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北美] 為了小孩教育去美國

看板 Oversea_Job
作者 uwmtsa (補刀)
時間 2023-06-14 06:13:13
留言 124則留言 (58推 0噓 66→)

一開始我要先強調 只要是講到美國,就得先認清楚,美國很大,五十州州州不同 甚至鄰近村鎮都有所不同 沒有誰哪裡都住過,也沒有誰能代表所謂的美國 所以以下僅僅是我眼中看到的一個小區域,一些小社群 非常個人的美國某地經驗 經驗跟我不一樣沒什麼好吵,我也不會去爭 即便是你就住在我家隔壁,我們的美國體驗可能大不相同 之所以想回這篇 主要是因為當初來時也算大齡,差不多35歲,主因也是為了小孩教育 台灣教育或是教改當然有優缺點,每個人看的不一樣,也沒什麼好爭論 我個人覺得比較不能接受的有兩點 一個是改動得太頻繁,比改得好不好還令我難以接受,高一入學到高三考制可能就不一樣 一個就是補習教育過盛 所以因為一些機緣一些想法甚至一些美麗的誤解 我們一家四口含兩位學齡前的孩子到了美國從頭開始 瑣碎的過程略過不贅述,挑重點講結果 小孩不用補習的目的,有達到 升學制度相對穩定,也算是有比較好 這兩年雖然似乎有些改動,但是兩個大的孩子已經上了大學影響不到,衝擊相對小 有人說,上台大要補習,上Ivy也是一定要拚得要死要活 好像言之成理,問題是台大跟Ivy不是同一個檔次啊 而且為什麼非得以Ivy 為目標 美國大學兩三千所,排名高過台大的好歹有幾十甚至上百所 如果是以台大當標準 同樣排名的州大到處都有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在加州那種人特別多的地方(抱歉加州真的玩法不太一樣) 學區中上,不要翹課,按部就班 很少看到有誰想不錯的州大上上不了的 對孩子來說真的出來輕鬆許多,在草地上打滾的時間多了許多 另一個大家常提的問題 說美國中小學教育不紮實 我也有同感 我家老么到高中冰點是華氏幾度都不清楚 放在我們那個年代不是留級就是去放牛 問題是,他的競爭對象不是我們,是其他也不知道冰點的老美啊 成績單拿回家也都是AAAA,當年都在60分邊緣的老子我當然也沒立場要求他什麼 個人的觀察 主要是學習曲線不同 美國孩子的學習曲線,小學國中到高中,都相差頗大 尤其是高中後面兩年,那個斜率會突然往上 為什麼會這樣,這樣好不好,就不在討論之列 總之不用操那個心 國小國中學習紮不紮實,跟以後上什麼大學,成就如何 那個關聯性並沒有想像中的高 不要讓孩子抗拒學習失去興趣,可能還比較重要 中文 我有一陣子為了這事跟孩子鬧得很不愉快 後來一方面懶一方面累,我也就讓步了 回頭看看,其實不用逼太緊 就我自己跟身邊朋友的孩子來看 他們都會經過一些身分認同與覺醒的過程 大概高中大學階段 有一些小時候連跟父母都硬要講英文的孩子 甚至會突然死都要跟我們講彆腳中文 一部分是自我認同確認或是終於覺悟族群差異難以打破的藩籬 一部分甚至要感謝韓國人 像是韓團文化讓亞洲人覺得黃種人也很酷 或是有的孩子發現很多厲害的電競選手是亞洲人 每個孩子的trigger不太一樣,但是有相當的比例會自己在20歲上下的時期想重學中文 效果真的比死逼活逼來得好太多 如果為了中文學習把家庭氣氛搞糟划不來 當然如果能兼顧親情跟學習是最好,只是我比較魯鈍做不來 小孩子到美國,如果父母跟在身邊 我覺得是越小越好 一是語言學得快 二是小朋友之間比較單純,還不懂什麼歧視霸凌 teenage來我覺得風險比較大,孩子自己跟其他孩子變因都高 沒辦法早來,那不如先存錢,等大學甚至研究所再出國,也就不用父母陪伴了 另一個優點就是空間 除了幾個大城,大部分的地方,空間是比較大的 不只是居家空間,整個生存環境的空間感都不一樣 我不知道這會不會影響成長過程的個性 但是我個人很喜歡 當然相對的就不會有一個街角三家便利商店的便利性 那就看每個人的取捨跟興趣不同 我兩個兒子小時候夏天打棒球 要繳一點費用,大概幾百塊吧 然後幾個小區六隊八隊聯合起來就可以打錦標賽 每場球把致勝球給MVP,最後還很認真地打總冠軍有獎牌 幾個球場輪流打,這也是地大物博才有的奢侈 教練另外會找時間訓練,也真的教不少基本觀念 一方面教得認真,但是對孩子們在場上的表現卻是很寬容 這也是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 很大的寬容,很多的鼓勵,給孩子很多的力量,很多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家長們則輪流自願排班顧福利社販賣零食 通常主審會是成人,其他的裁判就找高年級的學生(有償無償我忘了) 越低年級就越是歡樂中學習 到了高年級就會漸漸轉成競技模式 對家庭來說 我也跟兒子們多了許多可以消磨在一起的時間 包括練球看球 當然不是說在美國才有親子活動親子時間 我只是舉個例,在這裡生活空間大帶來的好處 又好比說疫情最嚴重的期間足不出戶 我們每天還是可以到地下室home gym動一動流流汗 需要的話撞球乒乓球桌擺出來也可以玩一玩 現在上網公審風氣正盛的當頭也不怕被人家拍起來說我是偷瞄噁男(?) 便利商店的方便是沒有 所以我家裡擺兩個冰櫃另外有兩個food pantry 自己的便利自己來 最後就是要說 家長自己的路也要安排好 我們當年也許是有點冒險,大家一起走過來培養些革命情感也不錯 但是家長畢竟是家庭的支柱 比方說工作,如果碰到有中斷的可能怎麼辦 有沒有存款有沒有備案 也得想一想才不會到時候措手不及 不是說,非得什麼都有萬全準備100%零風險才行 就算你什麼都不動也不會有零風險,人生處處是風險 錢放在銀行不會不見可是股市大漲你一張股票都沒有也是現金貶值的風險 你要正確估算你的成本,合理評估自己的能力與風險承受度 看看這是不是一條你會喜歡,家人會喜歡,對家庭友善的道路 拉哩拉雜講了一堆,希望可以給你一點點的參考 -- 我想了一下,覺得這部分可能還是要講清楚一點 對於美國這種城鄉差距很大的地方,郊區還是一個比較模糊的名詞 如果從最城市為100 最鄉村為0的尺度來看 我覺得我講的這種環境大概落在40-80吧,我也可能評估得不夠精確 反過來說,大概去除美國前10獲釋前20-30大城的downtown 應該都不會是台灣人習慣的城市感 都有可能被歸類成郊區或是鄉村 州破不破,沒個標準也不知從何論述,所以不多討論 值不值得也一樣 從最寬鬆的角度來說 有人唸不倒店的學校,就有人覺得值得,至少從老美的角度來說是這樣 而且每個人上大學要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人要工作,有的人要身分 也有人唸身體健康的 台灣人赴美留學,講究CP值,先研究值不值得,也無可厚非 畢竟初始成本高,而且有相當比例的人是打定主意學成歸國報效國家 計算的回收收益是用台幣計價,更是該精打細算 但是如果講的是居民角度的話,那也許該參考一下老美視角 去哪個地方,城市鄉村,希望的教育型態與方向,要參考的視角都有所不同 甚至是就業市場 有的區域學校近水樓台比高排名的學校在附近產業就業更有優勢 我想說的是 雖然開文樓主著眼點是小孩的教育 但是就算是小孩的教育,也不是說把頂大當終點,把高薪當唯一 中間還有很多過程 昨天剛好翻了幾頁三體,就有這麼兩句話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美國也很大,懂得生活的人到哪裡都好過 人不會一輩子上大學,但是一輩子都要生活 每天都在好壞強弱賺賠破不破值不值這樣的循環與比較中,可能會忘了生活的樂趣與本質 移民是為了追求更適合自己與家人的生活 教育或就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覺得推文給大家很好的明證 一樣台灣赴美發展 價值見解都會有所不同 我一開始就開宗明義說明 我提供一點小地區小人物的小見解 我在美國找到我想要的生活 希望這一點小見解可以幫助類似狀況類似想法的人找到一點方向 所有的討論都好都可以參考 主觀的價值沒有什麼是非對錯 客觀的數據資料該由有興趣的人自己上網找資料做功課 我針對主題要講得也講得差不多了,就此打住 額外講講對孩子英語學習的看法 我家最大的孩子大概是幼稚園的年紀來的 一路上各種評鑑的聽說讀寫都不輸同儕 大概符合板友說的母語程度 但是我曾經問過他們口音的問題 他們是說,還是有口音 我這種東方木耳聽不出來,但是他們自己知道,老美也聽得出來 他們的說法是 因為我們在家講中文,使用的肌肉不太一樣 所以多少會影響英文的腔調 如果是那種從小被收養的華人,在家不講中文,那就真的沒腔調 話說回來,有沒有口音,好像又不是那麼重要 會因為口音對你做文章的人,看膚色就可以換上有色眼鏡了,不需要靠口音 而且各地老美自己也有不同的口音 我個人覺得,那不是什麼大問題 一樣,這是小樣本觀察,沒有權威性,僅供參考 個人想法 處理這個問題要合理,務實 全面回收管制,是不可能的 只能希望未來立法或監管機構的方向能讓購買槍枝時的查核要落實 但是這東西,你不能期待他馬上解決 所以另一個問題就是個人如何因應 我自己的原則,人太多的地方不去,人太少的地方也不去 住治安警力比較良好的區域,不去不能放心的地區旅遊 居家周圍照明設備錄影設備裝設好,主被動勸退不法 天黑不出門,睡覺時一二樓之間鐵欄杆上鎖,該有的自衛設備都有 我做我能做的,把可能受到的威脅降到最低,低到接近生活中其他可能的意外 然後過我的日子 應該跟大部分的人差不多吧 坐飛機來唸書 房屋稅,我覺得是從什麼觀點來看 就我所知,或是就本地而言 房屋稅是地方稅(鄉鎮級) 從我收到的明細上來看,我每年繳的房屋稅,一半花在中小學預算 然後是警力與地方建設等等 地方有錢才有權,才有地方自治 要再細分下去,跟一些服務有關 有的地方稅低一點,但是收垃圾另外收錢 有的地方高一點,但是含了垃圾處理成本 諸如此類 此外房稅高,相對的持有成本高,跟台灣比起來應該是沒那麼容易炒房 跟高房價低房稅比起來 我個人比較願意接受現在這種狀況 這個題目很大,討論起來可以又來個一百頁 簡單的說,看學區,看運氣,看個性 就算是在台灣,也還是有可能碰到這些問題 只是大家一般心理預期不會往那邊去想 你生幾個小孩,上同一個學校,可能他們的體驗完全不同 很難跟你說一個簡單通用的答案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9.89.234.241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versea_Job/M.1686694396.A.C0F.html

MIKEmike07: 推這篇 06/14 07:53

jessel: 推! 06/14 08:08

prettychiu: 推中肯 06/14 08:10

yay0909: 推這篇,這才是真實的美國 06/14 08:41

cityport: 這就是標準的郊區生活呀 06/14 08:58

umum29: 推 真實的美國生活~ 不要像大陸論壇裡每個都活在仙境裡 06/14 09:15

fefei: 感謝分享 06/14 09:27

hahaRegina: 推 06/14 09:37

qsss: 這不推不行 06/14 11:14

espreso: 這篇好有共鳴 06/14 11:18

alihue: 推 06/14 11:29

goodsun: 推分享 06/14 11:56

zhuilou: 小時候累一點 長大進大學輕鬆讀4年擺爛 才是真的輕鬆 06/14 11:57

zhuilou: 美國的就學壓力很大 大學需要很拼 06/14 11:57

zhuilou: 我比較愛亞洲教育 小時候累而已 進大學就可以擺爛了 06/14 11:59

zhuilou: 大學那種專業科目 真的要讀到融會貫通 要花大量時間 06/14 11:59

zhuilou: 你說的 學習曲線 斜率到後面越大 那根本不好 06/14 12:01

zhuilou: 斜率到後面越小 才是真的爽 06/14 12:01

neak: 我個人就是在美國從中學開始讀,大學更是讀前幾名操的系, 06/14 12:14

neak: 屬於一天睡4小時,感恩節放假4天,這四天我都在寫報告花了55 06/14 12:14

neak: 個小時,每天超過12小時待在電腦前,我想我很有資格說大學 06/14 12:14

neak: 斜線超高的感想。我個人覺得我中學台灣都在補習,我都在看 06/14 12:14

neak: 漫畫小說看電視愉快的日子很棒。大學被釘,每天苦哈哈的寫la 06/14 12:14

neak: b、讀書、考試的日子奠定了專業堅實的基礎,讓我一畢業就能 06/14 12:14

neak: 上不錯薪資的班,覺得上班需要的專業知識,我大學都有學過。 06/14 12:14

neak: 交了十幾萬讀公立二十幾萬讀私立大學不是讓你來混文憑的 06/14 12:14

googy: 推 十分中肯 06/14 12:19

neak: 我以前覺得讀這個系,從第一週就寫不完的 Lab ,完全搞不清 06/14 12:20

neak: 楚狀況,學長又跟你說班上會有超過一半人被當掉很恐怖,很 06/14 12:20

neak: 像被直接丟到鯊魚群裡,但是現在回想我這個行業本來靠的就是 06/14 12:20

neak: 天賦,跟數學一樣,不是補習硬背就可以過關的,早點刷掉你, 06/14 12:20

neak: 你早點轉系不要浪費大家時間 06/14 12:20

Subaru5566: 說亞州進大學可以擺爛,那是因為出來後月薪很低啊, 06/14 12:48

Subaru5566: 美國科系挑對,大學畢業出來舞年薪馬上就6位數,大家 06/14 12:49

Subaru5566: 當然搶破頭,不是天生神力,就是得靠努力讀書 06/14 12:49

hiarpu: 推 06/14 13:03

zhuilou: 台灣連醫學系都很好畢業 真爽 06/14 14:42

loveq4ever: 樓上是不是反串來亂的 06/14 16:38

zhuilou: 台灣大學超輕鬆 調分只當最後幾個 就算被當 還有暑修 真 06/14 16:58

zhuilou: 的爽 06/14 16:58

theowing: 加州絕對不代表整個美國 在美國一個地方住越久 06/15 00:20

theowing: 越容易有眼光狹隘的問題 這是普遍現象 06/15 00:20

theowing: 很多州的#1-2公立大學都很好 甚至#3-7的學校畢業 06/15 00:23

theowing: 扣掉醫學法律CS、社工、服務業的高低薪 極端值行業 06/15 00:24

theowing: 有份正常白藍領工作 在房價所得比5-7的地方生活並不困難 06/15 00:26

theowing: 觀台灣在中南部的房價所得比 對剛出社會年輕人也不友善 06/15 00:28

theowing: 不過15-20年後的台灣是甚麼狀況 就很難說了 06/15 00:32

hhcelll: 這篇很推 06/15 00:32

ccas: 推,北美真的很大,不同城鎮真的差很多 06/15 02:26

mochilonn: 推這篇! 06/15 06:17

cityport: 離市中心30分鐘車程可能晚上就沒路燈了 06/15 06:45

cityport: 像我們鎮上禁止開加油站禁止餐廳得來速,非常村 06/15 06:47

cityport: 美國除了NYC,大部分人都是住郊區,才會有都會區概念 06/15 06:51

cityport: 小孩打棒球其實算便宜的了,冰球才是最燒錢的 06/15 07:32

callTM: 美國州立大學大約只有一半還行吧 沒產業的州立大學都蠻廢 06/15 07:48

callTM: 的 06/15 07:48

callTM: 不是target school 真的是可憐 06/15 07:48

cosco: 推 06/15 09:21

partsex: 美國房價所得比低的地方更爛 因為房屋稅很高 才是負擔 06/15 09:32

shakeyao: 推 06/15 09:33

ICHIRO1988: 推這篇觀念 06/15 10:20

Pony5566: 推 太多華人覺得只有灣區是美國 然後整天想把家裡那套系 06/15 13:58

Pony5566: 統照辦過來 06/15 13:58

flyawayla: 美國州立大學就那幾大州的可以吧,其他小破州的確定值 06/15 14:47

flyawayla: 得唸? 06/15 14:47

USkitty: 美國大學主要看科系,小州也有好學校。華人太迷信Ivy Lea 06/15 16:22

USkitty: gue 06/15 16:22

truevines: 美國很大。普通小破州的州大出來的人也會有不錯的出路 06/15 16:23

reashen: 推 06/15 21:22

s06yji3: 就不同價值觀而已。 06/15 21:49

johnny94: 你講的最好 06/15 23:40

HenryLin123: 台灣中南部一堆人住透天三合院爽爽的,是在那反觀什 06/16 03:27

HenryLin123: 麼?跑車也是台中比較多。 06/16 03:27

jc050187: 推講中文那段,我也是傾向不逼小孩,哪天他有興趣了學起 06/16 04:06

jc050187: 來會更開心 06/16 04:06

callTM: Public school 也有排名啊。 主要就是產業有沒有要到你學 06/16 06:09

callTM: 校招人的差別。 你不是target school new grad 根本沒機會 06/16 06:09

callTM: 。 沒有前25 都蠻難的, 如果沒到前50算小破州不為過吧。 06/16 06:09

callTM: 州立排到第50如果含私立的進去可能超過百名了 06/16 06:10

flyawayla: 原文為了教育來美國就是為了發展潛力跟有較高的地板, 06/16 12:08

flyawayla: 然後現在變成討論要快樂長大,要快樂長大落後國家深山 06/16 12:08

flyawayla: 裡面也可以快樂長大。而且以台大當標準,最好是同樣排 06/16 12:08

flyawayla: 名的州大美國到處都有,你是不是把台大看得也太低了, 06/16 12:08

flyawayla: 美國小破州那種競爭力最好是能跟台灣比。如果只是要一 06/16 12:08

flyawayla: 般學生一般生活,在台灣日本也都可以啊,只要你不管升 06/16 12:08

flyawayla: 學壓力唸你自己想讀的書也不需要來美國。美國每個州最 06/16 12:09

flyawayla: 厲害的學生都去IVY或是同等級私校,各州州立大學都是次 06/16 12:09

flyawayla: 級選擇,上面還有人說什麼台灣還是華人迷信Ivy ,拜託 06/16 12:09

flyawayla: 這個排名美國搞出來的都幾百年了還是差不多,美國人自 06/16 12:09

flyawayla: 己也超迷Ivy的好嗎? 我很好奇在討論教育的時候,很多 06/16 12:09

flyawayla: 人是不是忘了美國是資本主義社會,你看到那些什麼可以 06/16 12:09

flyawayla: 快樂長大要嘛是半放棄,要嘛家裡有錢,當一個學生未來 06/16 12:09

flyawayla: 要面對資本市場的現實,最好是可以快快樂樂念書。 06/16 12:09

callTM: 可以保證在美國快樂學習 跟台灣快樂學習相比 地板高到台灣 06/16 15:36

callTM: 的天花板。 美國最強的就是各種工作機會 還有各地城市生活 06/16 15:36

callTM: 水平。 我有朋友搬到Kansas city 他也活得很爽。 06/16 15:36

sssh5566: 大推這篇文章! 06/16 16:48

achiang40: 問題是發音 輕重音 不是口音 06/16 22:55

loveq4ever: 敢問原po對於美國槍枝問題的想法 06/16 23:32

denise7023: 謝謝用心分享~~推推 06/17 07:49

Schilling: 推 06/17 10:04

rockman73: 這篇很讚 感謝分享 06/17 23:26

yuasa: 雖然不住美國但蠻推的。西方的教育強調的是個人的選擇權跟 06/17 23:28

yuasa: 發揚每個人不同的天賦。在台灣,大學以前的教育比較像是有 06/17 23:28

yuasa: 特定規則的比賽。篩選淘汰的味道很重。要成功不管在哪受教 06/17 23:29

yuasa: 育,哪有可能輕輕鬆鬆的? 06/17 23:29

gaussian: 推 06/18 05:57

s8402019: 推 06/18 11:42

qoozxc789: 想請教35歲是怎麼去美國的? 06/18 19:44

JQK2: 推去美國年紀越小越好,朋友中學才跟家人 06/19 04:19

JQK2: 去加拿大,以友善聞名比美國少很多歧視的 06/19 04:19

JQK2: 加拿大還是受到隱性歧視 06/19 04:19

jplix: 房屋稅很高 才是負擔+11 06/20 00:58

custodes: 推 謝謝你分享 06/20 09:34

neak: 高房價高房屋稅,現在的問題是房屋持有成本太高,然後開始 06/21 01:34

neak: 有企業購買民房出租,所以房子都被大公司買走,尤其是疫情 06/21 01:34

neak: 期間太多趕不走的房客,但是卻一樣要繳房屋稅,以前的那些獨 06/21 01:34

neak: 立小房東繼續當房東意願低落,最後都會是大公司掌控房租價 06/21 01:34

neak: 格,沒有現金流壓力,房租依舊是降不下來 06/21 01:34

fefei: 請問小朋友上學那些 會被排擠嗎? 06/25 17:05

create8: 謝謝分享 07/01 18:17

smallwo: 這篇說得很好 07/08 17:29

cutty: 講別人破州就能顯示自己的優越感,真不愧是高級中國人思想 07/15 00:14

RPHero: 光想到槍枝問題 就很頭痛了 07/20 06:40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