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敘政權移交 傳以軍逼近大馬士革

看板 IA
作者 laptic (靜夜聖林彼岸花)
時間 2024-12-11 06:21:27
留言 0則留言

標題: 敘政權移交 傳以軍逼近大馬士革 新聞來源: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81616 自由時報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敘利亞反抗軍聯盟八日推翻總統阿塞德政權後,領導聯盟的「沙姆解放組織」(HTS)領 袖喬拉尼,九日會見即將卸任的總理賈拉里,商討政權移交事宜,誓言追究那些應對酷刑 和戰爭罪負責的前政府高官。敘利亞國家電視台十日報導,目前掌控首都大馬士革的HTS 已任命巴席爾(Mohammed al-Bashir)為總理領導過渡政府,將運作至明年三月一日。 巴席爾為「救世政府」領袖。HTS自二○一九年以來一直掌控敘國西北部伊德利布省( Idlib)廣大地區,並在當地成立「救世政府」。巴席爾一直被視為阿塞德垮台後,最可 能出任過渡政府總理的人選,九日也參與喬拉尼與賈拉里的會談。 在阿塞德政權倒台後,總部位於英國的「敘利亞人權瞭望台組織」指出,以色列九日至十 日針對前敘國政府軍在大馬士革、南部和沿海等地區的陣地,發動逾三百次空襲,摧毀該 國最重要的軍事據點,包括存放反戰車飛彈和防空武器的武器庫,以及一個疑似與生產化 學武器有關的研究中心。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也說,以軍將摧毀敘利亞全境的重型戰略性 武器。 此外,據傳以色列地面部隊已進一步深入敘利亞境內,距離首都大馬士革僅約廿五公里, 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但以色列軍方對此矢口否認,強調行動僅限於戈蘭高地緩衝區, 主要目的為保衛邊境安全。 聯合國監督機構「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九日表示,已警告敘利亞當局,應確保其 化武庫安全。二○一三年,大馬士革附近發生化學氣體攻擊,導致一千四百多人死亡,此 後不久,敘利亞同意加入禁止化武組織,並交出其申報的庫存進行銷毀,但OPCW一直擔心 敘利亞政府申報不全,可能還留藏更多武器。 戰火肆虐的敘利亞情勢瞬息萬變,但奧地利計畫迅速展開敘利亞難民驅逐行動,英國、德 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多國則表示,將暫停所有敘利亞人的待決庇護申請程序。奧地利 接納約十萬名敘利亞人,保守派總理內哈默指示內政部,暫停處理進行中的所有敘利亞人 庇護申請,並檢討已核准的庇護案件。 ─────────────────────────────────────── 歐多國停敘難民申庇 奧擬遣返驅逐 聯國促觀望容安全自願回歸 組織轟強迫回國不負責 https://is.gd/iglOr8 【明報專訊】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倒台僅一天,英、法、德等多個歐洲國家周一(9日)先後宣布暫停處 理敘利亞難民的庇護申請,直至當地局勢明朗,其中奧地利政府更表明正制定遣返和驅逐 敘利亞難民的計劃,接受最多敘利亞難民的土耳其,則準備開放陸路邊境讓難民出境。聯 合國敦促各國耐心觀望敘利亞局勢發展,最終實現難民安全和自願回歸。難民權益組織則 抨擊各國做法,指敘利亞目前仍未有穩定的政府,且許多基建被摧毁,強迫尋庇者回國是 不負責的做法。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至今,數以百萬計民眾逃難到全球約130國。接收了近100萬名敘利 亞難民、歐盟中接收最多敘利亞難民的德國率先宣布暫停處理敘利亞難民的政治庇護申請 。內政部長費澤爾周一表示,巴沙爾政權倒台令許多在德國得到保護的敘利亞人終於重燃 回鄉希望,但她也稱敘利亞局勢仍非常混亂及動盪,無法預測具體返回的可能性。費澤爾 稱,鑑於這種不明朗情况,德國聯邦移民及難民辦公室已凍結敘利亞尋庇者申請程序。德 國現時有逾4.7萬份敘利亞人庇護申請尚待處理。 英國、瑞典、芬蘭、挪威、荷蘭、比利時、奧地利、希臘和意大利隨後也宣布類似措施。 在約有10萬敘利亞人居住的奧地利,保守派總理內哈默下令停止處理所有敘利亞人尋庇申 請的同時,稱已獲批的庇護個案也要重新審核。內政部長卡納更表示,他已指示其部門制 定「有序遣返和驅逐」敘利亞難民的計劃。敘利亞人是奧地利最大尋庇者群體,今年截至 11月已收到12,871份申請。 德政黨提包機派錢 「利誘」回國 德國明年2月大選,移民成為主要選舉議題,政界開始討論是否推動將敘利亞尋庇者遣返 回國。有望上台的在野中間偏右政黨基民盟,其高層成員施潘周一提出「利誘」敘利亞人 回國,例如提供包機及給予每人1000歐元作誘因。反移民的極右另類選擇黨(AfD)聯合 黨魁魏德爾在社交平台寫道:「任何在德國慶祝『敘利亞自由』的人顯然不再有逃離的理 由。他們應該立即返回敘利亞。」總理朔爾茨所屬的社民黨則批評有關主張,社民黨議會 黨團副主席維澤說:「在這個時候談論凍結接收敘利亞難民,是民粹主義和不負責任的。 」 不少在德國的敘利亞人對巴沙爾倒台感欣喜,但表示要再觀察局勢發展,確定安全後才會 決定是否回國,但有已擁德國公民身分的敘利亞人,在德國已有穩定工作和伴侶,不想離 開「第二個家」。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格蘭迪周一呼籲各國,在讓敘利亞難民回國的問題上需要保持「 耐心和警惕」。德國難民權益組織Pro Asyl則指出,敘利亞仍充滿混亂與暴力,「武裝組 織控制了該國大部分地區,既沒有穩定的政府,也沒有正常運作的國家機構,大部分基建 已被損毁,數百萬人仍然流離失所。許多城市被認為不安全,生活條件也沒有正常化迹象 」。Pro Asyl發言人認為,強迫尋求庇護的人再次置身險境是不負責任。 土耳其重開東南部陸路口岸 此外,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周一表示,該國將重新開放東南部哈塔伊省毗鄰敘利亞的亞伊 拉達厄過境口岸,以便土國境內敘利亞難民返回家園。土耳其電視台畫面顯示,準備返回 家園的上千名敘利亞難民周一在口岸排隊等待通關。土耳其有近350萬敘利亞難民,是收 容最多敘利亞難民的國家。 (衛報、法新社、路透社、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 逾百萬敘人湧歐 助反移民極右崛起 敘利亞內戰2011年爆發以來,超過600萬人逃到國外,當中超過100萬人到了歐洲,令反移 民情緒席捲歐盟,極右政黨乘勢而起,並在選舉中取得佳績。目前芬蘭、意大利、荷蘭等 7個歐盟國家,都由反移民、極右及民族保守主義政黨執政,早在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倒台 前兩個月,歐盟已商討增加敘利亞難民自願回國的方法。 2015年及2016年歐洲爆發難民危機,近200萬人抵達歐盟國家,其中大部分為敘利亞難民 。歐盟近期掀起新一輪反移民情緒,很大原因是極右政黨推動,它們在選舉中接連報捷, 包括極右奧地利自由黨在9月的國會大選中得票居首,德國的另類選舉黨(AfD)也在9月 的東部圖林根州議會取得逾三分之一議席,成為二戰後首個贏得州議會選舉的極右政黨。 德國數月前接連發生移民暴力案後,已收緊庇護難民政策,9月又恢復所有陸路邊境檢查 ,以減少非法入境情况。荷蘭右翼聯合政府上月也宣布,12月9日起實施6個月臨時邊境管 制措施,旨在打擊非法入境和偷運「人蛇」。在歐盟也有人提出阻截難民方法,例如在第 三國設立「移民中心」、「遣返樞紐」等設施,讓尋庇者在那裏等候申請審批,或讓申請 被拒者在遣返回國前可在這些設施暫住。 歐盟10月底已商促敘人自願返國 經過多年談判,今年4月歐盟敲定新的「庇護與移民協定」,旨在加強邊境管理、加速遣 返不獲批的庇護申請者,以及成員國之間更公平分擔重新安置難民的財務負擔等。10月底 歐盟成員國大使開會商討如何增加敘利亞難民自願回國,這一討論由歐盟輪值主席國匈牙 利推動,且基於歐盟委員會提交的一份文件,當中強調聯合國難民署在支持敘利亞難民返 國上發揮的作用,而歐盟希望加強這方面的合作。 (衛報、euro news) 以軍乘亂入敘境空襲逾300次 多國譴責 巴沙爾政府周日倒台以來,以色列、美國和土耳其分別轟炸敘利亞境內多處,其中以色列 行動最猖獗,除了空襲敘利亞政府軍設施超過300次,路透社還引述消息報道,一批以軍 進入敘利亞境內,離首都大馬士革只有25公里,多國譴責以軍借機轟炸和進入敘利亞,聯 合國也要求以色列停止行動。 聯國要求以軍停止行動 沙特阿拉伯電視台周一報道,敘利亞大馬士革、霍姆斯和拉塔基亞等多地遭以軍空襲,報 道引述兩名敘利亞安全部門消息人士的話說,以色列空襲摧毀大量基礎設施、數十架直升 機和戰機。總部設於英國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OHR)昨指,經過一輪空襲,以色列已 摧毀了敘利亞最主要的軍事設施。SOHR指以軍空襲目標為機場、倉庫、雷達、軍事信號站 及多個武器和彈藥庫,指「以色列正蓄意摧毀它認為構成威脅的任何事物」。 以色列傳媒周一報道,以軍已控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存在於以敘兩國間的非軍事緩衝區 及敘境內的戰略要地赫爾蒙山,強調此舉為臨時措施,旨在應對敘利亞局勢動盪期間「可 能出現的外溢威脅」。路透社同日引述以色列官員稱,以方除了空襲敘利亞存放先進武器 的地點,也會在當地部署有限軍隊。路透社周二引述敘利亞消息報道,一批以軍身處敘境 內10公里的蓋塔納城(Qatana),那兒離大馬士革只有25公里,但以軍隨後否認。 埃及、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周一均指摘以軍進入戈蘭高地敘軍控制區和轟炸敘利亞會破壞 該國恢復治安的機會,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裴凱儒周二呼籲以色列停止在敘利亞的軍事 行動。美國則稱以色列必須只是「臨時控制」戈蘭高地。 土國炸庫族 美空襲ISIS防崛起 另外,SOHR周一表示,土耳其出動無人機襲擊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族控制區,造成一家11 口平民喪生。自敘利亞內戰2011年爆發以來,土耳其多次越境進行軍事行動,主要是針對 庫爾德族部隊。美軍則空襲敘利亞中部多個「伊斯蘭國」(ISIS)據點以防他們乘勢崛起 。 (路透社、法新社、衛報) HTS列「恐怖組織」多年 新定位成焦點 敘利亞變天後,作為過渡政府主要成員的伊斯蘭組織沙姆解放組織(HTS)會否獲國際剔 除出「恐怖組織」名單以便與國際接軌,成為另一焦點。 組代表團訪巴沙爾家鄉安撫民情 HTS等遜尼派周一(9日)組代表團探訪流亡總統巴沙爾的拉塔基亞省家鄉、阿拉維教派( 什葉派分支)聚居地卡爾達哈(Qardaha)安撫民情。該國許多少數派系成員如今俱在擔 心在HTS的治下,會淪為二等公民甚至面臨迫害。 HTS於2016年成立,前身是蓋達敘利亞分支。其領袖喬拉尼雖然已與蓋達割席,但該組織 因曾經常發動自殺式襲擊,被美國、英國、卡塔爾、俄羅斯、土耳其、聯合國和歐盟等列 為恐怖組織多年。 美有意「適當」接觸 英稱為時尚早 《華盛頓郵報》周日報道,華府官員「正與參與敘利亞戰鬥的所有組織接觸,包括推翻巴 沙爾的主要組織HTS」。新華社報道,華府高官周日在「傳媒吹風會」表示HTS是敘利亞政 府過渡過程的重要成員,在符合美國利益的前提下,華府有意以適當方式與之接觸。《紐 約時報》周一報道,美國官員正密切關注HTS是否仍有恐怖組織特徵或已經改變。 英國首相施紀賢周一表示,該國目前不能與HTS建立任何聯繫,因為英國列之為恐怖組織 ,而考慮更改政策為時尚早。不過,此前有最少一名英國閣員表示,政府可以在適當情况 下撤銷HTS的「恐怖組織」定性。 俄羅斯外長卡夫羅夫上周六曾聲言敘利亞不能落入「恐怖組織」手裏,惟克里姆林宮發言 人周一表示,俄國在設法與敘利亞「掌權者」接觸,確保其駐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安全。路 透社引述卡塔爾匿名官員,卡塔爾外交官員周一已跟HTS領導層洽談。 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裴凱儒(Geir O. Pedersen)周二表示,聯合國把HTS定性為恐怖 組織已有9年,到目前為止,它和其他武裝組織「一直向敘利亞人民發出團結、包容的良 好信息」。歐盟發言人阿努尼則表示,隨着HTS擔起了更大責任,「我們需要評估的不光 是其言語,還有行動」。 (路透社、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 ─────────────────────────────────────── 阿塞德垮台 凸顯北京外交侷限性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681617 自由時報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 敘利亞總統阿塞德政權一夕垮台,除了最大盟友俄羅斯及伊朗痛失代理人外,中國也成為 受害者。「路透」等媒體分析,北京近年積極與阿塞德政權往來,雙方去年還建立「戰略 夥伴關係」,阿塞德政權殞落,凸顯中國的中東外交政策有其侷限性,尤其是與伊朗支持 的「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接觸的戰略面臨壓力,進一步挫敗中國的全球野 心。 阿塞德伉儷在去年九月杭州亞洲運動會期間,對中國進行為期六天的訪問,象徵阿塞德擺 脫二○一一年內戰爆發以來的國際孤立狀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時矢言支持敘國重建 ,兩國還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近年來,北京和大馬士革的友好關係,反映在聯合 國安理會,中國支持俄國否決多項決議,有效保護阿塞德政權免受國際監督。 習近平竭力與阿塞德培養關係,凸顯中國在中東施加影響力的野心,尤其該地區對中國的 能源需求至關重要。中國也涉足該地區的和平進程,包括在七月接待哈瑪斯、法塔等巴勒 斯坦領袖,目的是在哈瑪斯結束與以色列交戰後,組成臨時和解政府來治理加薩。一年前 ,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也在北京斡旋下達成恢復外交關係的協議。阿塞德政權驟然垮台, 對中國在中東的外交布局造成打擊。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中東計畫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傅爾頓指出,外界對中國塑造中東 政治成果的能力,有很多誇大的描述。阿塞德政權崩潰不僅削弱伊朗和俄國在阿拉伯世界 影響力,對中國全球野心也是一大打擊,「(中國)在國際上做的很多事情,都依賴這些 國家支持,這些國家無法在中東聲援中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他們也無法在該地區以外給 予支持 」。 據了解,敘國在二○二二年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但中國企業之後並未進行重大投資。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中國和中東關係專家費蓋羅亞表示,中國無法從根本上取代西方在中 東的經濟夥伴地位或外交、軍事力量,今年中國的資金遠少於十年前發起「一帶一路」時 ,現在明顯正朝著安全的投資、降低整體風險的方向評估。 相較於中國官方對於敘國政局的嚴謹回應,中國網友翻出阿塞德去年參觀杭州靈隱寺的照 片,嘲諷他失勢是「佛祖也保佑不了」,還質疑兩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後,「中國政府的 投資是否又要虧了」。 ─────────────────────────────────────── 敘利亞國營電視台:巴席爾獲任命為過渡政府領導人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12100425.aspx 中央社 綜合大馬士革外電 敘利亞國營媒體今天報導,目前掌控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的反抗軍「沙姆解放組織 」已任命巴席爾為過渡政府領導人,過渡政府將運作至明年3月1日。 法新社報導,國家電視台的Telegram帳號引述巴席爾(Mohammed al-Bashir)發布的聲明 稱,「總指揮部指派我們負責管理過渡政府,至明年3月1日止」,並稱巴席爾為「新任敘 利亞總理」。 巴席爾是「救世政府」(Salvation Government)的領導人。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HTS)從2019年以來一直掌控敘國西北部伊德利布省(Idlib)廣大地區 ,並在當地成立「救世政府」(Salvation Government)。 今年11月27日,沙姆解放組織聯合其他反抗軍團體一同發動攻勢,奪取政府軍掌控的國內 大片領土,並於上週末奪下首都大馬士革。 巴席爾一直被認為是敘國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垮台之後,最可能出任過渡政 府總理的人選。(譯者:王嘉語;核稿:施施) --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北宋】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74.217.158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733869292.A.B92.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