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 金閣寺 X 銀閣寺~世界遺產金銀雙剎

看板 Japan_Travel
作者 jim1426 (毛弟)
時間 2015-03-03 21:52:03
留言 1則留言 (0推 0噓 1→)

圖文網誌版 http://a14269357.pixnet.net/blog/post/194339190 在京都,可以從探訪名園、建物去了解歷史走過的痕跡 從欣賞中,體會最淋漓盡致的日式美好風情、風景 我想,這就是京都為體驗日本文化首選之都的原因之一吧! 走訪京都世界文化遺產之中,有兩座名稱相近的寺院,金閣寺及銀閣寺 金閣寺,又稱鹿苑寺,屬於洄遊式庭園,為北山文化遺產代表 銀閣寺,又稱慈照寺,則為枯山水庭園,為東山文化的代表性寺院 兩座寺院除了四季風情不同之外,本身的庭院造景也都相當值得細細品味 金閣寺為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古剎,正式名稱為鹿苑寺,建於1397年(日本應永4年) 鹿苑寺這個名稱,取於日本室町時代第3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法名 至於稱為「金閣寺」,則是因為寺內主要建築「舍利殿」的外牆以金箔裝飾 在當時就以此名聲噪一時、而後延用至今 金閣寺的歷史繁複,曾遷家換代、幾經焚毀; 原址為西園寺,是西園寺家族代代相傳的宅邸 當時也因擔任朝廷與鐮倉幕府之間的連絡而榮華一時,直至鐮倉幕府(1185~1333)滅亡 而後其中一代主人(西園寺公宗)因企圖招待後醍醐天皇到西園寺後將其暗殺的嫌疑被處置 西園寺龐大的家產也因此被沒收 1394年,足利義滿則用其領地換得了這塊當時稱做「北山第」的山莊,開始改建及整修 並且把「舍利殿」作為自己修禪的地方、修築得金碧輝煌、規模宏大 在足利義滿死後,將宅邸用途改為禪寺,並以足利義滿的法號命名為鹿苑寺 洄遊式山水庭園的金閣寺,以中央的鏡湖池為視覺中心 奇石、植被造景富有佛教色彩意涵的表現,金碧輝煌的舍利殿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下 除了有誇耀才勢的意義之外,也有光耀佛祖的宗教意涵 舍利殿曾經完全燒毀,現今大家所看到的是1955根據原樣重新修建而成的 當初焚毀原因是,在1950年舍利殿一名見習僧人因嫉妒舍利殿的美而放火自焚 使得供奉於殿中的國寶、足利義滿像等也一同化為灰燼 據傳,舍利殿內因供奉觀音的佛骨而為此命名 三層式的建築結構為中日建築風格融合的經典,並在二、三層外圍有金箔裝飾 第一層「阿彌陀殿」是日本「寢殿造」型式 第二層「潮音閣」為日本武士家宅型式 第三層為佛室和「究竟頂」,建築風格與一、二層迥然不同,屬於大唐佛寺風格 塔頂則有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 陸舟之松 樹齢大約600年的五葉松,是足利義滿由盆栽移植過來的松樹 修剪成一艘船的模樣、整艘船朝向西邊,以表示想要坐這艘船到西方浄土 義滿緣之泉 當時,足利義滿頗好茶道,甚至在宇治設置茶園 銀河泉所湧出的泉水,據說是足利義滿煮茶專用泉水(現已乾枯) 龍門瀑布 在瀑布裡有放一個石頭,視作為鯉魚,稱為「鯉魚石」 龍門瀑布打在鯉魚石上,印證了中國一句成語「鯉魚躍龍門」 白蛇之塚 法海和尚用佛法將白素真永鎮雷峰塔下,這段中國民間的淒美愛情故事用來造景 似乎象徵佛法無邊,回頭是岸的意思 銀閣寺 相較於金閣寺極致的金碧輝煌,更傾於追求幽玄、枯淡和寂靜的禪趣表現 銀閣寺正式名稱為「慈照寺」,不似金閣寺歷史的命運多舛 是由室町幕府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建於1482年 銀閣寺內,白砂石鋪成的銀沙灘造景 當時遊覽正值秋天楓葉季,山林風景染上片片澄紅 銀閣寺庭園路線沿著小山步道而建,走在山林步道間 心境也隨風景不斷改變 觀音殿 (銀閣) 據說當初銀閣寺計畫使用銀箔裝飾觀音殿 但是創建人足利義政在建築途中去世,雖有眾多說法但實情仍無從得知 觀音殿為兩層建築 上仿唐式所建為「潮音閣」、下方「心空殿」為佛寺與住宅之折衷樣式 走訪金閣寺是在暑熱的夏季、而銀閣寺則是微涼的秋季 各自展現出不同的日式風情、庭園意象,可說各有千秋 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的,不僅僅是這些實體的建築 而是保護與傳承的那一份心 ---------------------------------------------------- 喜歡日本旅遊&攝影的朋友,歡迎加入我的粉專 FB粉絲專頁:JJ Photography http://ppt.cc/Q3dy 部落格:http://ppt.cc/IvNN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3.213.184.9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25390727.A.0DA.html

blackotika: 白蛇塚跟中國無關,是西園寺家信仰水神弁財天的化身 03/04 10:11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