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紙上明治村2丁目》新書分享會(新竹場)

看板 Hsinchu
作者 OscarJeff (藝術與城市)
時間 2018-07-21 03:32:22
留言 0則留言 (0推 0噓 0→)

《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新書分享會 時間/ 2018/07/21(六) 19:30-21:30(19:00開放入場) 地點/ 江山藝改所(新竹市興達街1號) 講者/ 凌宗魁(本書作者、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規劃師) 鄭培哲(本書作者、行動一人郵遞主理人) 入場方式/ 免費入場 *請勿攜帶外食飲品 *現場備有本書及《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可供選購,兩本一起購買優惠更 多! /////////////////////////////////////////////////////////////// 關於本書/ 每一棟消失的建築, 都是一片遺失的歷史拼圖。 一代代、一座座的建築物,記錄當代的美學表現、工藝技術,塑造了城鄉的變貌,也呈現 人類的文明發展;是歷史的舞臺,也是時代的見證。 雖然每棟建築建立之初,都被期許堅固永恆立於大地,但能夠千秋萬世留存的建築非常稀 少。展示威權的房子、崇神敬天的房子、擋風遮雨的房子、裝載記憶的房子……建築不見 了,到哪裡去尋找?曾經的記憶和感情,在哪裡安身立命? 本書透過作者和繪者細膩的手眼,重現曾經存在於臺灣土地上各式經典建築鮮明的色彩和 故事。本書延續上一本書《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本書也借用日本愛知縣 博物館明治村概念,將臺灣未能完成、未能完整保存的經典建築重現於紙上。丁目(ちょ うめ)是日本地方團體單位市町村下的區域劃分單位,也是博物館明治村的分區命名,臺 灣曾經使用,戰後改成「小段」,就像消失建築被從臺灣的地圖上抹去。 《紙上明治村2丁目》從醫院、學校、中央和地方官廳、教堂佛寺到土木設施,帶領我們 回到多年前的臺灣,一覽那些已經消失、但曾經存在於這塊土地上的建築肖像,重溫以前 臺灣城鄉的莊嚴與典雅。 /////////////////////////////////////////////////////////////// 關於講者/ ● 凌宗魁 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曾任職於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 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等,現為國立臺灣博物館規畫師。 著有《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 、《專業通才理想的實踐: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訪談錄(一)》、《圖解臺灣近代 經典公共建築》、《Brick Taiwan:積木臺灣經典建築,用樂高積木打造43個古蹟與地標 》。 ● 鄭培哲 畢業於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現從事商業設計。平時喜歡四處觀察舊空間、體驗 老房子,也常參訪現代建築。工作之餘創作平面影像及圖像記錄,因而開始繪製建築,透 過不同主題的插畫,重新感受臺灣曾經存在的空間。近年常受邀參加國內外設計展,曾於 2009年獲德國紅點傳達設計大獎。著有《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紙上明 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03245210115496/ --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249.2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sinchu/M.1532115144.A.78E.html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