,就看這差一 年的保固值不值得這個價差。 至於 AMG 誰家的 RTX2080 在頂級空冷上是最強的,這部分可以期待一下,近期內會再來 分享相關的實測,以上是本次把玩 RTX2080 GAMING TRIO X 的一些測試數據,若有不清 楚的地方可以提出來發問討論。 https://i.imgur.com/H8jBK6Y.jpg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21.23.2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56108807.A.8C0.html

AngelBank : 有測試給推~ 04/24 20:29

JoyRex : 我想看電競迪爵系列!! 04/24 20:51

scarbywind : 不是有人說會抽到600多瓦 喔 沒有ti(X 04/24 20:52

NX9999 : 這張美QQ 04/24 21:50

style4670 : 請問記憶體如何分辨是三星的 04/25 00:31

friedpig : 都拔皮了上面SAMSUNG寫的也不小 用肉眼看摟 04/25 00:34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