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純"dac 尋覓 求集思廣益

看板 Headphone
作者 clioneurise (Romarin)
時間 2018-05-13 16:42:55
留言 73則留言 (14推 3噓 56→)

安安您好,我新手來閒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關於價錢】 原文提及,希望分級距去推薦器材,以期快速篩選器材之效。 認為非必要的設計應當被剔除(如內擴)。 這話是有其內在矛盾的。 所謂定價必定是為了攤平成本、賺取利潤後制定出來。 若你要有一個客觀衡量標準,則有可能是: (1)你完全了解這項產品的一切成本,如人事、研發、宣傳、倉儲等。 (2)本身精通線路,能理解線路設計是否「合理」。 若兩者皆無,說穿了也只能像我這種:聆聽後憑感覺。 (另一方面也得看搭配,我聽過10萬的DAC不知道在幹嘛的,您信嗎?) 此外,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 你的聆聽環境是否符合設計者預期(或與他製作環境雷同)。 我認為這點是很重要的,所以也不要聽到屎聲就先剔除。 讓我們給何金銀一點牡蠣,好嗎? https://i.imgur.com/yvAKB0R.jp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平衡與否】 由於平衡聽起來音場更大、細節更多、背景沈靜,所以是首要敲門磚? 個人認為,全平衡反而是非必要的。理由如下: (1)若全平衡為必要,則旗艦耳機應當預設全部都是平衡頭。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2)線路設計得當,則非平衡聲音會和平衡差距很小。   我沒說沒差,只是有限預算下你會多更多錢做更多事。 3)承上,無法預期線路平衡與非平衡的差距。 同線路來說,有的機器會出現單端和平衡差距超大的狀況。而有的機器可接受。 甚至不同機器互比,非平衡線路相對平衡線路討喜的情形也是有的。 4)各耳機平衡與非平衡的聲音不一定投其所好。 這正常能量釋放了,就像有人不愛平衡HD650一樣。 有的人愛、有的人不愛, 就像哈密瓜有種哈味。 總之這環節只能多看多比多想想。 https://i.imgur.com/4IXKO2D.jp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線材很重要」 若線材不入流,就像沒有醬汁的炸蝦一樣沒有試吃的必要。 https://i.imgur.com/wIwmQxi.jpg
實際上可以分成兩個層次去想,錢是否「」、「」。 說穿了我們所追求的Hi-Fi,背後都是電子線路在執行。 然真正的施作者、老江湖Diyer用的線卻不見得「入流」。 小黑線、黃夾克、Mogami滿天飛也不見得聲音有多慘。 可能要思考一下,您喜歡的聲音為何,預期達到目標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不見得是一本道,但你的荷包卻有可能是一發屋 https://i.imgur.com/fR5Nrlj.jpg
不過若有人要走極致音染的話, 可能訊號線和玩Gnd loop這段還是閃不了坑。 https://i.imgur.com/1F2Eblc.jpg
總之,個人不會說換線材蛇油。 但C/P值絕對「遠低」於換機內線和換線路。 是不是商人der陷阱,就得看人惹。 https://i.imgur.com/Fw7usTl.jpg
所謂的價值判斷,都是透過對比而來的。 也沒必要一定極端非黑即白,它能是價值光譜。 就端看你的荷包接受程度,以及你能夠容忍多大程度地怪力亂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聽音觀】 由於尚在建立聽音觀,所以希望什麼都能聽。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有實務上的困難。 就像想當間諜先看詹士邦、敗家首重手骨硬梆梆。 欲面面俱到就是得花大錢; 如悲憤肥宅嫌天菜妹子都是有錢人的形狀一樣。 真遇到神主牌也不見得夠力請回家。 我自己就用文中提及某台垃圾。 大場面、包圍感的氣勢就是沒有。 甚至有的耳機就是沒那東西但執意一支搞定。 後面欲用擴、用線補就是。 時間、金錢、機遇永遠都相互角力。 不如換個想法:「便當吃一個不夠,那你有吃兩個嗎?https://i.imgur.com/EwS27YJ.jpg
聽完五體不滿足,整個人都不對了。 您可以收兩套器材呀! 收耳機收到女友氣噗噗、或被櫻花妹認為是耳機nerd哎噁。 收到天昏地暗發現妹子都是浮雲, 今晚朕想用誰就用誰,嘻嘻。 什麼都能聽,我還不他媽收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餘補註】 耳機孔存留與否? 雜談。 個人認為耳機孔其實蠻好用的。 (1)多一個調音基準點,更能理解DAC後變動對聲音的影響。 (2)Run耳機多一個孔,何樂而不為。 (3)承上,不拿來Run耳機也可以拿來和妹妹同樂一起聽音樂。嘻嘻。 https://i.imgur.com/QmZiTW6.jp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之大guy是這young, 我錢花不多不是個角色。 當新手看幹話,老人看笑話囉! 口秋口米(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戰神嘴才意識到忘了提懶人包。 )平衡和非平衡沒有絕對好壞。 )總之下手前先聽好聽滿。 )擴超級重要。請覆誦三次。 )沒錢的玩法有可能會是critical的地方,建議多研究。 )若雜食,請放棄一支耳機與一套系統走天下的想法。 -- 耳機孔很好,大家應該都要有一個。 嗆嗆叫耶(^ ω^ )口犬口犬口犬 耳機孔很好,大家應該都要有一個。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齁,公堂之上譏笑戰神,大家都看到惹! 戰起來戰起來! 我原本還以為至少會有幾隻櫻花妹子的難不成......(拍拍) 大大真壕,沒關係! 買!都買!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此時不買更待何時!! 我是荷包>聲音>其它。 ! 實話是沒人要看的。 您的系統錢味不足,請充值。 GG大噓我耶♥♥♥ 但說真的相對雜食的DAC又好收的,我目前也只想到Chord、Mytek家。 Wadia也蠻討喜的但搞不好會被嫌還不夠中性。 不過以上...都有耳機孔......。 二手新品降到20多我還是買不起,降到10萬以下再叫我醒來。 我繼續路邊洗洗睡。 ◢▆▅▄▃ ╰()╯ ▃▄▅▆◣ 你才阿嬤音量! 你全家都阿嬤音量!! 不是故意的啦5555555555,它就這樣化作一縷輕煙駕鶴歸西 (; QAQ) 就只差最後一台惹,要再和770烏龜約跑一波。゚(゚′ω`゚)゚。 記得那台是你有改IC的版本? 這時間點他應該還在Re:絕體絕命最終社畜Death March當中吧? yo,這位Brother,我不是大大是小小小,記得是三個小不要打錯。 關於第(1)點或許您可以做個小實驗,做個Cardas銅litz線(4*24awg); 頭不要用太Hi-Fi,一般的MMCX配個Neutrik XLR 4pin就好, 並預留一點線起來做4pin轉6.3mm TRS,就這樣各種轉接亂捅來聽。 或許你會對自己的愛機開始有自己一套見解,不用盲從官方的觀點。 像我用的垃圾DAC,Guidebook也是建議使用平衡輸出, 但我不知道我會喜歡哪一種還是先兩種線做出來試試看。 就像文組如果不會算數學,如果我是老闆就會多聘一個理工NERD, 而不會檢討自己。Tomoyo! 對我來說,喇叭/耳機才是影響最大的。 畢竟它本身就是發聲單體,它影響不大誰大? 例如我今天想聽濃郁的音色,我可以聽HD650或是DT990pro; 想聽點indie,就來個HD700; 想聽點小編制,來個HD600或T1。 大編制就來上個HD800S或HD650。 大眼萌萌歌來插個DT440 Vintage; T90就來個爵士。 空靈的聲音來上個DT880C。 當然,前端器材該仔細調整的功課。 事實上收好幾隻耳機,價錢絕對遠低於前面擺好幾台數十、數百K的器材。 同時能取得的變化擺幅會相當大。 若從頭到尾只用一隻耳機去調整系統希望達到百搭雜食的話, (1)、一定會灑很多錢。 (2)、由於是特化系統,一插別的耳機一定死亡。 (3)、跳脫出你調音的曲目後,不是搔不到癢處就是大爆死。 例如要HD800求個濃郁的中頻, 先不提是否本末倒置、緣木求魚, 因此喪失耳機本身的獨特調性我是覺得蠻可惜的。 這牽扯出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也就是當代調音的美學。 目前現代有種盡可能往『』方向靠攏。 導致部分高價位耳機聽起來調性都差不多。 換句話說:大部分的曲目都有一定水準,雖不擅長也不到雷。 造成一種奇妙的錯覺高階旗艦耳機就該尊爵不凡、無所不能。 無論如何, Frequency Response和CSD Waterfall跑出來就是那樣。 大家聲音不同,必然各有所長。 熱插拔『發聲單體』本身來調音絕對是最直接、並且最快的方式。 這也是為何一些老燒家中堆了十幾、二十幾隻耳機。 抑或是狂收老耳機尋求『當年的調音美學』帶來的滿足與愉悅。 以我經驗而言, 如果暫時沒有要收兩台DAC的打算(例如一台走韻味、一台強悍張揚)。 就盡可能找中性的DAC、收兩台以上的擴,最後專心收耳機。 否則要一招走江湖又算雜食, 以我自己的標準至少要花到80~90萬一套。 說真的個人沒那福分這樣花。 至於喇叭,由於空間的需求以及要求荷包的厚度不在此討論範圍。 相信PTT臥虎藏龍,有自己的音響室, 有兩套以上音響擺放其中來應付不同類型音樂的人應也不在少數。 這種人平常都潛水,劍一出鞘就得出血的,Tomoyo! 一想到就害怕...... 我不當燒友啦!!JOJO!! 應該說,等系統達到一定階段後,不應只是50分到80分、90分這種層次。 而是在不同情境與需求下是否都能夠滿足你的慾求。 訊源不要有太大問題、DAC盡可能中性的狀況下, 以擴和耳機的combo尋求大幅度地調整聲音走向。 打個比方我洗完澡會想用棉花棒、平常用挖耳勺搔得耳道服服貼貼。 兩者都是方法,但爽感就是不同。 至於溢價的問題,還是如前文所述: 若你無法知道它研發成本與製作成本多少, 並且對電子線路沒有一定程度熟悉敏銳的話,就無從判斷。 做個部分燒友認定的鬼洞出來,說真的成本不會差太多。 最後忘了提醒一下, 發這樣超巨型廢文出來就是想說: 沒有必要非貴的不聽,或覺得非某某路線不可。 (例如有人非錄音室DAC不用) 畢竟人的喜好是會變的, 同時主觀經驗和價值判斷是相當容易被挑戰的事情。 如果在路途的風景中有所驚豔,那不也是一場浪漫的大冒險嗎?
趁午休來看一下Tomoyo!! 沒關係大家討論糾4要開心!Brother! 此時無套勝有套QwQ 窮到天天吃土,想學嗎? 我教你。 HP1000伊恩,尼才餔懂! 你這就和我土豪朋友一樣,說戶頭只剩下幾百元。 但他還有好幾個戶頭ˊ_>ˋ) 感謝兩位,歡迎大家一起來認真地說幹話? 應該是T90本身就(ry 這句話不是幹話,我還蠻認真的。 天天都被嗆腦擴,天天! 才不是腦擴呢! 我都把耳機孔插我女友的嘴巴執行「愛的發聲練習」呀。 什麼無線傳輸都太弱了,用愛發聲正潮。 只是一直以來練習都不是很順利, 都沒辦法聽到無損音檔的聲音,都只聽得到乾嘔聲耶? 不,身為T90愛好者我必須說,無論何種狀況下都不推薦買T90 XDD 低頻本身太少讓爵士的低音大提琴的BASS就是少一味。 要讓低頻出來又不失原有的跳動感,同時帶點飽滿度高頻又不要鳥掉的話, 個人覺得條件有點嚴苛,像我這種新手要花點時間處理。 老手雖然會覺得比較好處理, 說真的10~20k這區間寧願去買HD650、HD700、T1_1st之流, 不僅整體水準之上,樂曲類型的適用性也高太多了。 用別人用過的,以及把自己愛用的送去別人家裡用......嘻嘻。
※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8.190.1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26200981.A.1F1.html

adrian1993 : 其實我也不懂DAC不能有耳機孔是什麼堅持05/13 16:59

evadodoya : 花了這麼多時間我還以為你寫了多精闢的話 說出是哪05/13 17:01

evadodoya : 台垃圾我就推回來05/13 17:01

jjustin524tw: Dac有耳機孔我也覺得比較好來測搭配,線材也是抓一05/13 17:08

jjustin524tw: 個比例就好,搭配的好比較重要(雖然自己線材玩很兇05/13 17:08

jjustin524tw: ),也不用特別堅持全平衡05/13 17:08

purplesky911: 你沒有妹妹05/13 17:11

asdfg0612 : 你沒有櫻花妹05/13 17:15

evadodoya : 你是不是想太多了呀? 05/13 17:33

bigheadpro : 像我買magico, 也會想再買marten design, 是這樣? 05/13 18:27

m9172250 : 聲音>其它 05/13 18:36

jimmycccp : 好文,推! 05/13 18:36

kodokawa0515: 推 05/13 19:26

x820306 : 推實話 05/13 19:34

gameguy : 結論,一台買一買chord dave,一台戰十年 05/13 19:42

jjustin524tw: 猜dave2沒多久就會來了,chord的更新速度超神,對岸 05/13 20:00

jjustin524tw: dave已經降到20左右了 05/13 20:00

jjustin524tw: (二手)新品20多 05/13 20:00

ang728 : 嗆嗆叫 阿你不同版本的dynalo到底是聽完了沒 05/13 23:16

evadodoya : 你以為他聽得出來喔 05/13 23:19

ang728 : 他也一直都在崩潰而已 還把我B22聽壞 哼 05/13 23:26

ang728 : 叫他拆給你看就好惹R 05/13 23:34

CMOkun9917 : C大您好,您的觀點小弟學習了,不過有幾點需要讓您 05/13 23:51

CMOkun9917 : 了解一下:1.本人也深知平衡只是一種手段,非好聲 05/13 23:51

CMOkun9917 : 絕對,但master1官方建議用平衡推,才有購入平衡音 05/13 23:51

CMOkun9917 : 源的想法。沒有也罷,耳朵收貨。2.線材本人也是認 05/13 23:51

CMOkun9917 : 為後於三大件,前端沒有靠後端還不就是強扭瓜的做 05/13 23:51

CMOkun9917 : 法,但是線材又是另一世界,本人將持續虛心受教。 05/13 23:51

CMOkun9917 : 3.真的某些耳機/系統只能聽某些類型音樂?我的意思 05/13 23:57

CMOkun9917 : 是,若耳機/喇叭本身不能兼容各類型音樂,應該要從 05/13 23:57

CMOkun9917 : 前端去檢討,不是嗎?耳機能收好幾隻,聽一手換一 05/13 23:57

CMOkun9917 : 隻,喇叭能頻繁的做到嗎?本人覺得也許最後端的影 05/13 23:57

CMOkun9917 : 響還沒前端大 05/13 23:57

CMOkun9917 : 4.的確,從0到50分,擴很重要,如同挑好喇叭必挑好 05/14 00:07

CMOkun9917 : 擴(阻抗匹配),但發展到一定程度,音源重要性就大 05/14 00:07

CMOkun9917 : 幅提升。50分到80甚至90分,本人在金錢限制下寧願 05/14 00:07

CMOkun9917 : 擴成為系統瓶頸也不要讓音源為瓶頸,之所以本人初 05/14 00:07

CMOkun9917 : 始的確難以接受買DAC附贈其他功能這種「溢價」,就 05/14 00:07

CMOkun9917 : 像錄音室DAC與家用DAC取向不同一般,以上 05/14 00:07

pc900ep : 各位Brother聽聽歌吧 05/14 01:49

pc900ep : https://youtu.be/jpZQwr47PHg?list=PLFWqqXjj0NfOS 05/14 01:49

pc900ep : CAlR5aQNeT4XGZznJaJs 05/14 01:49

pc900ep : 這些音樂在容納1萬1千人大小的室內場子裡用配合專 05/14 01:49

pc900ep : 場調整的700w的音響播放(不知是揚聲器系統一部或更 05/14 01:49

pc900ep : 廣範的大部計算),在前10排左右可以有鼓動衣袖的空 05/14 01:49

pc900ep : 氣推動量,低頻聲聲震動胸腔,但不算轟耳;而在二 05/14 01:49

pc900ep : 樓看台音像則相對立體,兩個位子上所得解析力都尚 05/14 01:49

pc900ep : 稱得宜,但跟優秀的耳機所得不能一概而論,光用這 05/14 01:49

pc900ep : 個單一場次兩天份的近代音樂聆聽體驗做為課題去比 05/14 01:49

pc900ep : 較實踐就玩不完了。 05/14 01:49

pc900ep : 總而言之(?),雖然亂入的很不明所以(抹臉),但還是 05/14 01:49

pc900ep : 要呵呵地笑著說器材只是過程,每個人想聽到(想創作) 05/14 01:49

pc900ep : 的都不一樣,多聽就對啦~Tomoyo! 05/14 01:50

pc900ep : 其實是趁興借地方記錄一下(合掌感謝逃) 05/14 01:54

m9172250 : 荷包乾縮 好像多套orz 05/14 06:08

evadodoya : 他很有錢的你都不知道 05/14 06:30

kaienchou : 你不懂平衡,880羅馬林 05/14 07:53

evadodoya : 你確定嗎? 我帳戶剩兩萬日幣不到喔(? 裡面還有1萬 05/14 12:23

evadodoya : 8是別人的 05/14 12:23

YB : 認真文給推 05/14 12:38

Zender : 難得有想給推的文章 05/14 16:32

purplesky911: 喇叭/耳機才是影響最大(無誤)但是T90聽爵士...(ry 05/15 11:53

purplesky911: 也不能說ry 應該說沒特別適合 05/15 12:06

evadodoya : 他的聽感特別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05/15 13:31

clioneurise : 有那個躍動感就是爽w,雖然現在都用HD580和DT990/60 05/15 14:19

clioneurise : 0聽全部樂曲就是了。 05/15 14:19

clioneurise : 偶爾再用個DT880'03 也是各種亂聽。 05/15 14:20

clioneurise : 主要還是T90低頻不太夠力吧?但現在的擴有補一些回 05/15 14:24

clioneurise : 來,所以還不賴。 05/15 14:24

evadodoya : 你是指腦擴嗎? 05/15 15:57

purplesky911: 不算難聽只是沒特別厲害而已。就像有人問10-20k預 05/15 18:05

purplesky911: 算和主聽爵士樂, 不會優先想推t90 05/15 18:05

asdfg0612 : 推2手啊! 05/15 19:01

您可能感興趣