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JinYong
c大說的老張七十歲武功大成後才收徒弟是初版寫的,二版那句話就刪掉了,所以這
邊說的都是初版內容。
初版 倚天屠龍記 第四回 花落花開
原來這壯士姓俞名岱巖,乃是武當派祖師張三丰的第三名弟子。
張三丰直至七十歲後
,武功大成,方收弟子,因之他自己雖已九十高齡,但七個弟子中年紀最大的宋遠橋
,也是四十歲未滿,最小的莫谷聲更只十餘歲。七個弟子年紀雖輕,在江湖上卻已闖
出極大的萬兒,武林人士提起那七弟子來,都是大姆指一翹,說道:「武當七俠,名
門正派,那有什麼說的。」
俞岱巖在武當七俠中位居第三,這年年初奉師命前赴福建誅滅一個綁人勒贖戕害良民
的劇盜。
二版 倚天屠龍記 第三回 寶刀百煉生玄光
這壯士姓俞名岱巖,乃武當派祖師張三丰的第三名弟子。這年年初奉師命前赴福建誅
殺一個戕害良民、無惡不作的劇盜。
【二版有關老張收徒的那一大串都刪了】
初版 倚天屠龍記 第四回 花落花開
言念及此,心意已決,當下挑了鐵桶,便上武當山去,找了一個岩穴,渴飲山泉,饑
餐野果,
盡以餘暇修習從覺遠處聽來的九陽真經。他天資過人,所學的又是武學奇書
,十餘年間。
某一日在山間閒遊,,那鵲兒多方進
逼,卻始終輸青蛇一籌,負創而去。張君寶心中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
地里豁然貫通,,忍不住仰天長笑。
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
他以自悟的拳理和九陽真
經中所載的內功。後來他北遊寶
鳴,見到三峰挺秀,蒼海卓立,於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丰,那便是中國武學史上
不世出的奇人張三丰。
其後武林之中,以少林、武當、峨嵋、昆侖四派最為興旺,人才輩出,各放異采。那
日覺遠大師在荒山中臨終之時,背誦九陽真經,郭襄、張君寶、無色禪師三人雖均同
時聽聞,但因三人天資和根底不同,記憶和領會頗有差別,是以三人傳下來的峨嵋、
武當、少林三派武功,也是相異之處多而相同之處少。
郭襄家學淵源,所習最多,因此峨嵋一派弟子武功甚雜,往往只精一項,便足以成名
。無色禪師聽聞九陽真經時本身已是武學大師,這經文於他只是稍加啟迪,令他於武
學修為上進入更高的一層境界,但基本行功,卻絲毫無變。
只有張君寶,於九陽真經領悟最純,但也因此缺了武功的根
基,當時於經中精義,許多處所無法了解,到後來卻已在三
十餘年之後,少年時所聽聞的經文,已不免記憶糢糊。
是以少林、武當、峨嵋三派的武功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三派的宗師分得九陽真經
的若干章節,各憑自己的聰明智慧,研研發揚。
初版 倚天屠龍記 第二十六回 指名挑戰
他此言一出,大廳上群相聳動,
要知張三丰成名垂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之人,已
死得乾乾凈凈,世上再無一人。他武功到底如何了得,武林中只是流傳各種各樣神奇
的傳說而已,除了他嫡傳的七名弟子之外,誰也沒有親眼見過。
倚天初張君寶十六七歲,離開少林後花了十餘年的時間鑽研九陽真經,內力大進。
三十多年後見蛇鵲相互搏擊,苦思七天七夜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然後以自
悟的拳理和九陽內功相發明,創出了武當一派武功。
張三丰直至七十歲後,武功大成,方收弟子。
張三丰百歲壽宴時有說他成名垂七十年,也就是從30歲開始就在江湖成名了。
整理:
十六七歲後開始鑽研九陽神功,花了十多年內力大進,算起來是三十歲左右。
然後三十多年後見蛇鵲相鬥,自悟出武當一派的武功,30多+30多算七十歲,剛好也符
合老張七十歲後武功大成才開始收徒的描述。
所以初版的張三丰應該是如p大說的那樣,是七十歲後才創出完整的武功體系。
十六七歲開始閉關練九陽內功,練了十多年,三十歲左右內力大進後出關闖蕩江湖,
然後闖出名聲。
然後在三十多年後,約七十歲的某天,在山間閒遊時見蛇鵲相鬥,自悟出以柔克剛的
武功。武功大成後開宗立派,創立武當派。
從三十歲後開始闖蕩江湖,再到一百歲時的壽宴,剛好名垂七十年。
--
我覺得創派太晚跟少林通緝令無關耶。
1.首先是十六七歲的張君寶,內力就已經比全少林寺的僧人還要高強。
更不用說十餘年後內力又大進。
初版 倚天屠龍記 第三回 劃石為局
這一手裂石為局的驚人絕技一露,天鳴、無色、無相以及心禪堂七老,無一面面相覷
,心下駭然。
天鳴禪師知道如此渾雄的內力,
【光是何足道的內力就比全少林寺的人還要強】
張君寶第三次再使「偏花七星」,這一次
拳掌相交之時竟然無聲無息,兩人凝了一凝
,在霎息間各自內力。說到武功家數,何足道比之張君寶何止多出百倍?但
一比並到內力,豈知張君寶在無意之間自「九陽真經」學得心法,內力綿綿密密,渾
厚充溢,竟是不知不覺間自臻極高的境界。
兩人內力來回激蕩數轉,何足道「嘿」的
一聲,向後退了一步,一口熱血湧到心頭,想要強自忍住,但眼前一黑,終於還是噴
了出來。張君寶不知適才這一下竟會使他身受重傷,心下歉疚無已,「啊喲」一聲叫
,奔開去便要扶他。
【張君寶跟何足道比拚內力時是何足道輸了,而且還是重傷,表示內力差滿多的
那這樣的話十六七歲的張君寶,內力就比全少林寺的人高出非常多了】
初版 倚天屠龍記 第四回 花落花開
言念及此,心意已決,當下挑了鐵桶,便上武當山去,找了一個岩穴,渴飲山泉,饑
餐野果,
盡以餘暇修習從覺遠處聽來的九陽真經。他天資過人,所學的又是武學奇書
,十餘年間內力。
【練了十多年九陽真經後內力更是大進】
也就是以內力來說的話:
30歲的張君寶>>>>16~17歲的張君寶>>何足道>>全少林寺
內力高成這樣,就算三十歲的張君寶只會楊過四招跟羅漢拳也夠強了。
2.旁白有說因為九陽真經只有內功沒有武功(武技),所以張君寶只會楊過四招跟羅漢
拳,是要到七十歲時才創出武當一派的武功。
也就是說就算張君寶30~70歲時有要創派,那也沒有武功能教給徒弟啊。
總不能只教徒弟內功吧 XD
初版 倚天屠龍記 第四回 花落花開
只有張君寶,於九陽真經領悟最
純,但也因此缺了武功的根基,當時於經中精義,許多處所無法了解,到後來卻已在三十餘年之後
張君寶除了楊過所授四招及一套羅漢拳外,從未學過武功
到後來見蛇鵲相鬥,自悟武功
如果是教楊過四招或羅漢拳還是某某武功也很怪,創一個門派結果只有內功是自己的
,武功是其他門派的。
以原文的意思來說:
初版 倚天屠龍記 第四回 花落花開
張三丰直至七十歲後,
武功大成,收弟子
說的是要等到武當一派的武功體系創出來才開始收徒弟
當然我也同意v大跟c大的意見,畢竟七俠中年紀最大的宋遠橋都還沒滿四十歲,要是
早一點收徒比如說四五十歲,那宋遠橋就要五六十歲起跳了。
初版 倚天屠龍記 第四回 花落花開
因之他自己雖已九十高齡,但七個弟子中年紀最大的宋遠橋,也是四十歲未滿
張三丰70歲收徒,宋遠橋十多歲加入武當派,過了二十年老張90歲,宋遠橋30多歲
應該不是只靠內力反震,畢竟百歲壽宴時有說張三丰名垂七十年,不太可能完全沒用
過武功,只是靠內力壓人。
以初版原文來說,應該是在指張君寶直到七十歲才創出獨屬於自己的武功,而不是在
說七十歲前都沒有任何武功招式能拿來對戰。
因為這邊小說沒寫,我就自己腦補了。有可能是三十歲後的張君寶是用楊過四招、羅
漢拳,又或者之後又學了一些別門別派的武功來闖江湖。
但那些都是別人的武功,不是自己的。
直到了七十歲看到蛇鵲相鬥,才自悟出武當派一派的武功。
初版張君寶跟何足道比拚內力,結果是何足道輸了,還吐血重傷。
大概是金庸後來覺得太扯,所以修訂二版時就改成雙方平手了。
初版 倚天屠龍記 第三回 劃石為局
張君寶第三次再使「偏花七星」,這一次拳掌相交之時竟然無聲無息,兩人凝了一凝
,在霎息間各自催動內力相抗。說到武功家數,何足道比之張君寶何止多出百倍?但
一比並到內力,豈知張君寶在無意之間自「九陽真經」學得心法,內力綿綿密密,渾
厚充溢,竟是不知不覺間自臻極高的境界。
兩人內力來回激蕩數轉,何足道「嘿」的
一聲,向後退了一步,一口熱血湧到心頭,想要強自忍住,但眼前一黑,終於還是噴
了出來。張君寶不知適才這一下竟會使他身受重傷,心下歉疚無已,「啊喲」一聲叫
,奔開去便要扶他。何足道右手一揮,苦笑道:「何足道啊何足道,當真是狂得可以
。」向天鳴禪師一揖到底,說道:「少林寺武功揚名千載,果然是非同小可,今日得
令狂生一開眼界,方知盛名之下,實無虛士。」
二版 倚天屠龍記 第二回 武當山頂松柏長
張君寶第三次再使「偏花七星」,這番拳掌相交,竟然無聲無息,兩人微一凝持,各
催動內力相抗。說到武功家數,何足道比之張君寶何止勝過百倍?但一經比拚內力,
張君寶曾自「九陽真經」學得心法,內力綿綿密密,渾厚充溢。
頃刻之間,何足道便
知並無勝他把握,當即縱身躍起,讓張君寶的拳力盡皆落空,反掌在他背上輕輕一推
。張君寶仆跌在地,一時站不起來。
何足道右手一揮,苦笑道:「何足道啊何足道,當真是狂得可以。」向天鳴撣師一揖
到地,說道:「少林寺武功揚名千載,果然非同小可,今日令狂生大開眼界,方知盛
名之下,實無虛士。佩服,佩服!」
【二版改成比拚內力,何足道無勝張君寶的把握,所以內力算是平手】
^^^^^^^^^^^^^^^^^^^^^^^^^^^^^^^^^^^^
對,這就是我這篇的意思。
倚天開頭張君寶十六七歲,練了十餘年的九陽真經後內功大進,這時候約三十歲。
根據百歲壽宴說的張三丰名垂七十年,可見張君寶三十歲就開始闖蕩江湖。
然後原文說某一日張君寶山間閒遊,見蛇鵲相互搏擊,然後苦思七天七夜,猛然豁然
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接著以自悟的拳理和九陽內功相發明,創出了武
當一派武功。
原文說"十餘年間竟是內力大進。某一日在山間閒遊",可見這某一日是內力大進也就
是三十歲後的事。然後見蛇鵲相鬥,自悟武功,是在三十餘年之後。
三十多歲+過了三十餘年才創出武當一派的武功,算起來約七十歲。旁白有說"張三丰
直至七十歲後,武功大成,方收弟子",也是剛好七十歲。
那這樣這個"武功大成"說的就是創出武當派武功。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2.68.59 (臺灣)※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inYong/M.1746884620.A.B4F.html
→ corlachang: 老張七十武功大成才收徒弟,郭二四十就創峨嵋派了, 05/08 14:53
→ corlachang: 在武當之前,峨嵋、崆峒就是已經是除了少林外的大派 05/08 14:55
→ corlachang: 郭襄、木靈子就算不是絕頂高手,可也是一流等級的前面 05/08 14:57
→ corlachang: 其實老張為啥到七十才武功大成這很奇怪,他不到二十就 05/08 15:00
→ corlachang: 讓蒙古三傑奈何不了,這五十多年老張不知道幹嘛去了。 05/08 15:02
推 peterw: 70歲才開始建立體系也是有可能的,70歲以前大概跟瘋狗一 05/08 16:47
→ peterw: 樣整天打架 05/08 16:47
推 qlz: 初版的張真人真是有夠大器晚成的...... 05/10 22:45
推 vajra0001: 其實大前提就是不希望七俠太老 劇情無法展開 05/10 22:52
推 krajicek: 我還是覺得創派太晚跟少林的通緝令有關,你太早創派 05/10 23:32
→ krajicek: 除了武功還沒大成之外,少林可能會天天上門找麻煩 05/10 23:32
→ krajicek: 那你是要迎戰還是避戰? 你還有時間教徒弟嗎 05/10 23:34
→ cloud1017: 但收徒不需要先創派 晚收徒可能是考慮七俠年齡設定 05/11 08:17
推 Rain0224: 大概是金庸也覺得直接寫成70歲武功大成太晚了,所以就 05/12 10:52
→ Rain0224: 拿掉這個描述,改而解釋成建立有系統的武當武學會更合適 05/12 10:52
→ Rain0224: ,而且自創武功的門檻在金書中其實不算高 05/12 10:52
→ Rain0224: 即使不是能在江湖上立足的武功,起碼要比羅漢拳高不會多 05/12 10:54
→ Rain0224: 難 05/12 10:54
推 bluemei: 劇情需要罷了 太早收徒故事線拉不到元末 如果像峨嵋一樣 05/12 12:00
→ bluemei: 又會讓老張存在感降低 05/12 12:01
推 corlachang: 老張武功大成之前就像曾阿牛那樣靠九陽反震走江湖, 05/12 12:17
→ corlachang: 這也是絕了,而且要是遇上一流高手還是得吐血丟命, 05/12 12:18
→ corlachang: 如同滅絕招式一使,小張命就去掉半條。 05/12 12:20
推 peterw: 如果張君寶的內力有何足道那級,或是更在何足道之上的話 05/12 14:54
→ peterw: ,江湖中能震死他的可能一隻手數得出來 05/12 14:54
→ peterw: 也符合跟老張交過手的都比老張先死了的描述 05/12 14:56
推 krajicek: 練了九陽,學武功很快的,老張年輕時一定還有別的武功 05/13 08:01
→ krajicek: 笑傲裡不是說老張中年之前靠一把真武劍行走江湖嗎 05/13 08:01
推 corlachang: 老張的武功大成應該就是以柔克剛的至理,太極拳劍乃集 05/13 12:30
→ corlachang: 大成之結晶。只是他徒孫用太極拳帶不了阿二的強力; 05/13 12:32
→ corlachang: 徒弟殷六太極劍被練九陰真經幾個月的周掌門繳械插頭.. 05/13 12:34
推 sunnyyoung: 絕頂高手出門打架 跟建立武學派系教人 是兩碼子事 張 05/13 13:18
→ sunnyyoung: 三丰中年前再怎麼會打 也不代表他有東西能教徒弟 05/13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