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 華碩 Z170-PRO 簡單小測

看板 PC_Shopping
作者 csstalker (XTR)
時間 2015-11-21 16:54:38
留言 17則留言 (8推 0噓 9→)

網頁好讀版:http://tinyurl.com/osdenns ===========================================================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61.JPG
華碩的 Z170-PRO 算是一個蠻微妙的角色 按照慣例來說都是安排在自家主流的高階位置,僅次於旗艦的 Deluxe 不過隨著這幾年 Gaming 市場需求 無論是在 8 系列開始引進的 pro gamer,還是原有的 ROG 與 TUF 系列 使得 Z170-PRO 這個二哥的位置坐的不是很穩,畢竟在價格以及規格上都沒有過多優勢 在 skylake 發布初期也有情報指出這款主機板並不會上市 不過該來的還是會來 揪竟 Z170-PRO 有沒有辦法在這個 gaming 亂世下生存 ?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41.JPG
外盒部分仍舊維持原先的黑白色調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44.JPG
雖然不是屬於 rog 或是 pro gaming 系列 依舊享有合作的戰艦世界 15 天免費 premium 帳號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45.JPG
除了支援 SLI 與 CrossFire 外,相容於新的 Windows 10 也不在話下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48.JPG
背面則有比較詳細的硬體規格跟特色說明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58.JPG
內容物包含主機板、SLI 橋接器、SATA 線材 cpu 快拆、m.2 螺絲、Q-connector、 I/O 擋板、說明書以及驅動光碟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65.JPG
主機板正面一覽 華碩在這次 Signature 系列的幾張高階版都跟先前的 X99 HEDT 一樣 添加 I/O 側的防塵塑膠罩 不過相較於 Deluxe,Z170-PRO 就只有上半部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602.JPG
在擴充能力方面 Z170-PRO 提供 3 組 PCI-E x16 (x16, x8, x8) 加上 4 組 PCI-E x1 由於第三條 PCI-E 插槽通道都是來自於 PCH,除了最高只能跑到 x4 之外 如果 user 需使用 SATA port 5、6 時,此插槽只能在 x2 mode 下運作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73.JPG
CPU 供電方面採用 10 相數位供電,並在 mos 區塊加上散熱片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86.JPG
控制器部分依舊選用自家 Digi+ VRM ASP1400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78.JPG
EPS 12v 8pin 位於左上角,旁邊可以看到 over voltage jumper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82.JPG
此外 Z170-PRO 也同步導入了這次 ROG 系列新增的 W-PUMP 水冷幫浦插槽 不過他就沒有跟 CPU_FAN 還有 OPT 一樣擺在右上角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89.JPG
DDR4 DIMM 同樣採用了單邊扣設計 ATX 24pin 跟 USB 3.0 19pin 位於主機板中間偏上的位置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90.JPG
在儲存裝置部分,提供 6 組 SATA 3 (6Gbps),其中 2 組與 SATA Express 共用 另外可以看到上方有個 OS Drive 貼紙,原因如同上面 PCI-E 部分提及的共用問題 由於 SATA port 5 跟 6 不保證 work,所以建議你將系統碟接到中間的 port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99.JPG
底下可以看到為預留的 thunderbolt 第二組 USB 3.0 19pin 以及 EXT_FAN fan board 插槽 至於目前中高階主機板標配的 M.2 高速介面 Z170-PRO 支援 PCIe 3.0 x4 通道,並相容於 type 22110 的規格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68.JPG
PCH 散熱片部分也導入了新的視覺設計 不過就不像旗艦的 Deluxe 以及 ROG 系列那樣具備可控燈光的功能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651.JPG
用來切換通道用的 ASMedia ASM1480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614.JPG
至於目前兵家必爭的音效部分,Z170-PRO 搭載的 Crystal Sound 也來到了第三代 選用 Realtek ALC1150 方案搭配 nichicon 音效電容與 TI R4580 放大晶片 基本的金屬遮蔽與 PCB 切割一定不會少,同時加上 de-pop 線路避免爆音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632.JPG
網路晶片部分採用 Intel I219V,支援 WOL 功能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640.JPG
至於 USB 3.1 方案部分算是 Z170-PRO 另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 一般而言 ASUS 在 USB 3.1 晶片通常都是選用 ASMedia 的方案 這次則改採 Intel 的 USB 3.1 再搭配 Etron EJ179V switch 轉出 Type-C 介面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643.JPG
由於 Z170-PRO 並沒有像 Deluxe 那樣改採 megachips 製品 或許要等到 ASMedia 推出自家的 HDMI 2.0 方案才有機會看到主機板全面導入 輸出仍舊採用 ASMedia ASM1442K 來進行 level shift,支援 HDMI 1.4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654.JPG
背板 I/O 提供 2 組 USB 2.0、2 組 USB 3.0、USB 3.1 Type-A + Type-C 顯示輸出則給足了 DVI-D、 HDMI 以及 DisplayPort 三種數位介面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910.JPG
雖然在 PCH 散熱片部分沒有加上 LED 背光 在 PCB 切割處還是有加上小小的燈光效果 在 BIOS 內提供關閉、呼吸燈以及恆亮三種選擇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903.JPG
接著上機實測一下 ======================================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5 6600K MB:ASUS Signature Z170-PRO RAM:Avexir Blitz Series DDR4-2133 4G x 2 VGA:ASUS GeForce GTX Titan HDD:OCZ Vector 150 PSU:FSP Aurum V 550W CPU Cooler:CoolerMaster Seidon 120XL Chasis:Lubic Stage Layout Case v3 OS:Windows 7 SP1 Ultimate x64 ======================================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latform.png
測試方面直接將 CPU 小超至 4.5G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cpu-z.png
CPU-Z 內建 Bench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aida64_mem.png
AIDA64 記憶體頻寬測試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cmark7.png
PCMark 7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cmark8-home-acc.png
PCMark 8 Home accelerated 3.0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cmark8-creative-acc.png
PCMark 8 Create accelerated 3.0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cinebench-r15.png
Cinebench R15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3dmark-2.png
3DMark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11-17/P1340561.JPG
就整體來說,Z170-PRO 的表現算是相當中規中矩 除了用料有一定水準、超頻簡單輕鬆之外 介面與擴充彈性上也都不錯,該有的都不會少 但也因為太過於普通 價格較為尷尬使得這塊主機板在自家兄弟夾擊下顯得黯然失色 平心而論,上一代的 Z97-PRO 也差不多落在 7k-8k5 的價格帶 算上這次的 3.1 跟 type-c 成本的話其實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與其說變貴了不如說是其他系列的高階板子好像變便宜了 (看看 ROG M8G 跟 M8H) 有種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感覺 只能希望新的 signature 系列能夠走出自己的風格來 -- 如果將字母 A 到 Z 分別編上 1 到 26 的分數,(A=1,B=2...,Z=26) 你的知識(KNOWLEDGE)得到 96 分(11+14+15+23+12+5+4+7+5=96) 你的努力也只得到分(8+1+18+4+23+15+18+11=98) 你的態度(ATTITUDE)才能讓你得到100分(1+20+20+9+20+21+4+5) 但,你的車+帥(Car+Handsome)能讓你得到超越性的101分! (3+1+18 + 8+1+14+4+19+15+13+5) -- ^_^ 非 gaming 也不是原罪啦w 現在炒作成那樣感覺掛 gaming 就跟高級衛生紙的高級一樣 先喊先贏,只差沒有一串 50 在賣而已w 跟前幾代比起來的確是比較好看沒錯ww 其實我比較喜歡以前 DFI 那種螢光螢光的,可惜現在都沒有了 跟風弄黑紅是沒啥意見但是 LED 好歹放好看一點 囧> 台灣只有上 pro,不過其實兩張只差在網卡而已,其他都一樣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1.38.2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48096143.A.F09.html

Cubelia : 桌布很漂亮 11/21 16:58

mart9266 : 好貴 11/21 17:04

leenle : 非Gaming 11/21 17:07

delaluna : 這一款 超貴... 不過我倒滿喜歡signature系列的 11/21 17:07

delaluna : X99跟6代的配色很漂亮 11/21 17:08

delaluna : 上一代的黑金跟這一代的黑白都滿好看的 我最討厭的 11/21 17:24

delaluna : 是現在一堆gaming系列都要弄成紅色的 有夠醜 11/21 17:25

jasontmk : 推詳細開箱文 11/21 17:30

A250 : Deluxe都沒出itx的 11/21 18:17

Cubelia : P8Z77-I DELUXE M4A88T-I Deluxe 11/21 18:43

A250 : 就自從Z77後就沒了呀~ 11/21 19:07

kill0210 : z87i-deluxe 有阿 11/21 19:27

A250 : Z87台灣好像沒有上? 11/21 19:53

aster111598 : 有gaming跟沒gaming感覺不是差很多就是 11/21 19:57

charles0116 : 推,桌布超漂亮,開箱文也超詳細阿! 11/21 22:37

tmlt0912 : 推~開箱詳細 11/22 11:59

A250 : Z87以後的24pim+8pin只剩ROG系列才有,真是可惜 11/23 14:10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