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Intel/AMD 誰更強?11款CPU上陣廝殺揭曉

看板 PC_Shopping
作者 ultra120 (原廠打手 !!!)
時間 2017-12-12 10:48:06
留言 19則留言 (12推 0噓 7→)

即將過去的2017年對於CPU行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在這一年間 我們見證了AMD Zen架構初代產品銳龍系列的誕生,並且憑藉優秀的性價比迅速崛起 藉此AMD的股價在今年年初暴漲一倍。 Intel當然不能容忍AMD搶佔他的市場份額,在第七代酷睿處理器推出半年之後就拿出了 Skylake-X和Kaby Lake-X系列處理器 搭載X299晶片組的主機板,主攻高端產品線。之後的十月初,第八代酷睿系列桌面級產品 也面世 Coffee Lake帶來了核心數量的大升級,i5系列甚至可以叫板上代i7。 本次年度橫評我們選擇市面上熱門的十一款處理器產品,包括Intel第七代Kaby Lake,第 八代Coffee Lake 以及AMD新推出的銳龍Ryzen 系列,產品及重要參數如下圖。 參數對比 產品覆蓋了從入門到主流級到桌面旗艦的熱門型號,至於發燒友們關注的桌面頂配系列我 們將會在後面帶來專門針對他們的橫向評測。 測試平臺軟硬體環境介紹 在本次測試中,我們將使用簡體中文版Windows 10 64位元版本的作業系統 關閉所有非必要Windows開機啟動項,並不對作業系統進行任何優化,用以獲取最大的系 統穩定性與相容性。 鑫穀昆侖KL-1080旗艦電源採用定制全模組設計,其定制化最凸顯的便是兩個點,獨特定 制化的全模組線序 讓它變的與眾不同,第二點便是其28PIN的介面設定,這28PIN中間有4PIN為VS線——電壓 回饋線路 這一設定讓電源很好的知道其他硬體對電壓的回饋資訊,更為安全的提供電壓電力,保證 其他硬體的安全穩定運作。 我們將關閉螢幕保護裝置、休眠、系統還原以及自動更新等功能,並統一使用公版主機板 和顯示晶片組驅動程式 為獲取最為真實原始的客觀評測資料提供基礎。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測試中所涉及的產品 參數以及主機板和顯示晶片組驅動程式都會在測試平臺說明中給予相應注釋。 單執行緒能力測試 CPU最優秀的地方在於其非常強大的連續處理能力,在我們日常使用中,大多時候CPU都不 會達到滿載 這時候我們的操作大都依靠CPU的單執行緒能力。包括多數的辦公軟體也都主要依靠單執 行緒來做計算 甚至許多網路遊戲也僅僅調用一顆核心來做計算。CPU的單核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日 常使用的流暢程度。 Super PI https://i.imgur.com/r2ylOS7.jpg
Super PI是一款計算圓周率的軟體,本體很小只有幾百KB,能力卻是非常強 Super PI是一款非常經典的測試軟體,只考驗處理器的單執行緒計算能力,使用時間越短 代表其單執行緒計算能力越強 我們可以明顯看到Intel第八代酷睿以及i7-7700K的表現非常搶眼 已經達到了8秒左右,領跑全線,甚至說在不超頻的情況下這三款應該代表著目前單核最 強的三款產品。 CINEBENCH R11.5單執行緒 https://i.imgur.com/fUdEne6.jpg
CINEBENCH是業界公認的基準測試軟體,在國內外主流媒體的多數系統性能測試中都能看 到它的身影 它使用該公司針對電影電視行業開發的Cinema 4D特效軟體引擎,可以測試CPU和顯卡的性 能 其中單執行緒和多執行緒的測試是單獨計算得分的,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單執行緒的成績 一般我們選擇計算小數點後一百萬位來測試處理器的單核運算能力及穩定性。 CINEBENCH R11.5單執行緒測試成績 https://i.imgur.com/CB8HHuO.jpg
在這款測試軟體中主要考驗的是CPU的圖形處理能力,與渲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AMD銳 龍系列採用同樣的架構 並且主頻差距並不是很大, 其單執行緒性能表現也是較為相近,在這裡CPU主頻就起了關 鍵性作用,超頻能帶來更好的使用效果。 CINEBENCH R15單執行緒 CineBench的R15版本最為顯著的改變就是其僅支援64位元作業系統,32位元被徹底拋棄了 相比R11.5版本的最多16個執行緒來說,R15版本最多能夠支援256個邏輯核心,新的旗艦 處理器終於可以用這款軟體跑分了 此外新版本還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對CPU性能的 檢測更加準確 CineBench R15版本的最終成績發生了改變,最終的單位為cb,而非R11.5版本的pts CINEBENCH R15單執行緒測試成績 新版本的Cinebench的測試成績更加準確,在架構相同的時候主頻高基本上就可以約等於 單執行緒性能更高 但不同架構下就沒有什麼可比性了。七代i5-7500的3.4-3.8GHz主頻單執行緒性能就約等 於銳龍7 1800X的3.6-4.0GHz了。 產品:Ryzen 7 1800X AMD CPU 4多執行緒計算能力測試 十多年前,Intel就已經發現單 核心想要繼續提升性能已經很困難 於是就推出了多核處理器,此後多核心處理器逐漸成為主流,不過目前的很多軟體因為需 求性能並不高 並沒有對多執行緒進行適配,這一點在近年間才逐漸改變,最明顯的表現就在於遊戲 PC遊戲越做越精緻,引擎不斷升級之後終於可以很好地支援多執行緒同時計算。 大型單機遊戲以及很多圖形渲染軟體在多執行緒平臺上的表現尤為出色 未來的趨勢一定是所有有需求的軟體都將會開啟多執行緒計算支援。多執行緒也是衡量一 顆CPU表現的重要參數。 Fritz Chess Benchmark https://i.imgur.com/fKQU51p.jpg
Fritz Chess Benchmark(國際象棋)這款軟體本來是測試電腦能否流暢運行國際象棋遊 戲的 單因為其穩定的計算結果和大規模科學運算對CPU的考驗,逐漸成了網友手中檢測CPU性能 的工具 我們借助Fritz Chess Benchmark這款軟體來測試一下多執行緒大規模科學運算能力 這款軟體最多支援十六執行緒同時運算。 國際象棋測試成績 在多執行緒測試中就回到了高端型號的主場,銳龍7系列8核16執行緒優勢凸顯出來 大規模科學運算的計算能力和單核運行速度有很大關係 所以我們看到Intel八代酷睿i5-8600K憑藉六核六執行緒的規格就將i7-7700K甩在身後 甚至對陣6核12執行緒的銳龍5系列都不遑多讓。 而i7-8700K更是憑藉高主頻以6核12執行緒的規格超越了銳龍旗艦 1800X,表現出色。 CINEBENCH R11.5多執行緒 https://i.imgur.com/yK6mKjl.jpg
剛剛測試了單執行緒性能,我們來綜合考驗一下其多執行緒綜合計算時的表現如何 Cinebench主要檢測圖形渲染處理速度。 CINEBENCH R11.5多執行緒測試成績 這一局銳龍系列扳回一城,優秀的圖形渲染處理能力讓銳龍7系列遠遠領先對手 即使是剛剛推出的第八代酷睿旗艦都無力回擊。即使是入門系列的四核產品都能保持不錯 的是綜合能力 可以和Intel的i5主流級系列一戰。 CINEBENCH R15多執行緒 INEBENCH R15多執行緒測試成績 R15版本的測試資料基本上和R11.5版本沒有太大出入。Cinebench與視訊短片和圖形處理 的關係非常密切 銳龍系列在這方面有著更多的心血灌注,表現格外出色,如果是用來做渲染的用戶可以考 慮入手,性價比更高。 產品:Ryzen 7 1700 AMD CPU 57-ZIP檔案壓縮能力 在下載和上傳檔的時候大家都習慣先 將檔“打包” 壓縮與解壓縮是非常常用的功能,檔案壓縮的表現主要依靠CPU的多執行緒處理能力 一般情況下壓縮和解壓縮操作都可以將CPU的全部執行緒都調用起來,能反應處理器的全 面性能。 7-ZIP https://i.imgur.com/nEh53bu.jpg
7-ZIP是一款免費的壓縮軟體,擁有很高的壓縮比,對多執行緒的支援較好,能調用CPU的 全部性能 這款軟體中配備了專門的性能測試外掛程式,我們就借助這個外掛程式來進行測試。 R15版本考驗的角度更多,評分體系和上一代軟體也不完全一樣,軟體發行方的說法是更 能展現處理器的性能水準 7-ZIP測試成績 在檔案壓縮的測試中我們可以發現,多核心多執行緒的優勢被良好體現,同時單核性能足 夠強勁的話也可以在總成績中有所表現 如中的銳龍 5 1400配備4核心8執行緒,在壓縮能力上超越了四核心設計的銳龍3 1300X及 Intel 酷睿i5-7500/i5-7400。 不過在i5-8600K的和i7-7700K的較量中,八代i5憑藉單核性能和六顆物理核心在 不具備超執行緒能力的情況下擊敗了4核8執行緒的i7-7700K,完成了中端型號對高端型號 的越級擊殺。 產品:酷睿i5 8600K Intel CPU 6橫評總結 總的來看,整年間A/I兩家“你方唱罷我登場 ”,不斷的為我們帶來勁爆的新品, 僅僅是裝機的朋友非常開心,沒有裝機但是還在持續關注DIY行業的朋友也是樂於見到這 樣的場面 在這樣的良性競爭之下我們可以用更低的價格獲取到更強的性能,最終獲益的顯然是用戶 。 龍7系列 談到新品的表現就不得不提那句老生常談的問題,AMD是否能與Intel分庭抗禮?從目前市 面上產品的表現來看, MD銳龍系列的確具備了和Intel正面對戰的能力,不必再依靠多核來硬拼了。在前面的測 試中我們可以看到銳龍系列的單核心性能 已經穩穩的追上甚至超越了Intel主流級的i5系列,並且AMD銳龍全線產品不鎖頻設計 在目前的基礎上再提升10%至20%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多執行緒的表現上更是不用多說,AMD銳龍這次直接將8核16執行緒的旗艦推向了消費級 面向主流玩家的銳龍5系列也配置了4核8線甚至6核12線,性價比出眾 ntel 酷睿 i5 八代 Intel第七代酷睿確實似乎有點準備不充分,不過兩個月前發售的Coffee Lake就顯然是有 備而來 全面提升的核心數量看來就是想要和AMD“死磕”到底了,值得慶倖的是,這次的升級真 的是非常驚喜 甚至網友有評論說是“里程碑式的進步”,終結了“桌面級最高只有四核心”的時代。 購買建議 雖然筆者可以非常武斷的給前面的測試成績加上一個排序,然後給你推薦一款性能所謂“ 最強”的處理器 但其實這樣恰恰是不負責任的,每個人的需求都不同,適合的CPU也不盡相同。購買建議 還是分人群來介紹。 1.辦公族,追劇達人 如果是辦公族,追劇達人,用電腦的需求僅僅是做PPT、做圖表、追綜藝、追電視劇,那 對處理器的需求並不是很高 你只需要考慮針對入門使用者的銳龍3系列、銳龍5系列入門款或是Intel酷睿i3及i5入門 款 其中後者帶有核心顯卡,不想買顯卡可以直接選擇。需要入門級顯卡的話就選擇銳龍系列 ,性價比更高。 2.網遊玩家,偶爾圖形處理的技術宅 目前的網路遊戲大都不需要太強的處理器性能,中端的主流級產品就是為這些人群準備的 目前的電腦用戶大多數都屬於這一類,銳龍5系列及Intel 酷睿i5都是為主流級用戶準備 的 不要猶豫選擇一款GTX 1060或RX580這樣的顯卡組建你的遊戲平臺就對了。 3.單機遊戲玩家,修圖的攝影愛好者或是影視後期的朋友 目前新的單機遊戲對CPU的多核心支持做的很棒,旗艦級處理器能帶來更加流暢的遊戲體 驗 做影像處理的話就更不用多說了,Adobe旗下的處理軟體都非常的“吃”性能 強力的處理器能讓你更加高效。銳龍7系列和Intel 酷睿i7旗艦都是為這些人群準備的, 雖然售價高昂,但也是物超所值 來源 http://www.xfastest.com/thread-203251-1-1.html XF編譯 http://www.xfastest.com/thread-203251-1-1.html 柯讚奇 VS 蘇大媽 I A 互相廝殺 用戶受惠 可惜顯卡不能廝殺 肌肉老黃太強 AMD 被秒殺 顯卡高階老黃獨佔中 硬價格 m魚與熊掌無法兼得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117.210.2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13046890.A.493.html

hirokofan : 分段怪怪的看的好辛苦QQ 12/12 11:13

winds852 : 懶人包裡面感覺說一堆大家都知道的= 12/12 11:19

garyyeng2 : 幫7700k QQ 12/12 11:57

BLABLA007 : 可以考慮收二手7代了 很多二手價格不到一半 = = 12/12 12:51

BLABLA007 : 甚至剩3分之1也有 12/12 12:51

qqq3q : 裡面好像混了葉佩文 12/12 13:07

etr19941 : 買了2手3代i5+mb才2600 12/12 13:17

mayjan : 一句話 分十句話說 也是種功力 12/12 13:40

dmezspk : 遊戲順暢才是重點 跑分張數只是浮雲,有玩遊戲的還 12/12 14:37

dmezspk : 是乖乖選Intel,多年過來人經驗。 12/12 14:37

a2935373 : 又一個多年經驗 12/12 14:43

a2935373 : 這年頭連跑遊戲的張數也是浮雲 還有什麼能信的 12/12 14:44

neuralandre : 買七代的是否被當盤子?? 12/12 15:06

IHD : 出這麼快 那等9代二手不好嗎? 12/12 15:17

pandp : 結果結論就是看高低階選購 12/12 20:50

wind0083 : 整篇寫那麼多?其實一個符號就說完了"$" 12/12 22:42

madstorm : 中文的評測常常不把價錢放進去 好像這些東西不用錢 12/13 01:33

madstorm : 一樣 12/13 01:33

unique66 : 是的 12/13 01:39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