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MAC
我是UI、web設計師、然後也是ios app開發者,也是pc gamer。
工作上用了imac十幾年,因為住家比較小,之前是使用imac 和 winPC+螢幕,雙刀流,兩
台螢幕、兩台主機,有夠麻煩。
然後因為pc已經舊到不行,這次想要嘗試是否能夠簡化裝備,研究超久覺得實在超級複雜
,而且有些錯誤、模糊的資訊。
以下分享給各位我的了解的成果。
問題:使用mac本身來玩遊戲
已知:
1. M系列晶片已經不能安裝win系統,所以安裝win來玩遊戲不可行,intel晶片的可以。-
>現在都是M晶片了
2. 可以順暢玩官方有真正移植發售的遊戲,可到steam或是mac app store查詢,但問題
是遊戲太少。->不建議
3. 有些人會使用兼容層之類的技術來玩,但是還不成熟,要花時間除錯,有些無法解決
。->不建議
所以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放棄
問題:使用mac的螢幕,包含imac或apple studio display,連接pc或是遊戲主機來玩遊
戲
已知:
imac或sd都沒有hdmi孔。—>不行接
那使用影像擷取卡,使用passthrough無延遲來玩啊 —> 不能使用mac螢幕,一定要hdmi
才能passthrough
那使用影像擷取卡,一點點延遲來玩啊 —> 最低30ms,玩黑魂類的遊戲,你死的時候會
一直懷疑,「是不是因為...」(另外那個介面很複雜很討厭)
所以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放棄
問題:使用mac接一台有hdmi又可以接mac的螢幕,切換mac和主機orPC,但是共用螢幕?
已知:
可以!!!
but如果你是做設計相關的,就要再展開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問題:imac或是mac book使用者,使用非mac螢幕會發生啥事?(在生態上)
已知:
亮度不能自動調整,音量不能使用鍵盤上面的快速鍵來調整—>比較麻煩,但還是可用
benQ有針對這個調教,它可以—>是的,but apple其實沒有提供原生api,所以benQ自己
模仿一個強硬的加在上面,可用,但就有點怪怪的,看得出來是仿冒品,其實我更希望他
們直接做一個新的UI,而不是這樣有點尷尬。
imac的體驗是你不用調整東調整西,連亮度都是自動。但是第三方螢幕好像都像是回到90
年代,給你一堆參數,看得很煩。-> 但還是可用
問題:imac或是mac book使用者,使用非mac 4k螢幕會發生啥事?(在介面比例上)
已知:
mac的dpi是220,然後一般win螢幕都是是140、160左右。
其實,幾乎所有廠商設計的螢幕的都是針對win的解析度(包含主打支援mac的benQ)。
4k接上去會直接給你1920x1080比例 -> 如果非設計使用的話,沒關係,but如果是設計,
這比例太大,可能影響設計
那我手動改成4k解析度 -> 超級爆小
那我手動改成「模擬」2k解析度 -> 大小正常了,but !!!衍生出下面幾個新問題
問題:4k螢幕我改成模擬2k解析度,mac就多一行字「可能影響效能」?
已知:
有人說會影響效能,有人說不會,有人還因此換了2k螢幕避免影響。
這目前無法確定,但我爬文後認為比較高的機率是 -> 應該不會發生問題。
問題:4k螢幕我改成模擬2k解析度,是「模擬的」又怎樣?
已知:
原生的意思其實是像素點匹配的意思,如果不是設計,可以無視。
如果是設計,是用「模擬」的解析度,會出現虛化問題。
比方你有一個表格,每個表格下面有一個 1px、黑色的線。
那這表格,比方十條線,有幾條會變成 2px、深灰色的線或是1px、灰色的線,這是系統
幫你「模擬」後的妥協,因為物理像素點不夠用了
結果就是,這十條線不是均等的 !!
這可能會造成UI設計上觀看的穩定,造成錯覺。
這不是不能接受的,因為滿不明顯,但是就是一個缺點。對UI設計會有影響。
問題:4k螢幕我改成模擬2k解析度,「模擬的」文字會糊?
已知:
我自己覺得可以接受這一點毛邊,至少他們是均勻的。
灰度會有點不同,不是那麼乾淨。這可能會影響選色,和文字安排,但我自己認為影響很
小。
問題:imac或是mac book使用者,使用非mac 4k螢幕會發生啥事?(在亮度上)
已知:
亮度mac都是500、600以上,但是第三方螢幕很多事250~400。
因為是探討設計也要用的螢幕,所以先不要管hdr的亮度,很多第三方螢幕會只寫hdr亮度
,要自己去找sdr亮度,或者找yt人家手動測量的。
這會比較吃環境體驗,但我自己情況是400已經夠了。
有時候研究來研究去,apple東西貴還是有道理,完全不用操心,守備範圍廣。
問題:imac或是mac book使用者,使用非mac 4k螢幕會發生啥事?(在鏡面螢幕上)
已知:
mac的鏡面螢幕的確是最美最通透,但是反光也比較大吃環境,我自己認為不只窗戶,連
白色傢俱都會有影響,我還考慮過用黑色布幕來擋,但是安裝很麻煩作罷。
mac加裝霧面螢幕要額外費用,然後聽說會比較嬌貴,容易受傷。->只是聽說
我目前對比MSI 27 URFW霧面螢幕,我覺得可以接受,甚至我更喜歡霧面螢幕,感覺比較
舒服。
不過這很主觀,我爬文後覺得大部分設計都比較喜歡鏡面的。
問題:imac或是mac book使用者,使用非mac 4k螢幕會發生啥事?(在顏色上)
已知:
這我非專家,且因為我是UI設計,不是平面設計,這需求還好,只求貼近mac原生。
我目前imac對比MSI 27 URFW,msi這台調整成srgb(它沒有預設dci p3),我覺得已經可
以達到工作需求了,兩台比起來差異很小。
這台還是電競螢幕,我想如果是設計螢幕會更好。
問題:那我買2k螢幕好了?
已知:
原生比例是正確的,但是不夠精細 -> 不用考慮
問題:那我買dpi正確的5k螢幕好了?
已知:
目前超級少5k螢幕
Apple Studio display -> $45900,沒有hdmi,不能打game,音響很好
LG兩款mac專用螢幕 -> 已停產
三星s9 -> $39900,沒有hdmi,不能打game,常打折,目前最低看到29900,國外聽說更
低,音響據說比sd差很多
Asus proart pa27jcv -> $22900,「有hdmi!!!」,我關注這個螢幕很久,上個月去
光華旗艦店, 店員還不知道我說什麼東西,也沒有鋪貨,光華一堆asus logo就是沒半台
這個,也沒人聽過,然後這台全世界目前大概只有三四個youtube review(英文),其中有
人還是拿樣機,太少reivew怕怕的,但這是我覺得目前單刀流的最優解
問題:但是Asus proart pa27jcv 只有60hz,打game要高刷?hdmi沒有2.1啊?
已知:
目前無解,使用4k接受模擬的虛化問題獲得高刷或是使用5k放棄高刷,兩者取其一。或是
放棄,買兩台。
另外標榜設計用的螢幕好像都是60hz也都沒有hdmi 2.1,只能用電競的。
以上,實在有夠麻煩又充滿妥協,放棄,還是回到雙刀流。
目前是暫時計畫:
高刷4k電競螢幕 + ps5 + switch + apple tv + 超舊pc
mac mini + apple studio display
不過目前買了打game用的電競螢幕,赫然發現MSI 27 URFW居然好像也不是不能工作,可
能先試試看,不適應就再買apple sd
以上都是爬文爬影片亂查的,有錯誤的請告知
3q
--
喔喔!原來可以這樣 感謝
會有問題的樣子
因爲我還想玩主機遊戲 不過這也是不錯的解法
感謝
那是我孤陋寡聞了
會嗎 為什麼呢?
法環 星空 薩爾達 黑悟空 其實大作都想玩玩
不過時間也有限
可能再想想取捨一下
斷捨離高手
我其實也買了很多沒玩,現在遊戲都太長了
玩一個半年都過去了
痛心
研究研究最後還是要取捨
研究了一下這個很棒,可以原生的感覺調整亮度和音量
27jcv + moonlight,放棄主機,也已經很不錯
這也不錯,而且不用買主機或pc
Ppi不正確
然後再買個65寸oled ,躺沙發
好選擇
感謝
嗯 一樓說了我才知道可以這樣
不過這樣接貌似ps5 只能1k 60hz
酷 放棄主機遊戲的話,好像是最佳解
這還附帶ipad玩的優點
嗯啊 少折騰 不過還是要想螢幕的方式
嗯啊 兩台主機兩台螢幕,還是有很多好處
其實也不錯 就是4k會有像素虛化的問題
對啊 慘痛經驗 空間問題可能變成也要想室內設計的解法 共用一個螢幕比想像中麻煩
因為設計工作已經在看電腦了 所以會希望減少一點眼睛的負擔
也是不錯的斷捨離方案 而且機器超級簡潔
他們就差在像素虛化問題
然後他們亮度也是比較低的樣子 不確定是否夠用
縮放的效能損耗應該不是問題
但是像素虛化問題無法解決,betterdisplay也無法的樣子
這個問題非常少人注意到,看評測也是很少見,對ui設計才比較明顯
可以,但是延遲比較高
如果走這路,目前已知最棒是pc moonlight 延遲最低,連魂系都可,然後使用Mac螢幕來
玩,但是要捨棄遊戲主機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4.116 (臺灣)※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C/M.1732685686.A.54B.html
推 KimomiKai: 看下來,你應該沒爬到我兩年前就說Studio Display可以11/27 14:15
→ KimomiKai: 連接PC上的線跟設置方法11/27 14:15
→ KimomiKai: #1Z6VkEKu (MAC)11/27 14:15
→ KimomiKai: 然後其實如果只是要螢幕輸出,Type-C那端支援DP協議,11/27 14:17
→ KimomiKai: 然後另一頭的HDMI可以轉吃DP的話也能成功點亮Studio Di11/27 14:17
→ KimomiKai: splay11/27 14:17
→ kinda: 看不太懂,現在很多PC顯卡有DisplayPort輸出11/27 17:00
→ kinda: 直接DP連Apple Studio Display會有問題嗎?11/27 17:01
推 et1783: 建議去reddit macgaming版,資訊多很多,PC裝sunshine搭配11/27 17:37
→ et1783: Mac版本的Moonlight就可以區網穩定玩Win遊戲,PC塞倉庫角11/27 17:37
→ et1783: 落就好11/27 17:37
推 ak8118: 「1. M系列晶片已經不能安裝win系統」,明明就可以裝Windo11/27 20:06
→ ak8118: ws11(ARM)。大多數遊戲都能在此Windows上玩.. 11/27 20:06
推 tzouandy2818: 哇嗚 看你打字讓人好躁喔11/27 20:24
→ Luos: 你想玩什麼遊戲?11/27 20:56
→ jjjj222: 基本上現在我就是沒出在mac上的遊戲就不買 11/27 21:26
→ jjjj222: 有出在mac上的遊戲, 就算不想玩也會買 11/27 21:26
→ jjjj222: 總之靠自己用錢投票 11/27 21:26
→ jjjj222: 對我來說mac能玩的遊戲其實也算夠多了, 根本沒這麼多時間11/27 21:28
推 Bambe: 但是想玩的都不在 Mac 上出11/27 21:34
→ waroz: 想追求完美但是又到處糾結還不想要麻煩11/27 21:56
→ waroz: 但追求完美本來就容易招來麻煩,你很矛盾而且無解11/27 21:56
推 lybercydia: Win ARM + PD 不支援 DX12,不能玩的遊戲可多了…11/27 22:00
推 lybercydia: 建議 GPTK + Crossover 試試看11/27 22:04
→ lybercydia: 不然 RDP + Moonlight 試試看11/27 22:04
→ lybercydia: 最後還是回到 27jcv 只是他切訊源比較慢11/27 22:04
→ lybercydia: 而且 FW 不一定會更新11/27 22:04
→ lybercydia: 個人是會選 5K 螢幕 + BetterDisplay 11/27 22:04
推 ex2252: gfn解決11/27 22:15
推 cevs: U4025qw11/27 22:39
→ darkster: 換間大的房子不行嗎?11/27 23:10
→ khsjds: 5K螢幕benq 也發表了一台說25第一季出11/27 23:10
→ khsjds: 5k 真的不很主流,幾乎都只有60hz。最近黑五糾結有點久,11/27 23:13
→ khsjds: 最後還是買了約一萬出頭的U2723QE11/27 23:13
→ khsjds: 這價位很多都內建KVM,除非你是雙螢幕DC不然應該能通用11/27 23:14
→ khsjds: 我主要還是文字、影視,遊戲就BZ幾種所以這台很夠用11/27 23:16
→ khsjds: 遊戲用高反應通常色準那些會跑掉…不然我會買AW2725QF11/27 23:19
→ tyf99: 如果螢幕有支援DDC協議,安裝 MonitorControl 可直接調亮度11/28 00:37
→ tyf99: 另外有個叫啥 audio proxy 的可調音量,包含DP/HDMI的聲音11/28 00:38
→ tyf99: 華碩PA27JCV看評測,應該是京東方面板,該有的缺點全有11/28 00:40
→ kinda: thunderbolt包含DisplayPort協定 結果不能直接連嗎...11/28 06:47
→ kinda: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qoMM9Qm11/28 06:49
→ kinda: Adapter和線挑對 就可以用DP連 11/28 06:50
推 rickylin: 1. 高檔Mac使用CrossOver,可看YT很多測試11/28 08:49
→ rickylin: 2. Studio Display 接PC要用一條4000台幣的Belkin VR線11/28 08:50
→ rickylin: 3. 我現在用的方法,PC接電視與有線網路,Mac / iPhon11/28 08:51
→ rickylin: e / iPad用moonlight串流玩PC Game 11/28 08:51
推 Luos: 我的話直接去PS5了11/28 10:44
推 Sipaloy: 你最前面的已知3可以解決50%的問題...11/28 10:49
→ Sipaloy: 剩下50%就是只有另一台PC能解決11/28 10:50
推 genelin: 組一台小PC就好啊...XD11/28 11:31
推 ppppman: pc單獨比較好 組了pc後來家機沒在用了 改pc+xgpu接benq2711/28 16:58
→ ppppman: 10 2k螢幕 玩遊戲好太多了 螢幕也有Mac模式 但不知道設計11/28 16:58
→ ppppman: 使用有沒有差 pc也可以考慮買ROG Ally接螢幕當桌機11/28 16:58
推 ppppman: 外接螢幕的聲音控制有第三方軟體可以用 之前有試用過 11/28 16:59
推 kashiwa27: 要玩遊戲還是乖乖雙刀流 Mac玩遊戲還是太折磨 11/28 20:32
推 imreader: iPad PRO 玩 indie game + PS5 玩 3A 大作 11/28 22:50
推 rockmanx52: 其實我一看到標題直覺就是SteamDeck或ROG Ally... 11/29 05:20
推 gn00273680: geforce now11/29 07:21
推 jerry669102: BenQ今年在台灣新出的MA系列很適合你啊,後面有Type-11/29 15:56
→ jerry669102: C,也有HDMI,可以同時連接PC跟Macbook,螢幕也是你11/29 15:56
→ jerry669102: 想要的霧面,只是更新率還是落在在60Hz就是了11/29 15:56
→ Rogozov: 直接用betterdisplay不就可以解決scaling的問題? 11/29 19:46
→ Rogozov: 非原生DPI的理論效能損失看過各路大神測試都說實際上無感11/29 19:48
推 lee28119: 開PS5然後用MAC跑串流這樣不行嗎?11/29 22:32
推 KimomiKai: #1Wx443zQ (iOS) 12/01 13:04
→ KimomiKai: moonlight 串PS5的文章我也發過了,走內網會穩定很 12/01 13:05
→ KimomiKai: 多 12/01 13:05
推 tomap41017: GFW NOW? 12/07 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